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无水共治的科普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22:48

关于无水共治的科普小论文

水,是生命的源泉。宇宙中的众多星球 为何一片死寂,唯有我们生存的蓝色星 球生意盎然?因为有水。没了水,我们 这美丽的蓝色星球就与那些死寂的星球 无异。

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因水而名,因水 而兴,因水而美的省份——浙江。然而 近年来因为缺乏对水资源的保护,浙江 水患频发,污水、洪水、涝水严重影响 了自然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治水, 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它不仅是政府行 为,更应落实到千家万户,落实到我们 每个人的行动中。

污水,又脏又臭,来源于企业的非法排 放,农田的药物污染,人们的乱丢乱 弃。看,那曾经清澈见底、游鱼成群的 江水,现已死鱼成群,臭气熏天;曾经 纯净甘甜、掬手可饮的自来水,现已杂 质繁多,异味难闻;曾经可来回畅游, 嬉戏其中的胥溪,现已浑浊不清,无人 接近。遏止污水的源头,处理现有的大 量污水,势在必行。作为生活中的一 员,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 而应参与到治理污水的行动中。比如, 看到污染源,及时报告给环保部门;不 在水中乱丢垃圾以及其他有毒物质;保 护那些可以净化水源的植物与动物。这 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人人 都行动起来,能让我们的山更绿,水更 清。

洪水,如一个来势凶猛的魔鬼,势不可 挡,它吞噬农田、冲垮桥梁、毁坏房 屋。多少农田颗粒无收,多少百姓流离 失所,甚至丢了性命。滥砍滥伐带来的 水土流失,乱填乱建带来的河道堵塞, 都是洪魔肆虐的根源。在生活中,我们 应制止大人们滥砍滥伐、破坏植被。多 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甚至荒漠化。 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不应破坏大 自然,与它和谐共处才是我们的生存之 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容易做到的就是 节水。我们每天离不开水,也可以每天 做到节水。放水不要超过你所用的量; 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 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投放适量; 洗浴时,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 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 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厨房,先用布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 污,再洗涤;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 断冲洗为间断冲洗。洗车,用水桶盛水 洗车,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使用 节水喷雾水枪冲洗,洗车水处理后循环 使用。这些都是实际生活中所需要注意 的细节,我们应当注意。

五水共治,是为了保护日益匮乏的水资 源,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为 了我们的蓝色星球焕发更多的生机与活 力,也是保证我们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举措。五水共治,从我做 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水共治是什么谈谈五水共治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五水共治”是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对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共治”的经济意义。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水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水环境质量低劣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水是生产之要。“五水共治”必然要求我们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保障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另一方面,“五水共治”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五水共治”需要启动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政府适时推出这些公共工程,既可以起到“五水共治”的效果,又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五水共治”的政治意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治水就是政治,治水就是政绩。即使在当今社会,“水政治”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水安全了,政局就稳定了;水安全了,人民就满意了。反之,因为治水不力而垮台的政府有之;因为治水低效而受到人民唾弃的政权也有之。人民政府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而水资源需求、水环境需求、水安全需求等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最基本的政治。“五水共治”可以全面满足人民的水需求。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义。众多文化是以“水”作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音乐作品均不例外。如果没有富春江如诗如画的美景,就不可能激发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灵感;如果没有黄河汹涌澎湃的气概,就难以激发光未然创作《黄河颂》歌词的激情和冼星海创作乐曲的灵感。“上善若水”,水代表着“道”; “山清水秀”,水代表着温柔、灵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代表着人民群众。因此,水的文化寓意极其深厚,而这种文化寓意的挖掘是建立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敬畏洪水、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水文化,让水文化浸润人们的心田,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五水共治”的社会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都是最基本的民生。基本民生不保,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从国际上看,“为水而战”已经成为事实;从区域上看,“为水而争”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水是流动的,关系到上下游、左右岸、前后代等诸多关系。只有实现“五水共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康。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的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五水共治”。因此,“五水共治”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做好。
  “五水共治”的生态意义。水是生态之基。“山林水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无论是山林、湿地,还是水田、江湖,最基本的要素是水。有了适度的水、有了生态的水、有了灵动的水,山林水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就健康了。“五水共治”就是要变污水为清水,恢复水生态;就是要化害为利,保障水安全;就是要保护源头活水,让百姓喝上生态水;就是要变浪费用水为节约用水,保障生态用水。因此,“五水共治”就是要保护好水生态。我们一定要抛弃“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错误观念,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观念。
  “五水共治”的现实路径
  “五水共治”,要治污先行;“五水共治”,也要齐抓共治。“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落实。为此,需要找准切实有效的治理路径。
  抓蓝图建设,统筹“五水共治”规划。“五水共治”需要回答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里可以做、哪里不可以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明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环境治理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洪涝防治规划等,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五水共治”规划既要注意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又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呼应。
  抓工程建设,强化“五水共治”项目。落实“五水共治”规划,需要建设一大批项目,项目建设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内容,例如河道整治工程、污染减排工程、防洪大堤工程、城市排涝工程、饮用水引水工程、城乡节水工程等。“五水共治”工程是民心工程。做好了,得民心;做不好,失民心。因此,既要做好事先评估和论证,又要做好事中评估和论证,还要做好事后评估和论证。而且,评估和论证的主体既要有政府参与,又要有专家参与,还要有公众参与,实现政府评估、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的和谐统一。
  抓技术建设,突破“五水共治”关键。“五水共治”必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规律性是关键。技术建设需要特别重视三个方面:第一,重视“五水共治”工程技术的突破,学习都江堰技术创新的经验,强化工程技术的前沿性,使得工程项目多年不落伍。第二,重视“五水共治”监测技术的突破,水文监测、水质监测、水量检测等都要提高科学性,要重视不同监测体系的整合,重视监测信息的及时发布、传输和运用。第三,重视“五水共治”统计技术的突破,既要加强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经济部门等不同部门之间涉水统计的合作,又要解决部门内部涉水统计的多口径整合和权威性发布,避免多口径统计和统计数据无法对接的现象。

五水共治的论文怎么写求教O_o最好有资料借我参考

上一篇:cjfd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下一篇:黑河学院学报初审后又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