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论文分支图
幼儿园心理论文分支图
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 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引领着我们的幼儿在绚烂多姿的学习生活中,自由自在,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畅游。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双重目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自信心;交往;心理素质培养;合作;幼儿园教育
正文: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引领着我们的幼儿在绚烂多姿的学习生活中,自由自在,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畅游。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双重目标。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在幼儿园教学中尽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幼儿园的热情,围绕教学需要安排一定的心理素质训练,并把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幼儿们的表现,帮助幼儿们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健康人格,培养自动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幼儿园学习中去。
一、语言、行为的暗示――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行为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家长或老师若要毁掉一个儿童,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对他说一遍“你怎么这个做不好”或“你真讨厌”,这样便会使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自己这个做不好”或“那个也做不好”的圈子里。这个事例就是典型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既要旗帜鲜明地欣赏每一个幼儿的积极表现,对于那些比较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用言语,更要用行为来暗示,增强其自信。教育家本尼斯说:“只要老师对幼儿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幼儿的的智商分提高二十五分。”表扬是一种兴奋剂,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增强人的自身活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
二、饱满的自信心――带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情绪
自信心是幼儿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能学好幼儿园,可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往往极大的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护其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幼儿既巩固了知识,又开展了一定程度的交往。如:与幼儿对话时幼儿可以离开座位,自由找一个同学对话,而且每节课都进行小组合作,尝试任务型教学(这样的环节适用于大班的孩子),早上的即兴表演节目时,可以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学过的歌曲或是儿歌等等,这每天的即兴表演不仅复习与巩固了幼儿所学的新知识,也在巩固的同时给予了孩子一定的自信。
三、友善、和谐的氛围――营造健康的语言和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的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幼儿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幼儿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幼儿需要我们要经常对他们说试试看,加油!等激励性话语,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让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完成,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学好幼儿园的信念。总之,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老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幼儿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把幼儿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四、与人合作,共同分享――学会与人交往,积极主动地发表
合作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所以教师要把合作学习和讨论引入课堂,使幼儿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和看法上的碰撞,让幼儿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建立民主、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同时让新知识在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当今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课堂上缺乏探究精神及与别人互动交往、沟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体验。
总之,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也要发挥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作者简介:张丽娟(1983―),女,汉,江苏吴江,本科,职称:小高,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2)
《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便开始重视自身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幼儿素质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笔者结合6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提出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并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 教育
一个人处于儿童时期时,其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更为实质的效果。校方应该构建出基于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空间,从幼儿特殊的年龄段开展教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使其身心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首先,处于幼儿园学习的儿童年龄分布在3-6岁,并且这个年龄段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较为丰富,与成人的感知能力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情绪起伏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宣泄的方式上异于成人。幼儿不会压抑情绪变化,而是直接的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自制能力较差,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其行为夸张或者产生恐惧、愤怒等外放的情绪。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于具体事物的感知能力变弱,而对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越发敏感,包括危险、黑暗等,同时对于人为的语言伤害更加敏感,导致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在于幼儿的心理正在不断的成熟。
其次,由于幼儿园是众多儿童一同生活、学习的,因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幼儿当中不断体现出来,并且同伴数量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在不断变多,其交际范围也不断拓宽,单独的玩耍已经转化为群体的活动,而当幼儿没有朋友的时候,会虚构出一个儿童与自己玩耍,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人际关系不好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等不良的情绪。
最后,幼儿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我意识会不断加强,体现在幼儿对于自身的认识已经以聪明、愚笨、漂亮、丑陋等来划分,而自我评价标准取决于外界对幼儿的评价,例如家长、同学、老师等。因此外人对于幼儿的评价如果都是积极的,那么幼儿就会对自身产生肯定,加强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如果周遭的评价比较消极,那么幼儿就会对自身产生困惑,久而久之演变成自卑等心理习惯,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学生以及教师的评价对于幼儿的影响重大。
二、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小,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包括行为习惯、情绪起伏、社会适应等方面。
第一,行为习惯问题。行为习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多动症,此类幼儿由于在课堂或者活动中“坐不住”,所以难以平和的接受教育,并且注意力不集中,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薄弱;除此之外普遍存在的行为问题还有咬指甲、吸手指、挑食厌食以及说谎,咬指甲主要也是因为自制能力较差,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咬指甲,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卫生问题;挑食厌食表现在食欲不佳不吃或者吃的很少,而强制性的喂食容易导致呕吐;说谎体现为不自觉的描述的非真实事件,主要是由于虚荣心或者怕被责罚;吸手指与咬指甲类似,表现为不自觉吮吸手指,或者衣服等其他物件。
第二,情绪问题。情绪问题较为多样化,集中表现为情绪失控,平常闷闷不乐,情绪转化过快、不稳定;另外在入园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并且引发生理问题,例如肚子疼等,存在厌学情绪,导致此问题主要是离开家长到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一部分幼儿脾气较为急躁,以不合理的行为来发泄情绪,并且不愿与人沟通,甚至会打人、砸东西等行为。
第三,交际问题。一些幼儿难以与其他和平相处,常出现打架等情况;同时在交际中还有一部分幼儿较为胆怯,对于和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容易恐惧;自闭同样是不良的交际问题,表现为孤独、无视他人、情感过于独立;同时还包括害羞、自卑、焦虑、忧郁等一系列的交际问题。幼儿在交际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对于长远发展有不良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首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儿童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考虑其个人特质是否符合社会实际,使幼儿的个性化与社会存在共通性,并且利用一定的手段增强其个性化发展。
其次,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心理教育的效果难度极大,及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难以保证幼儿完全吸收,因此心理教育比较有持续性和全面性。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幼儿的实际生活当中。
再次,心理品质虽然是对心里的改造,但是其目的还是规范行为,因此要使心理和行为表现出相协调的良好情况,就需要从心理教育和行为教育两方面入手,只有双管齐下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然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且有预见性的分析幼儿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幼儿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习惯直接体验,而不善于复杂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师采用直接经验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最后,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使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相协调,而社会环境应该与幼儿心理发展保持一致,不断以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来引导幼儿,还应该使幼儿对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转化为自身的内控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
从幼师角度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关心几个儿童,而是要将教育面覆盖到全体儿童,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尽管幼儿的年纪娇小,没有接触过社会,但是其个体仍旧存在差异,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将关怀和爱散播到每一个儿童当中,做到一视同仁。例如在我们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叫魏泓谟,他十分可爱,但是由于先天的差异,个头比同龄的小朋友矮了许多,因此一直很孤僻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也是一直重复老师的话,但是他的自理能力不比别人差,每次看到他我的心里总是能充满疼惜,有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欺负他,他稚嫩的眼神总是充满了坚强,对此我给了他更多的关怀,当他害怕时我会去抱住他,告诉他还有很多小朋友关心她,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他也慢慢融入了小朋友当中,看到他脸上出现灿烂的笑容,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
另外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从而在教育中对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以得知教师人格不仅仅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有权威学者提出: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存在障碍,那么就会对幼儿的的心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几率也较高,因此,教师不应将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中,更不能在儿童面前表现出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同时加强自身品质、心理健康的培训力度。在对幼儿的心里健康教育中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一些教师将小学、初中甚至更高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直接照搬到幼儿教育中,这种教学理念脱离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幼儿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限度,最后往往难以达到教育效果,还容易使儿童产生困惑。例如当一些儿童的行为举止出现异常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行为治疗来处理,仅考虑了当下的效果,而忽略了对幼儿的长远影响,最终未能实现行为矫正,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综上所述,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决定了幼儿园心理教育的质量,而自身素质的加强也是教师未来重点的学习目标。
(二)为儿童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改善儿童的心理环境,从而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该构建与教育相符合的环境,从而为幼儿提供展现的平台。因此在校园环境方面必须保证卫生、安全以及使用,提高绿化的覆盖面,同时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征的教育空间。幼儿园属于儿童群体的教育以及保育部门,因此其空间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包括学习、玩耍等。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关系到教师开展教育的有效性,优越的心理环境能够帮助幼儿树立优良的品质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良好沟通。
(三)基于幼儿全体开展教育,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属于群体的生活、学习结构,因此个体心理的发展受到其同伴的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应该基于每个儿童的实际,还应该上升到整体,不断提高全体儿童的综合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良好的班级气氛感染儿童个体。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秉承整体教育的理念,体现出儿童个体在团体中的价值,让儿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荣誉感以及自身的自信,从而让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团队合作挂念,加强了班级整体的凝聚力。
(四)以问题性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必须是符合幼儿生活实际的,能够让幼儿在心里产生共鸣,以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的切入口,不断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即加强问题性教育。问题性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育任务当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性质,能够从幼儿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总结出教育的重点,从而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教师应该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幼儿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让幼儿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负责矫正和引导。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以组间讨论、情景模拟为主要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在真实环境中应该做出的正确反应。问题性教育模式较为注重问题隐藏的教学价值,只有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教育意义,才能使教育更加有效,将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利用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今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幼儿的心理辅导教育
对幼儿的心理辅导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等方面,心理辅导使幼儿心理成长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同时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主要的辅导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人格辅导,即教师以自身的较强素质感化幼儿,使其懂得具备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感知能力,并懂得从事物中获得快乐,同时还需要教育幼儿在与同伴、家长、老师沟通时的基本原则和礼貌,初步形成一个懂得合作、宽容、协助、尊重的人际交往能力架构,并且对于美好事物具有判断力和感受力,能够根据对这些事物的评价来观察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最后还包括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这里的独立能力指养成自主选择,能够做出决定并且付诸实践的能力。第二,学习辅导,学习辅导则是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听说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学习辅导的目标是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日后能够不断发展,为幼儿未来小学、初中、高中或者更高学府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幼儿能够从学习中培养兴趣,从而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三,生活辅导,生活辅导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其质量直接决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以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为辅导目标,让幼儿懂得如何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在面对生活挫折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能够判断好与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
结束语
总的来说,心里健康教育是当前幼儿成长的必要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其对于教师的要求标准较高,需要教师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全面的又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为幼儿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读懂孩子,别样彩虹再现――对刚入园幼儿的教育心得[J].考试周刊,2013(104).
[2]陈李娟.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7).
[3]孙巾凌.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
[4]郭宗莉.减缓幼儿心理坡度 科学实现幼小衔接[J].思想理论教育,2013(18).
[5]毕爽.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
[6]张小培.浅谈如何在亲子活动中保障幼儿的心理健康――基于对农村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0).
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浅析论文
所谓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成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一致,行动上积极进取的融洽、和谐工作环境。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
【摘 要】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人感到受尊重,有安全感,不会处于紧张、相互猜忌、互相制约的情绪困扰中,从而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工作。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环境;创建
所谓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成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一致,行动上积极进取的融洽、和谐工作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人感到受尊重,有安全感,不会处于紧张、相互猜忌、互相制约的情绪困扰中,从而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工作。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根据我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目标
目标是激发人进取的动力。一个幼儿园如确立了明确而又切合实际的目标,就能鼓舞士气,激励人心,能引导教职工为了目标的实现而控制自己的行动,调节自己的活动。反之,幼儿园如无发展蓝图、无目标,人人忙于应付一般性的常规事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常常无事生非,斗志低沉,人心涣散。例如,我园在“创办一流的园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的现代化幼儿园”大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省级示范园的评估”的短期目标。在分析这一目标的可行性时,大家认为与其他申报园相比,我园存在不少问题,难度较大。但全园从园长到教职工都信心百倍,决心通过评估工作来磨练队伍,提高办园水平,改善办园条件。大家有了共同认识,共同语言多了,行动默契了,并以这一目标为行动指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经过全园教职工半年的积极努力,我园终于通过了省级示范园评估。
由此可见,目标的导向作用可以把教职工凝聚在一起。正是目标的协调作用促使我们形成了“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良好园风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荣誉的推动下,大家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奔头。
二、人尽其才
人在社会化的活动中,只有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并实践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动力,树立起事业心和责任心,而这种价值的发觉往往来自受到重视、尊重、信任的心理感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重视并努力为每个教职工营造这种心理氛围,让他们感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是整个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能力大小,都有用武之地,都是有用之才,因此,自觉为实现集体目标出力流汗。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的优点常伴随着缺点。我认为将长处发挥出来,对工作产生积极作用,就是有用之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园长如何发挥每个教职工的长处,避免其短处。我们在日常工作总结出一套“看、用、评”的有效做法。“看”就是观察分析。对教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发展趋向做详细了解。分析哪些人可以培养成骨干,怎样安排工作更能发挥其长处,做到心中有数,为人尽其才打下基础。“用”就是合理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各尽所能。我们把每个职工分配到适合他的岗位上去发挥才能,扬长避短。如我园有一位教师,工作肯花时间,肯动脑,在班上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如果把她安排在组织、领导全园的功能室活动的岗位上,将更能发挥她的才能,影响、带动的面更广。于是,我们让她负责管理功能活动室、电化教育室等功能室。担任此项工作后,她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与其他老师一起制定了功能室活动的目标、内容、评价方法及二百多种操作材料,使功能室的活动成为我园一大特色。除了合理使用人才外,我们还重视定向培养人才。
三、正确用权
首先,我们重视摆正园长与群众的位置,注意形象的影响作用。我们知道,模仿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一个榜样的社会心理行为。园长的示范、榜样行为,比一百条命令更管用。这主要是因为园长的形象对于塑造幼儿园的整体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管理者,园长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领导艺术,又要有人格魅力。
其次,要以真诚的情感去换取群众的密切合作。情感是联系群众、树立园长威信、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心理因素。而情感的真实性在于诚。有一天下午,我到班上巡视,看到小班当班老师正坐在椅子上发呆,班上的孩子有的喝水、有的吃苹果、有的在卧室穿衣服、有的女孩披头散发在等待老师梳头、有的把鞋子穿错了……显然老师没有认真地组织孩子,而是想着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见此情景,我忍住自己的情绪,没有马上批评老师,而是走到孩子中间帮他们穿衣服、纠正穿错的鞋子、给他们梳头。当班老师见到后也马上站了起来,一起帮助孩子,很快大家都安静的结束了喝水、吃午点这一环节。快下班时,这位老师主动来办公室找我,对中午的情况表示歉意。原来是那天上午爱人上班时腰部摔伤了,自己心里非常着急。对我的谅解深表感激,并表示一定好好工作,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事后我也在反思:如果自己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岂不是更让她受到伤害。尽管她有错误,但处理的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我在与教职工接触中,尽力做到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关心他们的疾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强化心理沟通。对教职工在工作中的缺点,以帮助人为出发点,从不大声训斥,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心理换位,将心比心,让他们感到园长是在爱护、帮助他们,是友好、真诚的。良好的心理影响,使他们对园长产生了信赖感,乐意接受意见,并会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支持园长的工作。另外,人与人性格不同,特点各异,作为园长就要做到心胸开阔,善于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努力发现每个人的进步和优点,虚心向职工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关心群众,完善自己,并以这种精神感染他人,才能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力量,园所特有的良好园风,使办园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努力提高园长自身的能力,加强非权力因素产生的影响。园长在群众中所发挥的作用称之为影响力。影响力的表现是多样的,主要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加以影响,非权力影响力则是由园长的道德、人格、修养、聪明才智等非权力因素产生的。这种影响力对群众的影响是自然的,比权力影响力更有份量,能融洽干群关系,是群众容易接受的影响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下功夫提高自身素养,扩大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一是做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园长的事业心、进取心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影响因素之一。园长时时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带领教职工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教职工才会产生工作要求上的心理平衡。二是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园长的坚强意志是指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既能紧张而积极地工作,锲而不舍,又能面对困难不畏缩、不气馁;既能在成绩面前不盲目乐观,不居功自傲,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幼儿园的工作一如既往,充满信心。三是要具备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园长的组织指挥能力主要是指组织发挥幼儿园人、财、物的作用,重点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知人善任,珍惜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园内各种关系,发挥管理效能。四是要培养广泛兴趣。兴趣是园长与青年教师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之一。园长不应单单对教育事业感兴趣,还应对幼儿园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感兴趣。从目前来看,作为一名园长,不但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以及各种业务知识,对现在出现的计算机、外语、现代管理等也要广泛涉猎。这样可以对各个层次和各个年龄段的教职工产生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园长必须广泛地进行学习。
总之,要创设教职工良好的心理环境,就是让影响教职工心理的正面因素尽可能多一些,负面因素尽可能地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目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浅析论文
上一篇:学报编辑论丛issn
下一篇: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