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都登过哪些文章
青岛晚报都登过哪些文章
不能
认为太空人用肉眼在太空上是看不到长城的人,论据是非常扎实的。去年10月21日的《青岛晚报》上有篇文章《在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太空上看长城绝不可能》中说: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仅靠肉眼,在20公里的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肉眼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宇航员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有的报纸还引述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的话:“我可以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万里长城的。”
这些论据曾经是无可辩驳的,可是海外报纸的报道一出,可能论或称恰好论者便又有了发挥的余地,他们手里的武器也是科学。而且这些论据还发表在被认为是权威的《中国航空报》上。`那篇文章中说:要看到长城,飞船必须从其上空飞越。而飞船顺向飞越一段100千米长的长城上空,只需10多秒时间,真可谓“一瞬即逝”,如果斜穿,则时间更短。所以轨道的设计是决定性的。再有,长城上空大气层的即时状态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任何云、雾、雨、雪、污染物和沙尘暴,都会影响观察的结果,甚至一片茫然,什么也看不清。
所以说,要在太空看到长城,确实有较大的偶然性。但决不是没有可能。如上所述,下列条件一个也不能少:要有一段适合观察的长城,一个阳光斜照的季节,一片清澈通透的大气层,一个精心设计的航天轨道和观察程序等。这一切,单靠航天员的主观努力并不能完成,更不是在太空随意向地球一瞥就能看见长城的。
这几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杨利伟从太空回来以后。杨利伟说,他在太空没有看到长城。于是,大家(包括我自己)纷纷对过去教科书上的说法嗤笑了一通,说是中国的民族虚荣心理在作祟,把一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现象当作事实,教育了好几代年轻人。
我们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的。在没有杨利伟发现“事实”之前,我们也以这样的事实在教育我们的后人。每当说到这时,许多人心中不免升腾着一种民族自豪感。中国人了不起,古代的中国人真了不起。虽然杨利伟发现事实后,打碎了这个神话,但丝毫没有影响长城在我们心目中的伟大。因为杨利伟的发现只是打碎了那个神话,而没有打碎长城本身的崇高。
我们几乎都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这个事实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反思自己幼稚的机会。似乎一切都过去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德新社新加坡3月14日电,新加坡一家报纸今天报道,美国资深宇航员吉恩.塞尔南坚持说,在外太空能够用肉眼看见中国的长城!要从教科书上删去这一说法的,要三思而后行了!
塞尔南是何许人也?是阿波罗17号登月计划的指挥军,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人。他对新加坡的《星期日海峡时报》说,他从地球轨道上看见了长城,尽管他在月球上时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该报报道说,塞尔南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航空展览会上说:“在高度为160公里至32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中国的长城的确是肉眼看得见的。”这位塞尔南总共在太空中度过了556小时,其中75小时是在月球表面上度过的。
我不是经验主义者,也不是感情至上主义者。不会因为塞尔南的556小时而立即取信他的观点,也不会因为杨利伟是我们第一位太空英雄而坚信他的说法一定是正确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人的说法中,肯定有一种是与事实不符的。总不可能是又看得到又看不到吧。且不去论他,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因为我们的神舟还要继续升上太空。不妨等等。
觉得值得深思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赞叹杨利伟的诚实(杨利伟说的肯定是他所见的真实情况)时,似乎又是在不自觉地犯了神化英雄通病。因为一个英雄的诚实太可敬可爱了,太让我们意外了,于是我们便把第一个盲目兴奋(发现在外太空竟可以看到长城)让位于第二个盲目兴奋(发现我们的英雄竟然出人意料地诚实地宣布前者是虚幻的)。但我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杨利伟的不到一个昼夜时间里,也许真的是没办法看到长城的。他说的是他没有看到长城,而不是在外太空看不到长城。
所以在外太空看不到长城,也许还不是真命题。这个结论,再等些时间自然会有的。
世界上有比这更美的事?这是一句什么修辞
反问修辞手法。
反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与设问区分很容易:从形式上看,反问有问无答,反问的“问”中已经包含了答案;设问则是自问自答。
设问的特点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通过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扩展资料:
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比喻法比喻可使新闻主体更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如,8月26 日,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3秒18的成绩列小组第二,顺利晋级决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进入奥运会男子短距离竞赛项目的决赛。
《青岛晚报》次日在头版左上角刊登了大幅图片并配以醒目的标题:刘翔跨进“伟大决战”。这一标题利用暗喻手法,将刘翔这一突破比作“伟大决战”,突出其在中国田径史上的历史意义。
排比法标排列的形式美也能体现出版面创意。在版面策划中通过一系列稿件的组合,形成排比、对偶、对称等多重修辞并用的形式,往往能使标题与版面珠联璧合,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如,《青岛日报》8月 28日4版,同时刊登文章:“刘翔神了”、“女排赢了”、“晶晶笑了”、“慧娜拼了”四篇文章,形成排比。
并分别配以“夺金牌、破纪录”、“有望在 20年后重新捧起奥运冠军奖杯”、“不苟言笑的她赛后自称其实我很激动”、 “‘神鹿’复活 震惊雅典”的肩题或副题及相关图片,将当日比赛过程中我国运动员夺金情况传达给了读者,而且在版面组合上形成一定的气势,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辞手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读《伤仲永》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伤仲永》有感750字(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事件大概说:金溪此地有一个世代都靠耕地为生的家庭,其有一童名为方仲永。在仲永5岁那年,忽然要"文房四宝"。在农民家里不可能出现这"四宝",他父亲感到很惊讶,"借旁近与之"。借来"四宝"之后,方仲永立刻书诗四句,并加上自己的姓氏。全乡的秀才观看诗后,对仲永大为赞赏,全乡上下都知道出了一个"神童"。
一些人出钱买方仲永的诗,他父亲认为这是一个赚钱之道,就常带仲永外出,不使他有学习的机会。
14年后,方仲永完全成了一个庸人。
……
天才,顾名思义,就是天生的才华,比普通人的造化当然要高得多,只要加以教育、学习,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难得的人才。"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因为方仲永他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进取、进步,只是原地不动,而别人却在努力奋斗,致使把它超过,最后,他无可避免成为庸人。
要得到进步,就得不断学习。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之境的。业精于勤,不勤奋、不认真、不努力,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学习,那天才就只能"湮灭"。
历史上中外勤奋的名人还少吗?他们哪一个不是勤奋学习?哪一个不是刻苦钻研?哪一个没受过挫折?哪一个又是不"受之于人"的天才?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今天,我们比方仲永那个时代的学习条件好得多,更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学习。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不是他父亲贪图小利,方仲永必定成为一个人才。我们现在应意识到自主学习,父母不能完全给予我们学习环境,我们要自己去给予自己。
勤学是成功里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或许我们并不是如何如何的天才,但从这一刻做起,努力、勤奋,必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也不抹灭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现在,还为时不晚。
最近读了王安石的《伤仲永》,内心泛起了一丝悲哀,但更多的却是气愤。《伤仲永》主要讲述了一个神童,虽然五岁便能“书诗”,但因不再学习,而逐渐没落,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仲永的泯没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被他人的“宾客之待”、“钱币乞之”冲昏了头脑,可我却觉得,是仲永自己毁掉了自己。
在方仲永初次“啼求书具”时,他的父亲欣然同意,“借旁近与之”。可见,仲永的父亲还是有意好好培养他的。可是,方仲永从此便不再学习了,只靠自己原有的一点功底为他人作诗。我相信,如果方仲永坚持要继续读书,仲永之父是不会反对的。
记得2008年奥运会上,一个小女孩在舞台上高唱《歌唱祖国》,瞬间震惊四座,撼动全国。人们都沉浸在这天籁般的声音中,那个小女孩一夜成名。到了现在,这个小女孩也到了文末方仲永的年纪,却也逃不过“泯然众人”的命运。一个是神童,一个是童星,都因为一时的自满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的确如此,但是有一部分人生来就看到了较为美丽的风景,可从此以后便驻足不前,甘心当一个“扎营者”;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虽然生在崎岖的山路,却仍然坚持向前,永远做一个“攀登者”。在这场旅行的最后,“攀登者”所收获的美景,定会远远超过“扎营者”。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扎营者”,他虽天资聪慧,但却不思进取。王安石因为这样一位天才的陨落而悲痛不已,而我认为,方仲永是自己将自己变成了凡人,他有什么可值得别人为他悲伤的呢?
其实神童并不少见,但是他们很多因为自己与外界的种种原因而被埋没。一个天才真的应该被过早发掘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少人能抵得住“名”“利”的诱惑。在我看来,只有默默无闻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收获知识。
方仲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才也需要学习,因为谁也不可能是永远的天才!
在我们的成长中,最需要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是挫折,是磨练,是……”是的,在成长中,这些都必不可少,但我还是认为,在我们的成长中,最需要的还是知识。
有人会问,在自然界中,为什么唯独人类成了世界的主宰?就是因为人类的成长中有了大量的知识,之所以这样,人们才要继续的学知识,懂知识。课文《伤仲永》中不就是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吗:即使是仲永这样的天才,在成长中没有接收到教育,就依然还是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而如今那些不是天生的才子,在成长中接受了教育,一样还是成为了天才,所以,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知识。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难忘的事——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那时,我还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小顽童,那天,妈妈一早因为有事,便对我说:“王为,今天买书你自己去吧,我今天有急事!”啊,这对当时那个胆小怕事的我来讲,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怎么,那个平时老喊自己胆大的小鬼不敢去拉?”妈妈似乎从我眼里看出了我的不安,但我害怕虽害怕,但我可是很爱面子的人:“谁说不行,放心吧!” 当我来到书城,在琳琅满目的图书柜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时,我高兴的来到收银台前,心想:“这也不过如此吗?”这时,收银台的阿姨说:“你买的这本书今天打八折呢!你算算多少钱?”我硬着头皮算了半天,也没个头绪,我红着脸,后悔当初课堂上没有多学一些知识,如今使用上才发现出丑了,如果可以,我愿意去好好在听老师讲课。我硬着头皮,声音像蚊子叫一般说:“我算不出来,您告诉我吧!”“哈哈,原来是个没知识的小孩!”她笑了笑,告诉了我钱数,我付了钱后变红着脸跑回了家。
自打那以后,我便不断看书增加知识,可不想让旧事从演。
不必说知识能使人发展,知识能让人进步,也不必说,知识能带给我们方便,幸福,单是一件成长中的小事,无不体现出知识的重要,所以,同学们,知识是求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成长中需要知识,让我们学习更多,掌握更多知识吧!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伤仲永》是初中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这不无道理。我想,其意在从小告诫我们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不可给予天资过高的价值。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我们生活中其实不缺天才,为何笑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一颗树苗的品种好,这只是一种先天的优势,倘若不勤加施肥、浇水,是很难茁壮成长的。人也一样,天资作为与生俱来的特质,要想不止于神童,后天还应吸取知识的养分,在学习中将自己的优势发扬。
有些人在天资上倾入过多感情,恃才傲物,不屑于与他人一道学习知识。但是几年后,则“不能称前时之闻”,又几年,落得“泯然众人矣”的结局,可能始终都不明白是无知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一个人即使是巨人,知识和能力总归是有限的,我们只有虚心学习,“继往圣之绝学”,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才能登峰造极,看得更远。
文中的邑人“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将天资作为获利的手段。有些人凭借天资,在幼年小有成就,觉得往后会一帆风顺,便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其结局亦可知。记得一篇报道写到,父母拒绝了孩子出道的机会,让孩子先安心读书。父母其实是想让孩子读书来增加一定的底蕴,否则小时还有受欢迎的资本,以后的路就很难走了。何炅说自己尽管小有名气,仍经常看书和学习,这样才能避免言语的空洞,因为如果不接受新的知识,主持一段时间后思想就感觉枯竭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成才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还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帝范》有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仲永的天资如此之好尚且成为众人,故资质平庸之辈应更加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学习啊。
近日我阅读了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读罢,心情很是不快,但有所悟,不快的是对方仲永幼年天资聪慧却少年平庸无奇的大转变而惋惜。这件事也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最终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天资,而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
方仲永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天资聪慧“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同县的人都愿花钱请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就把仲永用作赚钱的工具,来谋取钱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仲永的天资开始慢慢的退落。仲永年二十宛若常人“泯然众人矣”。
可惜啊!为何仲永幼年天资聪慧,却年少“泯然众人矣”,其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这事例是在警示我们知道:如果你想要有所为,即使你是一个天才,也是离不开后天的勤奋学习。
郭沫若曾经说:“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奋是成正比的,如果个人不勤奋努力,那么他天资再好也没有用,终会变为常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良好的天资,只要他不懈的学习,照样会有一番大作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俄国托尔斯泰,他在年轻的时候曾为了自己丑陋的相貌而失落过,在低沉了一段时日之后,他并没有因为外表的缺憾,自甘落人,他将全部精力转
移到挖掘自己的潜能上,他坚持文学创作,后来他在文学,哲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人才,多么诱人的字眼。要想成为人才就必须跨过懒惰这个禁忌线。
生活告诉我: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天资而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勤奋。
我们在前些天刚刚与老师一同学习了由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这是一篇评论教育的事,通过学习这篇古文,使我深深的明白了后天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伤仲永》这篇古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平民,在他生长到5岁时,还从来没有见过书写用的工具,突然有一天哭着喊着问父亲要,因为家里没有,所以父亲特意向邻居借来了工具,当他拿起笔来就立刻写下了4句诗,父亲觉得很奇怪。这件事马上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有学问的秀才都想来认识认识这位“神童”,有的人还特意请他的父亲到家里做客,有的用钱求方仲永作诗,他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方仲永到处做客,没有让他继续学习了。到了,十二三岁时,他做的诗就没有以前做的好了,而再过几年,他就如同常人,再也做不出诗来了。
由此,我也想起了前些天在《青岛晚报》上的一篇文章,那是一篇介绍“数学神童”鲍某某的事,文章记述了他从出生到现在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同样是14岁,为什么他就知道这么多数学知识,而且能提前上大学呢?”这些问题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为什么他的语文和英语又会这么差呢?”当我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章我从得到了答案,他虽然有数学天赋,但他没有语文和英语天赋,有天赋的那一门功课,只要老师一点,他就会明白,而没有天赋的那些科目,就要老师细心的讲解他才会明白,而他又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数学上,所有数学就提前达到了大学标准,其他科目也因此没有学好。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是数不胜数,在一个班里学习的同学,有的语文好,有的数学好,有的英语好……但没有一个同学是在这所有的学科中学的都很好,我们都是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才能学好,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接受后天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应接受后天的教育,成为一名能为国家效力的人才!
我们都已学过《伤仲永》这篇课文,故事的结局很使人感伤,想想方仲永曾是那样聪明,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普通人,我有很多感受,现在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故事吧。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家,世代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还不识书具,一天却大哭着向父亲要,父亲很诧异,忙向邻居借来给他,他当即就写下了四句诗,并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仅如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也能很快写出,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渐渐地大家都来求方仲永题诗,并给予了许多好处,从此仲永的父亲每天带他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等到仲永十二三岁时,所作出来的诗已无过人之处,到二十岁左右,他已完全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
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也因他的父亲贪图钱财,只顾眼前利益,不让他学习,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真可惜!
从方仲永身上,我认识到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关键作用。象方仲永,他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渐渐地由一个天才变为了一个普通人,想想看,仲永这样一奇才都会变成普通人,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恐怕想成为普通人也不能够吧!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趁现在努力学习,相信我们这些普通人也会有所成就,不是吗?
再者,仲永父亲也不对的地方,因为仲永父亲的贪心,才会使仲永失去学习的机会,如果把仲永送到学堂读书,那仲永长大一定能够创出辉煌的成就。因此,我想对天下的父母说:“你们以后不要太贪财,要注重孩子的将来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学习知识,登上知识的高峰。作为孩子的父母,应把眼光放长远些。”
在学习上每个人都应贪心,但在钱财上过度贪心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让我们好好学习,吸取方仲永的教训,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强大。
记住,千万不要做第二个方仲永。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因为不去学习,而沦落成一个凡人的故事。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引人深思,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
首先是对于学生来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确是个极有天赋的儿童。他五岁时就可以指物立诗,并且这些诗都很有文理,令人称奇。可是拥有天赋并不表示拥有永远的优秀与成功。方仲永虽然有非凡天资,但他没有去学习,去提高,所以最后成为了普通人。如此聪明的人不努力会沦为普通人,那么没有很高天赋的人不努力,结果会怎样呢?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加倍地努力进取。
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一下:设想方仲永是一个天赋不高的孩子,但他十分要求上进,日夜都在刻苦地学习。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呢?我估计这个后天不断努力的方仲永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许多人都认为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天赋更重要。没错,因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所以现实与想象中的两个方仲永有着不同的天赋,不同的努力程度,同时也有不同的结果。这正如大文学家茅盾所说:“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因此得到,后天自身的努力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该深思的是家长。方仲永那么聪颖的孩子,最终竟会沦为普通人,主要的责任是在他父亲身上。方仲永的父亲发觉了儿子的天赋,很是高兴。但他没有及时把孩子送去读书,让孩子进一步提高,而是每天带着孩子到处拜访,以孩子的天赋换取别人对他的宾客礼节和钱财。方仲永的父亲就这样,贪图自己所得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毁了孩子的一生的美好前程。这不仅仅是方家的损失,更是社会人才的损失!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负起责任,不可为了自己,而摧毁充满希望的明天。
方仲永的教训告诉人们:家长必须给孩子创造条件,而孩子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不能辜负了自己、家长和社会。
最近,我刚读完王安石所著<<伤仲永>>一文,感触颇多,不禁为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而惋惜.神童方仲永由神入凡的经历,追根寻源,不可否认有众多原因,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使其成长产生了畸形。
年幼的方仲永才华出众,其父在名利的诱使下,使单纯的方仲永过早的接触了外界环境,邑人经常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的行为,终使得他不使学渐埋没了。
古语曰人性如素,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此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让我们放眼当今社会,试问: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最需要什么?你可能已经猜到——人才.如果我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人才,我敢肯定你此时一定很茫然。
在我看来,真正的人才是拥有自主意识的智者,而不是遇事只会照搬教条的机器,比较当今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而美国却人才过剩。
我的答案是:环境。
美国社会十分注重培养青年的独立意识,当他们还是幼年的时候,便同过为父母做家务取得零用钱,十八岁以后差不多都能自力更生了。
前美总统里根的女儿曾领取过救济金,有人不禁要问,堂堂美国总统连自己的女儿都养不起吗,他配做一位父亲吗,错了,这就是独立,只有脱离了家庭,面临生存的问题.他们才会凭借自己的才能与素质与他人竞争,物竞天则,适者生存,美国社会才会拥有如此多的高素质人才。
而在中国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父母从小就要为孩子的生活而拼命挣钱,供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比比皆是。
学习+父母供养+结婚生子+吃喝睡=生活,成了恒等公式,乃至于现今社会出现了一批啃老族。
试问,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人才能够竞争,能够创新吗?如此社会又怎会发展,国家又怎会强盛。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希望方仲永的例子越少越好。
今天我读了王安石的《伤仲永》,心中不免有些惋惜,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金溪县有个平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还不知道文房四宝。有一天,他忽然放声大哭,问父亲要这四样东西,父亲很诧异,从别人家借来后给他,仲永接过后立即写了四首诗,并题上自己的姓名,同乡的人都来观看,并说是神童。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即便能写好,同乡的人都很稀奇,渐渐他的名声大了,人们都把他的父亲当做上等客人看待,有的人还用钱来让伤仲永作诗。父亲见有利可图,便不让他上学,天天拉着他去拜访同乡人。
当他十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与之前相比了。当他二十岁时,已经没有新的诗可作了,也就是说他的才能已经消失了。
王先生说再聪明再神童的人,后天教育不做好也不能成才;再笨再傻的人,后天教育做的好,再经过自身的努力,也能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但有的是天才,后天的教育做的好了,后来怎么还是没成才呢?读下面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一少年大学生钱某,十二岁熟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闲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最后荒废到退学当了油漆工!为什么哪?天才也需要谦虚和勤奋,踏实和努力。
又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常常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长了,他的双眼渐渐的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不是天才,但他恒心和努力成就了一生的辉煌事业。
我赞成王先生的话,人成才在于后天的教育,更在于自身的努力。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不是起决定因素,我们还是要做好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踏踏实实的学习就会成为栋梁之才,反之,天资在好,如后天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的。
简单的说就是:“受至于人”而不是“受之于天”,记住一句话:天才在于勤奋!
今天,我们学完了第五课《伤仲永》,这是一篇古文,虽说一些字有些难以理解,可是经老师的点拨之后也就豁然开朗了。不仅如此,我还有了些新的见解和体会。
文中的仲永可以“指物作诗立就”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神童”,他天生通达聪慧,5岁时写的诗就可以达到“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的程度,可见他拥有常人所没有的一份天资,可是他的父亲因贪图钱财,拉着他四处拜访,不让他继续学习,导致方仲永的那份天资慢慢地消逝了,最终成了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文章的结论颇耐人寻味。对他的遭遇我们除了惋惜和同情外,还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责备,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丝小利却为国家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难道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吗?
方仲永天性聪慧,却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最终成为了普通人,而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如不好好接受后天的教育,岂不是连普通人也不如?
是啊!坐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都不一定拥有与生俱来的那份天资,但父母却尽力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条件、环境供我们上学,是为了我们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有所作为,考个好大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心里虽也明白,可就是有心无力,难以付诸具体行动。平日里父母的唠叨和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们置若罔闻,学校里,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良苦用心我们难以理解,可当我们有了小小的进步时,笑的最欢的不正是他们么?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学是成功之母,勤能补拙,近乎智,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个不是通过勤奋学习而取得成就而得到世人称赞的呢?匡衡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勤奋读书,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并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们都并非天生聪慧,他们的才能也不一定比方仲永优秀,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的坚持和勤奋。
事实证明: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勤奋的。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宝贵的时光,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超越自己,突破极限,千万不要“老大徒伤悲”哦!
求文:不要让别人知道
我的初中生涯是在青岛新华中学(6中的前身,那时社会上称之为“新华庙”)度过的。那几年,正值文革动乱中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但由于教我的几位老师对学生都有一颗真诚的心,对教育事业都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渊博知识,特别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的命运。
武作育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语文课。印象中,武老师是一个深得学生喜爱的“干巴老头”:脸庞清癯红润,目光炯炯有神。他性格开朗,语言幽默。听武老师讲课,那是一种享受。他往往能把一篇艰深的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深讲透。他备课很认真,可授课过程中从未见他看过教案。每每上课,他把教案,甚至把课本往桌子上随便一放,便滔滔不绝地开讲起来。他可以纵古论今,可以旁征博引,唐诗宋词、名家百篇……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武老师善于启发诱导,鼓励思维,当堂消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武老师经常邀请一些同学到他家,拿出已经泛黄的剪报,让我们看他发表过的文章,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名成家”……要知道,他的观点在当时是极其“反动”的。可就是他的“反动”让我在崇拜老师的同时把老师的话牢记于心。兴趣、动力,加上武老师高超的授课艺术,使得我们这个班同学的语文水平普遍很高。有位同学现在已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我本人1979年参加高考,语文下的功夫最少,成绩却最好。如今我也常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这些都得益于我初中的语文基础,源于武老师当年的“反动说教”。
如果说我的语文水平从武老师身上获益匪浅的话,我在工作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更要深深感激他。
记得上初中的第一天的校会上,学校号召大家捐铜献铁,我立马回家把一只破旧的大铁锅扛到了学校。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引起武老师的注意,并安排我当了班长。现在想想真令我感动:一位46、7岁的老教师,竟拿我这个十几岁的小毛孩子很“当盘菜”,他从来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跟我和其他同学谈工作,谈学习,从各方面培养锻炼我。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却从来不居高临下,在他的词典中,根本就没有“体罚“、变相体罚”这些字眼,而“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在武老师身上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武老师住在龙江路,从我们读初一的第一周开始,他每天起床后,先花5分钱到饭店喝一碗豆浆,然后赶到学校跟我们一起沿着江苏路跑到太平路,再经东方饭店绕到“山大医院”跑回学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盛夏酷暑还是三九寒天,我们始终坚持跑。有一次,刚刚到了“折返处”,突然下起大雨,武老师完全可以顺道回家,可他大步跑到队伍的前面。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声中,男女同学在一种神奇,也很神圣的力量支配下,跟着老师“勇往直前”,最后“胜利”返回学校。
可别小看这每天的跑步,它的意义不仅使我们班在每次的学校田径运动接力项目上所向披靡、团体总分男女第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同学都养成了一种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自己也很难想像,从初中开始,习惯“逼迫”我从高中跑到农村(下乡插队),从农村跑到部队(当兵),又从部队跑到大学,从大学跑到今天……一直跑了30多年!由此培养锻炼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在我生命的旅途中,在我工作和事业上所起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
老师,您对我的一生很重要。
宋懋钰老师――
我们的英语老师。当年教我们英语的时候估计也就是26、7岁吧。宋老师,人长得仪表堂堂,脾气随和,乐观向上。我们从来没见他发过火,也从未见他皱过眉。宋老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和英文。他嗓音洪亮、圆韵,不论是讲普通话还是讲英语,发音都非常标准,而且(用现在的话说)叫很有磁性。宋老师知识面很广,不仅英语教得好,对化学也很有研究。那天,我们的化学课老师生病,宋老师自报奋勇代了一节课。他自创的“联想记忆法”使我至今对化合价倒背如流。
宋老师跟学生关系非常好,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我们读初中那几年,夏天中午休息时间长,宋老师几乎每天午饭后都带我们去洗海澡。有一次游泳后大家感到很累,有点走不动了,宋老师快步走到前面,风趣地喊了一声:Let’s go together――小子们,别落下,走呀!同学们一下来了劲头,很快赶回了学校。
有人说,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回忆当年上宋老师的课,枯燥单调的英语,到了宋老师那里,比听故事还有味道,想走神都很难。
当年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反潮流勇士”张铁生公开宣称: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受其影响,很多学校的学生几乎不学英语,老师认真教的也没有多少。可我们的宋老师却不一样,他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教学上。现在的初中老师大都强调死记硬背。可宋老师却是把提高学生兴趣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能力,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
读初三时,宋老师曾组织了一场全级部的英语朗诵会。各班英语高手纷纷登台亮相。英语主持,英语背诵诗歌,英语讲故事……全是英语!一时间,英语热“席卷”全校。
受益最大的当然是我们学生。据我所知,凡是宋老师的学生,毕业后考入高中者,发音都是一流的,令其来自他学校的同学好生羡慕。由于初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当兵后,跟着收音机就可以自学。由于初中对英语有了极大的兴趣,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假思索地添上了四个字:英语专业。它最终成为我一生从事的职业。
老师,您对我的一生很重要。
孙秀华老师――
在教导处工作。跟孙老师熟悉并留下难忘印象源于一件“意外”事件。
一天,课间我帮老师打开水。由于心里想着回教室跟同学玩,所以走得很急。刚从前院拐进通往中院的胡同,只听“砰”的一声,我手中的暖瓶重重地碰在孙老师的膝盖上。顷刻间,滚烫的开水从爆裂的暖瓶中洒在老师的腿上,疼得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直流眼泪。几位路过的老师赶紧把她搀扶到卫生室。看着孙老师腿上被烫起的一片红红的水泡,我这个老师眼中的“老实孩子”吓蒙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孙老师忍着痛安慰我说:“没关系,过几天就会好的。”“老师,我,我,……” 看到我依然惊恐万状的样子,孙老师又强作笑颜,朝我摆摆手:“上课去吧,别当回事,你也不是故意的。”
我也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去了,甚至没有去办公室向老师表示歉意和问候。而孙老师呢,一直到毕业,见到我都跟往常一样,总是满面春风,和蔼可亲,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当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每每忆起这件事情,总是激动不已。它教我懂得什么是宽大为怀,什么是为人师表,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以学生为本——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让我感动永远。
我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回忆,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初中老师,比如王栋老师、门秀山老师、还有“乔老爷”……
如果说,我对自己的进步成长还感到满意的话,那么,我所有的一切与我初中可敬佩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爱与责任,这是对我所钟爱老师的最好诠释与概括。
值此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向在我成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了初中老师,向帮助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谢谢老师!
后记:
年近60的孙老师现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去年教师节那天,青岛晚报刊登了我回忆孙秀华老师小文章。第二天,我在青岛6中领导的帮助下找到了孙老师。我邀请孙老师到酒店吃饭,并特意安排了我的一名学生(也当了近10年老师)作陪。提起当年我犯的错误,老师仍记忆犹新(足见那热水的“厉害”)。我的学生对“师奶奶”的人品敬佩不已,深受教育。
宋懋钰老师一直在青岛6中工作,从中层干到校长直至退休。6中有今天的发展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他现仍在一所私立学校为岛城的美术事业发挥余热。我们经常见面,他对我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很自豪,对我这个还算“争气”的弟子感到满意。
教师节当晚,我来到住在龙江路上的初中班主任武作育老师家探望恩师和师母。武老师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他依旧像当年那样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思维敏捷,谈吐风趣。说起当年给我们班主任时的一些情形老人记忆犹新,他甚至连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父母的职业、单位都说得准确无误 。当我对老师在我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示感谢时,老师只是淡淡一笑:“呵呵,恐怕主要还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吧!”
老师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散步,下午会友,晚上读书、写作。老师拿出前几天他发表在《上海滩》上的《追忆山大老校长华岗》一文让我看,拜读后,感觉老师文章思想深邃,文字洗练。尤其是对60多年前对师长、学友和其他一些事情的追述竟然那么详细具体,感人至深……
对比老师,我感到自己还跟当年一样幼稚,无知。在老师面前我,我感到自己知识匮乏,感到自己依然很渺小……
我永远是老师的小学生!
上一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编辑部
下一篇:万方怎么查找统计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