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论文申论范文
共同富裕论文申论范文
人们向往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全民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制度优势日渐凸显,党领导全体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我们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前行。然而,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粗暴的杀富济贫,而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去创造财富来实现的。
共同创造,把财富的蛋糕做大,让国家富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总量提上去,才能真正实现富裕。现今社会,我们的财富资源呈现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两方面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盯着贫富差距,更要通过全民的共同奋斗创造更多的价值。各行各业都是社会发展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角色分工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要大力弘扬奋斗拼搏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要鼓励诚实劳动,保护合法收入。要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剔除等靠要等不健康思想。让奋斗成就劳动者,让奋斗成为财富汇集的源泉。
科学分配,把财富的蛋糕切好,让人民富裕起来。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调节居民收入的核心手段,财富的初始分配方案尤为重要,要在顶层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上科学把控,将奋斗转化价值,通过奋斗实现富裕。要避免一刀切式的调节手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因地制宜,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精准施策。通过税收政策等再分配手段确保共同富裕的目标得以实现,体现公平公正性。公共财富的投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将公共财富用于公共事业不仅解决了财富分配的问题,也直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结果。
勤俭节约,把财富的蛋糕传下去,才能有持久的富裕。富裕的本质是资源充沛,而很多宝贵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的生活需要消耗资源,但不能无度挥霍,万贯家财不知勤俭持家也早晚会败光。财富需要创造,也需要守护,要树立正确财富观,坚持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适度消费,坚决遏制奢侈浪费现象。要珍视富裕美好的生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严格限制。大力开发清洁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富裕干净且可持续的未来,让子孙后代守护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实现且必能实现,富裕不单指物质上的富足,也包含精神文化上的丰富多彩,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精神财富需要传承,需要持续创造。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创造出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灿烂的美好明天,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共同富裕论文800字
共同富裕论文800字示例如下: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则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
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一再强调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社会成员的富裕,其要旨在于要实现普遍富裕。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
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
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
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人们向往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全民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制度优势日渐凸显,党领导全体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未来,我们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前行。然而,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粗暴的杀富济贫,而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去创造财富来实现的。
申论范文:坚持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伟人邓小平在全国视察时间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引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政策。该政策强调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也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然而因为城市加速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急功近利风气影响,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城乡之间体现的更为明显。这不仅违背了初衷,长此以往下去还会导致社会各个阶层矛盾激化,不利于我国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要坚持城乡互补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乡村作为我国建国初期发展形态,对于老百姓而言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的根本立足点。共同富裕指的不是一部分人富,而是要让大部分人买得起、结得起、生得起。在建国初期,我国整体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后富的发展战略下,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腾飞的时代。在此期间一些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的地方以城市为主率先富裕,各项物资优先供给城市,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与之而来的则是乡村的衰败,乡村发展着面临人才流失、宅院废弃、人口转移等诸多问题,导致群众一窝蜂似的往城市聚集,加剧了资源倾斜的状况以及贫富差距。因此,我们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立足于农村,通过已有资源整合促进城镇化发展,促使各类要素下沉到基层,改变资源集中在城市的情况。
乡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城市这个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在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城市聚集各类优质资源,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在不同城市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富差距。现在各省均表现出“一省一市”的发展格局,优质资源均向省会城市聚集,由此会带来一家独大的情形。而从古至今,不管是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还是政治领域的发展都告诉我们一家独大是不可取的,譬如古代外戚干政,譬如垄断行业。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关注不同城市间的资源差异,缩小贫富差距。
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城乡互补发展。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两大经济板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就成为了关键因素。我们不能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要大力推动城市和乡村互帮互助、同频共振,形成城乡携手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换个角度来说,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所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强调全面解放而不是只解放农村不解放城市的单一路线。再者,教育同样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不用说经济发展这个层面了。所以要发展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忽略城市和乡村中的任何一方面。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是根本立足点,城市是重要着力点,城乡共同发展则是战略着眼点。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也要缩小发展情况不同的城市间的差距,更要城乡携手前进,以城市回馈乡村资源,乡村缓解城市压力,以此来确保共同富裕这个宏伟蓝图的实现。
上一篇:中国诗歌网投稿方式
下一篇:论班组行为规范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