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联合作的杂志读书爱乐
和三联合作的杂志读书爱乐
这个是新浪关于这个杂志的一个专区 你应该喜欢
到这里看看 或许有以外的惊喜哦 也是关于爱乐杂志的
作为国内权威的古典音乐杂志,创刊10年的《爱乐》的确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创刊时正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后,开始追求高雅生活以
体验佳能,获佳能大奖!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提升生活品质。在那个年代,古典音乐会曾经成为高雅生活的一种象征,吸引着城市中希望尽快消除精神饥渴的人群,而引导古典音乐欣赏的《爱乐》杂志也应运而生,以其稳定的优良品质及坚持传播严肃音乐的人文精神,吸引了一批爱乐人。在短时间内,发行量曾达到了理想的水平。90年代后期,随着其他音乐类别在内地的走强和大众娱乐形式的日渐丰富,古典音乐作为小众市场进入萧条期,《爱乐》亏损状况日甚,这正是导致《爱乐》误传出停刊消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古典音乐是否还有听众,古典音乐杂志是否还有需求,生存还有空间吗?三联书店经反复研讨,认为:古典音乐听众群不仅存在,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古典音乐的消费群体不仅有中年人还有老年人,现在,更有一些进入社会有了经济能力的青年白领因向往古典雅致的生活品质而加入进来。《爱乐》看上去是一本小众杂志,其实在使用汉字人口如此之多的中国,在专业品质无人可与之比拟的内地,也会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而且容易保持忠诚度。现在,《爱乐》要做的是重新寻找市场,重新在市场中寻找定位和进行商业化的运作。
《爱乐》过去的10年确立了良好的品牌,但专业化、学院派的倾向不利于杂志为大众的文化消费提供高档的精品读物,因此降低门槛成为《爱乐》这次改版的重要举措。《爱乐》希望,今后不仅保有专业讨论的一席之地,更要为引导广大心想爱乐者提高文化情感方面的素养做出贡献,为培育新的爱好者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他们或是想迈入古典音乐大门,希望学会欣赏;或是想将古典音乐当作高雅的谈资。《爱乐》商业化的运作重点是调整商业渠道,加强与唱片公司、旅游公司和音响器材公司的合作,读者既能获得更丰富的资讯和服务,又利于杂志和相关行业的互动。至于市场化能否成功,三联认为,现在的出版市场高档消费杂志进入快速上升期,既然追求高档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高档生活很重要的要素或者标志就是高品位的精神消费,那么古典音乐正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要观念更新,措施得力,完全可能突破《爱乐》目前的发展瓶颈,使爱乐人永远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调整改版后的《爱乐》将以何种面貌与读者见面呢?
首先,一些新鲜充满趣味和阅读诱惑的栏目将进入读者的眼界。“音乐之旅”将以旅游的方式寻找音乐文化的背景(如《在欧洲“朝拜”莫扎特》),“俗读音乐史”将以通俗、传奇的笔触介绍音乐史(如《海顿与艾斯特哈吉亲王》),“话题”(如《在路上我们听什么?》)将带来种种趣味性的谈资,“问题”将解答音乐史上一些奇特的现象(如《为什么离不开歌德》),“歌剧说明书”将用通俗的方式来解读著名歌剧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图片也将变得更为丰富,照片将得到较多使用,现场感增强,欣赏性将大大提高。
其次,包装和版式也将面貌一新。考虑到读者长期收藏的需要,改版后的《爱乐》将使用高档铜板纸,精美的印刷和精心设计的版式将带给读者心情愉悦的阅读享受。
三联书店的历史以及和金庸有什么关系吗
三联书店的历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先生等人在上海创立的三家书店,即成立于1932年的生活书店、1935年的新知识书店和1936年的读书生活出版社。
在三、四十年代,它们都是著名的进步书店。
1948年10月,三家书店在香港合组而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国家级出版机构。
前身是邹韬奋于1923年7月创办的生活书店,1936年成立的读书出版社和1935年成立的新知书店。
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
以出版社会人文科学的著译图书为主,兼及性质相近的实用书、工具书,包括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文化、学术理念的图书,还担负出版海外学者和国际友好人士的著作,体现了以“人文精神,思想智慧”的文化精神,形成了特色和品位。
近年,又在电子出版领域多有开拓,成立了专业的“多媒体出版中心”,还出版《读书》、《爱乐》、《三联生活周刊》、《竞争力》(三联财经)4种期刊,在中外读者中有良好影响。
三联书店设有3个图书编辑部室、4个杂志编辑室,以及经理部等 职能部室,共14个部门。
在职职工103人。
三联书店近几年年均出版新书 300余种。
自1986年至2001年,累计出版各类图书5000余种。
出版的《随想录》(巴金著)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傅雷家书》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已出版100多万册。
1951年起,三联书店一度与人民出版社合并。
1968年1月起,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直属的综合性出版社。
2002年4月,成为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之一。
三联书店总部设于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的三联书店办公大楼,并在北京、武汉、郑州、杭州、济南、沈阳、哈尔滨、汕头、大连、昆明、南宁和南京等十几个城市设有分销店。
三联书店的传统是以出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著译图书为主,兼及性质相近的实用书、工具书,包括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文化、学术理念的图书。
近年又在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中小学实验教材、教辅类图书开辟了新的领地。
三联出版的图书以高品位、高质量而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喜爱,很多图书还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亚洲太平洋图书金奖等国内、外图书大奖。
三联书店至今共出书六千余种,每年平均出版新书三百多种,重印书一百五十多种。
三联书店出版的《读书》月刊、《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月刊和《竞争力》月刊、《人才与财富》五本杂志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联书店秉承"生活·读书·新知"的宗旨,于1979年创办《读书》杂志,亦学亦思,以学带思,里面的文章无论说古道今,还是钓深探微,总是透露出一种严肃的人文关怀。
二十年多年来《读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十分钟爱的一本杂志,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是同类刊物中当之无愧的带头刊物。
1995年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定位在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有中国的《时代周刊》之称。
1993年创刊的《爱乐》,为国内颇负盛名的唯一一本古典音乐评论杂志,拥有高素质的音乐评论撰稿人,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创刊于2002年的《竞争力》月刊,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创立的第一份财经期刊,以独家调查、深度分析、客观评述为办刊宗旨,创刊之初已颇具影响力。
三联书店始终以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店训。
邹韬奋先生强调“服务精神是生活书店的奠基石”,强调经营管理,长期以“读者的一位好朋友”自视,还早在1935年就开办了电话购书业务,以方便读者,这在全中国是首开先河。
北京三联书店与金庸的关系: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获得金庸的独家授权,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版《金庸作品集》(共12种36册,平装本全套定价:688元)。
从此打开了金庸作品在内地的市场,北京三联书店也因此大赚了一把。
版权合同于2001年年底终止,不再续约,从此三联版的《金庸作品集》成为绝版。
后来的版权转移到了广州出版社,由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新版《金庸作品集》。
从此《金庸作品集》告别了三联版,进入了广州版时代。
《三联生活周刊》、三联出版社、三联书店关系?
《三联生活周刊》是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的一份读物,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
三联出版社有三家,分别是北京三联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据说以香港最为正宗。
北京三联出版社隶属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优秀期刊有《三联生活周刊》《爱乐》《读书》;上海三联书店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家出版社,旗下有优秀期刊《书城》杂志;香港三联的书内地很少见到,具体无法回答你。
其实三家三联书店,以前应都属于一家,战乱后各自飘零,自立山头。
个人认为北京的三联,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很多精品书,且价格相对便宜,在知识分子中享有较高声望;上海的三联,相对时尚的作品较多,建筑艺术,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不错,不过价格相对较贵。
请问三联爱乐07年以前的内容是什么?
07改版之后成了双月刊,每期成了介绍一位音乐家的专题刊物了……
个人感觉2001年版的《爱乐》是在内容、版式等方面最好的。
这是创刊号
首先,一些新鲜充满趣味和阅读诱惑的栏目将进入读者的眼界。“音乐之旅”将以旅游的方式寻找音乐文化的背景(如《在欧洲“朝拜”莫扎特》),“俗读音乐史”将以通俗、传奇的笔触介绍音乐史(如《海顿与艾斯特哈吉亲王》),“话题”(如《在路上我们听什么?》)将带来种种趣味性的谈资,“问题”将解答音乐史上一些奇特的现象(如《为什么离不开歌德》),“歌剧说明书”将用通俗的方式来解读著名歌剧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图片也将变得更为丰富,照片将得到较多使用,现场感增强,欣赏性将大大提高。
上一篇:ssci一区二区具体杂志
下一篇: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