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学报编修审查退稿
红河学院学报编修审查退稿
对投稿的要求特别严格。
《红河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 双百” 方针, 为繁荣学术研究, 提供交流平台。对学术品位高、在理论和应用上有创新的论文, 特别是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本刊将优先发表。
红河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说不上值得不值得,就是常规的学报,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不是核心。看你发了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术,建议向核心看齐,如果是只为评职称,那么就发普刊,当然除非你是大学教师,大学里会对学报高看一眼。
红河学院学报是省级还是国家级的中文核心期刊吗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
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揭秘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密码)
火把节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彝族的独特民俗节日火把节的。但其实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节日,白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也有火把节,不过彝族的火把节最为出名。火把节那天,全村人欢坐一堂,无分老幼,一起围在篝火旁唱跳rap,在狂欢中,左脚舞是最传统的舞蹈之一,也称“跳脚舞”,配合舞蹈的乐曲调子有很多,多为抒情歌曲、山歌。这就是为什么火把节也被称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但火把节对彝族来说,不仅仅是娱乐狂欢,而是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彝族火把节
最早记录彝族火把节的是元代的《云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会整晚用竹竿举着火把、火炬照明,各家小孩也持小火把满地乱跑,“ 相烧为戏,谓之驱禳 ”,直到天明。
火把节
清代是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很多今天的习俗在清代都已经定型;清代同样是地方文化兴盛的一个朝代,各地县志、府志被广泛编撰起来。《开化(在云南)府志》说:六月二十四日,夷人“村寨田宅,悉燃火炬”,故曰火把节,火把节当天还会吃生肉,以此为“献岁”。今天云南仍有吃生肉的少数民族,谁呢?大理的白族,如前所述,白族也有火把节,在节日之前,白族女孩会染红指甲,节日当天吃生猪肉拌蔬菜。
美丽的彝族女子
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共同节日,但不同地区的彝族有关火把节的传说却不相同。昆明彝族的火把节,根据《昆明县志》的官方记载,是为了纪念一个美丽的妇人。说在汉代有夷人妇女名叫阿南,长得漂亮,她的丈夫被仇人杀害,仇人要占有她,她死不从贼,在六月二十四日自焚而死,族人为了哀悼她,就以火把节纪念。这就是清代昆明彝族的说法。
火把节
今天生活在石林的彝族说:过去石林彝族山寨里有一个土司,为非作歹、欺压乡里,彝族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候一个叫扎卡的牧羊人见到寨民的悲惨境遇,十分痛心,就借放羊之名联络了周围几个山寨,打算攻击土司。土司的府邸是高楼大院,为了攻破府邸,扎卡就只给羊喝水,不给羊吃草,如此七天,彝族人开始进攻土司府,扎卡将火把绑在羊角上,用锣鼓催促羊群先冲上去,饿了七天的羊一解封马上乱窜冲向前方,角上的火把也就四处点火,最终土司府化成了一片火海,土司仓皇逃窜,就这样他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纪念推翻土司暴政,彝族就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天举办火把节。
说到玩火,还是田单的火牛阵出名
红河的彝族说:过去蝗虫肆虐,民不聊生,为了驱逐虫害,彝族人就用火烧稻草来烟熏害虫,如此果然保护了粮食,为村寨繁衍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消灭虫害,就把农历五月五到五月十五这10天定为火把节。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相同的感觉:一是纪念,纪念死者或胜利;二是反抗,反抗暴政、反抗权势;三是驱害,驱逐害虫或坏人。上述三种故事是流传在彝族中的主流说法,其他地方还有别的故事,只是人物名称或主角不同,但故事内容大体相似。通过罗列上述故事我们发现,其实各地彝族火把节的时间是不大一样的。
火把节
不同地区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不同、时间不同,连仪式过程也不尽相同。石林的彝族以火把为主,重火把的形式,包括树火把、点火把,最后烧火把,全场火把是主角,烧尽火把后会进行喊魂仪式。而红河彝族以鞭打畜生(一般是打老牛)开场,主题是祭祖,人们手持火把,绕着祠堂、住宅、田间跑,最后举行篝火晚会。
鞭打牛
在2006年国家确立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和云南楚雄的火把节明确位列其中,所以今天一般以这两地的火把节为标准。这两地的火把节过程大致是,首先穿好本民族服饰;然后迎火;接着狂欢,包括火把大会、聚餐、摔跤、跳舞;继而正式祷祝,包括长老祝福、祭祀和驱邪;接着娱乐,包括传统游戏赛马、斗鸡、斗牛、选美;最后送火,送火仪式最为庄重,由三个代表大神的人领队,后面跟着彩旗、持刀、鼓乐诸队。所有仪式结束后,参与者都要在回村之前的池塘、水塘里洗浴净身。全套仪式下来一般得3天,祭祀的时间短,主要是娱乐。
火把节看似只是少数民族的普通民俗,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笔者这种北方人来说,他们有些神秘。所以通过火把节的习俗,也能让我们了解一下彝族的古老文化。
彝族
彝族推崇原生和自然,认为万物有灵,万物出自天赐,所以彝族敬畏自然。虽然各地火把节的过程不同,但大多有祭祀祖先、崇敬神灵的主题。而祭祖祭神的过程又充分体现着对生命的尊崇。火把节中,人们会选定祭台,献上三牲,但最隆重的祭礼是鸡,这鸡必须用子母鸡,将挑选的活鸡洗净,然后用荞麦粉塞满鸡嘴,最后将其放入冷水中溺死,之后才可将其蒸煮,鸡熟之后献到台上,由巫师诵读祷告词,祈求先祖神灵保佑。这一过程极为庄重,除了巫师之外不能有其他声音。
火把节祭祀
可以肯定火把节就是远古火崇拜的一种,火把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就是迎接火种,这个火种可不是火柴划出来的,而是火塘之火。所谓火塘,就是家族里取暖议事的大火炉。火把节仪式中有火塘禁忌,如石林彝族的火塘禁忌就是火塘之火种必须常年不熄,族人不得向火塘里洒水,不得用火塘之火烘烤衣服、做饭,不得跨过火塘。火把节当天点燃第一个火把的火源就是火塘之火。
火塘
彝族以火把节著称,所以也称“火族”,今天火把节已经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虽然在现代化的浪潮下,年青一代向外发展,但火把节这种极富民族感情的仪式节日并没有被忘记,因为火把节寄托了彝族驱邪祈愿的共同情感。作为构成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彝族,保护他们的文化是加强民族认同、保护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
陈海:《彝族火把节的民族意义及文化内涵》,《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0期。
丁亚楠:《云南彝族火把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求一篇关于 故都的秋 的翻译评论!!!
摘要:对翻译标准的理解,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早在18 世纪末,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AlexanderTytler 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1) 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2) 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严复在《天演论》里首次提出了“信、达、雅”。20 世纪30 年代,赵景深等主张以通顺流畅为第一,理由是“辞达而已矣”。70 年代末,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的翻译原则。综上所述,不论其侧重点如何,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信”和“达”为翻译之根本,也就是当今译界大多数人所赞同的“忠实、通顺”,即译文的语言既要准确地表达原文, “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又要通顺易懂, “力求其易解”,两者缺一不可。
关键字:翻译,标准,理解,结构,文化
简介:本文就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两种英译本进行比较。《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895 —1945) 的名篇之一。它写于1934 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之际。尽管郁达夫是文学大家,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郁文中的词、句等的表达方式与现在的表达方式难免有些差距,要确切理解并翻译好这篇文章确非易事。两位译者对中、英两种语言都有很深的造诣,倘若按上述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则各有千秋,瑕瑜互见。从整体上看,王椒升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1) 除偶尔出现的失误外,语言流畅,给人以典雅、古色古香的感觉,是建立在对原文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佳译。张培基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2) 对部分词语的理解好,有不少佳译,也出现一些由于缺少推敲而产生的误译。现就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问题,将对这两种译本的译例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时往往由于理解上的错误或不准确而影响了译文的忠实性,不能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意义、思想感情和风格。汉译英中,所谓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汉语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对句意和句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 的了解与掌握。现通过实例着重谈谈对词意、句子结构以及背景知识的理解问题。
(一) 词意。对词意的理解牵涉到很多问题。在某些具体场合,有的普通词语会有特殊含义,词意不好掌握。
原文: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译文1 :The chirping of cicadas in autumn , feeble and lingering , is another specialty of North China.
译文2 : The sporadic feeble chirping of cicadas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stic of autumn in theNorth.
如何理解“特产”成了翻译本句的关键。所谓“特产”是指“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用英语表达则是special local product ; speciality ; specialty。 但是,“特产”在这里是暗语,其内涵意义不是“产品”,理解作“特色”较为恰当。译文1把“特产”译成了specialty ,special product ,似因理解不当而出现的误译。译文2 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二) 句子结构。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的形式和完整。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大量使用结构词(连词、介词等) ,造句时少用或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顺序。有时,汉语句与句之间乃至一句内部各成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不明显,翻译时颇费斟酌。如:
原文: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而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 of course.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more time to wither ,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3 ] (P18)
译文2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 the air ismoist , the sky pallid ,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than windy. [4 ] (P1209)
从上下文来看,作者是在拿“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作比,翻译原文中的三个形容词“慢”、“润”和“淡”时要考虑用比较级。虽然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译文1 是忠于原文的, “草木凋得慢(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也译得极好,但与原文结构有距离。可能是理解上的原因,把形容词moist 和pale 前表示比较的more 省略了,其实,more 是不应该省的,否则,原文那种节奏紧凑、一气呵成的韵味全无。译文2也存在这种情况,并出现一些瑕疵。
(三) 文化背景知识。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西方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如何透过一种语言去准确地理解并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成了译者需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原文: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译文1 :To begin with , there is the date-tree , which flourishes anywhere in the corners of houses ,against the walls , beside thatched huts , outside kitchen doors. [3 ] (P110)
译文2 :Take jujube trees for example. They grow everywhere ———around the corner of a house , atthe foot of a wall , by the side of a latrine or outside a kitchen door. [4 ] (P1211)
Eugene Nida 把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1) 生态文化; (2) 语言文化; (3) 宗教文化; (4) 物质文化; (5) 社会文化。[ 8 ] (P191) 一种文化中最普通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不一定就有。例如,旧中国农村的“茅房”属于Nida 所说的物质文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就不一定有。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传播到译语读者那里是不太容易的事。两位译者似乎没有把“茅房”理解准确。所谓“茅房”,乃“厕所”也。译文1 将“茅房”译成thatched huts 和huts ,不确切。
Hut 的意义是small roughly-built house or shelter[9 ] (P1611) ,具有不确定性,其确切意义取决于上下文。译文2 也不确切,latrine 是communal lavatory , esp. in a camp , barracks , etc. [9 ] (P1704) 之意。在中国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靠着“正屋”搭建一个简易棚子,用作堆放杂物或充当厕所之类的“角色”。这类棚子的顶部往往用茅草或瓦片盖住,四周用栅栏或泥(砖) 墙围起来,郁达夫所处时代的“茅房”应是这样的。“茅房”应译成a thatched outhouse ,因为outhouse 意为shedetc. , esp. adjoining main house 附属建筑,外屋[10 ] (P1720) 。那时的“茅房”本身就是“附属建筑,外屋”。在美语里,outhouse 有outside lavatory[9 ] (P1877) 之意。
二、“翻译有两关:一是理解关,二是表达关。合格的文学译品不仅要求译者对原文的内容有彻底的理解,而且要求译者善于表达,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思想,感情以至风格。”[11 ] 它体现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 “起伏照应,承接转换”。
(一) 表达原意。林同济指出,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其排列的基本规律是时间顺序。这种顺序包括: (1) 实际动作发生的次序; (2) 逻辑推论上动作应有的因果次序。如何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即把动词按一定的顺序予以安排妥贴,把原文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是汉语动词翻译的一个难点。
原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
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译文1 :Here in Beiping , suppose you are living amidst the cityps teeming millions in a ramshacklehouse that you have rented. On rising one early morning and seating yourself in the courtyard with a cupof strong tea before you , without even venturing out of doors you can see an azure sky high above , andhear homing pigeons whirring past under it . [3 ] (P. 8)
译文2 :Suppose you put up in a humble rented house inside the bustling imperial city , you can , ongetting up at dawn , sit in your courtyard sipping a cup of strong tea , leisurely watch the high azure skiesand listen to pigeons circling overhead. [4 ] (P. 209)
原文中至少有13 个动词。如果不断句,直接译成一个句子,难度较大,难以分清主次。译文1 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作了巧妙安排,先把众多的分句断开为两部分,即从开头到“ 来住着”为第一部分。从“早晨起来”到“ 的飞声”为第二部分。然后把“即使不出门去罢”放在第二部分,这样做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符合原意,也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从语言角度讲,有两处表达很到位,即without even venturing out of doors (即使不出门) 、whirring past it (飞声) 。whirr 一词尤为形象,把驯鸽“呼呼呼”在头顶飞过的景象表达了出来,给人以动感和听觉感受。这样,既体现原意,又增强了可读性,这是译文2所不及的。
(二) 语言流畅。流畅主要是指译文既要确切又要地道,使译语读者读起来觉得就像是用英语写作的一样,这是不容易达到的高标准。
原文: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1 :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 especially serene ,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coolness. [3 ] (P. 7)
译文2 : In North China , however ,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 serene and melancholy. [4 ] (P. 209)
译文1 连续重复especially ,在句法结构上和原文中的三个“来”相一致,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in its coolness 这个短语用得好。译文1 表达确切,语言流畅。译文2很直白,缺少妙笔,
不如译文1 好。
(三) 合乎逻辑。一般来说,语言应与逻辑一致,但也应看到不同民族的语言都有其自身的习惯说法,有时一种语言的习惯在另一种语言里不但不存在,还可能被认为逻辑性不强。这就要求译者细致地分析这种差别,从而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原文: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译文1 :The scholar-trees in North China are also an attraction that calls to mind the advent of autumn. [3 ] (P. 9)
译文2 :Locust trees in the North , as a decorative embellishment of nature , also associate us withautumn. [4 ] (P. 209)
如果侧重点在“秋来”,那么可以把“点缀”作虚化处理,可如译文1 所译。如果侧重点在“点缀”,则译文2 是合适的,但decorative 一词似应删去。
Peter Newmark 指出:用外国语翻译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就是搭配。忠实不等于逐词逐句的死译,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语都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地译成另一种语言中的同义词语。即便如此, “也不一定能保证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
(四) 连贯一致。英语利用三大连句手段———逻辑纽带(logical connection) 、照应关系(referential ties) 和词汇纽带(lexical connectors) ,把单句连成篇章。汉语的连贯手段一般与此相类似,但是使用的习惯、频率、方式等与英语不尽相同。因此,汉译英时,要根据英语语言特点,依靠粘着手段(cohesion) 的运用,以实现篇章的连贯性(coherence) ,有序地表达篇章的内容。
原文: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译文1 :At the end of the slanting bridge , silhouetted against its shadows after the rain , stand city idlers under the trees , pipe in mouth , in their thick unlined dress or lined coat of black cloth. And if theychance upon an acquaintance , something lik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might ensue , in a leisurely drawlpunctuated by a low sigh. [3 ] (P. 10)
译文2 :Some idle townsfolk , wearing lined or unlined clothing made of thick cloth , will come outpipe in mouth and , loitering under a tree by the end of a bridge , exchange leisurely conversation with acquaintances with a slight touch of regr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 [4 ] (P. 210)
原文是个长句,包含若干分句,不太容易翻译。如果按照汉语的“意合”(parataxis) 结构,把每个分句都译成独立的英语句子,那么译出语必定松散,缺乏连贯性,重点不突出。译文1的做法好,采用“断句法”,即翻译时先在“ 树底下一立,”和“遇见熟人”之间断开,使之成为两部分,然后通过词汇纽带的作用使前后两个句子形成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前者增添了“And if they”,后者使用“When + 分词”结构,这样通过“形合”(hypotaxis) 的手段使前后两个句子取得连贯一致。译文2 没有采用“断句法”,只用了一个句子,造成结构松散,连贯性不够,并且有误译的情况。
三、通过对《故都的秋》的三种译本译例的分析与比较,不难看出,三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过深入研究,是下了工夫的。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有的译出了具有较高水准的译文。西谚云:Sometimes even the good Homer falls asleep,两种译本也出现一些误译。其实,出现误译是正常的,正如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 所说:To err is human ; to forgive ,divine. 况且翻译是耗时、耗精力的活动。本文选出一些可能有瑕疵的实例来进行比较,只是通过此种方法来达到交流和学习的目的。
要提高翻译水平,除打好语言基础外,还要端正态度。所谓端正态度,就是指翻译时多多推敲。“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鲁迅先生的严谨态度对我们从事翻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总之,理解是基础,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表达;而表达是关键,没有良好的表达,即使理解正确也无济于事,即达不到翻译的目的。语言是人类的专利,表达是语言的升华,而精彩的表达则是一个有志于翻译事业的人一生的追求,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平. 翻译标准和“信达雅”[J]. 外语教学, 2000,(01)
(2)章媛. 从“信达雅”看翻译的真谛[J]. 红河学院学报, 2004,(02)
(3)陈红娟. “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两种译论的比较[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1)
(4)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04) .
(5)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2) .
(6)葛校琴. 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 外语研究, 2002,(01) .
(7)李琳琳. 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A].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 2008 .
(8)贾洪伟. 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A].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 2005
(9)苏惠敏. 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07) .
(10)马丹. 浅谈翻译之基本标准——忠实通顺[J]. 科技信息, 2009,(30)
(11)张宏超. 文学翻译标准诌议[J]. 语言与翻译, 1985,(01)
上一篇:本科生论文盲审不过怎么办
下一篇:护理管理杂志属于什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