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核心期刊心得体会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12-06 06:07

核心期刊心得体会怎么写

河南南岸文化我近期整理了几本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投稿心得,希望对准备投稿的作者有所帮助。

1.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主办。本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期刊,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栏目:专家视点、学科建设、德育论坛、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索、理论探讨、高校党建、专题研究。

本刊为:人文扩展(2018年版),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 科技核心(2019社会科学),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写了一篇稿子,其实风格就不是要投这个杂志的,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邮箱投稿一个月。看到群里说1个月没有回复的,就可以打电话询问。编辑接电话后,说最近收录的文章中没有,建议改投。所以,杂志还是挺不错的。

投稿1个多月后告知需要修改,按两位外审专家意见修改后将文章缩减至11000字,第2月就出刊了,这个期刊发表速度特别快,从来不压稿,用了就是下月发,如果两个月没接到通知基本是被pass,编辑态度特别好,很好的期刊,期刊很良心,不存在黑这种事,我投稿5、6次才中,的确是以质量审稿的。只要自己用心了会有好结果的!

投过好几篇文章,一直有无音讯。在该网站的投稿平台去年6月份的一篇文章,至今一年多了,还是待审中。。。看该期刊的作者多是约思政专家的稿件,或者第二作者至少是博导、教授。哎!中奖率比买彩票还低。

2.《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办的教育教学期刊。办刊宗旨:倡导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全方位研究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设栏目:主要有教师教育新体系建构、体制创新 、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化、教育现代化、继续教育、学科建设、课程与教材、教学新探、队伍建设、管理与评价、教育实验、教师与学生、教育心理、教育原理。

本刊为:人文核心(2018年版),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 科技核心(2019社会科学),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

1)5月15日投稿 2)6月19日开始外审,送2位专家 3)8月15日前后发现外审多了一位专家,不知何故。打电话无人接听。 4)9月8日打通电话,编辑非常和蔼。告知多了一位专家是因为原来外审的1位专家迟迟没有返回外审意见,故终止此专家外审,又送另外一位专家。但编辑自己说,送审时间也已近1个月,并答应要催促专家,尽快完成审稿意见。 5)一周后,仍然没有进一步意见。打电话即出现传真声音,无人接听。

5月初投稿,初筛一周左右,初审半个月,5月底开始外审,三周左右退修第一次,7月底退修第2次,现在快一个月了,在第三次外审中,能不能过外审应该快有结果了

投过两次,去年投过一次,审稿期八个月,最终终审被拒,无退稿原因。年底又投搞一次,至今五个月,还在外审中,联系过编辑部一次,编辑回复外审最短三个月,上不封顶(他们似乎也不太会催外审)。投这家期刊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能一直等待

从投稿到最终通知录用,将近10个月,期间有对文章进行修改,编辑认真、态度很好。本刊学界评价很高,但录用周期相对较长。

3.《教育发展研究》

本刊为:人文核心(2018年版),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 科技核心(2019社会科学), 知网收录, 目次收录(维普), 目次收录(万方), 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在很多高校算作权威B类期刊,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很高,发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投稿后45天左右就会有审稿结果,审稿通过会直接和你联系。包括数据、图表、文字的修改,编辑和主编老师都很负责用心,整个过程下来会让人收获很大。由于是双月刊,之后就会很快见刊。林老师一直致力于办专业、有温度的期刊,给了年轻人很多机会,不歧视研究生独作,大家在保证文章质量的情况下都可以试试!

这个没有官网投稿,需要自己联系编辑部。985在读硕士,挂导师一作。因为学校就在上海而且去过教科院,所以跟编辑联系很方便。一次性发了两篇给编辑,大概过了一周编辑发信息说其中一篇比较有新意,另一篇直接拒绝。但需要大改,除了核心观点没有改,其他基本都改了。中间改动花了2个多月,期间跟编辑联系过一次,编辑说还需要修改,所以一共修改了两次。个人感觉偏爱理论思辨类的文章,而且观点一定要有新意。最后一次发给编辑直接说录用了,好像没有外审。

4.《当代教育科学》

本刊为:人文核心(2018年版),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

该刊审稿较慢,首先为两周内未收到通知即初审通过,其次为两周+一个月左右的外审时间。当然,编辑部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不论是邮件还是电话,均可以及时反馈消息或接通。不过感觉刊物影响因子略低,而今又面临新一轮期刊定级。。。

两周过初审不通知,之后一个多月没消息,期间询问两次均在二审中,看到同批次的作者已经有了通知,熬到两个月满询问,告知二审未过。还需继续努力呀!

投过几次终于中了一篇。2020年4月5日投稿,审稿期一般为2月,因为之前投都是默默等两个月就改投了,这次完全也没抱什么希望。5.20日邮件查稿,心想着反正以前从没中过这个期刊,要是没通过审核就赶紧改投,节省一些时间。当天中午就收到录用通知,刊期定在6月份,见刊很快,不歧视硕士独作。不过该刊比较喜欢教育理论类的文章,定量的相对较少。

5.《高校教育管理》

审稿速度比较快,7天左右就给了回复。我的文章是以硕士论文为蓝本撰写的,但是硕士论文上了知网。投出去给的审稿意见是:您的来稿经编辑部初审,认为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语言明了,但遗憾的是,您的文章文字查重比较高,故不适合在我刊发表,您可以转投他刊。我感觉编辑态度不错,起码是看了一遍稿子的,这一点比较难得。

从2019年底投稿,初审,到外审,再到外审回来返修,期间修改了5次(包括送外审前修改了1次)。结果终审将近一个月之后,直接退稿!前后折腾了6个月时间

超级烦琐的期刊。我投稿后,按审稿要求认真修改了3次,最后一次修改是调整语句表述(到这个份上了,我以为应该没问题了)。从投稿算起3个月后进入终审。终审1个多月后,退稿。总共浪费了4个多月。

6.《高教发展于评估》

本刊为:人文核心(2018年版), 中文核心(2017年版), RCCSE(A-)(2017-2018), CSSCI扩展版(2019-2020),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匿名审稿, 在读博士独作可发

邮寄纸质版,4.25投递,4.28签收,5.6收到邮件已送二审,6.28编辑电话通知修改录用,审稿周期2个月。属于时间比较长的,中间打过电话和编辑沟通,因为一位专家给的意见不是很好,但是编辑觉得文章还不错,所以又挑选了一位专家再审,感觉自己比较幸运,编辑人也很好,沟通很顺畅。

由于疫情期间,审稿有所延迟,一个月过初审,一个多零几天收到录用通知。根据外审意见说我题目过于谦卑不必要,建议直接点,另外要求我改两个词,说一词为生造词,一词为使用不当。于是稿件就被录用了。这次经验让我感觉商榷性文章很不好发,所以《高教发展与评估》能录用我的稿子我特别感激,很开心。觉得不费一番用心。

更多教育类期刊投稿方面的疑问欢迎咨询我

有哪些写学术论文的心得?

1.写论文前先尊重他人成果写论文时,引用别人观点时,不能断章取义,要客观地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写论文时,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要借鉴前人学者的观点时,必须引用别人的观点,不然就是抄袭,就是学术不端。写论文时,无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心中都要有读者意识,做到作者责任型(writer-responsible),而不是读者责任型(reader-responsible)。论文的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都是一脉相承的、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注重逻辑衔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2.大量阅读文献读文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写论文前常常没思路,或者卡壳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读得太少。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其实学术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周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来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王老师就在会上指出,现在很多学者书读得太少,理论没有吃透,就瞎说话,写文章,误人子弟。(2)找出前人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是研究方法的问题,如语料选取不够科学,不具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视角的问题。在写论文前,尽可能地将所有要阅读的国内外文献搜集到(主要包括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的综述文章、利用理论框架分析研究对象的期刊文章),然后取之精华(国外、国内核心期刊、博士论文),弃之糟粕(一般刊物、硕士论文)。但也要与时俱进,多去期刊阅览室看看,及时跟进最新文献,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好的文章一定要多读,边读边做笔记边写作,把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都记录下来,哪怕是文章里的图表也要仔细分析一下,看看为什么柱状图,饼状图?再用一句话概括,并总结不足之处(当然有时候之处不是立马就能看出来的,可能在文献阅读量达到一定量之后才有效果;不同时间段读论文的重心也不同,在写研究方法时,多模仿前人在研究方法的写作风格,取百家之所长。

如何写好核心期刊的论文,从编辑审稿角度

如何写好核心期刊的论文,从编辑审稿角度!---几年写作经验总结

编辑角度:

核心期刊的编辑,每天都要收到上百篇稿件,这么多的论文,编辑是如何审稿的呢?初审编辑,一般会先看题目,筛选一批论文,淘汰一批论文。其次,编辑会通过摘要内容,再刷掉一批。再三,编辑会根据文章段落的逻辑性,即文章架构,再淘汰一批。最后,才是根据论文的创新性、深度和学术性,具体审稿。

写作心得:
第一,一篇论文,首先要选个好题目,注意新颖和创新性,或者研究角度比较创新。切忌一般化或者过于空泛。

第二,是写好摘要。摘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摘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期刊论文跟学位论文的摘要有很大区别。学位论文,尤其是硕士学位以上,一般都要求摘要有1000字左右,包括了选题背景、意义等。而期刊论文的摘要都要求言简意赅,一般字数为200字左右就行了,研究背景、意义之类的话,一句带过,重点是文章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研究结果,创新点在哪。摘要里,切忌自我评价,不要出现笔者、本文等之类的第一人称。

第三,在文章架构上,弄好思路层次,逻辑紧密。这就是为什么要先列提纲再写文章的重要性了。有些大侠,觉得自己很牛,直接就动笔写,写到哪算哪,这样的弊端就是无法顾及文章整体的逻辑衔接,有时候还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而且还特容易出现观点杂乱的情况,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这篇论文到底要研究什么!!!提纲,就是为了进行文章架构,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论证合理。

第四,文章内容安排上,一般都是表达一个观点,然后论证。论点一定要突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重复别人的观点或思想。有了论点就要论证。论证,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有时候大家只表达自己论点,不会论证,显得观点很单薄,甚至是否能站得住脚,都不得而知。论证部分,有实证论证的,通过现实里做具体的调查统计,也有通过例举名家教授的观点,也有通过分析政府官网相关数据来得出结论论证的。若涉及到数据统计,奉劝大家一定真实,因为核心期刊不仅有专家外审,还有专门的数学博士、教授等审查你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不是真的做调查统计了,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瞎编的数据在合理性、数学概率等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漏洞。一旦被编辑看出你的数据是瞎编的,不管你写得有多么好,文章都作废,而且你也会被列入杂志黑名单,再也不会发表你的论文。

第五,文章研究角度一定要与时俱进,也是创新性、新颖性。大家都在研究信息时代的时候,你还在那研究如何“鸿雁传书”。。。。这样当然给人陈词滥调又相当落后的感觉。

第六,很多论文在创新性、学术性、文章架构等方面都好,就是深度不够。研究深度不够,是很多论文最后不能发表的主要原因。如何拓展文章的研究深度,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研究事物的高度,比如你站在屋顶上,肯定能看到前门和后门位置,而且很容易就知道从前门到达后门的最短路线,如果你只站在地面上,则是看不到这些的。从一定的高度上、全局上来研究事物,更能得出事物的全貌,不知不觉研究深度就加深了。

最后,注意一点。就是结论或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结论既是总结,也是瞻望下一步。

祝愿大家都能写出好的论文,都能顺利通过编辑审稿。谢谢观阅!

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心得

(1)论文标题的写作

论文的标题应该用最简短的文字表达自己论文的主旨(例如在冲击力学中,有人研究为什么猫从9楼坠下,不管以什么姿势,最后总是四脚着地的这个现象,其论文的标题就叫做猫的旋转)。论文的标题不应该太广太泛,这样不利于自己的写作。

注:中文中有一类论文的题目是《关于X的研究》,在翻译成英语是不能使用A reach on这个说法,因为reach这个次在英文中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词,指很大的研究。而一般只能使用A study of这样的描述。

(2)论文摘要的写作

何为摘要?摘要就是整篇论文的广告,你有见过又烂又长的广告吗?答案是NO。因此摘要的写作必须遵循简短精悍的理念,摘要的整体篇幅不应该超过一页纸的1/2,最好控制在1/3左右。

注:摘要很重要,一篇论文能否被审稿人第一眼看中凭的就是摘要的内容。因为在编辑给审稿人发送论文时,第一次只会发送摘要,没有正文,所以摘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审稿人会不会审你的稿子。

(3)论文引言的写作

在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你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必须说明自己这个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用处)。一个好的研究应该是有用+有趣的研究。引言部分的内容顺序一般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有哪些——这些研究还有什么局限——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又是有何高见——最后阐释自己研究的意义。

注:引言不是罗列别人的研究,而是需要分析别人的研究。

(4)论文方法部分的写作

方法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核心,即是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是怎么进行的。因此方法部分一定要注意细节的描述,以便同行可以重复自己的研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引用一个已经很成熟的方法或范式来做实验则不需要详细描述。

在方法部分如果是实验类论文,需要写明关键的实验刺激以及实验条件,如果是模拟数据类的论文则需要说明这种数据模拟存在的条件与假设。

(5)论文结果部分的写作

结果部分的写作最好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像扯毛线球的方式来剖析研究的数据结果。结果部分应该报告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这里的主要发现主要是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发现;未曾预期的结果;并且还要说明结果的可重复性、可靠性以及误差是多少。

在结果部分,图表有时能够发挥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大很多的作用,图表往往最具说服力。图与表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结果,不需要用图与表两种方式重复描述。在绘制图表时需要标明标清图例表例。

(6)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

讨论是一篇论文的精髓,是要将研究结果带给自己的兴奋传递给读者的重要部分。讨论部分主要是阐述研究在学术上最有贡献的地方,并且要与结果部分的内容相对应,重现结果部分重要结果带来的启示,并且还需要去引言相对应,例如可以将研究的结果与某一理论相联系。

(7)论文结论部分的写作

结论部分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自己的论文,要发现论文的意义。最忌讳就是结论重复讨论无新词,即只把讨论部分的内容转移到结论中。结论部分应该简单明了,为了避免编辑提出挑剔的意见,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写明本研究的局限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8)论文参考文献部分的写作

参考文献部分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学识渊博,例如我知道600篇论文,为了显示我的学识渊博我从中随机抽出来60篇作为参考文献。这样的做法是错误与愚蠢的。参考文献应该引用与自己的研究最相关的文献,即通过这几篇参考文献自己获得了做这个研究的灵感。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是自己读过的。在参考文献部分的书写也应该符合所投期刊的引文格式的要求。

学术论文写作有哪些经验心得?

在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些问题,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着共性,总结归纳下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很多人在写报告的时候,没有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其结果是,将学术研究变成了抒发个人感慨。须知两者之间是不同的,甚至有着根本的区别。学术研究讲究对材料的充分掌握和吸收,并用严密而清晰的逻辑论证将事物的结构和矛盾等展示出来。它本质上要求我们摒弃个人主观情感,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研究对象。当然,能否完全做到客观,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本身就还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尽量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从事研究,这是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要求。

抒发感想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所着重的,更多的是写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研究对象如何呈现的问题。材料的充分掌握和吸收在这样的写作方式面前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因为想象的原则代替了客观的原则。或许他也强调逻辑,但这个逻辑只是“他”的逻辑,而不是研究对象自身具有的逻辑。想象的原则代替了客观的原则,由此而来的,就是情感的逻辑代替了论证的逻辑。

究竟一篇学术论文应该怎么写?暂且不说内容方面,针对格式规范而言,很多人问题也还不少。有的论文连注释都没有,让阅读的人怎么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最低限度需要有摘要、关键词、注释、引用文献,以及论文主体。只有这些东西都具备,我们才可以说至少从形式上来讲,这才算是一篇学术论文,才可以发表到比较权威的学术期刊上面去,这也是为论文发表打下坚实的基础,绝对不能马虎。

摘要是作者对自己论文的核心观点的主要概括,可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关键词则体现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层次以及关注的重点所在,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一篇论文时更有针对性。从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历史不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的,我们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而已。也就是说,对于重大的学术问题,前人不可能没有思考过。我们可以支持他们的思考,从而印证它们;也可以反对他们的观点,从而进行驳斥。不管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必须正视它们,不可以跳过、无视,直接进入自己发表看法的环节。这既显示出对前人工作的不尊重,也是自己轻浮和无知的表现。

最后一点是引用文献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很重要,因为读者可以借助它进行原文的回溯和查阅,以便印证作者的论证是否合理,对比现在很多中文期刊投稿须知可以知道,文献的要求也是有严格的审定的,切不可随意添加文献,否则也是不予通过的。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像“望文生义”这样的随意引用很多,这对论证的严谨性构成了很大的破坏。如果作者标出引用文献,那么读者就可以对他的思考过程进行监督。这样一来,论证的合法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文献”和“相关文献”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实际引用的书籍、报刊等,而后者只是与该论题有关的资料。两者之间不可以直接划等号,不能混淆。

哲学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概念思维。具体来说,它需要对每个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区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进入到判断和推理的环节,从而展开论证,将问题的分析引向深入。柏拉图曾经将世界分为“表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他认为,“表象世界”是流变的,暂时的,不固定的,因此也是靠不住的。“理念世界”则是恒常的,固定的,永久的,因此是真实的。为了达到对“理念世界”的把握,我们需要借助于哲学思辩,而哲学思辨所使用的方式,恰恰是概念式的思维。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主张将诗人赶出理想国,就是因为诗人写诗的过程,不是别的,恰恰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这种“双重模仿”非但对理性思辨无益,反而害处很大。《巴门尼德》篇中提出的“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对应于概念思维和表象思维,即:前者是“真理之路”,后者是“意见之路”。

概念思维要求我们必须非常注意思考的起点问题。所谓的起点,也就是开端,即思想作为思想,它从哪里开始。对于哲学思考而言,开端往往决定着结果,即结果怎么样,早已经蕴含在开端中。有什么样的开端,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开端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概念的分析,除了重视起点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概念的演绎。概念的演绎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上级阶位的概念和下级阶位的概念之间要有连续性,二是同一阶位之间的概念之间要有相关性,或者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要能实现“无缝对接”。亚里士多德说定义是“种加属差”。我们首先需要将“种”找出来,在此范围之类进行“属差”的划分,只有这两方面都完成了以后,才可以进行定义。不管是演绎还是定义,都需要对概念的内涵有明澈的分析,这是概念思维的前提。

停留于表象式的思维中的例子太多,比如说对“无为”和“自然”的分析。大家都是举政治、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环境保护等来论证“无为”和“自然”,很少有从“无为”和“自然”本身来论述这两个概念的。哲学探讨的是普遍的真理,而我们却用这样一些具体的例子去论证。须知具体的例子是“特殊”,而普遍的真理是“一般”,“特殊”如何能保证“一般”呢?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论证的有效性也就打了折扣。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要学会努力挣脱表象思维的束缚,进入到概念思维中来,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撰写论文,保证论文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上一篇:智能制造概述知识论文

下一篇:傻博士投稿软件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