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对植物的作用论文
磷肥对植物的作用论文
磷肥对植物的作用与功效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植物抗性、改良土壤。
1、促进植物生长
磷肥对农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该肥料主要成分就是磷元素,这种物质可以增加农作物茎枝的坚韧度,提高作物的开花率和结果率。
2、促进果实成熟
在农作物结果期也需要施用磷肥,该种肥料可以促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缩短果实的成熟时间,使果实早上市。
3、提高植物抗性
用磷肥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该种肥料能壮苗,作物自身抗性增强,就能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等,其开花结果能力也会增强。
4、改良土壤
施用磷肥可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使土壤质地更好,便于农作物生长。在施底肥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磷肥,调节一下土壤性状。
磷肥的科学用法:
1、苗期施磷: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
2、筛细施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于根系的吸收。
3、集中施磷: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抗逆性。
4、磷、有机肥混施:特别是钙镁磷肥必须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磷肥对植物的作用是什么?
1、磷肥能使树木茎枝坚韧,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并能使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多发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2、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用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锌肥磷肥莫混用
把硫酸锌锌肥和磷肥混合在一起施用,会形成不易溶解于水的磷酸锌。农作物的根系对这种锌很难吸收利用。因此施用硫酸锌时,一定要避免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磷酸二氢钾等磷肥接触,更不能混合在一起施用。
用硫酸锌作底肥施用,可以把硫酸锌与农家肥均匀地掺在一起施入,到播种时再施磷肥。也可以把磷肥均匀地掺在农家肥中作底肥施入,播种时再施硫酸锌。这样能在锌肥和磷肥之间形成隔离层,防止它们相互接触。
播种玉米时用硫酸锌作拌种肥,最好把磷肥掺在农家肥中作底肥施入,防止锌肥与磷肥接触。玉米苗期用硫酸锌水溶液喷雾防治“花白苗”时,不能与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浸出液混合施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磷肥
磷肥对作物起什么作用?
磷肥的作用有:
1、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时的重要营养物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都是有细胞分裂增多而完成的,没有磷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幼苗不会生长的。
2、是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有了磷肥才能使根系生长量大而多且健壮。
3、是促进作物苗期花芽生理分化的重要元素,是花芽形态分化的重要物质,是果实形成、营养转运、积累、成熟的重要物质,参与整个生殖生长过程。
4、是协助参与氮和钾元素的代谢,提高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即利用程度,使之转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物质,提高产量和品质。
5、是能够提高作物的多种抗性,如提高作物的免疫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抗旱能力,抗倒伏能力等等。磷肥种类非常多,在农业生产中是氮磷钾三大主要营养物质元素肥料之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肥料,但是使用磷肥量要适宜,不合超量,避免抑制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拓展资料:
磷肥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苗期施磷:
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如果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
2、筛细施磷:
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的吸收。
3、集中施磷:
磷容易被*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抗逆性。
4、磷、有机肥混施:
特别是钙镁磷肥必须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5、分层施磷:
由于磷肥在*壤中的移动性,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需施用磷肥,一般亩施10公斤。
6、氮、磷混用:
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
7、根外喷施:
植物到了生长的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植株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钾喷施在叶片上,使磷通过叶片上的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中。
8、适量喷磷:
磷肥肥效长,基肥一次可用2至3茬作物,一般而言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所以1至2年基肥施一次磷肥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植物、*壤肥力计算适用量,保证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平衡。
9、因土壤施磷:
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在中性、碱性*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偏酸性*壤中施用。
10、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草木灰、石灰等均为碱性物质,若与磷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隔7至10天再施用。
上一篇:我心目中的网络安全论文
下一篇:现代企业文化杂志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