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江夏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2023-02-16 17:04

江夏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1978年10月福建银行学校创建。1979年,为了加强对全国银行中专的统一领导,人总行于9月4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确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银行中专学校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即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1980年5月,省人行党组决定,银行学校在面向社会招收中专学生的同时,也作为人行系统干部培训基地。至此,福建银校初步奠定了双重管理(总行和分行)的体制和两个基地(培养中专人才和培训干部)的任务。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经过边办学、边建校的发展,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专业设置日趋齐全,招生规模相应扩大,学校工作逐步上了轨道。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划转福建省管理,直属福建省教育厅领导。2004年2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从成人高校转型为普通高校。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6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创建,1968年学校撤销,1979年复校。1982年福建省财贸干部学校并入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198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升格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福建行政学院创建(合署),2002年福建物资学校并入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并入(合署)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51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创建,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撤消,1979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复校,1985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升格为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教职工931多人,专任教师697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27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29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第一批6类特支人才“双百计划”人选1人,福建省优秀人才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 。名师代表: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郑建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文振、黄陵东、潘琰、郑建岚 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屈广清 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国平 院部设置 截至2015年4月,学校设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工程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数理教研部、公共外语部、公共体育部等11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 福建江夏学院二级学院/教学部一览表序号 院(部)名称 序号 院(部)名称 序号 院(部)名称 1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2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 3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 4 福建江夏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 5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6 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 7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 8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9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10 福建江夏学院数理教研部 11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 12 福建江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3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 14 福建江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 15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2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工业工程、动画、投资学、审计学、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学、土木工程、会计学等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工、理、艺等6个学科门类。并建设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省级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类教学示范中心(财务与会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人才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江夏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和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1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和6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建有实验室93个(32个公共基础实验室,61个专业实验室)。在第七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学校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省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经济学(专科)等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 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企业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心理素质训练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物理综合创新实验中心、素质括展户外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三盛集团实践教学基地、百胜集团实践教学基地、财务与会计实践教学基地、福州中级法院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探索建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试点、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的制度创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年份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项目级别2011年 沿海地区流动人口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福安市的实证调研 白江斌 曹剑光 省级 2011年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 李必清 曾正滋 省级 2011年 福州大学城区流动小商贩治理状况调查 邹劼 程宇 省级 2011年 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研究 崔博伦 张彩云 省级 2012年 “北纬33°”红豆杉资源开发项目 罗德付 刘茂福 省级 2012年 榕城乐cool—服务“超市” 傅明敏 路越 省级 2012年 联通高校,便捷出行——同城高校自行车租赁计划 林洁 陈蕊 省级 2012年 校园淘乐汇 黄文生 路越 省级 2012年 立足妈祖文化,构建海峡两岸网络创意集市 黄永泉 徐刚 省级 2012年 宿舍之家,百变生活——一站式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郑丹红 范一青 省级 2012年 江夏基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运作规划 黄文瑾 江东瀚 省级 2012年 法律进社区服务实践和调查 陈朕炜 林忠志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大学生城镇居民医保卡对大学生的实际作用——基于对福州各高校的调查 蔡雨琛 唐赤华 省级 2012年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福安阳春社区的调查分析 林志煌 李秀义 省级 2012年 创恒广告有限公司商业策划书 徐志善 杨雅厦 省级 2012年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 谢攀水 杨慧 省级 2012年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福建省农发办产业化补贴项目的调查 周斯嘉 徐青 省级 2012年 RS(remind service)远程秘书式提醒服务平台 江小强 郭有仪 省级 2012年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黄贞 林苍松 省级 2012年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心理转变问题与对策——以福州为例 傅楚楚 梁晋龙 省级 2012年 福州大学城主题文化城镇下的公焦—大学城公共交通问题研究 陈海萍 杨雅厦 省级 2012年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校资源共享研究 林礼源 林美萍 省级 2012年 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沟通能力提升方案研究 李慧敏 林苍松 省级 2012年 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蔡燕华 王书娟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林颖婷 廖萍萍 省级 2012年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骨干成员毕业流向的调研——社团活动与毕业生竞争力的探讨 柯丽娜 王采采 省级 2012年 大学生创业观念与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基于福州各高校的调研 陈倩文 安增军 省级 2012年 海峡两岸所得税制比较研究 陈灵枫 郭晓红 省级 2012年 新时期我省高校经贸类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与分析 林永强 徐刚 省级 2012年 龙岩市红色遗址开发调查 钟美兰 刘双 省级 2012年 微时尚大学城联盟书友吧 林晓辉 陈端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调查研究——以福建晋江鞋革产业集群为例 林海英 张春霞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中小企业在融资困境下的生存现状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以晋江为例 陈惠梅 吴美满 省级 2012年 黑鸽创业 汤欣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I淘YOU货”校内交易联盟 赵芳 杨敏 省级 2013年 “金点子”创意文化工作室 陈彩霞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基于蓝牙技术的“暖阳”创意灯具研发及其推广 黄胜达 沈振辉 省级 2013年 校园微博的推广与运用——微博营销与管理在江夏学院的实际运用 陈晶 宋文琤 省级 2013年 环保型无碳小车设计与开发 阮凤 杨栓强 省级 2013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供给机制研究——基于福州大学城的调研 张洁 严圣明 省级 2013年 对毕节地区优势资源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大学校园信息咨询公司试点 周旭 范一青 省级 2013年 “E修哥”电子配件—旗舰店 陈明义 杨敏 省级 2013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罗雄 杨敏 省级 2013年 蚯收公司 林武华 缪匡华 省级 2013年 机械设计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吴倩兰 沈振辉 省级 2013年 时光印橡DIY橡皮章小站 武安恒 郑瞳 省级 2013年 C-life促销生活——同城及时促销商讯发布、预定、分享平台 王小倩 王婉珍 省级 2013年 校园旧书环保漂流之旅 吕泳泳 范一青 省级 2013年 校园文化创意工作室 庄蓉敏 万菊 省级 2013年 果果吧——校园果蔬超市,公平、健康、绿色、光盘理念的领导者 王永冲 李玫 省级 2013年 齿轮系运动与动力综合仿真系统 马晓焜 王铎 省级 2013年 小水家果吧 陈诗颖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校园信息服务平台 张佳柠 马莉婷 省级 2013年 “我家”茶店筹建及运营 吴炳辉 刘艳山 省级 2013年 创享咖啡汇所 王小倩 李萍 省级 2013年 易优.com以物易物交易网站 郑雨非 辛琦 省级 2013年 城镇化视角下小摊贩综合治理研究——以福州大学城美岐学生街为例 万珺 陈俊星 省级 2013年 智能风扇设计与开发 黄志兴 苏建仁 省级 2013年 基于GIS的江夏学院垃圾桶优化配置方案 袁燕 曾倩琳 省级 2013年 Show DIY装饰你的美 刘园园 李捷 省级 2013年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 郭华 吴新江 省级 2013年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节庆开发与研究——以喜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载体 卢剑涛 张彩云 省级 2013年 让闲置物发挥另类的价值——“换吧” 王志翔 康迎春 省级 2013年 当代大学生兼职之路该如何走——基于福建省高校的实证调研 刘建场 詹友学 省级 办学特色 (1)综合素质培养和选课制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学校以学分制为基础,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推行公共选课制度,全校学生均可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2)转专业制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制定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允许学生按条件申请转专业。(3)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密切师生交流。导师们根据每个本科生的个性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治学精神,更好地安排学习进程。(4)分专业方向培养。为提高学生升学就业的针对性,在低年级开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开展共同就业的基础上,三年级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升学要求、就业意向、自身兴趣爱好等修读专业方向课程。(5)“16+2”模式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为加强学生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将从2010级首批本科招生开始实行“16+2”模式,即从每学期18周中抽出2周进行课程实践、集中实习、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研究等,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6)校企订单培养。充分发挥行业背景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企业不仅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落实“16+2”模式,还设立了奖(助)学金、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等。(7)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培养。在校本科生除课堂、实验、实习、实践学习外,积极参与学校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会以及课题研究,同时,踊跃参加学校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卓越工程计划举办一系列二课活动。通过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等系列训练,提高实践应用创新能力。(8)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的大学等985高校,福州大学等211大学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协议),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比如,学校每年选拔1名优秀本科生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半年。(9)闽台合作培养人才。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之一,目前已有合作高校3所。该项目采取分段对接即3+1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在台湾高校学习一年。学生毕业后除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外,还将取得台湾高校的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10)国际双文凭培养。从计划内拿出200个招生指标,与英国合作开展SQA-HND项目,进行国际化课程教育,采取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学校,第四年到英国学习,获得双文凭、双学位、六本证书,享受英式教育,获得英语训练、国际求职优势、SQA质量保障、节约留学费用 。 毕业生就业 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34%。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先后与省内外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确定了合作关系。并针对社会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实行“订单式”教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此外,学校每年还有一批专科毕业生考取高职专升本,2013年学校高职专升本报名519人,录取363人,录取率达69.94% 。 师生成绩 2011年1月,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福建江夏学院在管理学排名中高居25位,福建省内仅次于厦门大学。 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7月24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建江夏学院图书信息大厦二楼报告厅举行,福建江夏学院作为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承办单位,首次组队参加辩论赛,取得一胜一负的成绩。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中国市场营销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主办的“娃哈哈”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中,工商管理学院谢贵英、黄盈芳、张恒发、邱榕德四位同学组成的“加速度”队荣获本科组二等奖;杨建平、沈雅凤、石晓萍三位同学组成的“破晓队”荣获专科组二等奖。2011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学生组)总决赛在北京举行。会计学院积极组队参赛,选派朱明、黄凤钗、陈扬三位同学代表会计学院,由苏回水老师带队赴京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会计学院代表队荣获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总决赛本科组三等奖,指导老师韩春燕、金未、郑瞳、苏回水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11年12月14日至17日,2012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暨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总决赛在常州市举行。福建江夏学院派出30人组成的代表队参赛,最终获得3金1铜的优异成绩。吴敏老师、蔡昌文老师作为单项冠军教练荣获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啦啦操联赛优秀教练员荣誉证书。2012年12月23日,历时1个多月的“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落下帷幕。由电子信息科学学院李耀辉、苏晋库、邱清兄、黄有忠、黄志鑫、丁敏等六名同学组成的“江夏,Fight”团队荣获电子竞技大赛“穿越火线”项目亚军。2012年度“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揭晓,全省本科高校共有210个学科获批立项。福建江夏学院应用经济学、法学和工商管理学三个学科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是福建江夏学院首次获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2013年1月6日,首届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落下帷幕。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原伟翔、武安恒、张红艳、刘能腾、吴涓涓五位同学代表会计学院,由郑瞳老师带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会计学院代表队在决赛中名列第三名,荣获二等奖。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金融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1个与清华大学共建的“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土木工程材料研究中心”和“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峡经济区公共政策研究基地),2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机构(福建省台湾法研究所)和21个校级科研机构,另有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等5个省级学会和研究会挂靠本校 。2013年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研究机构: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所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学会:福建省国际法学会、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福建省行为科学学会、福建省管理教育研究会 校级科研机构:高等教育研究所、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现代营销管理研究所、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工业技术研究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电子信息与光电技术研究所、财税法研究所、金融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创新研究所、运动与健康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流通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公共管理研究所、国际比较法研究院、社会心理研究所、海峡女性研究中心 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福建省承接台湾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涉海法律与海洋深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务与会计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互联网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学报期刊 学校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海峡法学》和《金融学报》等三个CN刊物,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是由福建江夏学院主办的公立普通本科学报,刊号CN35-1310/C,2011年10月创刊,为双月刊。学报创刊至2012年4月,共刊发来稿181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27篇,占比16%;省(部)厅级基金项目39篇,占比20%;高职称论文116篇,占比64%。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6月,福建江夏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37.56万册,生均图书为87.88册,生均年进书量三年平均为2.57册。2013年生均年进书量为3.12册。电子资源丰富,电子书刊96万册;拥有的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等24个数据库及4个自建数据库均网上开放 。

福建江夏学院是本科吗

1、福建江夏学院是本科吗 福建江夏学院是本科学校,该校是一所涵盖20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福建江夏学院简介
福建江夏学院于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4所前身校(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分别隶属于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司法厅和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学校校园规划面积1388.4亩,主校区坐落在福州地区大学城新校区,校区建设得到世纪金源集团的慷慨捐助。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办好福建江夏学院”作为重要条款之一,明确提出:支持福建江夏学院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省级“5A级平安校园”、2017年度省直“平安单位”、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172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现有专任教师769名,高级职称占比43.9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5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1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3.5%。学校目前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8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第一批“双百计划”人才1人,福建省优秀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16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8人。聘请74名知名大学和企业、行业精英为学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现有省级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培育)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3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4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项目2个,是省级“互联网+”培训机构教育实践基地。

2017年,学校高质量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 福州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 联合培养金融、会计、法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等6个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1月,学校获批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学校充分发挥亲行业、亲产业、亲地方优势,不断强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新兴产业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设立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财富管理行业学院、资产评估与财务服务行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联发产业学院与议和劳动人事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行业)学院;其中,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是福建省第一个装配式建筑行业专门院所。学校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专业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获批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培养学校和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培养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服务社会水平的提升。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17个,拥有省级学会和研究会4个。学校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海峡法学》等中文学术CN期刊。

学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高位嫁接,全面推进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落实。加强与 福州大学 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18所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与英国等高校开展师资学历提升、学生短期访学等合作,与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引入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项目。依托海峡财经学院,与台湾地区东海大学、中原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高校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3+1”“4+0”项目,成立了“福建江夏学院与中原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授牌在学校设立“海峡两岸金融教育培训基地”。获批招聘外籍教师和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具有明显办学特色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区域一流亲行业、重开放、创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福建江夏学院是几本院校?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根据公开信息可知:福建江夏学院在福建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福建江夏学院是本科大学。福建江夏学院有金融、会计、法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等专业。福建江夏学院简介: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于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4所前身校(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分别隶属于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司法厅和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而不懈奋斗!学校荣誉: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省级“5A级平安校园”、2017年度省直“平安单位”、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2019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院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43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经济学(专科)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71名,生师比为17.19: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0名,副高职称284名,高级职称比例为48.5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5%;双师双能型教师47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1%;具有行业背景教师166名。有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37人次,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0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共24人次。

办学特色

(1)综合素质培养和选课制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学校以学分制为基础,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推行公共选课制度,全校学生均可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

(2)转专业制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制定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允许学生按条件申请转专业。

(3)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密切师生交流。导师们根据每个本科生的个性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治学精神,更好地安排学习进程。

(4)分专业方向培养。为提高学生升学就业的针对性,在低年级开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开展共同就业的基础上,三年级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升学要求、就业意向、自身兴趣爱好等修读专业方向课程。

(5)“16+2”模式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为加强学生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将从2010级首批本科招生开始实行"“16+2”模式,即从每学期18周中抽出2周进行课程实践、集中实习、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研究等,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6)校企订单培养。充分发挥行业背景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企业不仅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落实“16+2”模式,还设立了奖(助)学金、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等。

(7)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培养。在校本科生除课堂、实验、实习、实践学习外,积极参与学校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会以及课题研究,同时,踊跃参加学校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卓越工程计划举办一系列二课活动。通过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等系列训练,提高实践应用创新能力。

(8)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的大学等985高校,福州大学等211大学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协议),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比如,学校每年选拔1名优秀本科生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半年。

(9)闽台合作培养人才。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之一,已有合作高校3所。该项目采取"分段对接"即"3+1"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在台湾高校学习一年。学生毕业后除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外,还将取得台湾高校的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

(10)国际双文凭培养。从计划内拿出200个招生指标,与英国合作开展SQA-HND项目,进行国际化课程教育,采取"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学校,第四年到英国学习,获得双文凭、双学位、六本证书,享受英式教育,获得英语训练、国际求职优势、SQA质量保障、节约留学费用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省级智库、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学会和研究会4个。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促进中心获批为福建高校首批9家特色新型智库之一。

2015年,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并首次获得1项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1项,厅局级项目75项,全年共出版专著4本,编著3本;发表权威期刊27篇、核心期刊53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项;科研成果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获其他部级奖2 项

合作交流

学校努力推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落实。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引入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HND项目;引进了英国IARFP国际财务策划师证书;与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美国特莱恩大学签署了“3+2”合作办学协议书;先后与美、英、澳、新等国的13所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成立海峡财经学院,与台湾东海大学、中原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高校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3+1”、“4+0”计划项目,由省教育厅授牌在学校设立“海峡两岸金融教育培训基地”。

上一篇:航海技术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下一篇: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