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东中国社会科学报
于向东中国社会科学报
《基因之战》
石小克
介绍:
一种奇怪而可怕的不知名的病毒突然袭击了美国加州,整个城市笼罩于恐怖气氛之中。而传播病毒的那只猫竟来自加州大学美国着名的分子生物学家斯坦贝克教授的实验室。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的事件:斯坦贝克教授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竟都剽窃自他的一名中国留学生于向东;斯坦贝克教授为掩盖事实真相,竞置十几条垂危的生命于不顾;于向东为取得救命的血清枪杀了斯坦贝克教授;于向东在医院抢救病人时被警察击毙……
《基因之战》题材十分新颖,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内幕扑朔迷离,线索交织、角度交叉、时空交替、情节紧张曲折、悬念迭出。
作者石小克简介:
美籍华人作家石小克的<美国公民>、<远走迦南>和<远方风景>三部中篇小说塑造了一组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新移民中华人知识分子的精英,着力展现了他们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填补了这类小说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塑造了一批正直、善良的美国上层人士的形象,使读者能够公正、客观地认识美国社会的现状,从而摆脱以往片面的看法.尤为突出的是,在这些中外知识精英的身上都体现了对超越人生的追求,具有振奋人心的艺术魅力。
石小克从美国来(编者说)转载至人民网
——《基因之战》背后的故事
●丁晓平
一种奇怪而可怕的不知名病毒突然袭击美国,是恐怖分子乾的吗
着名的华人生物学家临终前为什么跪在女儿面前请求16岁的女儿嫁给他的学生
一个来自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在美国为什么长达8年通不过博士论文答辩
一个美丽的中国女人为什么背弃中国男友和她坚守了8年的爱情
我始终有一种感觉,和小克相识是一种缘分。他是一个新“作家”,就像刚出锅的山芋,有些烫手。他的良知与我的热情,加在一起,我感觉像是一团火。这团火,今天或许还不怎么热烈,但我想,它已经在温暖着我照亮了我,我甚至相信,它还会温暖别人,照亮别人。
石小克主要工作是经商,在商海里摸爬滚打十几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微笑有泪水。而写作纯粹是业余。尽管是业余写作,但他的作品可不是业余水平。
和小克认识后,他开玩笑说:“无商不奸。”其实,小克是一个可信赖的朋友。我约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基因之战》,想不到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是那样的感人。小克的创作,是小克在为那些身在异乡的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同学说话,这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也不仅仅因为他有中国人的背景———美籍华人,而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小克说:“我从美国来,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快20年了,我感到,中国国内的人对美国总还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尽管开放这么多年了,尽管有上百万人去了美国,尽管关于美国的文章报道累积起来可以堆积成山,但总是需要一些真实和深层的东西。”
那是在一九九四年,石小克因事出差由洛杉矶去芝加哥,中途在爱达荷州的波伊市转飞机。波伊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中小城市,机场很小,搭乘飞机的旅客不多。当他从大陆航空的登机口出来,经过候机室去西南航空公司的登机口时,却意外地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中国老太太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坐在候机室当中的地上。老太太满脸皱纹,形容憔悴,两眼乾巴巴的没有一丝神采。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花布对襟衣衫,一看就是从中国西部农村来的人。老太太手里紧紧抱着一个镶着照片的黑色骨灰盒,表情麻木,嘴里絮絮叨叨的不知在说什么。在她身边的小姑娘却是一言不发,只是紧紧牵着老太太的衣襟,一副胆怯的样子。整个候机室就这两个中国人,十分显眼,石小克便十分好奇地走了过去。
老太太见到石小克,似乎有些敌意,将骨灰盒使劲抱在怀里,一面用浓厚的地方方言说:“我儿子是个好人!”他看老太太实在可怜,便顺口回答她说:“你儿子是好人。”
没想到就这么一句话,老太太看着石小克竟愣了半晌,眼泪就顺着脸颊簌簌地流了下来。她坐在地上使劲朝石小克磕了一个头说:“谢谢你啊先生,我儿子真的是好人!”
石小克大惑不解。这时他低头看到了镶在骨灰盒上的名字和照片。那个名字非常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前些日子美国主流媒体大肆渲染报道过的学生枪杀教授案的杀人凶手吗?石小克记得这件事,在报纸的报道中,说这个中国学生心胸狭窄,嫌隙报复,开枪打死他的导师,仅仅是因为导师不肯为他写推荐信,使他无法找到一个好工作。当时在美国的华人都同声谴责这种行为,认为他给中国人脸上抹了黑。当时的舆论完全是一边倒,那个中国留学生受到了全美各个阶层的人一致指责。
当然,那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当石小克面对着这个留学生的骨灰盒和他的亲人时,一时间竟然有种“情何以堪的感觉”。他与老太太身边的小姑娘攀谈起来,才知道她们在农村的生活是如此的穷苦,她们是借了巨债才从中国来的,为的就是要迎回她哥哥的骨灰。小姑娘告诉我,她哥哥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孝敬父母,勤劳朴实,待人友好谦和,是方圆百里村庄人所共知的好孩子。村里人本来一直以他为荣,但没想到在一夕之间就全部都改变了。一直到此时,她们都不相信他会杀人,也不相信他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的凶手。
当石小克听到这些事时,心里涌上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转飞机时间短,石小克无法听完这件事的全过程,但这一切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他回到洛杉矶,专门为此给在那个学校里一个读博士的同学打电话询问此事。那位朋友告诉他———其实并不是像媒体渲染的那样,那个中国学生一直很优秀,是大家公认的出类拔萃的好学生。而他的导师对他则过于苛刻,事事刁难,使他拿不到学位,无法按时毕业,激起了这个惨剧。这应当是事件的主因。石小克就说:“既然有冤情,何不去洗雪呢?”那位朋友叹口气告诉他:“太难了,舆论已经定了性,任何的说词都没有用。再说,人已经死了,谁还愿意再趟浑水呢?”
石小克说:“什么时候才会有那种真正的信任和公正?我在入籍美国时宣誓忠于国家,至今未变。但是我更期盼中美两国的和平友好及互信互助,这样,像我这样的小民便其乐融融,幸福快乐,多么美好!在我写作这个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就常常浮现出一九九四年在波伊机场那令人心酸的一幕。我想,在今后的历史中,总应该有人为死去的人留下一道痕迹,站出来为他们说说话。而我只是想努力地用文字作一种表达。逝者已逝,生者缅之,天下事了犹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我说得对吗?”
(本文作者系《基因之战》一书责任编辑)
CCTV电视剧频道对《基因之战》的剧情概述:
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夜晚,灯火通明,到处一片流光溢彩。洛杉矶著名传染病专家汤姆莱恩医生和助手凌飞飞结束了抢救病人的紧张工作,正在兴致盎然地观赏夜景。同一时刻,在新奥尔良参加全美分子生物学年会的洛杉矶大学博士研究生、凌飞飞的丈夫于向东却心绪烦乱,郁郁寡欢。他的导师、分子生物学权威斯坦贝克教授出乎意料地向大会介绍他,引起联邦调查局芬利博士的注意……
洛杉矶大学校园里,于向东同学刘戈壁教妻妹朱虹开车,不慎撞到了另一个生物系学生瑞奇的车。惊慌失措的瑞奇没有关好装实验动物的笼子,一只实验用的黑猫跑了出去……当天晚上,那只黑猫闯入格里芬太太家,撞倒了她,格里芬太太迅速发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格里芬太太很快因心力衰竭死亡。医生们还没有找出病因,她八岁的孙女安吉娜也发病了,紧接着,越来越多出现完全相同症状的病人被送进了医院。一场突如其来的致命疫情就这样开始在宁静的城市中肆虐。
莱恩医生开始怀疑这是某种严重的传染病,在他的请求下,格雷警长对发病区实施隔离。在从新奥尔良回洛杉矶的航班上,迪恩神甫与于向东经过攀谈,意外发现原来于向东的岳父就是自己早年同窗、多年同行,执着坚韧的基因科学家凌承元教授。凌承元放弃留在美国的机会,在中国致力基因研究。生长于偏僻山区穷苦人家的于向东,由于结识了凌教授,才得到悉心教导、学业有成。凌承元教授一心追求科学,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不幸患上绝症。临死前,他将女儿凌飞飞和凝聚其毕生心血的手稿“OGD”(《基因最优组合》)托付给于向东。于向东发誓不负恩师重托,九年来刻苦钻研,有关“OGD”的成果不断问世。可惜的是,他的成就一直为指导教授斯坦贝克霸占,凭借于向东的才华,斯坦贝克在基因领域的名望如日中天,研究经费和利润更滚滚而来。早年同为生物学家的迪恩神甫早就怀疑斯坦贝克近年的研究成果其实来源于凌承元教授的“OGD”理论。于向东为报恩,不愿让凌飞飞承担压力,没有让她知道真相。然而凌飞飞并不了解他的苦心,因看到他事业无着,生活窘困日益对他失望,已经向他提出离婚了。
疫情来势凶猛,几十位来自全美国的各科专家,全都束手无策。病毒分离实验表明引发疫情的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变异病毒,但医生们无法确定它是由何种病毒变异而来,时间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又太过紧迫了。
警察部署隔离方案时,没有包括斯坦贝克教授的实验室。斯坦贝克以基因变异技术诱人的商业前景极力鼓动投资商的兴趣,得到了日本NIRIKO公司的一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这个公司神秘的清水董事长其实是凌飞飞的初恋男友陆砂。弄丢黑猫的瑞奇十分紧张,他按斯坦贝克的指示处理了黑猫,斯强调不要让别人知道。斯坦贝克秘书桑妮对于向东心存好感,受到于的冷淡。医院的病人情况越发严重,毫无办法的医生眼睁睁看着病人一个个死去。芬利博士建议莱恩医生去请教斯坦贝克教授。斯坦贝克为争夺“OGD”使出了杀手锏,他准备使用法律手段恶人先告状诬告于向东侵权。
莱恩医生向斯坦贝克求援,斯一口咬定自己毫无办法。瑞奇告诉于向东,拉克疫苗是斯坦贝克让取出来的,听到病状的描述,于向东内心升起巨大的疑问和强烈的预感。他向护士长朱梅建议对病人采取隔音隔光等措施,朱梅将信将疑;对于向东的建议,凌飞飞认为是信口开河,莱恩医生则对他如此准确描述病症,十分意外。凌飞飞坚决反对莱恩医生采纳于向东的建议,她怕如果措施不当,莱恩作为主治医生会受连累。朱梅按于向东建议的照顾垂危的病人雷伊,结果出现了奇迹:病人的情况明显稳定了。然而,于向东明白这只是暂时缓解,必须找到拉克疫苗才能从根本上挽救他们的生命。于向东进一步建议朱梅去找中药,以对应病毒的再次变异,被凌飞飞武断地阻止了。斯坦贝克来到医院,他完全明白了疫情的起因,却故意装傻,见死不救。其实就是他授意瑞奇等人私自做了转基因实验,从实验室跑出去的黑猫身上携带了变异病毒,导致了这场疫情爆发。瑞奇开着刹车失灵的汽车撞成重伤,被路过的于向东救下。警察在瑞奇车上发现了动物毛皮和标牌,联邦调查局芬利博士等人准备调查斯坦贝克实验室。种种迹象表明斯坦贝克与疫情的关系受到注意,而于向东一心查找病因更可能将实验室的丑闻泄露出去,斯坦贝克进而诬告于向东窃取机密,以便借机把他送进监狱。受伤的瑞奇良心发现,告诉于向东真相。斯坦贝克得知黑猫闯祸之后,为了掩盖实验室的责任让瑞奇偷偷处死了黑猫,而解救病毒的血清和拉克疫苗也已经被斯坦贝克取走收起来了。
于向东知道疫情的严重危害,心急如焚。莱恩医生向他求援,刘戈壁恳切地劝他不要插手。但于向东一心救人,他恳求斯坦贝克给他血清和拉克疫苗,斯坦贝克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并且对于向东软硬兼施。斯坦贝克又对桑妮威逼利诱,迫使桑妮站到自己一边。刘戈壁担心教授报复于向东,力劝他不要出手救人。于向东认为现在只有自己能救这些病人,不能见死不救。两人化装乘救护车混进了戒备森严的医院。
于向东仔细观察安吉娜的病情,病毒再次变异,安吉娜已经危在旦夕。看着幼小的生命,听到莱恩推心置腹的恳求,于向东决心再找斯坦贝克索要血清和疫苗。陆砂撤回了投给斯坦贝克实验室的一千万美元资金,并且栽赃于向东,以达到报复于向东的目的。
医院里情势更加严重,医护人员纷纷受到感染。桑妮冒着被斯坦贝克开除的风险,向于向东表达了爱慕,但于向东不愿意用感情做交易,拒绝了桑妮。桑妮求爱不成,和于向东翻了脸,销毁了重要证据那盘监控录像带。恼羞成怒的桑妮和斯坦贝克狼狈为奸。于向东恳求斯坦贝克拿出疫苗救人,斯坦贝克以于向东交出“OGD”手稿相逼迫。于向东在救人和交出“OGD”之间进退两难,朱虹真心相劝。大海边,风景如画,于向东和朱虹做了一个漂流瓶,将各自的心愿装进去,让大海带走。人生的美好和凌教授的遗愿促使于向东下定决心。桑妮的诬陷使于向东成了嫌犯,被警察四处搜捕。
凌飞飞陷入与陆砂、于向东和莱恩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十分困惑。凌飞飞支持于向东用手稿交换疫苗,并向于向东要回离婚协议书。陆砂帮助于向东逃出包围圈,去和斯坦贝克交换疫苗,斯坦贝克拿到手稿背信弃义,拒绝交出拉克疫苗。于向东情急之下开了枪!于向东不顾个人安危,在重重包围的实验室里镇静地配制疫苗制剂。了解真相的芬利博士巧妙阻止了警察的搜捕。凌飞飞害怕莱恩受牵连,反对莱恩帮助于向东。莱恩医生不惜成为于向东“同谋”,安排救护车,与刘戈壁、朱梅一起帮助于向东逃离实验室。于向东给安吉娜注射疫苗,疗效显著。
于向东向刘戈壁仔细交代配制疫苗制剂的方法,这些垂危的生命眼看有救了。听说警察查到了莱恩帮助于向东的证据,为了保护莱恩,凌飞飞以莱恩的名义报警,告发于向东在医院里!格雷警长带领警察迅速包围了医院,警察冲进了医院。安吉娜的病情正在好转,警察却冲进了病房,于向东救了安吉娜和其他病人,却牺牲了自己。死前,他将“OGD”手稿交给莱恩医生。于向东的葬礼上,被他救治的病人成群结队地前来送葬。朱虹带了漂流瓶来见凌飞飞,告诉她,于向东到死都深爱着她。刘戈壁为了给于向东洗清冤屈,四处奔走,他还接过了“OGD”,要把于向东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莱恩医生变卖了所有财产,准备为于向东在中国的家乡做点事情,他希望凌飞飞跟他一起去,凌飞飞犹豫了。凌飞飞重新将漂流瓶扔进大海,里面装上了莱恩送她的手表。大海波涛汹涌,天边晚霞似火。
江苏省淮阴中学的知名校友
滑田友,1924届校友,现代著名雕塑艺术大师,代表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温济泽,二十年代校友,社会活动家,建国后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平反后任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范绍曾,1917届校友,1938-1947年任淮中校长,坚持敌后办学,创下淮阴教育史光辉一页。宋绮云,1925届校友,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工作,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一定贡献。李竹平,1930届校友,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先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李崇淮,1931届校友,武汉大学教授,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民建中央第五、六届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周太和,1934届校友,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胡绍祖,1934届校友,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朱琳,1937届校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塑造50多个舞台艺术形象。潘际垧,30年代校友,著名报人,曾任香港《大公报》副主编,发表各类作品200多万字。陈潜,1949届校友,中将,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副政委。陈惠龄,30年代初校友,我国著名漫画家。崔济亚,1937届校友,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邢祖援,1937届校友,曾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局长,行政院参事、处长等职。汪元仁,1947届校友,中将,曾任台湾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颜俊,1950年在校参军,毕业于大连海军工程学院,我国第一、二代核潜艇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马绍孟,1951届校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左言东,1952届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12岁参加革命,作家,出版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王统业,1955届校友,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中将,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花文庭,1956届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戴光裕,1956届校友,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教授,国际A级裁判,培养多名世界举重冠军,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钱凯,1957届校友,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公司总地质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梁漪,1957届校友,毕业于复旦大学,第一届全运会打破600米定点跳伞全国记录,800米三人定点跳伞世界记录。徐贻聪,1958届校友,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国家外交部工作近数十年,出任过南美多国特命全权大使。陈发松,1958届校友,毕业于苏州大学,曾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慎贵,1959界校友,毕业于南京大学,高级编审,曾获法国总统最高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张以诚,1958届校友,毕业于南京大学,为建国以来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许志龙,1959年在校参军,少将,全国九届人大代表,现为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毛宗强,1965届校友,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博士,现任国家科技部氢能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法雷,1965届校友,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世界华人医学家卓越才华奖得主。徐心华,1960届校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记者,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原《经济日报》社社长,为新闻事业作出较大贡献。肖静,1965年就读于淮中,中国作协江苏分会会员,创作各种体裁得文学作品1000多万字,中国妇女500杰之一。刘立波,1968届校友,少将,军旅作家,创作各类文学作品150多万字。乔克,1979届校友,1979年江苏省化学竞赛第一名,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博士,现任德国独资企业上海迪诺瓦公司总经理。金保田,1979届校友,毕业于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周兴江,1983届校友,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博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超导体材料与高温超导机研究。黄涛,1983届校友,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于向东,1983届校友,毕业于复旦大学,全国十大券商之一,现任二十一世纪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章跃,1975届校友,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博士,研究员,现任淮阴工学院院长。江骥,1970届校友,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新星,2005届校友,毕业于复旦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在世界著名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磁性超级原子钒钠八(VNa8)的存在。
大数据时代传统社会调查过时了吗
进入大数据时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与运用,给传统社会调查方法带来挑战。有学者提出,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得海量信息相比,传统社会调查所获取的信息不过是“小数据”。由此引发学界争议:大数据时代是否还需要传统社会调查?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广泛应用的时代,传统社会调查方法如何彰显其独特价值?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大数据技术方便数据采集分析
“移动互联网使得社会行动者的态度、行为被迅速信息化,并被互联网设备记录下来,为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以往的信息收集手段无法采集的大量信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类记录和采集相关信息的能力,极大降低了获取某些信息的成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李丁说。
大数据技术改变了数据的获取、处理和理解方式。据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杜海峰分析,数据获取方式从收集问卷或访谈变成了网络、多媒体等多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更重要的是对象的变化,传统的方法需要科学地从母体中抽样,大数据的数据获取对象可能直接就是母体;数据处理方式从传统的属性数据分析方法,过渡到基于结构的、以智能信息处理为主的综合集成分析;数据理解方式,由传统的统计因果发展到以“相关”特别是不同信息之间关系“凸显”规律的解析。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唐魁玉看来,大数据技术不仅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上具备优势,而且其带来的巨量交互性数据能够为社会问题的整体性分析提供有效证据。这些变革正在为社会学重新整体性回归“社会事实”奠定新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无疑给传统的问卷和深度访谈调查方法带来挑战。
社会调查方法具有特殊优势
既然大数据技术在信息获取与分析领域具有如此凸显的优势,是否意味着传统社会调查将被取代呢?受访学者并不赞同此类观点。
一方面与传统信息采集方式相比,大数据技术目前仍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传统信息采集方式仍具有独特价值。唐魁玉分析说,以抽样调查为例,在一些案例中,抽样调查更加适用于那些有“遗失”的数据和代表性样本。在面对复杂性、人际性社会问题的分析时,大数据方法还不够细致入微。
“大数据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价值密度低’,数据内容可能并不是特定研究者所关心的,因此不一定都能满足特定问题研究的需要。”杜海峰提出,对于大数据获得的信息,传统社会调查不但是其必要的补充,也是专项研究更为必要的基础资料。
大数据技术所获取的信息相当于普查和非概率样本,尽管如此,大数据也并非没有边界,如果不能认识或约定其界限,数据虽大,却不能用于科学研究。如李丁所分析,被互联网、智能设备感知和记录的社会行动者并不能覆盖全部的行动者。如果认识不到大数据的覆盖率或者代表怎样的群体,即便样本规模再大,得出来的知识和规律也有可能是误导性的。
此外,大数据的边界还在于变量意义上。“不同企业和研究单位根据其自身需要所采集的数据虽有很大的样本量,但每个样本的变量信息很少。如果不能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信息串并起来,增加变量即各个研究对象的有效信息量,那么研究价值也非常有限。”李丁说。
李丁认为,传统社会调查获得的信息密度非常高,其目的直接性、设计性、标准化程度更强,效率非常高。“如果不使用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即便今天世界上能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无法从现有互联网痕迹数据中获得一个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具有同等代表性、信度、效度、信息密度和相同变量的数据集。”
实现两种方法优势互补
正如李丁所说,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从大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有可能获得有关行动者的新知识、社会运行的新规律;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应该认识到大数据的局限性,以及传统研究方式的优势,避免盲目崇拜。传统的调查方式在获得某些高密度的、具有统计代表性的数据上仍具有成本优势和科学性优势。
对于学界出现的将两种方法非此即彼对立起来的争议,唐魁玉认为,我们在对不同类型、不同复杂程度的社会事实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传统的社会调查或大数据方法。
未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或可实现大数据与传统社会调查方法的优势互补。受访学者提出一些设想。李丁认为,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抽样调查方法能够补充大数据的不足,帮助我们理解大数据的社会含义。大数据也能为传统调查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补充,质性研究如果能够在既有的访谈、观察的基础上,还能获得受访对象在互联网的痕迹数据、社会交往数据、行动轨迹数据等,就能对研究对象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上一篇:中国作家杂志在线阅读
下一篇: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