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日本高考制度有关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5:53

日本高考制度有关论文

日本大学招生制度在二战后几经变迁,目前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不仅录取方式多样,试题也更注重测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能力。日本计划2008年实现大学入学考试的根本变革,可以预见,多样化仍将是日本高考的关键词。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大学入学考试室室长助理儿岛介绍,二战后,日本引进了美国“升学适应性检查”的考试制度,但是国内批评说这种方式“注重先天禀赋,忽视后天努力”,政府于1954年将其废止。1979年,日本国立和公立大学开始实行“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即现行“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简称“中心考试”)的前身。
“中心考试”于每年1月中下旬的某个周末连考两天,设6门学科33个科目,考生只考所报考学校院系指定的科目。报考国立和公立大学的学生“中心考试”分数过线,才有资格参加各校组织的“二次考试”。私立大学则自行掌握是否选用“中心考试”成绩,有的依据这个成绩并结合面试和考生提交的小论文;有的则是自行命题考生。 此外,日本还有“自我推荐”、“指定中学推荐”(类似保送)、“归国子女入学考试”、“社会人入学考试”(类似成人高考)和“编入/转系考试”等大学招生方式。
“AO入学考试”最能代表近年来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趋势。1990年,庆应义塾大学率先引进这种方式,2000年以后,许多大学纷纷效仿。根据文部科学省统计,2006年度的高考共有401所大学采取“AO入学考试”,其中包括25所国立大学、12所公立大学和364所私立大学。 AO是Admission Office的简称。
“AO入学考试”注重对考生的全面考察,侧重面试,重点选拔有强烈学习愿望、目标明确的考生。根据规定,下列标准当中,考生必须满足至少一条,方能被录取: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突出成绩;参加过志愿活动;有高等技术资格证书;在高中担任过指导学生工作;语言或计算机能力优异等。
“AO入学考试”的具体实施因大学而异。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名牌高校侧重“选拔”:先审核考生材料,要求合格者提交论文或报告以及详尽陈述入学动机和目标的志愿书,筛选之后面试。静冈大学、立命馆大学和福冈大学等则侧重“体验”:根据考生在模拟课程和研讨会上的表现及其提交报告的内容和成果,判断他们是否符合要求。
实施“AO入学考试”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一致反映,通过这种选拔制度,招到了一批被学科/科目考试错过的人才,这些学生入学后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欲望。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高考始终是学科/科目分类考试,从90年代起,论文、陈述和跨学科综合问题以及综合适应性等新型考试不断出现。截至2004年,日本所有国立大学均要求,通过新型考试被录取的考生应达到招生定额的25%。
10年前,日本高考侧重的是测试考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疑难考题层出不穷。如今,新型考试侧重考察的是人生成长和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理解能力、知识活用能力和个人的适应性等等,考题也普遍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资质和兴趣。即便是学科/科目分类考试,单纯考察知识点和理解力的题目也在减少

日本的高考制度是怎么设置和安排的?

如今距离高考只有不到100天了,学生,老师还有家长都在为此不断奋斗着,中国的高考可以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但竞争也是激烈的。每个国家的高考制度都不同,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日本的高考制度,他们高考制度是怎样的呢?与中国有何不同?

日本高考的起源史。日本的考试制度是在二战后制定的,后来经过实践修改直到1979年才最终确定下来,沿用至今。

日本高考制度的特点。第一个,采用两次考试的综合成绩。这是和中国大大不同的,中国是“一考定终生”,而日本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仿佛又多了一些平等。第一次呢是全国举行的一次考试,设置在一月份。而第二次是由各个大学自己独立组织的。其次,考试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他们有很多个科目的考试,可以根据自己想学的专业选择自己需考的一些科目就可以。这有点像中国现在在实行的“3+3”模式的考试。

那么这些考试是在哪进行的呢?这是在他们的一个机构,全国大学入学中心考试。这也是考试的第一关,只有过了第一关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考试。下一轮考试包括什么内容呢?这个就看哪个学校了,各个学校采取自主命题的方式进行考核,会有面试,小论文等形式。大学会结合两次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估,择优录取。

日本的制度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多漏洞,选拔方式不透明,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但是它采取两次考试的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比“一考定终生”是要靠谱的,慢慢完善!

求几篇关于高考的论文

面对当今世界呈现的新的竞争态势,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改革的矛头指向基础教育,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苗子,以应对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科技与人才竞争。对作为扼守基础教育质量出口的高考制度进行改革,也就自然地成为各国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各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共同趋势则是:在发挥高考选拔、评价功能的同时,注意挖掘高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促进、发展功能,力求通过高考制度改革,提高中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立足于本国特色,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综合、灵活运用他国经验,是各国高考改革的重要形式

  在对待国外高考改革经验时,人们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消化吸收再利用,二是在多样综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三是突出特色,强调原创。统观主要发达国家高考改革的最新动态,我们发现,各国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综合、灵活运用别国经验,进而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高考体系。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加强政府对高考的统一控制,日本和韩国推行学习能力测试,韩国允许高校举行单独考试,等等。这些做法明显带有别国的影子,但同时又是基于本国国情,力图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

  ■加强国家统一考试,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是各国高考改革的基本框架

  表面上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高考制度似乎处于国家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的两极。但最近的高考改革动向表明,各国都在尊重自身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对原有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成分进行革新,其基本趋势是:原先高度分权的国家正在加强对高考的控制和管理,而实行统考的国家正在逐渐增大地方和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同时,各国都努力通过增加考试次数、组合考试科目和丰富招生形式,尽量增加考生的选择自由。可以预见,加强国家统一考试、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与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将是当今各国高考改革的基本框架。

  ■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完善考试方法与试题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是各国高考改革的共同课题

  英国通过“课程作业”评定项目,重点考查学生的设计、操作、观察、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日本允许高校自行组织单独考试,进一步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德国除中学毕业考试以外,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性向测试,等等。这些动向说明,当今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要求,都力图通过完善考试方法与试卷形式,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

  ■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允许高校组织单独考试,强调学生的平时学习,是各国防止“一试定终身”的有效途径

  针对“一试定终身”的高考弊端,英国增加“课程作业”的占分比例,增设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和特殊试卷;法国采用统一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判断,并根据考生在大学试读一年后的考试情况决定是否正式注册;日本的全国统考一年举行两次,并允许高校举行单独考试;澳大利亚废除高考毕业会考制度,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全澳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可见,增加统一考试机会,允许高校组织单独考试,增大平时学习的占分比例,都是防止“一试定终身”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国内主要教育期刊有哪些

下一篇:生物毕业论文进度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