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是什么期刊
福建中医药是什么期刊
什么是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
CSCD期刊目录(这里主要是医药方面的期刊,如果想要全部期刊目录,我也可以给你)
212 药物分析杂志
213 药学学报
214 仪器仪表学报
215 遗传
216 遗传学报
217 应用生态学报
218 应用数学学报
219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220 应用心理学
221 营养学报
222 有机化学
223 宇航学报
224 语言研究
225 园艺学报
226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2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28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229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30 振动工程学报
231 政法论坛
232 植物保护学报
233 植物病理学报
234 植物分类学报
235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原名:植物生理学报)
236 植物生态学报
237 植物学报
23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39 中草药
240 中共党史研究
24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42 中国出版
24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44 中国法学
245 中国翻译
246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47 中国高教研究
248 中国工业经济
249 中国公路学报
250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25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52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253 中国环境科学
254 中国机械工程
255 中国激光
256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57 中国经济史研究
258 中国科学(A-G)辑
259 中国粮油学报
260 中国农村经济
261 中国农业科学
262 中国人口科学
263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264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
265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266 中国生物防治
26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6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69 中国食品学报
270 中国史研究
271 中国兽医学报
272 中国水稻科学
273 中国体育科技
274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275 中国土地科学
276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277 中国稀土学报
27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79 中国畜牧杂志
280 中国药理学报
28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82 中国药学杂志
283 中国音乐学
284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8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8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8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8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89 中国中药杂志
290 中华病理学杂志
291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92 中华传染病杂志
293 中华创伤杂志
294 中华儿科杂志
29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96 中华放射学杂志
29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98 中华妇产科杂志
299 中华骨科杂志
300 中华护理杂志
30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原名: 急诊医学)
30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30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304 中华精神科杂志
305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306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307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08 中华麻醉学杂志
309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310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311 中华内科杂志
312 中华皮肤科杂志
3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314 中华烧伤杂志
315 中华神经科杂志
31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17 中华肾脏病杂志
318 中华外科杂志
31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32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321 中华消化杂志
32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324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325 中华血液学杂志
326 中华眼科杂志
327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328 中华医学杂志
329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330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31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332 中华肿瘤杂志
333 中外法学
334 自动化学报
335 自然辩证法通讯
336 自然辩证法研究
337 自然科学进展
338 自然灾害学报
339 自然资源学报
340 作物学报
注:被IM收录的论文视同国内一级期刊论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办学规模
2010年底,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 截至2013年10月,学校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药学、中药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1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截至2013年4月,学校有福建省重点学科7个: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中医学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 ;截至2010年11月23日 ,学校有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截至2011年3月) 伤寒学中医文献学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脾胃病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康复学 中医护理学 针灸学 中药化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经学 中医急诊学中医养生学 推拿学中药分析学 临床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心理学 中医预防医学 院系设置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市福清卫生学校、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屏山制药厂、福建中医药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学校1998年、2000年、2002年、2006年、2009年五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02年和2007年,学校两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03年成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8所高校之一。2011年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2010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的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学校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别是康复护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分别是中医康复及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13年10月,学校有8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针灸生理实验室骨重建生物力学实验室中医康复技术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理(细胞结构与功能)实验室中药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省级重点科研实验室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运动功能康复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3年,纸质资源总量达105.3万册;各类学术电子资源容量达38TB,文献资源基本覆盖了学校的全部学科范畴。收藏线装古籍图书约1662种,共计9923册(其中古医籍约1400种,8000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福建古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宋慈、杨士瀛、郑奋扬等各类著述80种,315册;福建地域特色文献12种,390余册。 学校另有期刊《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主要刊载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追踪科技前沿信息,2006年,学校开设“旗山讲坛”,陆续聘请了陈可冀、陈凯先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专题报告。 学校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是2ji级期刊吗?
《中国中医药科技》 前几年 还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也被 踢掉了!!
目前这个期刊 什么核心期刊 也不是。就是 普通期刊。最多算是 2类期刊。差不多算是 3类期刊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招生简章,招生专业
一、学校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 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有权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有权授予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2002年和2007年,学校先后两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的成绩。2010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的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浓郁,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并已连续六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学校”荣誉称号。
二、学校代码:10393。
三、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层次:研究生、本科。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福建中医药大学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六、学校校址:
旗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邱阳路1号,邮编:350122;
屏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82号,邮编:350003。
七、外语语种要求: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八、身体健康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九、录取规则:
1.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工作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依法招生。
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3.按照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考生“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参考综合素质结合考分录取,考分按照授予医学、理学、工学学位的专业优先录取“数学”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理综/文综”、“语文”、“外语”成绩高者,授予管理学学位的专业优先录取“语文”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理综/文综”、“数学”、“外语”成绩高者。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按高分到低分顺序,调剂到未满额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将予以退档。
4.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
十、教育部备案专业:应用心理学(071102)、制药工程(081302)、生物医学工程(0826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1)、临床医学(100201K)、中医学(100501K)、针灸推拿学(100502K)、中西医临床医学(100601K)、药学(100701)、药物制剂(100702)、海洋药学(100707T)、中药学(100801)、医学检验技术(101001)、医学实验技术(101002)、医学影像技术(101003) 、康复治疗学(101005) 、护理学(10110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2)、市场营销(120202)、公共事业管理(120401)。
十一、分省分专业计划:详见 福建中医药大学 招生计划(以福建省教育厅下达为准)。
我校列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42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其中,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列入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专业列入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十二、学费标准及退费办法: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元/学年)
收费标准批文
中医学
5
6200
闽中〔2004〕95号
针灸推拿学
5
6200
闽中〔2004〕95号
中药学
4
5800
闽中〔2004〕95号
药学
4
6200
闽中〔2004〕95号
制药工程
4
6200
闽中〔2006〕29号
市场营销(药品营销方向)
4
5000
闽中〔2006〕29号
中西医临床医学
5
6200
闽中〔2004〕95号
临床医学
5
6200
闽中〔2004〕95号
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方向)
4
6200
闽中〔2011〕59号
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方向)
4
6200
闽中〔2011〕59号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4
5000
闽中〔2004〕95号
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律方向)
4
5000
闽中〔2004〕95号
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保险方向)
4
5000
闽中〔2010〕73号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
4
5000
闽中〔2011〕59号
护理学
4
5800
闽中〔2004〕95号
医学影像技术(闽台合作项目)
4
18000
闽价费〔2012〕410号
食品科学与工程(闽台合作项目)
4
15000
闽价费〔2012〕410号
以上学费标准已经福建省物价局批准。其中,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费在本科生阶段按每学年6200元收费(收费标准批文:闽中〔2004〕95号),研究生阶段按当年上级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闽台合作项目专业学生第三年到台湾合作高校学习,学费标准按台湾合作高校当年学费标准缴交。
退费办法:根据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闽价〔2005〕费435号)通知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三、资助体系:
以奖学金(含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为新生开设“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且学校每年将本科学生所缴纳学费总额的20%用于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学生困难补助等工作。
(一)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获奖者每生每年8000元,根据国家每年下达的奖学金分配计划评审。
2.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者每生每年5000元,根据国家下达的奖学金分配计划评审。
3.校长特别奖学金:每年奖励不超过10名,每名奖金10000元。奖励对象为本科学生中学习表现特别优秀,当学年符合一等奖学金评定条件;且学术成果突出,在学校规定的专业类核心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在国家各部委(局)组织(以证书印章为准)的竞赛(或重大国际竞赛)中荣获三等以上奖项者。
4.入学奖学金:奖励金额每生3000元。奖励对象为常规志愿报考并被录取,高考成绩在学校录取的福建省新生中理科前10名、文科前3名者,在其他各省新生第1名且投档分数超该省本一线者。
5.普通奖学金: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个等级,奖金额分别为3000元、1500元、1000元、600元;闽台合作项目普通奖学金分别为6000元、3000元、2000元、1200元。
6.单项奖:对在学习、科研、体育、文艺等社会实践中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的,给予单项奖励每生200元(闽台合作项目500元)。
(二)国家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向生源地或就学地商业银行最高可申请到8000元助学贷款。
(三)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学校对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5%的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给予每生400元/月、15%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生250元/月的生活补助(每年按10月发放)。
2.临时困难补助:对出现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补助金额分5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五档。每学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返乡交通费补助,享受的额度为班级人数的10%,每人每学期200元。
(四)减免学费
实施对象: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经努力又无力解决学费的学生。
实施方法:无经济来源的孤儿和烈士子女学费全免,其余减交学费分3000元、2000元、1000元三档。
(五)勤工助学
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生活补助。
(六)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对被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上述“贷、减、助、补”等不同的措施,共同做好学费缴纳工作。
(七)社会资助
社会资助由社会各界、学校和爱心人士捐资设立,学校目前拥有9支社会资助基金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其资金来源为广大教职工(含附属单位职工)捐献的校爱心助学基金以及热心校友、社会团体捐助的助学基金。
(八)医疗保险
学生参加福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九)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以上所述各项资助中涉及具体金额的,如有变动,以上级部门或学校最新文件要求为准。
十四、对录取结果的通知:
1.凡被录取的考生,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告知本人。
2.依据福建省教育厅要求公布录取结果。
十五、新生报到相关规定:
1.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招生政策和体检标准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其入学资格。
2.对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报到又未向学校提出延期报到书面申请的学生,学校将视其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十六、录取期间的监督措施和申述办法:
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的通知》(教学[2005]4号)文件执行,详见《 福建中医药大学 招生工作条文》。
十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22861276
(6-8月工作日8:10-12:00, 14:30-17:00)
监督电话:
网站地址:
官方微博:
电子邮件:
福建中医药大学 招生办公室
5月
上一篇:新乡医学院学报投稿步骤
下一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是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