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06 10:19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广东西部沉积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钱建平,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7(4):317-3262.粤西大地构造地球化学演化探讨,钱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134-1473.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钱建平,有色金属高教,1992,(1):7-12。4.广西珊瑚长营岭矿床矿液流向的确定及其意义,钱建平、张力、董忠,地质与勘探,1993,29(5):6-105.地质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意义,钱建平,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3,16(2):41-496.平桂地区中泥盆统过渡层的钨锡分布—兼评其“矿源层”问题,钱建平、欧阳成甫、韦炜烈,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4,14(1):41-497.广西灌阳地区碳酸盐岩层滑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系统,钱建平,矿物学报,1994,14(4):348-356,获全国第三届构造地球化学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8.云开成矿省的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演化,钱建平,全国第四届构造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文集,贵州科技出版社,1995,10: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Yunkai metallogenic province,South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s,volume l of 3,Qian Jianping,39210.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钱建平,世纪之交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原子能出版社,1998,8:347-35111.广西六岑金矿矿化类型、成矿阶段和矿床成因,钱建平,矿床地质,1998,17,增刊 :409-41212.广西珊瑚矿区中部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热力场和地球化学场的耦合作用及成矿分析,钱建平,矿物学报,1998,18(4):514-524,获广西科协科技厅优秀论文二等奖13.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钱建平,中国地质教育,1999年第2期:24-2514.构造地球化学浅议,钱建平,地质地球化学,1999,27(3):94-10115.桂林市及近郊土壤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钱建平、张力、刘辉利等,地球化学,2000,29(1):94-9916.贵州独山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动力热液成矿,钱建平、杨国清、李少游,地质地球化学,2000,28(2):56-6017.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基本特征和几点认识,钱建平,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1):27-3418.黔西北威宁-水城铅锌矿带地质特征和动力成矿作用研究,钱建平,地质地球化学,2001,29(3):134-13919.构造动力成矿理论的若干问题,钱建平,地质地球化学,2002,30 (4):1-620.新疆伊吾北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成矿演化,钱建平、刘家远、康红等,矿床地质,2002年,增刊,643-64621.新疆伊吾北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钱建平、刘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地质与矿产论文集,地质出版社,2003.10, mercury pollution in atmosphere-soil-biology ecosystem along the trunk road in Guilin,Qian Jianping,Zhang Li,Ye Jun,Chen Huanzhen,Liang Yanpeng,Liu Baozhang,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V25,N(Suppl),2006,24023.安徽绩溪洪坑砚石矿的发现及其特征,第八届矿床会议论文集,钱建平、刘纯等,地质出版社,2006.11:442-44524.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找矿的基本问题,钱建平,云南地质,2006,25(4):384-38625.桂林大气汞污染现状调查,钱建平、张力、迟占东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26(增刊):571-57226.桂林市岩溶塌陷的基本特征和防治对策,钱建平,矿产与地质,2007,2. ,Pb content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police’s hair,Guilin,China,,,,et al. biogeochemisitry of trace element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mediation and human health,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Beijing,2007,7, and Origin Analysis of Inflow of Water in Wang’ershan Gold Mine,Qian Jianping,Li Shuangli,Cao Chao,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 wri-12,volume 2,Taylor & Francis Group,2007,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nalysis of inflow of water in Wang’ershan Gold Mine, Shandong,Qian Jianping,Li Shuangli,Cao Chao,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V27,Nl,2008,82-8930.安徽祁门廖家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钱建平、何胜飞、王富民、程金华,物探与化探,2008,32(5),519-52831.基础地质教育阶段的“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钱建平,冯佐海,张桂林等,中国地质教育, 2008,17(3):90-9532.河北涿鹿南部遥感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锰多金属成矿预测,钱建平,李梅,叶军等,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地质出版社,2008.10,bution of Hg pollu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source in the soil-vegetable system of Guilin,Qian Jingping,Zhang Li,Chen Huazhen,et al.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9,83:920–92534.桂林市菜地土壤-蔬菜系统汞污染研究,钱建平、张力、陈华珍等,地球化学,2009,38(4):369-37835.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在微细浸染型金矿中的应用,钱建平,地质与勘探,2009,45(2):60-6836.创建基础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钱建平,胡云沪,陈三明等,中国地质教育, 2009,18(2):80-8537.桂林市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对策,钱建平,叶军,矿产与地质,2009,2:183-19138.金华山-洼孙家断裂带构造控矿规律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钱建平、陈宏毅、孙涛、王自国,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0,357-35839.桂东南地区区域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钱建平、陈宏毅、谢彪武、赵少杰等,矿物学报,2009,29(增刊):455-45740.胶东招远金华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找矿方向研究,钱建平、王自国、孙涛、陈宏毅,黄金,2010,31(1):9-1441.矿山-河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地球化学研究,钱建平、江文莹、牛云飞,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29(1):74-8242.山东招远市前孙家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钱建平、孙涛、王自国、陈宏毅,地质与勘探,2010,46(1):10-19(获《地质与勘探》2009-2010年度10篇优秀论文)43.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应用条件试验及效果,钱建平、吴高海、陈宏毅,物探与化探,2010,34(4):497-50344.山东招远前孙家金矿床地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钱建平、陈宏毅、孙涛、刘纯、白艳萍,地球化学,2010,38(3):213-22845.漓江水系汞的分布和污染研究,钱建平、张力、曹超、牛云飞、梁桂莲等,地球化学,2010,38(4): of mercury pollution of automobile exhaust and research status in Guilin, Qian Jianping, Zhang Li, Ye Jun, Zhang Shuang, et al.,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2010,1234-123747.胶东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成矿预测,钱建平,陈宏毅,王自国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25(3):531-54448.广西金山金银矿区成矿构造分析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钱建平,谢彪武,陈宏毅等,现代地质,2011,35(2):ical characteritics of the Sizhuang gold deposit in the region of Jiaodong,Shandong Province-A study on tectonic-geochemical ore prospecting of ore deposits,Qian Jianping,Chen Hongyi,Meng Yong,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11,30(4):539-55350.桂林市汽车尾气汞污染,钱建平,张力,张爽,叶军,王仕铁,生态学杂志,2011,30(5):944-95051.胶东地区望儿山断裂带成矿构造分析和找矿方向研究,钱建平,蒙勇,陈宏毅等,矿产与地质,2011,25(3),177-18452.如何应对地质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变革,钱建平,陈宏毅,白艳萍,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6-1953.桂西北金矿成矿规律和若干问题,钱建平,矿物学报,2011,32,增刊:825-82754.水蓼对汞积累与分布的水培实验,钱建平,江文莹,张力,生态学杂志,2012,31(8):2119-212455.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钱建平,伍贵华,陈宏毅,地质找矿论丛,2012,27(3),355-36056.西藏谢通门县斯弄多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钱建平,黄德阳,谢彪武,陈宏毅,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37(2):29-4157.云南江城大团包铜矿区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方法找矿研究,钱建平、覃顺桥、谢彪武、程小珍、朱森林,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37(2):213-22458.内蒙古东乌旗遥感构造和蚀变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钱建平、张渊、赵小星、赵少杰、李承礼,国土资源遥感,2013,25(3):109-11759.桂林市交警头发Hg、Pb含量及分布研究,钱建平、张力、李成超、黄栋,环境科学,2013,34(6):2344-234960.黔西南植被覆盖区遥感找矿预测,钱建平,赵小星,唐善法,陈珊珊,现代地质,2014,28(4):772-781

袁奎荣的袁奎荣教授学术科研成果

1、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袁奎荣等)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中国观赏石(袁奎荣,邹进福等),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3、青海锡铁山隐伏铅锌矿床预测(袁奎荣,肖垂斌,陈儒庆等).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4、1∶100 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与预测图(袁奎荣,刘家远)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6.5、花岗岩与石材开发(袁奎荣,邹进福)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8 1、 花岗岩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4.1~1986.12.2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8.1~1991.12.3 、个旧- 大厂及其外围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找矿远景研究. 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参加与领导),1981~1985.4 、东准噶尔富碱花岗岩地质意义与含矿前景研究. 国家三O 五项目(与刘家远等),1992~1995. 1 、普通岩石学简明教程(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B1B1 祖布科夫著.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57.2 、轻金属冶金译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中南矿冶学院情报室.3 、国外磷矿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北京: 地质出版社.4 、核原料地质概况(英) . 奈尔格尔著. 二机部内部出版. 1  湖南丁宁湾伟晶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1956.2  湖南望湘花岗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1958.3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内部) . 1958.4  广东某地角闪斜长煌斑岩与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1959.5  广东某地花岗岩与热液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1960.6  某地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内部) . 1960.7  华南某地花岗岩及其所含锆石变种的初步研究(与林绍标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科研论文集,1962.8  华南某地地洼型花岗岩的特征. 全国岩矿会议论文集,1963.9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时代及平桂地区锡矿成矿时代问题(与吴正阳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1966.10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成因问题(与何柏安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1966.11  岩浆岩地区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1973.12  不同成因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其工作方法.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1973.13  岩组分析基础. 二机部230 研究所专题报告,1974.14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与李公时、梁金城合著) . 中国南方富铁矿资料汇编,1976.15  鄂东南某富铁含矿断裂带的初步研究(与王祖宣、陈兰桂、侯光汉、易诗军合著) . 地质力学论丛.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4) . 又见: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7.16  岩组图的制作法.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7.17  海南石碌铁矿的成因及富铁矿与构造的关系(与侯光汉、李公时、梁金城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 (3) .18  海南岛西部海西地槽的发现及其对铁矿的意义(与梁金城、朱敏达、李公时、侯光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3) . 又见: 冶金部地质司冶金地质科研成果(摘要) 汇编,1978.19  新疆阿勒泰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问题(与陈兰桂等合著) . 冶金部专题科研报告,1979.20  新疆阿勒泰海相火山岩及其与铁矿的成因关系(与易诗军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增刊. 又见: 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79.21  从海南石碌铁矿六、七层的构造分析谈石碌铁矿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3) .又见: 全国铁矿科研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79.22  再论海南岛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海西地槽与铁矿找矿问题(与梁金城、朱敏达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23  姑婆山里松花岗岩原始形态恢复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 . 又见: 南岭花岗岩学术会议资料,1981.24  海南岛西部阳起石岩—变质火山岩的原岩恢复问题(与李公时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2) . 又见:湖南地质学会论文集———矿物岩石专辑,1980.25  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与杨心宜、梁金城等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 (3) . 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南京: 1982) 宣读.25′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rcynian granites of South China. 1982.26  姑婆山锅状花岗岩基的构造分析.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资料.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2.26′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an - like granite of Gupushan. 1982.27  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的初步研究.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论文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2) . 构造地质论丛,1985,(5) .28  华南花岗岩类中Ⅰ型- S 型与磁铁矿成矿系列- 钛铁矿系列的不固定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3) .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2.28′ The unf 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 type - S type and magnetite series -ilmenite series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2.29  华南花岗岩断裂带热液银金矿床的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邓燕华、盛云台、张乐凯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3,(3) . 又见: 冶金工业部黄金情报网: 银金矿产选集(2),或成都: 全国第三届矿床会议论文,1984.30  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南宁: 国际锡矿地质学术讨论会交流. 又见: 国际锡矿学术讨论学术论文摘要汇编,1984.30′ The role of granites in tin metallogenesis of South China. 1984.31  断块构造对中国南部花岗岩内生锡矿的控制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北京: 首届全国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大会交流.又见: 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32  The tectonic envi ronment and endogenic tin metallogeny of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Yuan Kui rong and Yang Xinyi,Greece : The Crust,1985.33  Gneissic Orientation St ructures in granitoids and thei r genesis. Greece : The Crust,1985.34  陆缘地体增生构造的多期活动——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成矿环境(杨心宜合著) . 澳大利亚: IGCP - 220 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1986.34′ Multiperiodic activation of the accretionary st ructu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terranes - geotectono - metallogenesis environment of tin - bearing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6.35  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矿特征在华南中生代花岗岩锡成矿演化上的意义(与金跃群、杨心宜合著) . 瑞典: 第六届国际矿床会议,1986.35′ Signif icance of metallogenetic and diagenetic f eatures of Huashan suite to tin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granites in SouthChina. 1986.36  陆缘地体增生与广西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3) .36′ Accretion of coutinental marginal terrances and the granites in Guangxi with relation to metallogencsis. 1988.37  个旧—大厂地区隐伏花岗岩及找矿意义(与王玉梅、刘 生合著) . 桂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钨锡矿床会议交流.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30 周年校庆论文集,1986.38  有关广西花岗岩的几个地质问题(与刘 生合著) . 广西地质学会年会资料,1986.39  花岗岩内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87.40  广西地区隐伏花岗岩预测及锡矿找矿意义(与王玉梅、杨心宜合著) . 桂林: IGCP - 220 项目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1987.40′ 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granites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exploring tin ore deposites in Guangxi areas,1987.41  大陆地体增生、演化对花岗岩构造环境及特征的制约(杨心宜、沙连堃合著) . 广州: 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学术讨论会宣读,1987.41′ Accre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terrances as a cont rol over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87.42  隐伏花岗岩和矿床预测与地体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构造学术会议论文,1988.42′ Terranes in relation to hidden granite and ore prediction. 1988.43  二叠纪以来中国主要大陆块漂移特征(与郭福祥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论文,1988.43′ Drif t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ntinental blocks of China since Permian. 1988.44  花岗岩隐伏“体中体”的预测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四川眉山: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45  隐伏花岗岩“顶上带”综合模式与深部找矿. 南京: 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学术讨论会论文,1988.46  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与王玉梅、杨心宜、刘家远合著) . 华盛顿: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1989.46′ Hidden granites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ore deposits. 1989.47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 (1~4),1990 (1~2) .48  地体构造对中国金矿成矿特征及规律的制约(与杨心宜、刘 生合著) . 沈阳: 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48′ Cont rol of terrane tectonic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metallogenesis of Chinese gold deposits. 1989.49  广西平桂地区隐伏锡矿预测及其找矿效果(与刘文龙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50  “顶上带”在预测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中的重要意义.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51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1989.52  岩浆侵位定位构造分析———隐伏含锡花岗岩预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刘文龙合著) . 南京: IGCP - 282 项目第一次国际会议,1989.52′ The analysis of magmatic emplacing st ructures : A 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ve research of hidden tin - bearing granites. 1989.53  平桂地区花岗岩浆侵位定位特征与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1989.54  广西花岗石石材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前景的初步研究(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1989.55  中国北方隐伏花岗岩预测与深部找矿问题(与刘 生、邹进福合著) . 沈阳: 首届北方花岗岩会议,1989.56  隐伏花岗岩与盲矿体找矿问题(与邹进福合著) . 地质找矿新进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采矿情报网,1990.57  花岗岩固态侵位与隐伏矿床预测(与陈儒庆合著) . 矿床地质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58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91.59  初论中国观赏石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与刘文龙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 又见: 全国有色冶金岩矿地化学术会议大会报告,1991.60  欧洲珠宝业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与尹宗烈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61  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的进展和展望(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3) .62  走在前沿的广西珠宝教育和科研. 广西珠宝,珠宝科技,1994,(增刊) .63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中国宝玉石,1996,19 (1) .64  翡翠的矿物成分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矿床地质,1996,15 (增刊) .65  中国观赏石事业的前景预测(与邹进福合著) . 矿床地质,1996. 15 (增刊) .66  华南中生代隐伏花岗岩成矿与基底地体关系(与杨心宜,陈儒庆,郭福祥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8.66′ Mineralization of mesoioic hidden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 ship with basement terranes. 30 th international gteological congress,1996,8.67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8.67′ Crust color and crure - stone prognosis of jadeite jade. 30 th inter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e,1996,8.68  关于利用和开发中国观赏石资源的建议(与周 军,袁 雁合著) . 中国地质,1998,(1) .69  翡翠赌石的地质预测(与陈志强,袁雁合著) . 云南地质,1998,(3,4) .70  观赏石的评价(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1.71  东西方人的藏石风格(与周军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1.72  大力培育观赏石市场(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1.73  中国观赏石(与邹进福,刘文龙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1.74  X 光岩组分析在中国珍珠组构上的应用(与邓燕华,马红艳合著)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 (5) .75  优质翡翠与显微构造的成因关系(与邓燕华合著) .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 (1) .

湖南省沅陵县沈家垭金矿床

湖南省沅陵县沈家垭矿区位于著名的沃溪大型金锑钨矿(沅陵县官庄镇)以东约10km处(图1),与沃溪金锑钨矿同处于沃溪-冷家溪金成矿带上,矿区东西长10km,南北宽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7′14″~111°03′45″,北纬28°31′40″~28°35′00″。

图1 雪峰地区及邻区金矿分布图

(据彭建堂,1999)

1—盖层;2—基底;3—金矿床;4—伴生金矿床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湘西沈家垭大型金矿是雪峰山地区颇具代表性的金矿床。雪峰山地区是湘西-鄂西汞-锑-金铅-锌-铁-锰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南重要金成矿带之一,构成了湖南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区内金矿床层控特征十分明显,金矿床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新元古界板溪群)中,矿体受一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彭建堂等,1998)。区内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发育,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控制了区内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是金矿床形成的主控因素(骆学全,1993;赵建光,2001;孟宪刚等,1999)。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2种,即构造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本区Au、Sb等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及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众多的矿床和矿点(图1)。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具有多期次特点(罗献林,1989,1991;黎盛斯,1991;张景荣等,1989;毛景文等,1997),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是该地区的金成矿的2个主要成矿期(孟宪刚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刘继顺,1993)。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新元古界板溪群横路冲组、马底驿组、通塔湾组及白垩系与第四系(图2),矿化作用受唐浒坪复式背斜及沃溪大断裂、香草湾断裂等NEE向构造的联合控制,矿体赋存于马底驿组第四段组成的近EW向小背斜轴部及两翼走滑断层及层间破碎带中。

图2 沈家垭金矿地质简图

Q—第四系;K—白垩系;Pt3t—板溪群通塔湾组;Pt3m1-5—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一段至第五段;Pt3h—板溪群横路冲组;Pt2x—冷家溪群小木坪组。1—地质界线;2—断层(推测断层);3—矿脉及编号;4—断层破碎带

2.1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化蚀变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水平分带明显,由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围岩。黄铁矿多呈浸染状、团块状或细脉状产出,并与硅化紧密伴生,主要分布于矿体中,近矿围岩中仅极少量分布,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金矿体存在的最直接标志;硅化主要分布于破碎带与绢云母化板岩中,尤以矿体产出的破碎带硅化更为强烈,与金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即硅化强烈地段,黄铁矿含量明显增高,金矿化好;绢云母化发育较为普遍,其蚀变强度和厚度与破碎带厚度、矿体厚度及矿化强度呈正相关,但多数分布于矿体外侧,是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绿泥石化与碳酸盐化常伴生在一起,分布于黄铁矿化、硅化外缘,与金矿化呈负相关关系,常预示着金矿化减弱或矿体尖灭。

2.2 矿化特征

金矿化集中分布于石英脉或硅化破碎带中,倾向上明显由地表往深部变厚、变富,且在地表存在贫化现象;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严格受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呈板柱状向深部稳定延伸,顶底板围岩为不含或极少含黄铁矿的绢云母化、硅化蚀变板岩或未蚀变的绢云母粉砂质板岩,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与西侧10km处沃溪金矿床相比,矿体侧伏角明显增大,且随矿体产状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矿体倾向南,向南西侧伏;矿体倾向北,向北东侧伏。

地表已发现规模不等的含金构造破碎蚀变带8条,出露长度200~5 400m,彼此近于平行展布,间距6~200m不等,走向上局部出现分支复合现象。

现已初步查明,Ⅰ,Ⅱ,Ⅴ号矿脉规模较大,矿化较强。其中,Ⅱ号脉规模最大,水平延伸达5 400m,露头宽度数米至40m,地表厚度一般为3~10m,最厚24.04m,往深部有变厚趋势,最厚达54.42m,为矿区主矿脉,已圈定工业矿体9个;Ⅰ号脉规模次之,已圈定工业矿体2个,水平延伸1800m,厚度1.30~14.04m(一般为2~3m),矿化蚀变带产状为184°~206°∠57°~68°;Ⅴ号脉已圈定工业矿体1个,水平延伸900m,厚度4.48m,矿化蚀变带产状为西段18°∠77°,东段180°∠75°。

据统计,全矿区12个工业矿体厚度变化于0.76~3.34m之间,平均厚度1.57m,品位变化于3.81×10-6~43.51×10-6之间;全矿区3×10-6以上矿体平均厚度为1.91m,平均品位为16.14×10-6。矿体水平长度一般为200~400m,其中Ⅴ-①矿体最小为180m,Ⅱ-①矿体最大为644m,平均为342m。矿体出露标高210~320m,已控制矿体最大斜深182m(Ⅱ-⑧)。全矿区3×10-6以上矿体金资源总量为333 83 kg,达大型规模。

2.3 矿石特征

2.3.1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原生矿石又可细分为自然金-石英矿石、自然金-石英-硫化物矿石和自然金-石英-绢云母-硫化物矿石。工业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2种。

2.3.2 矿石组构

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骸晶、碎裂、网状和显微鳞片变晶等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脉状和块状等。

2.3.3 矿石矿物

矿石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为主,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其次有绿泥石、方解石、长石、云母、电气石、白钛石和锆石等。黄铁矿和石英是主要的载金矿物。

据前人研究,黄铁矿单矿物金含量23.71×10-6~43.64×10-6,呈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集合体产于石英脉及板岩中。石英脉中的黄铁矿多呈细脉状沿石英裂隙产出,板岩中的黄铁矿一般呈星散状产出。黄铁矿分为2期,早期黄铁矿颗粒粗、晶形好,但被溶蚀,多呈自形晶,主要有立方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五角十二面体;晚期黄铁矿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呈星散状分布于板岩及石英裂隙中。

石英是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单矿物金含量1.99×10-6~8.61×10-6,初步确定有3期石英。早期石英为红色,油脂光泽,性脆,含金性差;中期石英为烟灰色,裂隙发育,沿裂隙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都十分强烈,为成矿期石英,含金性好;晚期石英为乳白色,油脂光泽,沿石英周边有绿泥石化等蚀变,含金性差。自然金呈金黄色,条痕为亮黄色,金属光泽。经电子探针多点分析,其成色为903.9,以细-微粒产出为主,局部见明金。

自然金主要呈不规则状产于黄铁矿的裂隙中或被黄铁矿包裹,少量产于石英及板岩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金的赋存状态有2种,裂隙金和包体金。裂隙金主要以中细粒—微粒自然金形式游离状态产出,呈星点状、浸染状分布于构造裂隙中,部分嵌布于石英颗粒间隙中。包体金常包裹于黄铁矿等硫化物及石英脉中。

2.4 围岩蚀变特征

该区普遍存在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其次是绿泥石化、伊利石化和碳酸盐化等。

各类型蚀变常叠加出现,分带性不明显。当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硅化叠加时,预示着金富集地段的出现;当黄铁矿化、硅化或伊利石化叠加时,预示着金的富集。然而一旦在含矿破碎带中出现碳酸盐化,预示着矿化的明显减弱;大量绿泥石化的出现,预示着矿化的消失。近矿围岩蚀变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是寻找金矿床的最可靠的标志。

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

沈家垭金矿床Rb-Sr年龄测定样品采自矿区Ⅰ号矿脉不同空间位置的含金石英脉中。对野外采集的矿石样品,在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分选出纯净的石英(石英含量99%以上),作为RbSr等时线定年样品。

3.2 分析方法及实验流程

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方法采用李华芹等(1998)所报道的流程。Rb-Sr含量及同位素比值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和质谱直接测定。同位素分析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的MAT-261可调多接受固体质谱计上完成。用国际标准物质NBS987监控仪器工作状态,用NBS607和Rb-Sr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13 W0411)监控分析流程,全部化学操作均在净化实验室内进行,与样品同时测定的Rb-Sr全流程空白为0.3 ng和0.5 ng,上述标准物质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NBS987:87Sr/86Sr值为0.710 25±0.000 06(2σ),NBS607:Rb为523.22×10-6,Sr为65.56×10-6,87Sr/86Sr为1.200 35±0.000 10(2σ),G13 W0411:Rb 为249.08×10-6,Sr 为158.39×10-6,87Sr/86Sr 为0.760 06±0.000 15(2σ),等时线年龄计算的设定误差:87Rb/86Sr=3%,87Sr/86Sr=0.01%。

3.3 测定结果

沈家垭金矿含金石英脉Rb-Sr测年结果如表1 和图3 所示。同一矿体的8个石英样品的87Rb/86Sr-87Sr/86Sr同位素比值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SWD=0.29),求得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90.6±3.2 Ma(95%可信度),表明其形成时间为燕山晚期。

表1 沈家垭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石英Rb-Sr年龄测定数据

图3 沈家垭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石英Rb-Sr 等时线图

3.4 成矿时代

雪峰山地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Au,Sb等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众多的矿床(点)。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具有多期次特点。

但前人多认为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孟宪刚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刘继顺,1993)。从本次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史明魁等(1993)报道的成矿年龄来看(表2),区内燕山期成矿作用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应是该地区金成矿的3个主要成矿期。

表2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形成时代

4 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4.1 成因探讨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2种,即构造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如前所述,沈家垭金矿中矿脉的形态、产状受近EW向断裂控制,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多呈脉状、浸染状产于破碎带中或石英裂隙中,显示热液充填特征;矿体近矿围岩蚀变种类简单且不强烈,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呈突变关系,交代作用不发育;共生矿物简单,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多为半自形—自形细粒状和致密块状结构,成矿温度低,冷却快,矿物分带不明显,矿化具多阶段性。因此,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热液充填型。

4.2 找矿标志

1)本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近EW向的沃溪纵张走滑断层控制矿床的产出与分布,矿床分布于该断层的下盘,是有利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标志。

2)本区金矿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具高背景含量的板溪群马底驿组是矿区乃至区域上最重要的矿源层和主要赋矿层。区内众多的金铜矿床赋存在该组地层中,是重要的层位标志。

3)发育于马底驿组第四段(Ptm4)钙质绢云母粉砂质板岩中的层间断层、层间破碎带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与产出,是矿体储存的主要构造标志。

4)矿体附近围岩有不同程度的蚀变,黄铁矿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是寻找矿体的最有效标志,尤其是黄铁矿化的存在是金矿体产出的最直接标志,而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则预示着矿化即将变贫或矿体尖灭。

5)裂隙发育的烟灰色石英与中细粒粉末状黄铁矿是金矿体产出的矿物学标志。

6)区内分散流异常为Au-As-Sb-Hg-W综合异常,呈同心环状发育,金异常浓度级别、发育面积与沃溪金矿相似,叠合良好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陈富文,戴平云,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区沈家垭金矿成矿学及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6~912

黎盛斯.1991.湖南金矿地质概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47~127

李华芹,王登红,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0~905

李华芹,谢才富,常海亮等.1998.新疆北部地区有色类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年代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0~24

刘继顺.1993.关于雪峰山一带金矿区的成矿时代.黄金,14(7):7~12

罗献林.1989.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形成时代.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9(1):25~34.

罗献林.1991.湖南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因类型.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1(1):23~32

骆学全.1993.铲子坪金矿的构造成矿作用.湖南地质,12(3):171~176

骆学全.1996.湖南铲子坪金矿的矿物标型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5(2):170~179

毛景文,李红艳.1997.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地球化学,26(5):71~81

孟宪刚,朱大岗,骆学全等.1999.雪峰山中段金锑矿构造控矿分析与资源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54

彭建堂,戴塔根.1998.雪峰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问题的探讨.地质与勘探,34(4):37~41

彭建堂.1999.湖南雪峰山地区金成矿演化机理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3(2):144~151

史明魁,傅必勤,靳西祥等.1993.湘中锑矿.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32~65

王秀璋.1992.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0~177

谢新泉.2005.沅陵沈家垭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地质意义.黄金,26(4):16~18

张景荣,罗献林.1989.论华南地区内生金矿床的形成时代.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9(4):369~378

赵建光.2001.洪江市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湖南地质,20(3):171~176

(张艳春编写)

上一篇:延安岁月和延安精神论文

下一篇:自然科学概论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