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美国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美国堪称世界上 教育 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教育方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美国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美国堪称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不仅普及了中小学教育,而且拥有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人才,经济实力在当前首屈一指。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其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正所谓“变,不一定会导向成功,然而不变,一定不会成功”。本文试图对近半个世纪的美国教育改革作一概述,并对其进行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教育改革;美国
纵观美国教育的改革,不难看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而激烈的教育改革始于1957年“卫星冲击波”导致《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颁布,持续到60年代中期,改革最引人注目的又集中在基础教育这一领域,此后1965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改革的视角才不断地扩展开来,一直持续到现在。
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由瞿葆奎先生主编的《美国教育改革》这本书将美国教育改革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1918~1945,主要解决的是一些中等教育问题,其间以“八年研究”最为醒目;1946~1957,致力于机会均等、课程、 儿童 及师范学院等一些问题;1958~1987,对公立教育、进步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出激烈的 辩论 [1]。
因此,我们可以将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作为分界线,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教育改革一分为二:之前是总体趋向缓和的教育改革,之后是激烈而又不乏激进的教育改革。本文以后者为论述对象。
一、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
(一)拉开帷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此外,当时美国出现了各种思想、流派,特别是“进步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2],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改革奠定了 文化 基础。而真正的导火线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极大震动,教育改革的呼声更为高涨。
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批准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拨出大笔经费用于改善美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教学,以改善日益下降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坚持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等等[3]。《国防教育法》拉开了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帷幕,是美国教育立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影响了以后美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改革在继续。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的教育改革继续进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此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主要是心理学家布鲁纳领导的课程改革;与之匹配的一系列法案主要有1965年的《中小学教育法》、1966年与1967年的《中小学教育法》(修正案)、1963年的《高等教育设施法》、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以及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后,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教材过深、要求过高而导致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因此截止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中小学生的素质不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低于“卫星冲击波”之前的水平,加之美国在与日本、联邦德国的竞争中连连失手,其一极化的地位逐渐呈现多极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强烈要求“回归基础”(Back to Basics),于是1976年美国开展了一场“回归基础运动”。主要是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改革;内容主要是围绕“生计教育”和基础教育;旨在消除进步主义教育造成的学生知识水平下降,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倾向,主要强调读、写、算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实行严格的纪律,开展学习上的竞争,采用标准化测验,实行能力分组,增加家庭作业,加强爱国主义与道德品德教育[4]。不可否认,这次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新一轮改革。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美国教育改革大刀阔斧的开始。美国向来是擅长以危机促进改革的国家[5]。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布的教育 报告 书——《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是推动美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名篇之作,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个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育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培养国民素质的作用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高低甚至是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报告书开头即指出美国社会的教育根基现在正在为日益强大的“平庸”浪潮所侵蚀,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已经到了对国家形成安全威胁的地步[6];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此报告的公布,在美国教育史上又一次揭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大大超过了1958年教育改革的声势和规模。
到1985年,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共同启动了“2061计划”,经过将近四年的调查,最终用哈雷彗星下一次与地球相遇的时间为代号完成了该报告,命名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报告称:“普及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美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最终“帮助美国变成一个普及了科学知识的国家”;报告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合过负责任的生活”,然而科学文化应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因为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传授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变成富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7]。这一工程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对于深化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向以“教育总统”自居的老布什又推行了2000年教育优先法,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坚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
(四)教育改革的新高潮。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迹象,一系列的法案多是直接由总统亲自提出和签发的,并且在教育领域投入的经费也是大大超过了以前,开创了一股教育改革的高潮。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既是对80年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对20世纪最后十年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规划。
1991年4月1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正式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他提出了六项宏伟的教育目标:到2000年,①所有儿童具有入学读书的准备;②高中 毕业 生至少达到90%;③学生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方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④学生在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各国;⑤每个成年人都具有文化知识和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⑥每所学校都成为没有暴力和毒品的良好场所[8]。为实现上述目标,布什还提出应该采取四项策略与之匹配:①为今日的学生创立更好和更负责任的学校;②为明日的学校创立新一代美国学校;③把美国变为一个全民皆学之邦;④使社区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场所。由此可见,美国2000年的教育战略已不仅仅是面对普通教育,同时也是成人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点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出于政党的不同和政治竞争的需要,克林顿虽然对布什时期的许多条文作出了修改,但在教育上基本是采取了延承的态度。次年3月,国会通过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并使其成为正式法律。该法首先将布什的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增至八项,增加了教师培训和家长参与两项新目标以及八项目标的检测数据指数;其次,还增加了外语、艺术两门核心课程及其他内容。该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随后,联邦政府还颁布了《改进美国学校法》、《学校与就业机会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且都得到了国会预算的支持。
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全面地阐述了教育问题,并指出:美国要在下一个世纪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培养一流的人才;把教育作为他第二任期里的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了美国未来发展教育的三大目标及实施纲领[9]。同年,克林顿总统又提出了《1997重建美国学校伙伴关系法》,计划用四年的时间拨款54亿美元来协助州和地方整修旧学校和兴建新学校。同年,美国教育部还提出了一个《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要求延长公立学校时间,让儿童、社区民众在课后、周末和假期拥有一个安全无毒害的去处,在其中学习、成长。
1998年,美国教育部提出《小班化计划》,计划在十年内拨款208亿美元,增加10万教师,从而把小学一至三年级的班级学生数降低至每班18人。其中一项重要 措施 就是采用“校中校”(Schools Within a Achool)的方式,将一所大规模的高中分成小规模学校,由师生自己选择一所“校中校”,学生大部分课一起上,但各个校在人事、财务、教学计划等方面是分开自治的[10]。
2000年5月,克林顿总统在其“学校改革之旅”中宣布了《学校为社区中心:规划与设计公民抉择指南》,提出教学适应学习者需要、学校成为社区中心、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有效利用所有资源、在变革中赋予学校弹性等教育改革思路,尝试着让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推进教育改革。
2001年1月,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简称(NCLB)的教育改革计划。“这项改革计划称之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因在于它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个孩子应该接受好的教育,也就是说,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掉队,每个孩子必须会学习。”[11]该法案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在12年内使阅读与数学达标的学生达到100%,各州必须在四年内使所有教师都合格,同时强调要缩小富人和穷人、少数族裔与白人学生的学业差距;该法案还强调州和地方要致力于绩效责任的落实,奖励成绩优秀的学校,惩罚绩效太低而又改善不力的学校。
这个法案自出台至今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国内有关这方面的 文章 和资料也不少见,到底进展如何?相信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二、改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了解一下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矛盾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是政府的责任在不断地加强,影响在不断地增大;另一方面是一些别的因素(主要指市场)不断渗入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对教育质量的不断强调,另一方面是对教育公平的不断追求;一方面是政府的自上而下,另一方面又是平民百姓的全体动员,等等。说到底,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出美国教育领域乃至世界整个教育领域内的问题。
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美国近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特征:
(一)速度快,步伐大。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到2001年的《不让一个儿童掉队》,不到50年时间,美国教育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且从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步伐一次比一次大,受重视程度也一次高过一次。也正是这些,才使美国教育更好地适应了21世纪和信息社会的需要,使美国教育不断前进、领先世界。
(二)前进中不乏浮躁。不可否认,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好多问题特别是中小学领域内的问题在这50年中得到有效地解决。但可能是基于各方面的需要,“浮躁”之风在美国也是愈演愈烈,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国,“浮躁”可能是整个教育领域内的通病。
比如,《国防教育法》的颁布确实适应了当时大背景的需要,但里面定的好多目标都偏高,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迟迟没有得到好的效果,以至于后来很多法规的颁布都是在不断地对它修正;再者,著名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老布什定的六项宏伟的教育目标过于笼统与死板;还有,80年代在美国几乎随处可见的“危险论”,但当时的情景远不是1983年报告书中渲染得那样,“我们的国家处于危险。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位,现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12],“危险”一次的涵义早已被大大地泛化了。
(三)成绩不断肯定,问题不断出现。《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4月发表)这一报告发表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美国各界也在对这20多年的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不断地评价。2003年4月26日,美国教育部组织了一次座谈会,正是以该报告诞生20周年给美国带来的影响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可以说评价和结论是多样的,支持与批评共存。其实从这50年来出台的一系列 政策法规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有相应的法规不断地出台。
(四)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整个教育领域出现了一股新思潮——终身教育(法国、朗格朗nd)[13]。美国也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1963年颁布《职业教育法》;1975年将原来的“全国职业教育中心”改称“全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加强了理论上的指导与研究;从1962年到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四次加强职业教育法案,颇有影响的《生计教育法》便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强调要重视学生职业准备能力的培养。
自70年代以后颁布的有关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文件可以参见文后附录。
三、小结
综观美国这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不难看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即优质教育)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思想仍表现得十分明确和突出,但自80年代以来还有另外一条基本思想愈加明显——民主主义,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最后,需要说明两点:①美国教育的立法实际上还是一种经费资助法。因为美国教育的决定权主要是在州和地方,假若有的学校因某种原因拒绝该法,那么这一立法的完全实施还是很难的;②目标与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教育改革更是如此。教育改革是一项困难的、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任何教育问题都不是一次两次的法案的提出就能解决的,教育问题依然是决策领域的前沿和中心问题。
当然,任何一项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美国政府的好多教育改革都是通过自愿参加的改革计划来实施的,教育界及民众在其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大,像特许学校、高成就中学、磁性学校、“校中校”等一系列新思路的出现,都是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各方最终达成平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环境下,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参考 文献
1.瞿葆奎,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姚丽霞,洪明.美国真的处于危险中吗?——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主旨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5.谷贤林.九十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1)
6.项贤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7.史静寰.八九十年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摘 要:学校环境教育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学校环境教育是保障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华盛顿特区的学校环境教育形式为学校推进环保和促进学生健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美国 华盛顿 学校 环境教育
美国一直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环境健康作为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学校环境教育是保证学生和教师具有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生活的重要力量。
一、学校环境教育的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研究证实,学校环境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和执行学校健康教育计划的成败之间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是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国家,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各种教育计划,保证学校环境教育顺利发展。
华盛顿特区在2010年通过了健康学校法(HSA),旨在改善学生的健康。法案对学校环境教育做了专门论述。包括学校花园计划、健康环境素养培养计划(ELP)和绿色宣传等。
二、学校环境教育
华盛顿学校环境教育以绿色校园作为理念,通过全方位实践式教育实现学校良性发展。环境教育鼓励校内外人员广泛参与,重视社区和学校的相互支持。
1.学校花园项目
该项目由华盛顿教育监管办公室(OSSE)设立,联合社区组织、特区环境部等为特区学校创建绿色花园。OSSE为学校提供园艺学课程,由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为计划提供技术和财政上的支持。
花园项目包括学校申请注册花园、申请项目资金、技术支持和专业发展。学校首先申请注册,填报花园项目的相关信息,建立一个项目沟通和支持 渠道 。特区教育监管办公室提供园艺指南、学校花园模型、系统设计以及项目管理的技术支持。
花园项目还开展花园教师培训,为有兴趣的老师提供为期一年的花园课程学习。同时每月举行一次学校花园主题的会议,以解决学校花园建设相关问题。 目前华盛顿特区已拥有93所学校花园。
2.环境素养培养计划(ELP)
该计划于2012年7月正式出台,是华盛顿政府为本区域社会和学校创设健康环境的体现。使学生获得解决健康和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健康环境的管理者。
计划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一个系统的环境课程。围绕健康环境知识、态度和相关技能,培养学生能对环境保护做出明智选择,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展户外实践体验;,能分析周边环境信息,并找出问题的关键;,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课程以大自然为素材,采用“自然教育”、“自然学习”或“户外教育”的 方法 ,让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和情感。
该计划(ELP)要达到的目标是:
(1)K-12环境素养知识课程。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参与一个户外环境教育活动。会访问和下载环境资源相关资料并完成作业。具备整合和创建环境策略的素养。
(2)增加教师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为教师提供环境教育辅助服务,举办环境教育研讨会和开展培训。进行社区环境服务实践,促进教育者和社区居民之间对话。
(3)把环境素养培养融入中学课程。增加高中生的环境科学课程,把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服务作为学生毕业的一项指标要求。
(4)建立学生环境素养评估体系。收集学生环境素养知识成绩信息。创建各类活动用以评估学生环境素养。将学生的环境素养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评估系统。
(5)学校配置一定的环境设施,用于支持学生户外环境体验学习。鼓励和帮助学校申请美国绿丝带学校认证项目。
(6)协调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协同实施计划。统筹特区相关组织和机构,划分各自在计划实施中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协同完成环境素养培养计划。
3.绿色宣传
华盛顿环境部对学生、教师和居民开展不同形式的环境宣传。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个人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负责任的行动,防止环境受到破坏。
面向学生的绿色宣传有:①水产资源教育,使学生了解野生水生动物资源,掌握如何保护和利用水产资源;②能源教育,使学校参观特区环境部相关的能源项目,理解和学习如何节约能源;③实践体验学习,学生通过户外活动,探索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并参与社区环境服务项目。
针对教育工作者的宣传,有环境教育研讨会和培训。教师们相互交流 经验 ,学习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处理复杂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方法整合自己的环境教学实践。特区规定教师必须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的环境教育研讨会,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学校环境教育的意义
学校环境教育能推动构建绿色学校,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推动学校教学体制和运营等各方面的绿色发展,节省经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参与绿色经济的建设做好准备。
华盛顿学校环境教育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能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健康的学校环境有利于节约能源与学校运营成本。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技能,减少损害环境的不良行为,使学校朝着可持续的健康校园环境发展。
从更高的层面来讲,学校环境教育有利于节省和储备宝贵的自然资源,加强地区和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翠华、王金雪等译,学校健康教育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第58页.
[2]http://spotlight-school-gardens
[3]http://service/dc-environmental-literacy-plan
[4]崔凤,藏辉燕,美国环境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02).
美国数学教育:2+2=4就是种族主义者?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美国人的竞争力
The maths wars
数学战役
How teaching times tables became another victim of America’s political divide
乘法表的教学方法成了美国政治分化的又一个受害者
本文略长,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议论文,论述了美国数学教育的极端,总共10段,每一段的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每段主题:
简单介绍文中提到的一些术语,以便更加理解本文观点。
America has a maths problem.
美国人数学不好。
Its pupils have ranked poorly in international maths exams for decades.
几十年来,美国学生在国际数学考试中排名很差。
In 2018, American 15-year-olds ranked 25th in the oecd, a club of mostly rich countries.
2018年,美国15岁青少年的数学成绩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中排第25名,该组织成员包含了大部分富裕国家。
American adults ranked fourth-from-last in numeracy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rich countries.
和其他富裕国家相比,美国成人的算术排倒数第四。
As many as 30% of American adults are comfortable only with simple maths: basic arithmetic, counting, sorting and similar tasks.
30%的美国成人只会简单的数学:基本四则运算、计数、排序和简单的数学题。
American employers are desperat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kills: nuclear engineers, software developers and machinists are in short supply.
美国的雇主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的紧缺感到绝望:他们很缺核工程师、软件开发者和机械师。
And while pupils’ maths scores are bad enough now, they could be getting worse.
现在学生的数学成绩已经够差了,还可能变得更差。
On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 a national exam, 13-year-old pupils’ scores dropped five points in 2020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in 2012.
2020年,国家成绩报告单(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显示,与2012年的同龄学生相比,13岁学生的分数下降了5分。
The status quo does not add up.
现状未做统计。
(备注:status quo是拉丁文)
But teachers and academics cannot agree on where to go next.
但是老师和学者没有就接下来的举措达成一致。
2. History of “New Math curriculum”
The American maths problem is over a century old, says Alan Schoenfeld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伯克利大学的Alan Schoenfeld讲道,美国人的数学问题早就是世纪难题了。
In 1890 high school was an elite endeavour: less than 7% of 14-year-olds were enrolled and they were educated in rigorous maths.
1890年,高中是一场精英的奋斗:能上高中的14岁青少年不足7%,他们学的是严谨数学。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which time army recruits had to be trained in the maths needed for basic bookkeeping and gunnery, nearly three-quarters of children aged 14-17 attended high school.
在二战开始以前,新兵必须参加数学训练,用于基本簿记和射击。14至17岁的青少年中,将近四分之三都上过高中。
The cold war sparked a second strategic maths panic in the 1950s.
20世纪50年代,冷战引发了第二次战略数学的恐慌。
A new maths curriculum, focused o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rather than rote memorising, was developed after the launch of the Sputnik satellite by the Soviet Union.
苏联发射1号卫星之后,美国开发了“新数”课程。“新数”更注重概念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Then that new curriculum was rejected in a move back to basics in the 1970s.
20世纪70年代,在“回到基础”运动中,“新数”被取消了。
Maths teaching became a worry again when America started to fear being overtaken by Japan.
当美国开始担心被日本超越时,数学教育再次成为焦虑。
In 1981 the secretary of education appointed a commission to evaluate the curriculum.
1981年,教育部长任命了“新数”评估委员会。
It produced a report called “A Nation at Risk”.
委员会发布了一篇名为“处于危险中的国家”的报告。
“If an unfriendly foreign power had attempted to impose on America the mediocr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that exists today,” the report reported, “we might well have viewed it as an act of war.”
“如果不友好的外国势力试图“欺负”我们如今平庸的教育业绩,”报告写道,“我们也许应该视之为一场“战争”。
Since the 1990s, though, maths has become more political.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变得更加政治化了。
Conservatives typically campaign for classical maths: a focus on algorithms (a set of rules to be followed), memorising (of times tables and algorithmic processes) and teacher-led instruction.
保守主义者通常为古典数学发起运动:重视运算法则(一套需要遵守的规则)、死记硬背(乘法表和算法过程)和教师主导的教学。
Pupils in these classrooms focus on the basics, exploring concepts after obtaining traditional skills, explains Bill Evers of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a think-tank in Oakland.
奥克兰独立机构(智库)的Bill Evers解释道,“教室里的这些学生把重心放在了基础,在掌握了传统技能之后,才开始学习概念。”
These methods are familiar to many.
这些方法并不陌生。
For two-digit addition, pupils would be taught a paper-and-pencil method.
对于两位数的加法,可能会教学生使用纸笔演算法。
Add 27 + 45 by stacking 27 over 45.
“27+45”就是把27写到45上面。
Add up the right column (7 + 5 = 12).
先把右列相加(7+5=12)。
Write down the 2, and carry the 1 to the left column.
结果写2,把1放到左列。
Add up the left column (1 + 2 + 4 = 7).
再计算左列(1+2+4=7)。
Write down the 7.
结果写7。
The answer is 72.
得出答案是72。
Progressives typically favour a conceptual approach to maths based on problem-solving and gaining number-sense, with less emphasis on algorithms and memorising.
进步主义者通常更喜欢理解数学概念,基于解决问题和掌握数字感,而不那么强调运算法则和死记硬背。
In contrast to the conservative strategy, pupils would learn several ways to solve a problem, by using objects and by other means, before learning algorithms.
和保守主义者的方法相比,学生会学习解决一个问题的几种方法,在学习运算法则之前先用实例或其他方式学习。
To solve 27 + 45, pupils could add up the digits in the ones place (7+5=12), and then the tens place (20+40=60), and then add them together to get 72.
计算“27+45”,学生可以计算先个位之和(7+5=12),再计算十位之和(20+40=60),最后再把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出72。
Or they could realise that 27 is 3 digits away from 30.
或许他们会发现27和30只相差3。
They would add 3 to get to 30.
先加上3得到30。
Then add 45 and subtract 3 to get 72.
然后加上45,减去3,就得出了72。
Conceptual maths strategies encourage pupils to find many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the same problem to gain number-sense, rather than relying on an algorithm.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字感,概念数学教学法鼓励学生寻找更多可能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非依赖唯一的运算法则。
Although most teachers agree that maths education in America is sub-par, they have not been able to agree on how to improve it.
尽管大部分老师认为美国的数学教育欠佳,他们还是无法达成一致的提升方法。
Copying methods used in highly ranked mathematical nations such as Singapore would be one way.
解决方案之一是向数学教育排名靠前的国家(如:新加披)学习,把教学方法照搬过来。
But that would require agreement on what is actually being taught in other countries.
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关于其他国家到底是怎么教学的,大家得达成共识。
According to Mr Evers, successful Asian curriculums reflect the classical position.
Evers先生认为,亚洲数学课程的成功反映了古典数学的地位。
“What country do you think has totally adopted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has been a big success?
“你觉得哪个国家完全采取进步主义教育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China is very teacher-led.
中国是教师主导教学的典型。
Singapore math is the best in the world.
新加披是世界上数学最好的国家。
It’s not progressive,” explains Mr Evers.
它并不是进步主义教育。”Evers先生解释道。
But Mr Schoenfeld reckons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nd Singapore implement conceptual curriculums.
但是Schoenfeld先生认为,像日本和新加披这样的国家施行的是概念课程。
Part of the confusion stems from the messy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st recent maths curriculum, the Common Core.
让人感到迷糊的部分原因是,最近“共同核心”课程的施行得一团乱。
Implemented in 2010 under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administration, 41 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adopted the principles.
“共同核心”课程始于2010年奥巴马执政时期,41个州和哥伦比亚区都采纳了这套标准。
Texas, Florida and several others opted out.
只有德州、弗罗里达和少数几个州弃用“共同核心”课程。
Despite initially being a bipartisan effort (Jeb Bush and other conservatives supported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effort), it was eventually criticised by both view it as an example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while others think it was not progressive enough.
尽管最初是两党一起努力推行(Jeb Bush和其他保守主义者都支持奥巴马政府所作的努力),最终“共同核心”课程却受到了两党的批评。一些人将它视作进步主义教育的典范,而另一些人认为这还不够进步主义。
Now that test results are rolling in, many conservatives claim that the falling scores show the failure of the Common Core and progressive teachers.
如今测试结果纷纷出炉,很多保守主义者声称,分数的下降说明了“共同核心”课程和进步主义教师的失败。
But supporter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re not prepared to give up.
但是“共同核心”课程的支持者并不打算放弃。
Whereas naep scores declined among 13-year-olds, they stayed steady among nine-year-olds, who would have studied Common Core for their whole school lives.
不管13岁学生的国家成绩报告单(即naep)分数如何下降,9岁学生的分数始终稳定不降,而他们在学校一直都学习“共同核心”课程。
Further muddling the mess, far-left activists have paired conceptual maths methods with more radical concepts.
让局面更混沌的是,极左激进分子将概念数学法和种族主义相提并论。
Many opponents of conceptual maths believe that Common Core, and conceptual maths in general, bans teaching of rote-learning, as in multiplication tables.
概念数学的许多反对者认为,“共同核心”课程和概念数学通常禁止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比如乘法表。
A prominent maths-education schola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Jo Boaler, claims that memorising times tables is unnecessary.
斯坦福大学著名数学教育学者Jo Boaler声称,没有必要去背乘法表。
Conservatives have seized on this idea as an example of liberal activism gone wild.
保守主义者抓住这点,并以此例证自由派激进分子已经变疯狂。
But Mr Schoenfeld claims this does not align with progressive maths values.
但Schoenfeld先生声称这不符合进步主义数学观。
Some activists have also paired conceptual maths with “social-justice maths”, the concept that maths should be used to help pupils solve real-world issues and appraise the world around them.
一些进步主义者还把概念数学和“社会正义数学”相提并论。“社会正义数学”是指数学应该用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鉴定周围的世界。
Dubbed “woke math[s]” and tagged with headlines such as “In California 2+2=4 May Be Thought Racist” (as a letter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arrumphed), it has done conceptual maths few favours by association.
被称为“觉醒数学”,并标有诸如“在加州,2+2=4可能被视作种族主义” (一封寄给华尔街日报的信中这样埋怨)之类的标题,这导致概念数学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机构的支持。
The maths debate in America is polarised and confused.
美国的数学之争非常极端混乱。
While other countries implement maths curriculums with a balance of rote and conceptual learning, America continues to swing from one pole to another, decade after decade.
其他国家施行的数学课程平衡了死记硬背和概念学习,而美国继续年复一年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Just like the country’s politics, in other words.
也就是说,像该国的政治一样摇摆不定。
孔子有句话叫“因材施教”,要想统一教育方法,基本上很难达成共识。最后的方案只能是少数服从多数。
本文有点长,感谢读完:)
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归纳思想在各学段之特点和教学启示
第一章 导论
上一篇:汉语世界杂志是双语吗
下一篇:幽默大师杂志恶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