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副刊投稿邮箱
淮南日报副刊投稿邮箱
11、安徽
11-1 230061《安徽日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黄山(散文、随笔、诗)严凌志
休闲周刊
百姓茶座
社会周刊·婚恋家庭
休闲 李丽鑫
大众茶座 孙玉宝
社会周刊部
11-2 230061《新安晚报》合肥市安庆路82号 电话:
人生百味、百姓故事:黄从慎 马丽春
文学之舟:黄从慎 ,
女性心语、婚恋家园:闫红
11-3
11-4 230001《合肥晚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1杏花村·散文、小小说、诗歌 王小波 廖且为
2杏花村·网络文学:张小石
3杏花村·晚会版、轻松一刻:吴达丽
4新好男人版:张小石
5感觉版:廖且为
6科学视窗版:廖且为
7左邻右舍版、养儿育女版:萧芸
8主妇天地版:赵应雯 (其实编辑叫藏潇)
9品位版、心情版、闲趣版:刘睿
10周末刊《逍遥津》心空版(都市散文随笔)
11栏目名称:档案解密
庐州夜话
副刊 汪济银
11-5 230001《江淮晨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电话: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戴煌、李春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诗)戴煌、王妤婕
你说我说(时评): 黄开平
丽人(女性文章、诗):戴煌 李春
阅读: 郭明辉
娱乐(文艺杂谈) :
晚霞 : 王妤捷 电话:4249549
11-6 246003《安庆日报》安徽安庆市西围墙街2号
百花亭(散文、随笔、书评、诗)沈天鸿 张明润
生活小品:
岁岁重阳:
周末刊·家(生活文章)张明润
皖江周末/人生 赵家宽
11-7 246003《安庆日报·下午版》安徽安庆市西围墙2号
月光城(散文、随笔)金肽频 ,
月光城·阅读:金肽频
月光城·城市笔记:黄复彩
月光城·杂说(杂谈)黄复彩
女性网页(情感文章)金肽频、李徐
今日生活、岁岁重阳(生活文章) 黄复彩
杂感散文:叶卫东
家政经纬 钱英
11-8 241000《芜湖日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副刊主任 汤修宪
鸠兹·随笔副刊 唐玉霞
星期刊·多维人生(生活随笔)汪超
11-9 241000《大江晚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人生走笔(生活文章)何东
镜月星湖(随笔) 曹德华 djwb***@
百姓手记 董金义
读书周刊 董金义
民间语文(幽默搞笑类\怀旧类):谈正衡
小说版:
职场众生版:曹德华 djwb***@
女性时尚 汪冰
女友·扮靓 汪冰
女性·婚恋 汪冰
沧海苍天(法制大稿)张杰
11-10 243011《马鞍山日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采石矶(散文、随笔、小小说、诗)顾鸣
11-11 243011《皖江晚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天门山·市井(随笔):吴晓平
天门山·读书:吴晓平
11-12 245041《黄山日报》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新安南路21号
天都(散文、随笔、诗)
天都周末
黄山晨刊·新安花雨(散文、随笔、诗)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徽苑: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生活:方任飞(留云)
旅游周刊“旅游文化”:王莉 电话:2348661
11-13 233000《蚌埠日报》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文学副刊 敬勇
233000《江淮晨刊》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晨风副刊 刘彬彬 电话:4034478
珠城周末·生活潮(生活文章)江锡钰
11-14 239000《滁州日报》安徽滁州市丰乐北路1号
11-15 236008《阜阳日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西路
平原副刊 韩修勇 电话:-8110
11-16 236008《颖州晚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路8号
副刊 李蕾蕾
11-17 234000《拂晓报》安徽宿州市汴河路298号
副刊
皖北晨刊副刊张秀云
11-18 232001《淮南日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刘家山路
副总编:韩平 电话:6660682
副刊主任:郑兰新 电话:6644099
11-19 235000《淮北日报》安徽淮北市古城路153号
相城副刊 梁松涛 ()
北方周末·万家灯火 林敏
北方周末·健康 林敏
北方周末·旅游玩赏 傅康
11-20 242000《皖东南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路31号
242000《宣城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东路31号
11-21 237001《皖西日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166号
副刊主任:文济齐 ()
下午版 百姓纪事副刊: 徐俭 (公用)
情感释放副刊: 郑红梅 (公用)
11-22 237001《六安晚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57号
11-23 244000《铜陵日报》安徽铜陵市淮河北路30号
副刊 卢达甫 操利群
《铜都生活》城市笔记 毛士云
万家灯火 杨梦平
11-24 247100《池州日报》安徽贵池市东湖路
九华副刊 杨齐智()
教育周刊 (散文,与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魏振强
九华周刊(旅游文化、美食专刊)余同友
11-25 236500《界首日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11-26 236500《中原晚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中原副刊
11-27 238000《巢湖日报》安徽巢湖市政府广场南侧
11-28 230001《江淮时报》合肥市宿州路317号(省政府五楼)
副刊 张勇 电话:2226153
文史 张勇 电话:2226153
11-29 230001《文化周报》合肥市青年路120号
11-30 230001《工商导报》安徽合肥淮河路260号
11-31 230061《安徽青年报》合肥长江路419号
副刊 马振宇 电话:2827577
11-32 230061《安徽科技报》合肥市金寨路248号8楼
11-33 230061《安徽法制报》合肥市淮河路377号5楼
星期天版
11-34 230009《安徽经济报》合肥市屯溪路迪迈达新村8号
黄山松副刊·人在旅途副刊 (公共)
11-35 230001《安徽老年报》合肥市阜南路40号
枫林(散文、随笔、旧诗)白苇
11-36 230061《安徽商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寂寞文章
副刊·笔记(城市笔记、感悟、随笔):
文章·阅读: 文章有思想性,记事,游记,感悟,随笔
青春飞扬(青春与时尚、故事与感悟,叙事为主):胡霈霖
11-37 230001《安徽市场报》合肥市红星路92号
市井漫笔 苏宁
副刊
11-38 230001《安徽科技信息》合肥市巢湖路287号
11-39 230001《体育信使报》合肥市芜湖路97号
11-40 230061《安徽旅游报》合肥市屯溪路101号
11-41 230022《世界报》合肥市桐城南路446号
人在他乡(关于外国的生活经历,国外风土人情)白颖
世界风情:王翰霖 外国比较奇特的风俗风情趣闻
动情地带:柯榜凯 随笔散文,和翻译作品,类似读者的老派欧美笔法
文化时代 白颖 3000字左右的中国人对国外文化风俗的理解观察文字
时事热点 胡锦洋 对国际时事的评论文
11-42 230061《安徽邮电报》合肥市城隍庙徽光阁三楼
11-43 230074《安徽工人日报》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生活时刻(有时评) 臧潇,
11-44 230074《展望(周末)》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11-45
11-46 230031《安徽人口报》合肥市淠河路14号
百姓
11-47 230001《安徽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庐江路69号
生活周刊·情感人生 汪健
副刊
11-48 230001《合肥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富康大厦6楼
11-49 230009《皖西广播电视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
11-50 232001《淮南广播电视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广电中心
看这个链接,很全的
淮南日报的淮南日报
1986年10月1日,《淮南日报》正式恢复,在当日头版“编辑部致读者信”中,曾沉痛地回忆了自己坎坷的历程:“本报自1950年2月7日诞生以来,由于众多老报人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对淮南的新闻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其自身却经历坎坷,屡遭折腾。期间,从《淮矿工人》报、《淮南工人报》、《淮南报》、《淮南日报》四易其名,由周二、周三到周六刊,又改为周三刊,两上两下。尤其是1972年被迫休刊,人员流散各地,元气大伤,损失惨重,令人痛心,直到1980年才恢复周三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淮南日报》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扩大发行量,淮南日报开始尝试自办发行,这在全省地市报还是第一家。在报社发行人员的努力下,日报发行量一度接近3万份。《淮南日报》一版的四大件(一个好的头条、一条短的通讯、一篇好的言论、一张精美的图片)开始固定并形成品牌。报社还承办了全省第六届报纸副刊会,会上提出的“副刊不副,副刊要富”的思路,形成大家的共识。1982年,市政府拨款10万元,兴建700平方米办公大楼,次年投入使用。1986年3月,市委再次将市印刷厂划归报社,仍实行以厂养报,仅4年多的时间,报社固定资产净增110万元。印刷设备也改为微型小高速机,后又改为J241卷筒纸胶印机,办公设备全部更新,购置各种汽车7辆,其中有专为送报用的,保证全市各区县当天上午能看到《淮南日报》。报社还在全省地市报中率先成立经理部和广告艺术公司,依法创收,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步入九十年代,《淮南日报》在改革中求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服务经济建设,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鲜明生动地报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992年,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在淮南举办(第一届在台湾举办),淮南日报社上下总动员,投入全体采编力量,确保当天的活动当晚发稿,第二天一早全市看到报纸,这在淮南日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时期,《淮南日报》的报纸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安徽日报》在一版载文评价本报,称赞《淮南日报》发挥了党报的作用,深化了宣传报道,指出淮南日报社在狠抓报纸质量提高中充分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把加大改革力度和深化经营性新闻报道作为突破口,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1993年,本报获安徽省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经营管理等奖项,同年10月,本报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报纸一等奖,并评为目标管理达标单位。1993年1月1日,《淮南日报》进行扩大版试刊。1995年,《淮南日报·星期天》更名为《淮南日报·休闲周刊》,同年又创办了《淮南日报·生活刊》。后又陆续创办《信息导报》、《周末大观》等。当年底,《淮南日报》还被评为“国家标准一级报纸”和“安徽省优秀党报”。1997年1月1日,《淮南日报》正式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同年,报社购置杭州产第二代激光照排机,报社印刷厂综合楼正式竣工交付使用,报社印刷厂工作环境大大改善。2003年8月16日,《淮南日报》迎来万期庆典。9月,少年之友报社全体人员整建制转入淮南日报社,与下午版人员整合为即将创刊的《淮河早报》采编人员。10月8日,《淮河早报》正式创刊,报头采用毛泽东书法集字,这是安徽省第一家有国家刊号的都市类早报。新闻界泰斗穆青和著名作家鲁彦周为早报创刊题词。10月28日,报社新办公大楼“蓝天大厦”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4年报社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5名大学生通过考试成为报社首批外聘记者。2007年3月,《淮南日报》开始彩色印刷。9月11日,报社全员搬迁到新办公楼办公。当年11月,报社筹集资金600万为印刷厂购置先进印刷设备—上海高斯SSC-200卷筒纸胶印机。2006年3月,由淮南日报社主办的淮南报业新闻网开始组建并试运行。2007年6月,经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备案,正式批准为淮南新闻信息类门户网站。该网站立足沿淮本土,满足不同受众对各类新闻信息的需求。网站经多次改版,点击量不断攀升,日点击量达数万人次,逐步成为继报纸、广电之后的新媒体。2009年8月26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李义成任党委书记,宋光祥任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10年初,《淮南日报》版面调整和《淮河早报》改扩版正式实施,并获得成功。2010年2月5日,报社隆重举行创刊60周年庆典。
关于民国四大才女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1912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紧随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渐渐开化。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
她们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令当时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她们将自身大胆的人生情爱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渗透融合于文学作品之中,达到了更鲜活更新奇的效果,成为当时文学中的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
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扩展资料:
1、吕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她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2、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3、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
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
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4、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
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国四大才女
上一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
下一篇:史维国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