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通识教育3000字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19:51

通识教育3000字论文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

【摘 要】本文首先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接着阐述了个人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其次浅谈几点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最后就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

一 通识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通”指通达、贯通,“识”指见闻、见识。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广义上,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 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1.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

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中山大学陈春声校长强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该教育方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知识的林林总总,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功能性的一种教育,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进行的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

3.开展通识教育的进步作用

第一,探究基本知识范畴,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做到博学多识,一方面要大量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博古通今,探究各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的各个层面,获得真理,了解各自体现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人类知识是无止境的,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冰山一角,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与发现,通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信心。

第二,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每一个社会都是历史的存在,学生需要了解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多元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对生活的认识,用他们的积极思维来感应现今社会,学会尊重社会和生活,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在学习和工作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 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1.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如果说人文教育侧重于发现人的价值,那么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发挥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极其丰富而又有待开发。每个人都像是一座潜力丰富的矿藏,但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也只在自己身上开发了极小的部分。这种潜能往往蕴涵于深处而且千差万别,通过博学、会通和激发、诱导,才能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奥秘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里“专业对口”或“职业教育”的狭隘观点使专业、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实用性”或“时尚性”,学生入学后往往固定在单一的专业方向,囿于专业知识导致视阈狭窄,束缚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通识教育则是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并且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便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上更加灵活,在求职上更具有竞争力。培育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

2.为落实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共同的文化教育,以提供学生整合的知识与眼光。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多种领域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它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不同学科和文化相关之处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它为个体一生中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界相互间的种种关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只有实行了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四 对通识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1.调整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其培养体系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各种知识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激发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努力营造一种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现行制度对通识教育实施的瓶颈,建立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接着要打开通识教育的接收通道,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通识意识,改变以往在实践上的单一模式和轻实质重形式的授课方式,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3.彻底取消功利性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为了考高分而应付考试,学习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相信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并释放人体最大的学习能量。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整体优化模式,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习者在接受完整、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允.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沧桑,2008(5)

[2]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董晓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分享下谈谈怎样看待通识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大学基本上实行的是“专业决定课程”,即使加强了通识教育也难以改变“课程隶属于专业”的这一尴尬境况。由此,开设课程方面,许多学校对课程缺乏科学的有效的“顶层设计”,迁就学校现有条件进行拼凑,以致这类课程总体上显得纷乱无章,像个“大杂烩”。在一些学校,往往是课少的老师、年轻的老师、新来的老师去讲通识课程,“凑个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就行。所以虽然开设了不少通识素质课程,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在于“核心课程制度”的设计与推行。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用一学年的时间学习六类基础课程。

上一篇:电工技术学报相当于几区

下一篇:毕业论文一对一辅导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