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航空学报战斗机专刊

发布时间:2023-12-10 11:37

航空学报战斗机专刊

《兵工自动化》《新安全 中国海事专刊》月刊《国际展望-尖端科技报道》月刊《国际展望-全球热点追踪》月刊《中国武警》双月刊《现代舰船》半月刊《现代军事》月刊《现代兵器》月刊《现代兵种》月刊《坦克装甲车辆》月刊《世界军事》月刊《轻兵器》半月刊《兵器知识》月刊《当代海军》月刊《国防技术基础》月刊《海事大观》月刊《航空知识》月刊《环球军事》半月刊《火控雷达技术》季刊《舰船知识》月刊《军事世界画刊》月刊《军事展望》月刊《兵器》月刊《航空兵器》双月刊《中国空军》双月刊《中国军事科学》双月刊《战术导弹技术》双月刊《鱼雷技术》季刊《现代引信》季刊《兵工文摘》月刊《兵工学报》双月刊《兵团建设》月刊《战术导弹技术》双月刊《鱼雷技术》季刊《现代引信》季刊《兵工文摘》月刊《兵工学报》双月刊《兵团建设》月刊《飞航导弹》月刊《国防》月刊《国防大学学报》月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双月刊《海军杂志》月刊《舰载武器》季刊《军事》月刊《雷达与对抗》季刊

如何评价我国歼20战机的气动布局呢?

不客气地说,歼-20最成功的设计就在于其气动布局上,这也是其跻身隐形战斗机家族前三甲并圈的一波粉的内在原因。

评价歼-20战斗机的整体设计,首先必须要讲的是“动力不足,气动来凑”这个民间说法。因为歼-20有很多具体的技战术指标信息都是出于保密状态的,军方对其技战术信息披露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歼-20使用的发动机是国产涡扇-10B,并不是类似国外配套研发的专用矢量发动机,至少在已经服役的机型上并没有看到传说中涡扇-15大推力矢量发动机。

这一点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整体技术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外界吐槽比较多的一个方面。航发技术薄弱导致我们在研发一款战斗机的时候,不能像美国一样,战斗机设计中,可以根据作战需求设计发动机,我们是反过来的是根据发动机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作战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一目了然的,不管现役的涡扇-10B如何改进,其整体技术状态绝对很难接近美国F-22所使用的F-119大推力发动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发动机满足不了要求的情况下,想要研发一款技战术性能不错的战斗机,剩下的唯一一条途径就是在气动上下功夫;这一理论在三代机研发之初,苏联人就在苏-27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于一款起飞重量达到30吨的重型战斗机,其发动机总推力24吨多的状态下,其获得了堪比一些中型机的机动性,比竞争者美国主打空优作战的F-15要出众的多得多。

得益于我国在歼-10战斗机的研发工程中,成功地掌握了鸭翼式气动布局技术,有关鸭翼式气动布局带来的技术优势也在歼-10战斗机实际使用中得到了认可,为我国后续研发采用类似布局的歼-20隐形战斗机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国通过引进歼-11战斗机基本上掌握了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技术,在后续的歼-15、歼-16重型战斗机上得到了很好的沿用;尽管这种气动优势极为明显,但到了强调超机动性、超敏捷性的四代隐形机发展阶段,这种气动布局的优势并不存在了,苏-27和F-22展开空战解决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国在研发歼-20的时候,在早期沈飞和成飞的竞争方案中,最终采用鸭翼式布局的成飞方案获胜,而传统布局设计的沈飞最终转向自研FC-31中型外贸隐形机之路。在发动机没有得天独厚优势的现实背景下,在气动布局上下功夫成为一条可选也比较有效的发展思路。因此歼-20最终采用了“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设计,很好的在机动性和隐身性之间进行了折中。

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通常认为鸭翼对飞机的整体隐身处理带来一定的先天性问题,这几乎是一个共识,歼-20在可动式鸭翼和主翼之间增加了一个升力边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鸭翼对整体隐身的影响。不过在去年12月《航空学报》上有一篇论文,比较了两架机身形状相同,相同材料的鸭式和正常布局飞机的RCS,在正向上鸭式并没有比正常式布局的高出多少,在某些角度相比甚至比正常式的更低;因此鸭翼对于隐身的影响通常来自于偏转角,在平飞状态下,鸭翼通常下偏,此时的RCS值更低,其回波比较明显的位置是鸭翼尾翼后缘以及鸭翼与前机身的接缝处,也就是说,只要对这几个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便能达到很好的隐身效果。

有的期刊是期数是Z1期,S1期,是啥意思呀?

Z1是代表合刊。

S1一般都是代表增刊。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

有的期刊是月刊,一年正常是只能出12期,但是投稿的人有很多,有时候杂志社会出一两期的增刊,虽然增刊也属于正规期刊,但是很多单位都不认可增刊的。

扩展资料

“文章编号”由每一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篇首页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XXXX-XXXX(YYYY)NN-PPPP-CC。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YYYY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期次为两位数字。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0”补齐,如第1期为“01”。

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

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上一篇:会计毕业论文选题表格

下一篇:吉林教育是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