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副总编辑
四川农村日报副总编辑
农民日报社是农业部所属直属单位,级别为正局级。副总编辑是副局级。
沈建华的人物生涯
1999年初,中央提出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村工作的主线,当年四月,该同志就拟出《大宗农产品命运启示录》一组10篇深度报道提纲和建议,农民日报编委会全部采纳,组织编辑部和全国记者站共同联合采写,其中,江苏记者站完成三篇。一组10篇深度连续报道见报后,受到农业部和国务院分管领导的表扬和批示。2005年采写见报的《英雄是个农民工》等通讯见报后,在全国引起反响,该报先后发表讨论稿20余篇,江苏省委包括省委书记、副书记在内的五位常委先后批示。2006年二三月间,在中宣部委托农民日报进行的《当前农民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中,该同志利用深入采访调查的机会,除高质量的完成《问卷调查》任务外,还采发了《问多少 干多少 知多少》和《问卷调查背后的故事》两篇深度报道,对新农村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辨析和解答,得到到中宣部和报社编委会的好评。2007年8月,该同志主持采写并执笔通讯《太湖与天山的深情对歌》见报后,曾庆红同志热情批示,表示感谢。该同志采发的深度报道,连续获得江苏省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有关好新闻评选大奖。该同志一直注意规范记者站记者和记者站工作行为。在2006年的江苏“全省记者站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上,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应邀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国记者》2006年第七期刊登此文。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当着在主席台就座的国家出版总署报刊司王国庆副司长的面,表扬沈建华同志和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数分钟,要求与会者“认真读一读《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的发言材料,看看《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是如何看待发展中的矛盾,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如何化解干群矛盾,变群众反映的负面问题为促进基层党政干部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动力的……江苏记者站不仅为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各记者站放了一个好样子。”2007年,江苏记者站根据中央和报社有关精神拟订细化的记者站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和经验,被农民日报转发给全国各地记者站参照学习。沈建华同志从事新闻记者工作22年来(1995年前,在地市党报任记者、副总编),从未有过任何违纪违规行为,受过任何处分。2005年,沈建华同志被评为全国农民报系统“十佳记者”。
李利民的艺术简历
自幼喜爱文艺,工作之余研习文学书画。1983年开始文艺创作,现已在《中国书画》、《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四川工人日报》等50多种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书画作品200多篇(幅),文学作品250多篇(首)。其文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学书画大赛,并获奖30多次(其中一等奖(金奖)三次、二等奖(银奖)五次);书画作品还多次选送到日本、美国、朝鲜、巴西、香港、台湾、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其作品和小传已收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世界美术集(华人卷)》、《当代中国书画艺术》、《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家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当代书画收藏精品荐览》、《世界艺术大系(中国艺术)》等30余部辞书中。曾荣获“国际书画艺术名人”(1994年)、“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2005年)、“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2006年)等荣誉称号。个人事迹和成果已先后被《四川农村日报》、《中山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交流中心)》、《四川工人日报》等新闻媒体给予宣传和报道。已出版有个人美术专集《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系列——李利民国画作品选》、《中国传奇人物——李利民个人(国画)专辑》,文学作品集《心泉的流韵》、《心海的情潮》。
2017-09-26
诗歌三人行
秋天的别离
文/李明利
山与山以一种高度,分离于谷地
天地阔别,如清晨与黄昏
秋天,徘徊在南去北往的归途
是我们的别离,遥望金秋的落叶
依恋彼此不舍的土地
星辰依附苍穹掠过黑夜,扑闪
时空深邃的眼睛,远离白昼
我们是春天结缘萌芽的种子
孕肓夏的热血别离在成熟的秋后
以草木的坚韧,自雪白里冬藏
期待青春轮回在重逢里疗伤
而我此刻好想再和你在这秋天
发生关系,像枝与果在春秋岁月
留下梨花、白菊,洁白的梦
那怕满头霜雪,像一根根银针
弥补我们秋天结果与树木的别离
被凉意或暗淡撕破的伤痕
一点诗观:诗是用简单的文字抒发意象情感,突破到精神层面。
李明利,茗荔等,中国新写实主义诗人,《四川诗歌》副主编,作品散见《飞天》《星星》诗刊《诗林》《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作家》《诗歌周刊》《中国诗歌》等百余家报刊、入选《华语诗歌年鉴》《新世纪诗选》《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中国诗歌精选300首》《美国.常青藤2016年度诗歌精选》等海内外多种选本,多次获大奖,著有个人诗集及合著多部,四川遂宁蓬溪人,现居成都。
通联:610052 成都市龙港二路28号时代欣城5-2-203 李明利 电话:
秋天的别离
文/庞雪君
又薄又小的秋天
在筑季节的围栏
不停地把时间向外投递
果实里的晚钟
那么急
那么乱
我们和日月
在星际中穿越,翻飞
如飘零的碎片
作者简介:庞雪君,四川蓬溪人。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现居遂宁。
通讯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市政府大楼4201室 庞雪君 邮编:629000 电话:
秋天的别离
文/罗传赋
请原谅没有告诉你
秋天跟我很亲切
不论萧瑟的风 凋零的叶
还是高远天空给人的安慰
荒芜也好 繁茂也罢
生命与这个季节在一起
我是一株风中颤抖的树
或是树上一颗硕大的果实
秋天的离别 别离的秋天
欢悲爱恨也无法解释
如浩瀚的大海语言怎苦涩
似坚强的男儿又为啥流泪
想象是一种美好的憧憬
好比梦幻寄托了我的感情
你在地狱等我相逢
我于天堂盼你相聚
缘分的魔力不敢领受
不敢 秋天的别离
是昨夜饮醉的酒吗
还是老天下的这场暴雨
【作者简介】罗传赋,笔名南河,四川省遂宁中学校教师,遂宁市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哲理诗学会理事,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遂宁市诗词学会理事,作品散见于《黄河诗报》《中国哲理诗刊》《剑南文学》《诗歌周刊》《长江诗歌》《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价格报》《绵阳日报》《遂宁日报》《西南商报》《文化遂宁》《川中文学》等全国各级报刊,有作品多次被收入选集,获得多种文学征文奖。
邮编:6290000 地址:四川省遂宁中学介福路校区(介福西路68号) 罗传赋 电话
秋天的别离是一种冬藏
有缘三人同题,抒写秋天的别离,三人行必有吾师。当人生提到秋天,都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和遗憾,但秋天又是成熟的季节。面对秋天的别离,这是当事物抵达一定的高度,必将会产生一个起伏的峰谷,这是事物的规律。人和事物一样,都生长在地球,逃避不出春夏秋冬的进程,在一个宇宙角落走不出磁场掌控的宿命。就如同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苹果开花结果,随树枝成长,走到一定的高度,极限,成熟了,熟透了就会别离树木,随秋风悻悻地回归土地,冬藏,腐烂或孕育,复生,都是为了在另一个春秋季会里相逢。
人生的别离与秋天的远离,何尝不是如此,伤感的别离,或痛快地分离,就如同这熟透的秋天,无论萧瑟的风,飘零的叶,都是一种解脱。正如我们在事物的两面,分离必合,合久必分,在狂热的秋后,进入一个严冬的冷静期,像我们的冷抒情写诗,在惭入境界的意象中,远离一些狂燥。
也许秋天的别离,经过残冬的考验,收藏我们秋去的乡愁,是一个春天别来无恙的故事。但愿我们秋后的离别,是在一种深秋冬藏里苏醒的灵魂,迎接寒梅映雪春归的疗伤。(李明利)
李国英的简介
现为海内外老中青文学会会员、荣县风翎文学会会员、《自贡日报》特约作者、《文化与实业》编辑、《巴尔畜牧》报记者。四十多年来,先后当过农民、生产队长、民办教师、乡政府工作员、县广播电台编采、县政协委员。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历尽沧桑,饱尝酸甜苦辣。有一千二百多件文学和新闻作品先后在《中国青年》、《四川文学》、《盐都艺术》、《海峡两岸》、《四川农村日报》等二十多家报刊上发表。其中《如今县长下乡来》1965年在四川《公社社员》报上发表后,被评为“我们时代的赞歌”,推上“好稿检阅台”。《三中全会响春雷》、《门前一条路》、《自由撰稿》等获奖作品都是带着浓郁的泥土味,以朴实的民歌语言道出了农民的心声。
上一篇:校园心理期刊官方网站
下一篇:美国地理杂志风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