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杂志副主编黄海峰
通信世界杂志副主编黄海峰
特约观察员:
孙永杰 独立ICT评论人 公众号「班门弄斧」主理人
黄海峰 资深 科技 观察者 《通信世界》原副主编
王炫翔(主持/采访) 科氪主理人
编辑策划 | 文华 苟锦灵
核心观点:
1.华为设计能力一直很顶尖,主要是制造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它称不上“末代”。
2.在用户手机生命周期内,华为手机保持36个月不卡顿的流畅度,其实已经等同于苹果的iOS的生态流畅度。
3.华为现在更多倾向于发力全场景产品,包括笔记本、手表等。
4.华为需要做的就是争取时间,用时间来换,尽量把时间拖得越久越好。
编者按:本文由直播整理而来,完整直播可戳此回看>>
黄海峰: 对“机皇”这个说法我比较认可,但是对“末代”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这一代不是华为自己的研发能力不行,或者研发人员流失了。 华为设计能力一直存在的,一直很顶尖,主要是制造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它称不上“末代”。
如果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是在中国的产业链跟上的情况下,华为会做得很好,他们的设计能力、人才、技术、专利积累都在,一些专业的问题也都会搞定。
“机皇”的称号是指最强最好,肯定是有创新性,有别人做不到的东西。无论是NPU的AI性能,还是在BP通信方面,确实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比如说,它是首个5nm的SoC芯片。5nm芯片现在就苹果和华为两家实现商用,苹果这边,它还是外挂的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它,Mate 40确实是“机皇”。
再就是它的摄像摄影能力,它创新性提高RYYB的做法,也是一个创新性的引领。当然这倒不一定是Mate系列,P系列也在用。它走出独特的路线,实现了暗光拍摄更好的感官体验。
还有充电问题。因为Mate系列一直主打是长续航,所以我期待它能出个超快的百瓦快充,最后它发布的是66瓦。华为这么选择,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各方平衡。一方面能够在半小时内快速地让手机充满,另一方面又不会特别伤电池,也不会存在一点点安全隐患。 这种旗舰性的产品,一定要保障可靠性、安全性, 因为每款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像Mate系列一千到两千万这样一个量级,它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一些。
最后就是品牌力。我愿意买,我愿意告诉别人我用的是这个品牌的手机。像苹果的用户就很自豪,华为的用户也很自豪,这种品牌力一定要做到。 品牌力是创新基础技术顶起的。
孙永杰:“机皇”可以,但是不要“末代”。
因为我们希望华为永远地走下去,去不断地创新,给市场和用户提供体验非常好的产品。
作为一款旗舰机,包括三星、苹果、华为,都是旗舰机的代表。他们走的路线,是旗舰机更注重的稳定性、均衡性。
另外,Mate40,采用5nm的芯片,包括更大的电池,即使是重度用户,一天一充就可以,可能一天都用不完。所以,这也是它没有采用特别大瓦数快充的原因之一。 这恰恰证明华为有实力,通过芯片的创新,通过系统的优化,延长手机续航时间。这证明了华为的创新力,它创新的信心在用技术加持产品 。
至于高刷。首先要应用支持高刷,如果应用不支持,高刷没有意义。其二是高刷确实很费电,从均衡的角度来讲,比如华为上到90HZ是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刷新,比60HZ要高,比所谓144HZ低,居中是一种均衡。
在技术上并不落伍,但是又很实用,要保证用户在主要续航体验的基础上,在某些应用上,让用户体验比传统的60HZ更高刷新率的体验,这体现了华为智能手机设计的均衡之道。作为旗舰机它应有这么一个思路,不仅仅是华为,比如三星也好,苹果也好,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某些亮点的体验很突出,但是整体的体验又比较均衡,这实际上恰恰体现出智能手机旗舰级厂商的能力。
黄海峰: 用户痛点不一样,有些人特别在乎拍照,有些人特别注重系统的流畅性,有些人不喜欢高昂的换机成本,有些人喜欢尝试更好的更尖端的东西…… 所以安卓用户的话,要想买机皇、买性能好、长续航、安全的手机,Mate 40系列还是可以推荐的。
如果是苹果用户,iPhone12是首个实现5G的iPhone,虽然这5G有点落后,但是起码实现了,能够让你更好延续你原来的一些体验。当然iPhone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性能提升,比如生态方面的。我个人建议,iPhone用户不妨尝试用一用安卓的旗舰机,你用以后,会发现有很多方面,无论是续航还是拍照,还是流畅度,比你想象的要好很多。我认识很多人一直用iPhone,当他们用了安卓的机型,发现原来安卓这几年都进步非常快,他们还一直以为安卓依旧很卡顿,拍照很不行。
还有保值的问题。比如苹果用户以旧换新,旧一代要卖掉还能拿不少钱。现在华为旗舰机也是非常保值的。所以这方面不用担心。
我较喜欢华为这款旗舰。当然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品牌。有一点我要强调,很多人说不买华为就不爱国,买华为就是爱国,这个事情不要绑在一起。我调研了很多人,其实大家并没有因为爱国而买国产品牌。
所以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国内的手机厂商也要继续持续保持快速的、多样的自主创新。
孙永杰: 这次Mate 40发布,之前华为手机承诺18个月不卡顿,现在Mate 40提升到了36个月。据统计,手机用户最长的换机周期为30个月左右。华为的手机在使用生命周期内始终保持流畅,36个月不卡顿,36个月后它的流畅度只下降2.5%。 在用户手机生命的周期内,华为手机保持这种流畅度,其实已经等同于苹果的iOS的生态流畅度。
至于到底去选iPhone12,还是选Mate 40,还因为习惯的问题,比如苹果用户可能有一部分用户是出于使用习惯,觉得迁移到安卓这个生态来可能会不习惯。
但是实际上,华为整个系统,做得已经很人性化,可以很轻松地做数据迁移。之前最大的麻烦,就是从一个生态迁到另一个生态,但是华为现在已经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轻松地从苹果的生态迁移到华为的安卓生态。
我要推荐的话,首选华为Mate 40。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并不是说苹果的iPhone12不好,如果你习惯于它的生态,选择它也未尝不可。且苹果iPhone12跟iPhone11比,在影像方面也有很大的升级,你也可以继续选择苹果的iPhone12。
黄海峰:华为现在更多倾向于发力全场景产品,包括笔记本、手表等 。华为的笔记本在高端领域已经排在很靠前的位置了。手表已经是全国中国的第一大表厂,还有它的音箱、耳机,都卖得还不错。这也是他们电子消费品业务,就是CBG这个产品线他们接下来要发力的点。
另外在海外市场,华为在发力鸿蒙系统和HMS。HMS能够让华为海外手机应对无法使用GMS这种情况,还提升软件方面的能力。这个方面的生态如果做大的话,其实也很不错。像Google一样,Google有它自己生产贴牌的手机,但说实话,Google手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在这种情况下,华为的应用生态里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就像余承东自己在8月份的演讲说, 灯塔虽然被熄灭了,但是后面有开发者,180万开发者,还是一个很大的类似星空的存在,有大的市场空间存在。 当然我希望接下来一些外部的环境能慢慢变好,让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当中去竞争,大家拼的是自己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还有品牌能力。在供应链方面使绊子实在是不太好。
孙永杰: 我不太确认这个最终的禁令能实施多长时间,这个非市场因素能延续多久,这也是在变化之中。 华为需要做的就是争取时间,用时间来换,尽量把时间拖得越久越好 。比如智慧屏,笔记本电脑,耳机,还有智能音箱,包括智能手表,这些所谓的IoT设备。它是“1+8+N”(即用一台手机作为主入口,音箱、平板、PC、手表等常用的 8 种终端设备为辅助入口,然后再用1+ 8 联接全场景智慧设备,N指物联网设备),既然“1”现在受阻,我们“1”能不能先尽量维持现状,在“8”和“N”上去发力,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比如像笔记本,它发力时间并不长,上个季度,已经占到中国笔记本市场出货量的第二。智能手表也是中国第一了。音箱也是一样,发展的势头很猛。这个就可以弥补华为手机业务因为某些非市场因素影响造成的损失。其二,我认为华为能够不受限地在创新的领域里边保持创新力。
补充一点,车载系统,它现在也在发力。国际通信展,华为展示的车载智能系统,包括传感器、软件,一系列的平台解决方案,这都是应对非市场因素的解决之道。
其二,未来有没有合作伙伴,我们中国的合作伙伴去跟华为携手合作,一个芯片产业的发展,真的不是华为一家的事。我也呼吁一下,我们所有的国内相关的芯片厂商,如果任何事情,都让华为一家企业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中国产业链里面其他厂商在干什么呢。比如中兴,比如中芯国际。现在芯片已经到14nm了,进步得很快,我们能不能保持这个势头,一起撑过两年三年这个时间段。
一,我们期待外部环境能发生一些有利于我的变化。二,我们自身通过这两三年时间,能不能有比现在更快的速度来发展。这个很关键,而且国家大基金,整个投向芯片产业,我们现在举国之力来做这个事。 所以这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把这所有的东西都压在华为一家企业的身上,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
现在华为打造的不管是鸿蒙也好,还是HMS生态也好,我想这个思路是对的。我们不谈其他领域,我们只谈手机,比如苹果,它利用它的系统使得现在还有好多iPhone 6的用户,因为它不卡顿,很流畅。跟它的生态和系统很有关系。
既然我硬件现在发展受阻,我通过我的软件,通过我的系统,把现有的用户,比如华为有十亿的设备用户,其中有七亿是智能手机用户。那能不能在未来即使我遇到最坏的情况,在一到两年之内,在用户的换机周期之内,或者在延长换机周期之后,能不能让用户依然在现有华为手机上得到一个最佳的体验,从而留住这些用户。你不用迁移到别的平台去,可能未来两年或三年之后,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这些用户还是我的。 华为这个策略是从技术角度,从产业的角度,是非常明智的。从它自身的角度也很聪明的一个做法 。
硬的不行,我来软的。你挡我没关系,现在我运转,我要留住用户,在我现有的基础上给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通过服务,通过体验,通过系统的更新、创新,通过我的应用,把用户留住。这是华为自身的战略出发点。
黄海峰: 我补充一下,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的产业。也比较看好中国这种开放的心态。我们并没有封闭说是单独要搞自主的东西,我们现在还是开放地做,只不过既然你捣乱,那我暂时不跟你玩了。
再就是,国家政策也比较好,比如国家税收方面政策,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企业都在加入到半导体这个产业链,说明半导体产业确实是好的。可能会有一些浪费,有一些试错,还会有一些投机倒把。 但是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生态,这么大一个市场在,在操作系统也好,或者芯片领域也好,我们肯定会养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产业链 。完全可以,只是时间的问题。
Q:华为在系统稳定方面,能否做得跟苹果一样?苹果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跟华为相比,哪个更强一些?
@黄海峰: 系统已经不相上下了,这么多市场的数据已经给我们证明了,那么多的用户已经从苹果迁移到华为这边。很多用户帮我们验证过了,这个事情不用说听某个人的,你就看最终的市场数据,你就能看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高端市场说实话,五千块钱,七千和八千块钱以上的市场,苹果实际上在全球占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苹果肯定以稳为主,因为我是老大,我为什么要冒险呢。所以它就会相对挤牙膏似的,慢慢去做创新,比如一些双摄等各方面的功能,等产业都差不多了,我再拿过来用一下。
华为在中国的高端市场能占到40%,跟苹果不相上下。但是在海外,因为现在受了一些影响,再加上以前苹果的积累,确实还有些距离。 所以华为创新可能要比苹果相对而言要更激进一些 。当然华为本身就是一家以创新为立足点的企业,他们工程师的文化,虽然在尽量去淡化,更加软化,但实际上是很强的。从领导人,从余总,各方面,大家都很在乎技术的创新和前进。华为要比苹果更多地应用一些创新的技术。
孙永杰: 举华为的旗舰机为例,跟苹果几乎应该是一样,甚至可能比它某些应用还好。另外还有关键的点,因为华为是中国的厂商,它的好多应用和服务都是契合中国用户需求。比如苹果的好多服务咱们是用不了的。所以相对来说,也是苹果的弱势。每家公司创新的理念和它的方式不一样,华为是非常注重创新的。从研发投入上来看,应该是营收的15%,很高。
华为是什么最新我就用什么,苹果是更注重应用一个成熟的技术。华为更像是一管牙膏全给你,你就全用了,下次我还有新的牙膏。苹果可能就这一管,我恨不得给挤五年才让你用完,这就是一个通俗的例子。
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创新,都需要有这种创新的基因和它的积淀在里边。比如最新的技术应用,要承担它的风险,那么怎么把它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者说没有风险,这个也是一个技术的考量。
总之,两家公司都有创新,创新的方式不同,但是同样需要的是一种创新力支撑。
Q:华为如果明年的无法按时推出之前这种量级的旗舰机,那么它释放出来的市场份额,对于几家主流手机厂商来讲,谁受益会更大?
黄海峰:苹果受益最大,三星受益也不会太小。 OV、小米,它们目前在海外有些进步,都有一些收获。在国内,三家不相上下,都没有说谁的高端机做得特别突出。这些厂商在品牌力,还有创新力上,给人一种依靠供应链产品的感觉。所以说,OV、小米,他们高端的产品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或者在市场占有率上、份额上特别高的,每家(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比)就是百分之个位数。
孙永杰: 今年上半年统计在中国高端市场,苹果和华为基本上平分秋色,各百分之四十几。
假设明年华为未能按时推出重量级旗舰机的情况成真的话,那么在国内市场的高端市场,苹果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的厂商想顶这块市场,其品牌支撑力不够,所以这块市场最大受益者在国内,肯定是苹果。
中低端市场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中低端在中国市场,OV肯定是很大的获益者,它可能会抢走一部分华为丢失的市场份额。从海外市场看,欧洲是华为的主战场。海外市场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苹果和三星,小米在欧洲市场发展得很快,尤其在西欧。oppo和vivo也在发力,要抢华为因为某些非市场因素流失的市场份额。
因此 ,国内OV在中低端受益,高端市场是苹果受益。 那么海外,欧洲的话,那就苹果、三星在高端受益。OV、小米,可能在欧洲抢夺一部分中低端的市场份额。
上海虹桥火车站警务处电话多少
上海虹桥火车站警务处电话:。
上海市虹桥火车站是较大的一个站点,站内人员混杂,扒手和各类犯罪人员一般也会藏匿于此,伺机寻找犯罪机会。大家在出行时切记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和行李钱包,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如果遭到了盗窃、拐卖等犯罪行为时,大家应该拨打进行求助,或者可以拨打110进行报警处理,希望旅行顺利。
扩展资料:
2月18日,上海移动在虹桥火车站启动5G网络建设,这家全球首个采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火车站,将于今年9月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通信世界》全媒体副总编黄海峰说:“这是全球首次在人群密集的火车站场所规模部署5G室内网络,标志着5G全场景连续覆盖即将成为现实。”
目前很多厂商部署的5G基站仍集中在室外,但据业界预测,5G时代70%的新业务将发生在室内。与此同时,虽然5G具有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但受限于5G高频穿透性差等因素,将5G引入室内并实现全覆盖并不容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全球首个5G火车站落地上海虹桥
通信世界的最新目录
视界(4)中国移动“两手准备”弥补固网短板 储备运营经验备战LTE 邬雪艳(5)地方有线“押宝”OTT TV 弊大于利 网络整合、业务创新才是当务之急 许冬琦 陈琛(6)英国电信整合产品线 强化品牌弱化技术 舒文琼(7)热点新闻 无(7)数码资讯 无(9)市场新闻 无(9)业界发声 无(9)读数时代 无(10)尔必达破产苹果需要从三星采购更多mDRAM 无(11)互联网企业:终端产业搅局者?——泛滥与变形:小米正在摧毁手机产业? 孙永杰(11)互联网企业推手机难掩尴尬 陈亮(12)终端厂商需增强互联网手机产业话语权 金峰(12)定位“端云融合”知易行难 尚斌变革(13)3G及移动互联网为宣传核心 高校迎新角逐凸显流量经营思维 陈琛(14)创新营销助运营商校园竞争走出“囚徒困境” 梁既白(16)再下4000万部3G智能机订单 中国电信促CDMA终端规模发展 黄海峰(17)以市场细分推动终端演进 中国电信高中低端全线发力 黄海峰(18)华为王伟军:以高端机应对惨烈市场竞争 未来将“剩”者为王 黄海峰(19)中兴何士友:智能手机市场未来面临洗牌 无(19)酷派李旺:国内获200万订单深入拓展海外市场 黄海峰(20)天语倪刚:2012年下半年将推四核手机 黄海峰(20)VIVA韩颖:手机阅读成智能终端必选应用 陈琛(21)强调芯片产能无忧 意法爱立信冲刺市场前三 梁辰(22)工信部加强智能终端预置软件管理 大型定制机厂商未受实质影响 邬雪艳引擎(23)高清音质改变语音通信体验 鲁义轩(24)新移动时代,摆脱旧束缚前行 倪兰(25)亚洲三国发出TD-LTE增强音 终端、漫游为紧急需求 倪兰(26)运营商主推哪些业务? 无线城市、云服务、4G应用成亮点 鲁义轩(27)终端聚焦——LTE惹眼 鲁义轩(28)GSMA两大热点应用 移动社区与移动支付 鲁义轩
求云安全方面的参考文献,用于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
知网有很多,不知道让贴不
[1]张戈. 云安全找回渠道价值[N]. 电脑商报,2010-03-08(027).
[2]本报记者 那罡. Web风险让用户重新思考终端安全[N]. 中国计算机报,2009-08-03(040).
[3]张戈周雪. 云安全改变商业模式[N]. 电脑商报,2008-09-15(033).
[4]瑞星系统架构师 钟伟. 云安全——巨大的互联网软件[N]. 中国计算机报,2008-11-24(C03).
[5]本报记者 那罡. 从云安全到安全云[N]. 中国计算机报,2010-08-02(036).
[6]小谢. 云安全和安全云[N]. 电脑报,2010-09-27(I01).
[7]电脑商报记者 张戈. “云安全”是趋势[N]. 电脑商报,2009-03-16(027).
[8]本报记者 胡英. 博弈还在继续[N]. 计算机世界,2009-09-28(049).
[9]电脑商报记者 张戈. 云安全降低终端压力[N]. 电脑商报,2010-03-15(026).
[10]王春雁. 云计算首获安全防护,“安全云”横空出世——趋势科技正式发布云安全3.0[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11]李铁军. 云安全网民能得到什么 金山毒霸2009云安全试用[J]. 电脑迷,2009,(3).
[12]善用佳软. IT风“云”录 云计算、云安全、云道德[J]. 新电脑,2008,(9).
[13]网御星云安全专家畅谈网络安全之一:说说网络安全中“最熟悉的陌生人”[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5).
[14]说说网络安全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网御星云安全专家畅谈网络安全之一[J]. 计算机安全,2011,(5).
[15]孙泠. 云的安全和云安全[J]. IT经理世界,2010,(7).
[16]褚诚云. 云安全:云计算的安全风险、模型和策略[J]. 程序员,2010,(5).
[17]趋势“云安全”为电力用户提供从内到外的安全——趋势科技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方案使网络更加稳定、更加安全[J]. 电力信息化,2009,(3).
[18] 如何保障“企业私有云“系统? 云管理与云安全[N]. 计算机世界,2011-07-25(014).
[19]电脑商报记者 张戈. 从云安全到安全云[N]. 电脑商报,2011-02-28(026).
[20]小谢. 云系统、云平台和云安全是焦点[N]. 电脑报,2010-01-11(001).
[21] 如何保障“企业私有云”系统?云管理与云安全[N]. 计算机世界,2011-07-25(014).
[22]本报记者 邹大斌. 建立立体的安全防护网[N]. 计算机世界,2009-12-07(B26).
[23]本报记者 郑燃. 从云安全到安全云[N]. 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08-09(008).
[24]王汝林. 发展“云计算”必须高度重视“云安全”[J]. 中国信息界,2011,(1).
[25]阿呆. 广东电信:云安全保障网络安全[J]. 通讯世界,2011,(1).
[26]马晓亭,陈臣. 云安全2.0技术体系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威胁与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2011,(3).
[27]祝国辉. 云安全:从“杀毒”向“安全防御”转型[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24).
[28]王汝林:发展云计算必须高度重视“云安全”[J]. 信息系统工程,2011,(3).
[29]袁伟伟. “云安全”为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3).
[30]徐刚. 云计算与云安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Z1).
[31]知己知彼,固网御安——网御星云安全专家畅谈网络安全之二[J]. 计算机安全,2011,(6).
[32]网御星云安全专家畅谈网络安全之二:知己知彼,固网御安[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6).
[33]聂利颖,孙胜耀,王芳. 将BP神经用于云安全客户端安全评定[J]. 福建电脑,2011,(5).
[34]瑞星建立国内首个“云安全网站联盟”为百万网站提供安全预警[J]. 计算机与网络,2009,(17).
[35]“云安全”推动安全行业改变[J]. 计算机与网络,2009,(14).
[36]李新苗. 大云计划即将推出新版 云安全仍是最大落地障碍[J]. 通信世界,2010,(14).
[37]陈运红. 软件与服务行业:云安全,无处不在的信息安全[J]. 股市动态分析,2010,(16).
[38]张春红,王军,肖庆,赵庆明. 云安全对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影响[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3).
[39]张艾斌. 云计算模式与云安全问题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40]黄海峰. 云安全两方面保障企业内网安全[J]. 通信世界,2010,(31).
[41]江民打造“云安全”+“沙盒”双重安全保障体系[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
[42]李伟,李成坤. 透过“云安全”看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J]. 硅谷,2009,(3).
[43]从云计算到云安全[J]. 信息系统工程,2009,(1).
[44]“云安全”真的安全吗[J]. 中国传媒科技,2009,(2).
[45]王盘岗. 互联网安全危机下的云安全[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
[46]李祥明. 云安全不一定安全[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5).
[47]瑞星“云安全”系统成功运行一周年,推动安全行业改变[J]. 计算机安全,2009,(8).
[48]游向峰. 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之“云安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6).
[49]李雪. 重新思考你的终端安全——趋势科技云安全2.0正式发布[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9).
[50]马宁. “云安全”推动安全行业变革[J]. 中国金融电脑,2009,(9).
上一篇:论文摘要要在正文里出现吗
下一篇:农业技术毕业论文摘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