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以革命道德为主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1 15:11

以革命道德为主题的论文

写作要点:紧扣题眼,结合实例来突出文章中心,烘托情感。

今天,我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一缕清风徐徐吹来,耳畔的发丝迎风扬起。气势恢宏的红色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光芒,守护在两旁的建筑似乎有些年头了,让人不由地想知道它的历史故事……

慢慢走上绿树成荫的小路,细细浏览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塑,感悟着墓碑上所镌刻的沧桑历史……我缓缓来到了烈士们的陵墓前。

这里有长长的台阶,沿路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尽头是烈士的墓冢。一步一步往上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光芒没有黑暗的地方。用指尖抚摸青石板上的几个大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触感,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俄顷,我的眼前竟浮现出广州起义的一幕——陈铁军和周文雍在刑场举行婚礼。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敌人将周文雍、陈铁军押赴黄花岗刑场。群众听见他们慷慨激昂的呼喊,纷纷赶来尾随行车,形成悲壮的送别队伍。

在行刑的那一刻,周文雍和陈铁军决定把他们在革命中产生的爱情公之于众,在刑场上大喊:“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婚礼的礼炮吧!”他们身上早已被酷刑折磨得血迹斑斑,手铐把他们的身体押在敌营,但他们的意志和灵魂永远不会屈服!在旁的群众无一不被他们脸上的决绝与眼中的爱意所感动。

我抬头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心里不禁感慨万分。

是啊,这些勇敢坚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为我们筑起这一片蓝天。无数的革命烈士用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宁死不屈的勇气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红色基因!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有了红色基因的传承,我们的祖国逐渐变得强大。我国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都在飞速进步。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预计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申奥成功、“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这些耀眼的成就,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祖国的日新月异。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挑起时代的重任,肩负着无数革命烈士的深深期许。我们要传承优良传统,如:不屈不挠、热忱善良、坚强勇敢的品质。

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立大志,立长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为祖国发展、民族昌盛而奉献自己。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区治理并为之献言献策、利用闲暇时间做志愿者服务社会;我们要争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积极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只要我们有梦想,肯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理想,祖国的未来会前途无量!未来的中国,再也没有贫穷人口、没有忍饥挨饿的人。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人们的生活富足美满;未来的中国,也将不再有环境污染,绿水青山永在旁。

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人,那么中国的未来必定更美好!

谈谈你对中国革命道德的认识 》300字

崇尚道德模范 提升道德水平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这次在全国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充分表明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道德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褒扬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新的道德风貌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求一篇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论文 三千字

1.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深刻认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对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具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我军性质和宗旨、促进官兵有效履行使命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军作为党缔造和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其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军必须以党的政治理念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以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自己的价值取向、支撑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是我军的政治责任和优良传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军历来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军全体官兵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

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军事文化对一支军队来说,是重要的战斗力。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人战斗意志的精神支撑。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军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新形势下,我军要有效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凝聚军心、鼓舞士气,强化战斗精神,有效履行使命,使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赋予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繁重任务。确保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必须在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的同时,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只有使广大官兵确立起与履行使命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才能有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我军广大官兵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藏区社会稳定、支援奥运特别是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之所以能出色完成任务,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真正打牢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思想政治基础。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推动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动力。

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军队建设中确立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官兵成长进步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在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的新形势下,部队官兵尤其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自己的人生追求,指引自己军旅生涯的正确航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广大官兵成长成才、提高素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官兵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对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价值观的培育,重在培养和激发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信仰。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使广大官兵熟记“五句话”要求,还要全面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真正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掌握正确的评判标准。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官兵思想实际,从大家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入手,开展群众性讨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有的放矢地释疑解惑,澄清在军人价值观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明辨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上的是非荣辱界限:忠诚于党,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错误思潮;热爱人民,坚决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献身使命,防止和克服麻痹松懈、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等,切实做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使广大官兵真诚信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觉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作为道德情操来修养,作为行为准则来恪守。

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在军事训练中磨砺,在完成重大任务中培育,在日常管理中养成,在文体活动中催生。坚持立足本职岗位,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平台,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在军营建功立业,在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坚持在履行使命、完成任务中见成效,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提高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上。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积极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强化战斗精神,苦练打赢本领,出色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做到言教与身教相一致、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统一,用自身的模范行动教育影响部队。

坚持启发自觉与制度保障相结合。既注重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启发官兵觉悟,提高其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又注重严肃法规纪律,建立健全各种有效的制度机制。坚持舆论引导与文艺熏陶相结合,充分运用社会、军队媒体资源和部队内部各种宣传舆论阵地,不断加强正面宣传和新闻报道,营造有利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优秀军事文艺作品的感染、熏陶作用,积极开展文艺演唱、读书演讲等各种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坚持典型示范与环境熏陶相结合,大力宣传我军历史上的英雄模范,不断发现培养和宣扬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典型及身边的典型;加强军营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建好用好军史馆、荣誉室,通过悬挂英模画像、制作灯箱标语、叫响战斗口号等多种形式,让官兵置身其间,在耳濡目染中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2.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阶级、政党要求的根本价值观念。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军人对自身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理解和把握,是军队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是一支军队的精神旗帜。如何确立、奉行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一个重课题。

讲个长征故事,谈弘扬中国革命道德500字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第一个: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第二个: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第三个: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第四个: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上一篇:仪器仪表学报修改后终审

下一篇:名车志和汽车杂志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