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岩石学报

发布时间:2023-02-15 02:13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岩石学报

叶洪 陈国光 郝重涛 周庆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 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表现为6个各具特色的构造运动及内部变形的一级块体(青藏块体、甘新块体、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及东南沿海块体。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现代构造运动受制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及西太平洋构造带两方面的影响。中国大陆西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中国大陆东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则主要分别受菲律宾海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太行山以西的华北西部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影响为主,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以西太平洋构造带影响为主,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华北中部地区可能是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大陆板内各个块体之间的边界在很多段落上表现出弥散性变形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幅度是有限的,这些都与岩石圈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变形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上述块体内部,应变能的释放主要沿着原有的构造软弱带进行。在中国大陆东部的各个块体内古裂谷或被动大陆边缘的地壳颈化带是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而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古生代以来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主要的构造软弱带。大地震往往沿着上述构造软弱带成带状分布。板内大地震复发间隔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变形的速率比板块边界要小一到两个数量级,这对板内块体运动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限定。

关键词 地震构造 地球动力学 中国大陆

1 引言

从本世纪初阿尔冈()最早提出喜马拉雅大陆碰撞的设想算起,中国大陆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中、外学者好几代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世界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块热土。各种科学基金及国际协作组织争相立项,各国地球科学家纷至沓来,都想在中国大陆内部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大陆的这一科学魅力首先来自于它在全球构造格架中所占的独特的构造位置(图1)。从全球构造的角度看,中国大陆正好处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全球规模巨型挤压构造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接合部位。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代表着全球规模南、北大陆的聚敛与碰撞,它横贯欧、亚、非三洲自西向东延伸,在中国大陆内部东经104°附近嘎然终止。这一巨型构造在这里的突然收尾,显然是因为受到了近南北向西太平洋构造带的阻挡,在这里它的巨大的近南北向压缩变形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西太平洋边缘近东西向板块聚敛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大陆东部构造变形相协调。

图1 中国及邻区现代板块及板内运动示意图

中国大陆地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本身的复杂拼合结构。中国大陆既不同于典型的北大陆地块(如西西伯利亚、俄罗斯),也不同于典型的南大陆地块(如非洲、澳大利亚、南美等)。它是由部分北大陆碎块、部分南大陆碎块以及若干位于南、北大陆之间的小陆块拼合而成的。在漫长的拼合历史过程中,围绕着相对比较刚性的古陆块形成了大量相对比较韧性的不同年龄褶皱带。

中国大陆基底这种软硬相间的拼合结构,加上上述两个超级构造动力学系统在这里的强烈对抗与相互协调,必然使其现代构造运动及变形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中国大陆内部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下发生的。例如: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缩短、地壳增厚及向东挤出;天山、阿尔泰山的再生隆起与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快速沉降;华北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拉开与迁移;华南地块的持续缓慢隆升及东移;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东部斜向碰撞及其在中国东南沿海引起的挤压剪切变形等,这些都与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软硬相间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有关。这些热点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而且对于认识整个地球大陆岩石圈构造行为及变形机制具有普遍意义。

地震构造分析历来是研究现今地球动力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震就是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破裂-错动事件。目前已有日趋成熟的地震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方法可对地震与构造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各次地震的构造力学背景、震源破裂过程以及地震活动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大陆内部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大陆内部块体相对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十多年来,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计划,我国在地震区划、重大工程及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到地震构造方面的一系列基础研究。由此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新的基础。在本文中,作者想应用近年来在地震区划及工程地震工作中积累与收集到的各种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古地震、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形变带等资料,对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特征作一次再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地震构造的侧面对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大家关心的某些问题作概要的讨论。

2 中国地震构造分区及大陆板内块体

地震的空间分布曾是确定现代岩石圈板块边界的重要依据,同样,大陆板块内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块体性,在地震的空间分布上也有相应的反映。但是,由于板内地震分布的弥散性,情况比较复杂,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岩石圈板块,一般根据巨型地震带的展布,就可以相当明确地划分板块边界,而对于板内块体,除了需要考虑地震空间分布外,还需要更多地从地震构造的区域特点上去进行分析,也就是首先需进行地震构造分区。

根据地震空间分布及地震构造的区域性特点。我们将中国划分为以下10个地震构造区(图2):甘新地震构造区、青藏地震构造区、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东北地震构造区、华北地震构造区、华南地震构造区、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南海地震构造区。

上述10个地震构造区中,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及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分别与喜马拉雅板块碰撞带及台湾东部板块碰撞带相对应。另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及南海地震构造区,可看作是板缘及板内构造区的过渡。其余的6个地震构造区则具有板内地震构造区的性质。

将这6个板内地震构造区的位置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分布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上述板内地震构造区大多都是以一两个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古陆地之外,一般围绕着古生代以来的褶皱带。例如:华北地震构造区是以著名的中朝地台为核心的;东北地震区以松嫩地块为核心,周边为古生代褶皱带;华南地震构造区以扬子地台西部为核心,东侧围绕有古生代褶皱带;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大致以华夏古陆块为核心;甘新地震构造区由塔里木地台、准噶尔地块以及发育其间的古生代褶皱带组成;青藏地震构造区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但其中夹杂着一系列较小的古陆块,如:柴达木地块、羌塘地块、冈底斯地块、松潘-碧口地块等。上述各个地震构造区具有各自独特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地壳变形和地震能量释放方式以及块体运动方向。因此应被看作是在现代构造运动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内的一级块体。

图2 中国震中分布及地震构造分区

Ⅰ—甘新一级地震构造区;Ⅱ—青藏一级地震构造区;Ⅲ—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Ⅳ—东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Ⅴ—华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Ⅵ—华南一级地震构造区;Ⅶ—东南沿海一级地震构造区;Ⅷ—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Ⅸ—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Ⅹ—南海地震构造区

这些大陆板内块体的边界一般沿袭先存的断裂带或古陆块缝合线发育,但并不一定与前期构造单元的边界完全吻合。

与板块边界的情况不同,板内块体边界的地震活动性在许多段落上表现出明显的弥散性,地震活动的强度也很不均匀。依据地震活动性的强度及分布特点可以将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1)线性快速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北边界,沿着阿尔金断裂、祁连山山前断裂发生大规模走滑运动,地震密集分布,这类板内块体边界,类似于板块边界,边界两侧块体间的相对运动速率较大,最大可达到1cm/a左右的量级。

(2)弥散型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东缘及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西段,地震沿着多条断裂呈宽带状分布,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总体来说可能有相当大的幅度,但位移不是沿着一、两条主干断裂发生的,而是通过有相当宽度的弥散型变形(distributed deformation)来实现的。

(3)微弱运动边界。例如华北块体与东北块体的边界,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东段,华南块体与东南沿海块体之间的边界,地震活动性不强,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微弱。

板内块体边界地震活动的这些特征说明大陆板块内部块体的相对运动与板块间的运动相比,在活动强度与方式上均有很大差别。

3 中国大陆板内一级块体运动模型

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的各个板内块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相对运动及内部变形调整[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破裂带为研究大陆内部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块体构造运动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图3、图4)。根据我国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5]及50多个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3,4,23,27~29,31~36],我们对大陆内部块体的现代构造运动得到如下认识:

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推挤向北运动,总的来说表现为近南北方向的地壳压缩变形并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北作右旋扭动。其南部的青藏块体内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虽然内部及边缘有小块古陆块卷入,但总的来说比较韧性,因此,内部变形调整量较大,整个块体发生强烈压缩变形,地壳加厚,地面隆升。由于它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尾部,南北向挤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西侧的挤压强于东侧的挤压,造成青藏块体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同时向东呈喇叭型挤出,其北部向北东东方向运动,其南部向南东东方向运动。位于青藏地块以北的甘新块体主要由刚性较强的古陆块组成,在古陆块之间夹持着相对比较韧性的褶皱带。在青藏块体的推挤下,甘新块体向北运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近南北向,内部变形调整主要表现为古陆块间的褶皱带的压缩变形与地壳增厚,致使原来已经夷平的天山、阿尔泰等古生代褶皱带上升形成再生山脉。

图3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解

图4 中国大地震地表破裂带

中国大陆东部的基底由松辽、华北、扬子、华夏等古陆块及围绕着这些古陆块的古生代至早—中生代褶皱带组成。以上述古陆块为核心,自北向南形成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本及东南沿海块体,其中受西部动力学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华北块体。华北块体的西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受甘新块体及青藏块体向北及北东方向运动的影响,沿着近南北及北北东方向的断层发生右旋张扭运动并在尾端形成北东或近东西向的拉张盆地。这一运动形式在太行山以西表现得最为典型,并可部分影响到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地震断层往往表现为北东及北西两组共轭剪切断层的活动,这一情况与华北西部地区的以北北东向右旋扭动为主的张扭性活动方式明显不同,说明华北东部地区的现代构造活动主要是受西太平洋边缘板块运动的影响。震源机制结果还表明:这一来自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的影响可以越过郯庐带影响到华北中部地区。因此位于太行山以东及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是受东西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以华夏古陆残块及沿海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褶皱带为基底的东南沿海块体明显受到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弧与台湾陆壳碰撞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沿海有一系列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北东走向的山地缓慢隆起,地震活动强度从沿海向内陆海逐渐减弱。位于东南沿海块体与青藏块体之间的华南块体其西半部基底为扬子古陆块,东半部基底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在东南沿海块体及青藏块体的东西两侧挤压下缓慢隆升,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也为北西向,但现代构造活动较弱,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强度最低的块体。东北块体的基底为松嫩古陆块及其周围的褶皱带,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及日本海小板块反向俯冲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4 大陆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释放方式

4.1 块体内部构造软弱带

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应变能的释放除了沿着上述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进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块体内部沿着各种先存的构造软弱带进行的。当先存的构造软弱带方向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时,具有最大的活动性。

中国大陆东部的前寒武纪古陆块特别是华北地块,在中、新生代时期曾普遍遭受过裂谷作用的改造。在裂谷强烈扩张时期,沿着裂谷带上地幔软流圈上拱,地壳减薄,形成地壳颈化地带[17]。地壳颈化带是中国大陆东部重要的构造软弱带,华北的板内大地震大多沿着这些地壳颈化带展布。例如,汾渭带、银川-河套带、华北平原带、郯庐带中段等。东南沿海最重要的一条地震带——广东滨海地震带,则与南海第三纪扩张时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地壳颈化带有关。

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晚古生代或中生代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许多大地震沿着这些地带分布。

4.2 块体内部主要变形方式

4.2.1 走滑及共轭剪切网络

从地震震源机制及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变形带上可以看出,走滑断层作用是中国大陆板内地块内部最常见的变形方式。无论是中国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震都是以走滑错动分量为主的。走滑一般沿着那些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的原有构造软弱带发生。由于最大剪应力是成对出现的,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形成各种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例如,在华北地块的中部,主压应力方向以北东东向为主,地震大多沿着北北东向古近纪古裂谷地壳颈化带及北西西向古裂谷横向断裂发生,形成锐角指向北东东的共轭剪切网络。在东南沿海地块存在着锐角指向北西西的较小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

4.2.2 走滑拉分

走滑断层引起的尾部拉张或错列部位拉张,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常见的另一种块体内部变形方式。中国大陆东部有一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正断层性质,它们都是由走滑拉分引起的。特别是华北地块的西部,因受到青藏地块向东北方向的推挤,沿着北北东方向及近南北向的右行走滑断层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至近东西走向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些盆地的边缘及内部主要断层大多以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为主。例如图3所示河套盆地1979年五原地震,即是典型的正断层。

4.2.3 逆冲及地壳缩短

在中国西部,除了走滑断层引起的地震外,尚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是由逆冲断层引起的。例如图3所示的1963年乌恰地震、1965年乌鲁木齐地震、1969年乌什地震,以及1985年乌恰地震等。地震资料还表明,在中国西部即使是走滑断层性质的地震也往往都含有逆冲断层的分量。由此可见,逆冲作用以及与此相伴的地壳缩短作用在中国西部板内地块内部的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西部,板内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的主要释放方式是走滑加逆冲,而在中国东部,则是走滑加拉分,两者形成明显对比。

4.2.4 块体旋转

近来块体旋转在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结果曾指出华北地块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存在着反时针旋转。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指出在青藏地块的东缘,存在着一系列北西向小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我们设想由于板内块体运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像岩石圈板块那样作大幅度的平动,因而往往需要用块体转动来调整各自的位置及释放应变能量。

著名的“南北地震带”沿着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收尾的部位展布。它是中国西部大陆相对于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的结果。沿着南北地震带,发生较多的块体旋转不是偶然的,它说明块体旋转可能在调节中国西部及东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构造变形区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西部大陆相对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因此南北地震带以西的块体转动多为顺时针方向,其以东的块体旋转多为反时针方向。

5 大地震复发周期与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速率

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史前地震研究对现有地震资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补充与外延,它不但大大拓宽了我们对地震空间分布的视野,并且使我们对地震事件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开始获得某些认识[24,26]。

我国现在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发现并进行过年代测定的全新世史前地震遗迹已达近百处[6]。在很多地方通过详细的槽探工作,证实了史前地震事件的多次重复,并采用14C,热释光,ESR等多种测年手段估算了大地震的复发间隔。

从表1列出的史前地震复发间隔时间可以看出,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大地震的复发间隔一般在1000~2000a;甘新块体大地震的复发间隔约为2000~3000a;华北块体的大地震复发间隔一般为2000~5000a或更长,这与板缘地震带大地震复发间隔仅为100~200a相比,相差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这一事实与上面提到的板内块体边界运动的弥散性及微弱性均表明大陆板内块体的相对运动速率及规模是有限的。在周边板块的推挤下,中国大陆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幅度的相对运动,并以此来调节板块间的运动,但是否像某些外国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普遍存在水平运动年速率高达厘米级的大陆挤出运动(continental escape),看来是很值得商榷的。

表1 中国大陆史前地震事件重复间隔

从大震复发间隔的时间来看,可以认为在中国大陆内部年速率达厘米级的板内块体水平运动是很个别的。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及内部主要活动断裂一般具有毫米级的水平运动速率,西部较高、东部较低。同时在中国大陆东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低于毫米级的缓慢或极缓慢板内断裂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缓慢”或“极缓慢”仅只是相对于板缘的活动速率而言的。这些“缓慢”或“极缓慢”的板内断裂活动同样可以造成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并留下各种构造形迹,只不过其复发周期相对较长,时间非线性特征更加复杂而已。而这,正是板内地震预报及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难点之所在。

6 结语

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观测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

尽管近十多年来,人们在深部探测、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空间技术的应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测年技术方面取得不少重要进展。但是应该看到,就整体而言,我们对地球深部的探测能力及对地质历史的追溯能力目前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存在着许多观测能力上的“盲区”及“模糊区”。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不少推断与解释(包括本文中提出的一些认识)只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其中有一些日后可能被证实为不充分资料基础上的误解。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地球动力学研究能取得多大进展不完全取决于地球科学家的努力,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所能提供给地球科学家的技术支持能力。不过,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家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等待别的学科的发展给自己带来新的“技术利剑”,而应该主动地到别的学科的武器库中去寻找,应该主动跟踪别的学科的技术发展前沿,或者再加上自己的“创意”,组装出地球科学新一代的“干将”与“莫邪”。

致谢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572155)及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编号85-07-01及95-05-02)的支持下完成的。作者感谢丁国瑜、马宗晋、汪一鹏、邓起东、张裕明、时振梁、高维明,多年来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给予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感谢北京大学钱祥麟老师在中国区域构造及大陆结晶基底方面给予的热情指教。此外,周永东、杨文龙、张华等曾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本项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参考文献

[1],nier,, and thrusting and folding along the northern Tien Shan and late Cenozoic rotation of the Tarim relative to Dzungaria and .,1993,98:6755~6804.

[2],tic model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central ..1993,20:895~898.

[3]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地震地质,1994,16(4):389~403.

[4]Ding inhomogeneity of Holocene uake China,1991,5:95~105.

[5]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图.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6]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近海域活动构造图.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7]d and -lateral shear and rotation as the explanation for strike-slip faulting in eastern Nature,1990,344:140~142.

[8], and uake strain and instantaneous relative motions within central and eastern .,1995,122:569~593.

[9]ics of China:continental scale cataclastic cal Behavior of Crustal sical Monograph,1981,24:98~105.

[10] Geologic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he an Scientist.1986,74:144~154.

[11]ental tectonics in the aftermath of plate ,1988,335(8):131~137.

[12]r and ion and evolution of strike-slip faults , basins dur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an experimental ..1988,93(B12):15085~15117.

[13]nier and ude of late Quaternary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s along the north edge of e,1989,246:1285~1289.

[14] and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es,1995.18(1&.2):6~16.

[15]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in es,1995.18(1&.2):73~76.

[16] and ic evolution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es.1995,18(1&.2):31~35.

[17], and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North China:two types of rifting and crustal necking in the Great North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ophysics,1987 ,133:217~227.

[18],,,, and on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for seismic zonation and engineering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continental Publication Series for the IDNDR,1993,3:473~478.

[19], on the intraplate potential seismic ings of 5th ICSZ,Presses Academiques,1995,1424~1431.

[20]y and faulting in and along the Qinling Range(China)inferred from SPO Timagery analysis and extrusion tectonics of south ophysics,1995,243:69~95.

[21]曾融生,朱露培等.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的成因.地球物理学报,1991,34(3):288~301.

[22]icance of the Altun Tagh fault of es,1991,14(4):307~312.

[23]丁国瑜(主编).中国活断层图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24]丁国瑜.第四纪断层上断裂活动的群集及迁移现象.第四纪研究,1989,(1):36~47.

[25]丁国瑜,卢演俦.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86,(18):1412~1415.

[26]丁国瑜.全新世断层活动的不均匀性.中国地震,1990,6(1):1~10.

[27]邓起东等.新疆独山子—安集海活动逆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古地震.见:活动断裂研究(1).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28]马杏垣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9]马宗晋等.1966~1976中国九大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4.

[30]叶洪等.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近期地壳运动.地震地质,1981,3(2).

[31]任金卫等.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地震地貌及古地震研究.地震地质,1989,11(1).

[32]汪一鹏等.宁夏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强震重复间隔的研究.中国地震,1990,6(2).

[33]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活动断裂系课题组.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

[34]杨章.新疆特克斯—昭苏地震断层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地震地质,1988,7(1).

[35]高维明等.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国地震,1988,4(3).

[36]虢顺民等.1515年云南永胜地震形变带和震级讨论,地震研究,1988,11(2).

求土地方面的期刊一览表

好点的期刊鉴别方法就是:创刊历史悠久,影响力大,晋升职称的时候认可就可以了。

权威社科期刊论文包括哪些?? EI算哪类?????????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半导体光电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学报
包装工程
爆破
爆炸与冲击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医学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表面技术
冰川冻土
兵工学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病毒学报
波谱学杂志
玻璃钢/复合材料
材料保护
材料导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测绘学报
测井技术
测控技术
茶叶科学
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肠外与肠内营养
沉积学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城市规划学刊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传感技术学报
传感器与微系统
船舶工程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磁性材料及器件
催化学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大豆科学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气科学
弹道学报
弹箭与制导学报
淡水渔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低温工程
低温物理学报
低温与超导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信息科学
地球学报
地球与环境
地学前缘
地震
地震地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地震学报
地震研究
地质科技情报
地质科学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论评
地质通报
地质学报
地质与勘探
地质找矿论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纪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电池
电镀与环保
电镀与涂饰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技术学报
电化学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路与系统学报
电气传动
电网技术
电源技术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显微学报
电子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电子元件与材料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动力工程
动物分类学报
动物学报
动物学研究
动物学杂志
毒理学杂志
锻压技术
发光学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纺织学报
飞行力学
非金属矿
分析测试学报
分析化学
分析科学学报
分析试验室
分析仪器
分子催化
分子科学学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粉末冶金技术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辐射防护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复旦学报. 医学版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复合材料学报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干旱区地理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钢铁
钢铁研究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通报
高分子学报
高技术通讯
高校地质学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辑
高压物理学报
高原气象
给水排水
工程地质学报
工程勘察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程设计学报
工程数学学报
工程塑料应用
工程图学学报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建筑
工业水处理
工业微生物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公共管理学报
公路交通科技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功能高分子学报
古地理学报
古脊椎动物学报
古生物学报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评论
管理世界
管理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光电工程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技术
光谱实验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散射学报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研究
光学技术
光学精密工程
光学学报
光子学报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广东医学
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西植物
硅酸盐通报
硅酸盐学报
贵金属
贵州农业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土资源遥感
果树学报
过程工程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海洋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学报
海洋渔业
海洋与湖沼
含能材料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航空学报
航天控制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合成化学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橡胶工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核动力工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核技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核科学与工程
核农学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红外技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北农业科学
湖泊科学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湖南农业科学
华北农学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药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化工环保
化工进展
化工新型材料
化工学报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化学进展
化学世界
化学试剂
化学通报
化学学报
化学研究与应用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昆虫学报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健康杂志
会计研究
火工品
火力与指挥控制
火灾科学
火炸药学报
机器人
机械传动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强度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与研究
基础医学与临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激光技术
激光生物学报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红外
激光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极地研究
计量学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计算机系统应用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数学
计算物理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检验医学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医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解放军医学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金融研究
金属热处理
金属学报
经济数学
精细化工
精细石油化工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菌物学报
科技导报(北京)
科学通报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研管理
空间结构
空间科学学报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与决策
矿床地质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冶工程
昆虫分类学报
昆虫学报
昆虫知识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离子交换与吸附
理化检验. B, 化学分册
力学季刊
力学进展
力学学报
力学与实践
量子电子学报
量子光学学报
辽宁农业科学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流体机械
麦类作物学报
煤炭学报
煤炭转化
煤田地质与勘探
棉纺织技术
棉花学报
免疫学杂志
模糊系统与数学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膜科学与技术
摩擦学学报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开管理评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泥沙研究
农药学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经济问题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与环境研究
气象
气象科学
气象学报
汽车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桥梁建设
轻金属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情报科学
情报学报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带海洋学报
热带气象学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热带作物学报
热加工工艺
热科学与技术
热能动力工程
人工晶体学报
人类工效学
人类学学报
日用化学工业
软件学报
色谱
山地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上海环境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天文台年刊
上海医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生命的化学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环境学报
生态科学
生态学报
生态学杂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生物多样性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加工过程
生物数学学报
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生殖与避孕
声学技术
声学学报
湿地科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化工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物探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石油钻采工艺
时间频率学报
时珍国医国药
实验力学
实验流体力学
实用妇产科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肿瘤杂志
食品工业科技
食品科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世界地震工程
世界地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世界林业研究
兽类学报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理统计与管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进展
数学年刊. A辑
数学物理学报
数学学报
数学研究
数学研究与评论
数学杂志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水产学报
水处理技术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
水科学进展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利学报
水生生物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学报
水土保持研究
水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四川动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塑料
塑料工业
塑性工程学报
台湾海峡
太阳能学报
炭素技术
探测与控制学报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天然气地球科学
天然气工业
天然气化工. C1化学与化工
天文学报
天文学进展
天文研究与技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铁道学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通信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涂料工业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土壤
土壤通报
土壤学报
推进技术
微波学报
微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微计算机信息
微生物学报
微生物学通报
微生物学杂志
微特电机
微体古生物学报
卫生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植物学研究
物理
物理化学学报
物理学报
物理学进展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物探与化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北地震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稀土
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管理学报
系统科学与数学
细胞生物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现代地质
现代化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雷达
现代免疫学
现代制造工程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学报
心血管病学进展
新疆地质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石油地质
新型炭材料
信号处理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信息与控制
畜牧兽医学报
循证医学
压电与声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亚热带植物科学
岩矿测试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石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岩性油气藏
研究与发展管理
盐湖研究
眼科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遥感信息
遥感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药物生物技术
药学服务与研究
药学学报
冶金分析
液晶与显示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器仪表学报
遗传
印染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应用概率统计
应用光学
应用化工
应用化学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激光
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力学学报
应用气象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应用声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和力学
应用数学学报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营养学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油田化学
铀矿地质
有机化学
有色金属
渔业科学进展
宇航材料工艺
宇航计测技术
宇航学报
玉米科学
预测
园艺学报
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植物研究
运筹学学报
运筹与管理
杂交水稻
灾害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业学报
针刺研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诊断病理学杂志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植物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学通报
植物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制冷学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业自动化
质谱学报
中草药
中成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表面工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地震
中国地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海洋药物
中国航海
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激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科技史杂志
中国科学. A辑, 数学
中国科学. B辑, 化学
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E辑, 信息科学
中国科学. G辑,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粮油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软科学
中国沙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塑料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陶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烟草学报
中国岩溶
中国药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造船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针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文信息学报
中药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医杂志
肿瘤
肿瘤防治研究
种子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铸造
资源科学
自动化学报
自然科学进展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作物学报
作物杂志

上一篇:天文漫谈论文3000字

下一篇:中国电子企业期刊也是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