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半月谈杂志电子版百度云

发布时间:2023-12-09 05:32

半月谈杂志电子版百度云

2010年时事政治半月谈瞭望电子资料
2010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004)--2010年4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0年3月;《半月评论》更新2010年第6期;《瞭望时评》更新2010年第13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0年第6期;76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新增2010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两会专题等
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资料,内容分为“时事政治备考学习方法汇总”附录,以及“时政阅览部分”、“半月谈重大时事及小测试”、“时政测试部分”、“半月评论”、“了望时评”、“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时政热点精选”、“历年党代会文件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事记”九部分,计70000多字、1000多道测试题。
介绍地址:

下载地址:

有谁有半月谈电子版百度云资源嘛?

半月评论也有,更新到16年20期的。

半月谈电子版

百度搜“仕程公务员网”,这里的半月谈电子版跟书本完全一样,更新及时。目前更新到18期。

请问哪里有最新半月谈杂志电子版下载

半月谈杂志电子版
2011年1-7月时事政治+2011年14期半月谈复习资料
2 01 1 考 试 时 事 政 治 电 子 书 ( 1 1 0 8)
时事政治、时政测试题、更新到2011年7月,半月谈国内外大事更新到2011年第14期
可 以 上 网 搜 索 一 下 “ 2011 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 的 下 载 地 址
已发到你的邮箱

急求最新半月谈。。。。分全给

  上国家公务员网上面 有。可以免费下载
  我给你发个我摘录的,适合今年国考的申论题材
  《半月谈》2009 年第 6 期【半月评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 问题的方向,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
  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 要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 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
  在诸多矛盾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 看,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 1∶2.57。到 2005 年,这一差距比扩大到 1∶3.22。 到 2005 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 668 元的绝对贫困人口 2610 万人,年人均收入在 669 元~924 元之间的低收入 人口 4977 万人,两者合计 7587 万人。
  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 民的差距明显。从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面貌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 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城乡建设面貌反差较大,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需要看到,农村经 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 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 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农村的生产力获得长足发展与进步。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
  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 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 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 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 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 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 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 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 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 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 法。

  《半月谈》2009 年第 5 期【半月评论】:关注民生是根本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 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 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
  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 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就无从谈起;
  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只是为了民生问题的 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
  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 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 GDP 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 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 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为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为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 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
  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
  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 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 10%甚至 12%,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 社会经济层面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 为保增长,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 解决而使得社会能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 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容忽视。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大气 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 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把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消 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稳定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 稳定。
  而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 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 人有能力可消费,当群众心平气顺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低,社会也肯定不会不稳定。更何况,在目前的经 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很好的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质项目。
  再次,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经济困难的信心的沃土、力量的源泉。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力量。但信心何来,力量何
  在。老去喊要有信心是不行的,信心不是喊出来的;鸵鸟策略,回避困难、装作看不见困难,也装不来真实的信心。 力量亦是如此。单靠政府赤膊上阵不是没有做为,但能有多大作为需要谨慎乐观。毕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还要依靠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深远一些,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推动历史进步的真 正力量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那么如何能让群众有信心,如何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这又依赖于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当我们通过 政策的安排、利益的调整、措施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把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事关民生的各 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能对我们的经济发 展没有信心吗?能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吗?同样,他们能不支持、拥护我们政府为做到这一切所采取的政策与所付 出的努力吗?他们能不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心甘情愿投身保增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吗?
  所以,为了 2009 年中国经济能先于世界经济实现复兴,为了 2009 年中国社会能有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们
  带着使命去关注民生,带着理性去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吧。
  《半月谈》2009 年第 4 期 【半月评论】 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

  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影响越来越深。为拉动经济增长,继中央政府出台 4 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各地政府也相 继出招。然而,在一些地方旨在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中,有一种迹象值得警觉,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悄然抬头。
  截至目前,在一些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中,不约而同、或明或暗都含有将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区别对待、 优先促销本地产品的内容,有的方案载明“鼓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和建材”,有的规定政府采 购“在同等条件下,原则上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有的则在“家电下乡”中对购买本地产品给予特别优惠或补贴……凡 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当地产品的这种“鼓励”和“优先”,使得这些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蒙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应该承 认,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总体由旺转淡,不少产品出现滞销积压, 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经营陷入困境。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本地企业事关 GDP、税收和就业,率先帮扶其渡过难 关,在救市中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饭”理所当然。正是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一些地方将“救市”片面等同于“护 市”,将共克时艰的“共济”变成了以邻为壑。由于金融危机中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救市之举容易赢得人们的“理解”, 销蚀了对其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平等竞争。面对金融危机,政府有救市 之责,但任何救市之举,都应该符合政府的角色定位,尊重市场“游戏规则”,不能由“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借 “有形之手”鼓励不平等竞争,帮助本地企业击败外来企业,帮助本地产品排挤外来产品。试想,甲地政府为了保护 汽车企业,指定“领地”的出租车行业使用当地汽车;乙地政府为了不让电脑厂家亏本,下令“辖区”的政府采购限 于当地品牌,各地企业都躲在各自政府的羽翼下,将市场变成了支离破碎、互相割据的“山头”,救市变成各个地方的 “自给自足”,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预期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极大地削弱市场竞争性,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当地企业凭借政府营造的市场不平 等竞争,生产可能暂时复苏,销售出现短期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得一时之利,贻长远之害。由于受到特殊的保护, 企业坐享其成,将失去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积极开拓市场的勇气,同时也将失去创新的冲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 性。那些优秀企业、优秀产品的市场空间则被压缩,而一些落后企业借助政府对外来产品设置的准入“门槛”,重新在 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出现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还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救市重 点在企业,关键看市场,扩大内需的一个前提就是看能否有效拉动消费。地方保护主义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使得 消费者“品种别无选择、消费成本增加”,救市期望起到的拉动消费效果将大打折扣。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也不利于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合力。这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被形容为金融海 啸,其影响既不限于一时,也不限于一地。要成功抵御这样一场异乎寻常、影响深远的危机,必须众志成城,通力合 作,才能渡过难关。如果救市只为“自保”,互相封锁,设立壁垒,割据市场,不仅不能全身远害,相反会加剧危机的 蔓延。
  采取什么样的救市举措,决定权在各地政府,而检验举措有无效果,关键看其能否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市场自 由流通。一个广阔而统一的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救市中,对各行各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 响要心中有数,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从调整优化结构着手,从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帮助企业“强身健 体”,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要自觉摒弃依赖政府赐予“垄断市场”的念头,苦练内 功,加快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能力。
  地方保护主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背道而驰。由于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地方政
  府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模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对于金融危机救市中地方保护主
  义的“还魂”,要分外警惕,要加强对各地政府救市行为的监督,防止出现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的 举动;地方政府更要认识到,尽管救市峻急,但任何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于不顾,以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为代价,妨碍 培育统一市场的做法都是歧路一条。
  2009 年第 2 期【半月评论】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加上春节临近,相当 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 农民工集中返乡,是一种现实挑战,但其中也有机遇。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农民工返乡对满足内地企业用工需求创造了机遇。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
  必然趋势,劳动力的流向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继兴起,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东南沿海转移。
  近年,受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酝酿新一轮产业升级,为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批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举内迁,用工需求明显增加,中西部地区一度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 荒”。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
  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用工需求自然递增,农民工返乡正好补缺。
  从“三农”发展状况来看,农民工返乡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破解“三农”问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但从根本上说人才最为重要。一个不可忽视的 现实是,近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缺乏,直接制 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如今,中西部一些地方因劳动力素质降低,耕作粗放,“省事田”、“懒人田”并不鲜见,极大阻碍了农业科技
  进步;一些地方因劳动力存量不足,或耕地撂荒,或双季稻改单季稻,宝贵土地资源的效益未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地 方因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
  在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有助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
  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来看,农民工返乡为推进农民自主创业,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而提高农民素质,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
  条可行之路。多年来,一部分农民工走出土地、走进城市、走向市场,积累了一些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 了一些生产技术。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各地既要看到返乡农民工增加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 也要看到返乡农民工为家乡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中央启动扩大内需战略,大量投资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投向公路、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政府有 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就业与创业,必将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 必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农民工集中返乡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新情况,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广开 就业门路;鼓励扶持创业,拓展就业空间;引导农业开发,做好“山水文章”。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从挑战中抓住农民工返乡
  的机遇,并将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上一篇:超星订阅的期刊在哪看

下一篇:如何正确撰写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