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卫星通信系统有关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05:25

卫星通信系统有关论文

卫星通信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分析的论文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该馈源阵列可应用于单反射面或双反射面的卫星通信天线中,实现对通信卫星的小角度、高速、高精度电子波束扫描和跟踪,降低卫星天线对机械伺服结构精度和动态跟踪的要求,从而大幅降低伺服系统成本,拓展动中通卫星天线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馈源阵列;动中通;微带天线

1引言

星地动中通天线系统满足了用户通过卫星在动态移动中传输宽带数据信息的需求,使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不间断传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1][2]。目前,动中通天线主要用Ku频段与固定轨道卫星进行通信[3],需同时覆盖上行/下行频段,其中上行频段为13.75-14.5GHz,下行频段10.95-11.75GHz、12.25-12.75GHz,上行和下行频段为双正交的线极化。为保证卫星与地面移动设备间的流畅通信,动中通天线要实时指向通信卫星,同时为避免天线发射时对邻近卫星的干扰,移动设备在运动中天线的跟踪误差要小于0.1°,并且馈源也要进行旋转跟踪,接收和发射间的极化隔离度要大于30dB[4][5]。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推出了动中通天线产品,如以色列RaySat公司的多组片天线、美国TracStar的IMVS450M产品等[6]。为满足天线对卫星的高精度实时跟踪对准的要求,上述动中通天线中均包含有自动跟踪系统,在初始静态情况下,由GPS、经纬仪、捷联惯导系统测量出航向角、载体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及相对水平面的初始角,然后根据其姿态及地理位置、卫星经度自动确定以水平面为基准的天线仰角,在保持仰角对水平面不变的前提下转动方位,并以信号极大值方式自动对准卫星。在载体运动过程中,测量出载体姿态的变化,通过数学运算变换为天线的误差角,通过伺服机构调整天线方位角、俯仰角、极化角,保证载体在变化过程中天线对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使卫星发射天线在载体运动中实时跟踪地球同步卫星。高精度的伺服系统始终是传统动中通天线系统的关键部分。通常情况下,由于动中通天线具有较大的口径(一般约为0.8~1.2m)及重量,造成了高精度伺服系统具有较高的成本。目前,应用于动中通天线的高精度伺服系统成本动辄数万、甚至超过十万,占整个动中通天线系统成本的很大部分,限制了动中通卫星天线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5]。

2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

为了克服现有的动中通天线跟踪伺服系统所需精度高、成本高等缺点,我们开发了一种双线极化天线馈源阵列,可应用于单反射式或卡塞格伦式卫星通信天线中,结合后端的多通道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BeamForming,DBF)技术实现天线系统的机电融合跟踪,最终通过“大角度低精度机械跟踪”与“小角度多通道DBF精确跟踪”相结合,在实现天线系统对卫星的高精度跟踪对准的同时,降低对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求,从而降低伺服系统的成本。此馈源阵列为中心对称式结构,阵列的中心放置在单反射式或卡塞格伦式天线的焦点处,当对阵列中不同单元进行馈电时天线将辐射不同指向的高增益波束,此时再结合后端的高精度DBF技术可实现小角度范围内高精度的波束指向控制。馈源阵列采用基于微带印刷电路板的“法布里-帕罗”天线形式,阵列由三层结构组成,其中底层为带金属地板的微带反射板,中间层为微带形式的天线结构,顶层为一块起增强定向性作用的纯介质板。

2.1底层结构

馈源阵列的底层为一侧附铜并开有8个馈电孔的介质板,SSMA以及空心铜柱通过馈电孔焊接在底层介质板上,发射天线馈口和接收天线馈口分别有4个馈电孔。图2为底层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2.2顶层结构

顶层介质板是将覆铜板全部刻蚀掉的介质板,构成了“法布里-帕罗”的上层结构。图3为顶层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2.3中间层结构

中间层电路板两侧分别刻蚀了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及其附属馈电线路,其中,为焊接方便,焊盘均在一侧。为隔绝表面波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天线阵列由格状金属条带分割,电路板两侧均有金属条带,并由金属化通孔相互导通。图4为中间层电路板结构示意图。中间层电路板上的微带阵列单元采用一对交叉的金属偶极子结构分别实现收/发的功能,两金属偶极子分别印刷于中间层微带介质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工作于收/发(下行/上行)频段,并且交叉偶极子结构可对应实现收/发所要求的两正交线极化。阵列单元通过同轴底馈的方式实现馈电,其中偶极子的两臂分别与同轴接口的内芯以及外壁通过一段印刷细导线相连,这里采用细导线以减小馈电结构对收/发间隔离的影响。为进一步减小馈电结构对收/发间隔离所带来的影响,在设计中将同一位置处的两偶极子结构通过一段印刷细导线相连,通过其长度、粗细等参数可利用合适的对消手段来实现收/发之间的高隔离。通过在阵列单元周围引入一圈密集的金属化通孔结构,并且在电路板上设计金属附加结构以隔离介质中的表面波,从而降低阵列单元间的互耦。

2.4馈源阵列的装配

馈源阵列的三层电路板由数个尼龙螺柱进行固定,图5是馈源阵列的立体分解及整体装配示意图。在馈源阵列结构中,通过调节金属偶极子的'臂长,可调节天线的工作频率。通过调节顶层介质基板与中间层电路板间的距离,可方便地调节辐射增益以适应不同反射面尺寸及焦距的需求。

3仿真及实测效果

馈源阵列的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为接收端口,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为发射端口。图6是馈源阵列的仿真和测试回波损耗结果图。由图6可见,接收端口和发射端口回波分别在12.25-12.75GHz和13.75-14.5GHz范围内小于-10dB,达到了良好匹配。图7是馈源阵列在工作频点12.5GHz的仿真及实测接收方向图。由图7可见,工作于12.5GHz时,天线在天顶方向的增益为15dB,副瓣比主瓣低10dB(仿真)/18dB(实测)。图8是馈源阵列在工作频点14.1GHz的仿真及实测发射方向图。由图8可见,工作于14.1GHz时,天线在天顶方向的增益为15dB,副瓣比主瓣低11dB(仿真)/10dB(实测)。

4结束语

本馈源阵列采用微带印刷电路板结构,简单紧凑、工艺成熟、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相比于传统的波导口、波导喇叭等馈源结构,可在较小的面积内实现多个单元以及收/发通道,从而利于实现更高精度的波束指向控制。同时,馈源阵列采用的对消技术可在天线结构端实现同一位置处接收/发射通道之间30dB的隔离度,减轻了后端器件的压力。从实际应用来看,天线馈源阵列与主反射面配合,实现了动中通卫星天线对Ku频段通信卫星的小角度、高速、高精度电子波束扫描和跟踪。采用这种技术,大幅降低了天线对伺服系统精度和动态反应速度的要求,把伺服系统的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有助于推动卫星天线在天地一体化通信中的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烨烽.创新引领、精进发展、规模应用-谈动中通天线发展新趋势[J].卫星与网络,2013,09:39-40.

[2]LouisJ.,IppolitoJr著.孙宝升译.卫星通信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3.

[3]MiuraA.,Yamamotos,Huan-bangLi,-BandAeronauticalSatelliteCommunicationsExperimentsUsingCOMETS[J].cularTechnology,2002,51(5):1153-1164.

[4]刘昌华.移动载体卫星通信系统天线跟踪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3-4.

[5]汤铭.动中通伺服系统的设计[J].现代雷达,2003,25(4):51-54.

[6]阮晓刚,汪宏武.动中通卫星天线技术及产品的应用[J].卫星与网络,2006,3:34-37.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通信业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一些高校也设立了专门的通信专业。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通信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_通信方向专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

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

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

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最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

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

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 方法 研究

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

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

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

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

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

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7、 无线网络 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

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

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

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

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

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

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

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

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

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

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

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

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

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

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

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

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

40、通信电源 系统安全 可靠性分析

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

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

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

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

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

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

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 措施

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

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

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

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

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

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

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

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

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

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

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

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

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

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

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

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

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

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

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

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

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

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

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

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

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

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

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

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

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

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

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

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

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

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

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

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

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

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5、职业技能 教育 的研究与实践

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

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

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

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

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

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

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 配对 模块的研发

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

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

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

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

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

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

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

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

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

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

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

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

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

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2)

卫星通信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分析与实现

气象卫星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作战地区的气象情况,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通信卫星是各类卫星通信系统或卫星广播系统的空间部分。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大约能够覆盖地球表面的40%,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 。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静止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1958年12月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63年美国和日本通过中继1号卫星第一次进行了横跨太平洋的电视传输。中国于1984年4月8日发射了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按轨道分为静止通信卫星和非静止通信卫星;按服务区域不同可分为国际通信卫星和区域通信卫星或国内通信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专用通信卫星和多用途通信卫星,前者如电视广播卫星、军用通信卫星、海事通信卫星、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等,后者如军民合用的通信卫星,兼有通信、气象和广播功能的多用途卫星等。

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信卫星像一个国际信使,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由于它是“站”在36000 公里的高空,所以它的“投递”覆盖面特别大,一颗卫星就可以负责 1/3地球表面的通信。如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均匀地放置三颗通信卫星,便可以实现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通信。当卫星接收到从一个地面站发来的微弱无线电信号后,会自动把它变成大功率信号,然后发到另一个地面站,或传送到另一颗通信卫星上后,再发到地球另一侧的地面站上,这样,我们就收到了从很远的地方发出的信号。

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这条轨道位于地球赤道上空 35786公里处。卫星在这条轨道上以每秒3075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绕地球旋转,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 23小时56分4秒,恰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因此从地面上看,卫星象挂在天上不动,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接收站的天线可以固定对准卫星,昼夜不间断地进行通信,不必像跟踪那些移动不定的卫星一样而四处“晃动”,使通信时间时断时续。现在,通信卫星已承担了全部洲际通信业务和电视传输。

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许多国家都发射了通信卫星。

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实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到目前为止,该型卫星已发展到了第八代,每一代都在体积、重量、技术性、通信能力、卫星寿命等方面有一定提高。

前苏联的通信卫星命名为“闪电号”, 包括闪电1、2、3号等。由于前苏联国土辽阔,“闪电号”卫星大多数不在静止轨道上,而在一条偏心率很大的椭圆轨道上。

中国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1984年4月8日发射的,命名为“东方红二号”,至今已发射成功了五颗。这些卫星先后承担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远程通讯等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家谁有好一点的电子论文网站,我的毕业设计是基于FPGA的数控振荡器(NCO)的ip core的研究,请大家帮帮忙

1、 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
摘 要本设计实现多路数据时分复用和解复用系统。设计分为发端和收端,以FPGA作为主控核心。发端系统有三路并行数据输入:A/D转换数据,拨码开关1路和拨码开关2路。这三路数据在FPGA的控制下作为串行...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45 KB 日期:2008-05-03

2、 基于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
摘 要本设计采用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系统由波形产生模块和可调频率的时钟产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和显示模块四部分组成。波形产生模块完成三种波形的产生,并根据控制信号完成选定波形的输出...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34 KB 日期:2008-05-03

3、 UC/OSII在FPGA上的移植
摘要嵌入式系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早期多以单片机为核心,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单片机系统功能比较简单,速度较慢,难以适应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片...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92 MB 日期:2008-05-03

4、 基于FPGA的IIR滤波器设计
摘 要:数字信号处理在科学和工程技术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FIR数字滤波器相比,IIR数字滤波器可以用较低的阶数获得较高的选择性,故本课题采用一种基于FPGA的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首先...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61 KB 日期:2008-05-02

5、 基于FPGA的TD-SCDMA信道编解码技术研究与实现(硕士)
摘 要作为数字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道编码技术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的抗干扰和差错控制之中。 以TD-SCDMA为例子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来说,其采用了3种信道...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59 KB 日期:2008-04-17

6、 基于ARM和FPGA的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硕士)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51.1引言 51.2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61.2.1研究背景 61.2.2国外发展状况 71.2.3国内研究现状 71.3本论文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81.3.1课题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75 KB 日期:2008-04-15

7、 基于FPGA的JPEG压缩编码的研究与实现(硕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己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关键的技术科学。图像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技术,已经在通信、航空航天、遥感遥测、生物医学、军事、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28 MB 日期:2008-03-23

8、 OFDM通信系统基带数据处理部分的FPGA实现
中文摘要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当前一种非常热门的通信技术。它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复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8 MB 日期:2008-03-08

9、 FPGA应用实验板设计
2007-09-24 19:58 207,360 FPGA体系的低功耗高层次综合.doc2007-09-24 19:17 1,214,976 FPGA应用实验板...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1 MB 日期:2007-09-25

10、 UWB-OFDM解调器的仿真及FPGA在线仿真实现
摘 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针对短距离通信的应用来说更是如此。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UWB)因为其自身具有的高传输速率、低...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71 MB 日期:2007-09-23

11、 高速VITERBI译码器在ALTERA 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本文以CDMA数字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问题为背景,用Altera公司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APEX20K200)设计实现了一种约束长度N=7的维特比(Viterbi)译码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34 KB 日期:2007-09-06

12、 基于FPGA温、湿度传感器系统设计
摘要 本系统采用FPGA芯片为主处理核心,从机采用FPGA芯片,负责数据检测,检测点的温度和湿度经过温、湿度传感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量送入从机,再经从机的数据处理,定时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PC主...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1 MB 日期:2007-08-13

13、 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
摘 要本文设计完成的是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它可以完成FPGA、嵌入式系统和SOPC等的设计和开发。开发板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EP1C6为核心,在其外围扩展FL...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07 MB 日期:2007-07-21

14、 卫星信道延时模拟器的FPGA实现
摘要:在当前通信领域中卫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通信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卫星信道组网具有下面一些优点: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46 KB 日期:2007-07-02

15、 基于Altera FPGA的发动机ECU原型设计
摘要本文以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为背景,进行了汽车发动机传感器和控制器信号调理的尝试,采用以自顶向下为核心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借助EDA开发平台和EDA实验台,完成基于Altera FPGA的发动机E...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4 MB 日期:2007-06-21

16、 基于FPGA设计电梯控制系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而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来实现的电梯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66 KB 日期:2007-06-12

17、 FPGA在机卡分离式高清数字一体电视机里的应用
摘要高清数字电视(HDTV)是继黑白模拟电视,彩色模拟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随着数字高清电视在全球发展日夜加速,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推进数字电视的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大,我国也在数字电视方面也加快了...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83 KB 日期:2007-03-14

18、 PSK调制算法仿真与FPGA实现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信工程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集成芯片完成系统功能,它有着体积小,功能强大,开发周期短,便于实现等特点被业内工程师广泛认可。其中在集成芯片领域,最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就是FPGA(Fi...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1.91 MB 日期:2007-02-01

19、 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系统帧同步器的设计
目 录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1数字复接技术的发展………………………………11.2复接技术的研究现状………………………………32 数字通信及复接原理……………………………… 5...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32 KB 日期:2007-01-20

阿瑟克拉克的难以入乡随俗中 为什么要以外星人的视角来写?

阿瑟克拉克的难以入乡随俗
同其他的科幻大家相比,克拉克似乎更善用讽刺和黑色幽默,无论是“难以入乡随俗”中古怪可爱的外星人,还是“扭捏的兰花”中杀人未遂的赫拉克勒斯,亦或是“无限永恒时间”里自作聪明的盗贼,在克拉克的笔下,这些人物都变得滑稽可笑而又耐人寻味。

科幻作品中总会谈及探索太空,征服宇宙,穿越时空,世界末日,这本书也不例外,克拉克在荒诞诙谐的故事情节中,让人们以一个极为轻松的心情去思考一些实则沉重的话题,比如世界神创论,比如人类毁灭论。从这部短篇作品集看,克拉克对地球人与外星人建交是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的,书中的外星人都很善良,甚至会提醒帮助命中注定即将被毁灭的地球人,这却让我想起,霍金曾说,(当然是通过他的智能轮椅说),我相信如此广阔的宇宙中一定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但我并不希望政府找到他们(事实上美国政府已经在持续向外星发信号寻找外星人好些年了),更不希望他们来我们地球。想想吧,我们花了多少年都找不到他们,如果他们真能坐着宇宙飞船降临地球,他们必定比我们智慧先进很多倍。一个极其先进的外来种族会对落后的本土居民采取什么态度,我们从当年白人登陆美洲大陆就能看出来了。征服是人类的本性,我们没有理由确信外星种族不具有这种特性。

科学家总是以有无水作为寻找外星生命的标准,这是我们地球生命生存的标准,可是如果有生命物种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呢?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在美国发现在自然界产生的高浓度酸性环境中(其酸度堪比高浓度盐酸)仍能好好地存活,那么在像木星那样,终年飓风不断,硫酸大暴雨频仍的地方,也可能有外星生命存在,他们可能只是极其微小的微生物,我们的宇航探测器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已经遇见了他们,却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

那么地球人在宇宙中 又算怎么样的生命形态呢?也许我们比大多数其他外星生命更智慧,因为他们都是微生物,而我们有一个还不算太笨的大脑;也许我们根本就是外星智慧生命眼中的微生物,如此脆弱如此落后,就像路边静悄悄开放的小野花,他们根本不屑一顾。

目前,天文学家已经断定,在很远的未来,地球是注定要灭亡的,而在那之前,人类早就已经销声匿迹了。一片死寂的冰冷地球会受太阳的引力作用,脱离轨道被吸入这个孕育了它的恒星,在一阵巨大的爆炸声中灰飞烟灭,回归到地球成型前的状态——一团粒子和星尘。

人类对于探索宇宙的欲望,或者说野心,是永无止境的,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来自宇宙。其实那些星星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生命来自地球的元素,地球元素来自各种粒子,这些粒子都来自宇宙,集结于地球成型的那一天,在很久以前和那些星星一样飘荡的宇宙中。

上一篇:羊城晚报编辑部地址

下一篇:会计毕业论文选题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