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转化医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2023-02-17 16:12

转化医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atedautohemotherapy,O3-AHT,又名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或major autohemotherapy) ,是将一定浓度氧气和三氧混合气体与自体血等容量混匀,再回输到体内的一种疗法。

此疗法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逐渐开展,但一直缺乏可借鉴的中文指南或专家共识。为此我国三氧医学相关专家组织撰写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供大家参考。

经过多次修订,本共识已发表于2018年12月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转化医学杂志》上。





绝对禁忌证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2.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3. 血小板减少低于50X109/L、严重的凝血障碍

4. 严重的不稳定性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

5. 急性酒精中毒

6. 大量失血、急性出血、贫血(<90g/L)

7、水电解质紊乱

8. 癫痫发作

9. 血色素沉着病、接受铜或铁剂治疗的患者

10、抗凝剂(枸橼酸钠)过敏

11、妊娠

12、严重肝功能不全



相对禁忌证

1.女性月经期。

2.未成年人不建议做O3-AHT,建议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

3.年龄上限无严格规定,80岁以上老年人可选用三氧直肠灌注替代。



O3-AHT期间相关药物影响

1.治疗期间不建议口服维生素或抗氧化剂,但治疗前后可以服用。

2.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本疗法可能增加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降压作用而导致病人血压过低。

3.抗凝药物: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期间进行O3-AHT。



临床应用建议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临床经验,本共识将O3-AHT治疗疾病按适应证、效果不确定疾病、正在研究疗效及安全性的疾病和不建议开展的疾病等进行分类。

根据循证医学(EBM),参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及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疾病证据等级制定方法,将O3-AHT治疗的疾病可以分为四类【1、2】:

A级证据:有良好的科学证据证实O3-AHT的临床益处远超 过潜在的风险。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同质性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同种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B级证据:至少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的临床益处大于潜在的风险。基于个体随机置信区间小、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

C级证据:至少有公平的科学证据表明O3-AHT能够提供的临床益处,但利益风险不能确定。基于没有明确的批判性评价的专家意见、病例报告,或基于生理学、实验室研究,或“基本原则”,或描述性流行病学。PUBMED数据库均可查到相关文献。

D级证据:主要根据O3-AHT编写组专家临床实,PUBMED数据库暂无相关文献支持。

(一)适应证

A级证据:无

B级证据:

1.慢性肝炎【3-4】

2.下肢动脉缺血【5-8】

3.突发性耳聋【9-10】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性)【11】

C级证据:

1.哮喘【12】

2.多发性硬化【13-14】

3.头痛【15】

4.痛风【16-17】

5.脑梗死【18-19】

6.骶髂关节炎【20】

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1】

8.癌症辅助治疗[22-23]

D级证据:

1.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2.失眠

3.类风湿

(二)效果不确定疾病

1.呼吸衰竭:个案报道O3-AHT对改善呼吸衰竭症状有效果,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2.肾功能衰竭:有文献报道O3-AHT可以增加肾小球过滤【4】,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3.银屑病:临床实践O3-AHT对部分银屑病有效,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反而加重。

4.高脂血症:O3-AHT对部分高血脂病人疗效显著。

(三)正在研究疗效和安全性的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从机制上推断O3-AHT有效,临床实践也发现部分病人有效,但需要更多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

2.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克雅氏病、小脑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已证实O3-AHT对多发性硬化病有效,对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疗效不明确。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肿瘤除外):目前仅有证据O3-AHT对哮喘有效,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待研究。

4.泌尿、消化、生殖系统疾病:尚无O3-AHT对这三个系统常见病疗效的证据。

(四)不建议开展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2.甲状腺功能减退。

3.肺栓塞。



主要风险

1、抗凝剂:抗凝剂偏少会引起血栓,而过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2、气体栓塞: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气体栓塞。

3、对高龄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引血或回输过快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



副作用及并发症

1、O3-AHT可能加重银屑病症状,并出现皮肤水肿,甚至有报道O3-AHT导致银屑病死亡1例。【24】

2、三氧化自体血回输过程出现低血压、尤其口服ACEI药物患者,低血压发生几率增高,此类患者实施O3-AHT时应全程监测血压。

3、可能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25】

4、慢性肾衰合并糖尿病患者,O3-AHT可能诱发高血钾。【26】



操作流程

1.每个疗程开始前,应检查血常规、凝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和传染病。

2.建议治疗前1小时饮水_300ml,利于血液稀释和引血。

3.核对病人信息,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急救设施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4.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首选肘静脉、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等大静脉。

5 .建议按1.2mL/kg至1.3mL/kg计算采血量,为方便临床应用,通常采血100ml与25毫升抗凝剂混合,也即抗凝剂与血液容量按1:4比例混合。

6 .推荐三氧浓度为10-40ug/ml,可以从低浓度开始,随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提高;三氧混合气体与血液容量按1:1比例混合,气体与血液混合后,缓慢摇匀3-5分钟,避免剧烈振荡。

7.三氧化血回输速度为75-150滴/分钟(5-10毫升/分钟)。推荐将100ml三氧化血20分钟内输回体内。回输速度按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调节。

8.建议拔除套管针后按压5分钟以上,留观15分钟左右。



治疗参数及注意事项

1.治疗频率:每天一次,或每周1-3次。

2.疗程:每个疗程10次,每年两个疗程或更多。

3.O3-AHT过程中所有接触三氧的容器和管路均应选用抗氧化材料或玻璃器皿。

4.严禁将任何气体直接注入血管。

洪天配的学术兼职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2012~至今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兼基础内分泌学组组长2009~至今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八届)常务委员兼转化医学学组组长2005~2009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七届)委员2013~至今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前任主任委员2009~2013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2005~2009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常务委员2014~至今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内分泌代谢病产学研联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至今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副会长2009~2013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二届)总干事、常务委员2007~2010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一届)总干事、常务委员2013~至今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2005~2010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2002~2005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2012~至今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兼再生医学学组副组长2009~201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兼再生医学学组副组长2007~201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200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2004~2007 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2012~至今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8~至今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第四届)副主编2009~至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一届)副主编2013~至今 《J Clin Endocrinol Metab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第一届)副主编2008~至今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26届、第27届)编委2010~至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委员会(第六届)编委2009~至今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编委2012~至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编委2011~至今 《药品评价》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常务编委2011~至今 《中华国际医学论坛-糖尿病专刊》编委会(第一届)常务编委2005~至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连续3届)编委2002~2008 《中国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编委2012~至今 《转化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一届)编委2009~至今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编辑委员会(第一届)编委担任J Clin Endocrinol Metab、J Endocrinol、Acta Diabetol、Clin Chim Acta、Int J Exp Pathol、Mol Biol Rep、Acta Pharmacol Sin、Chin Med J (Engl)、World J Gastroenterol 等多个英文SCI期刊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国际内分泌杂志》、《生理科学进展》、《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北京医学》等多个中文核心期刊的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干细胞分化研究、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负责过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等。主编或主译专著2部,参与编写和翻译专著或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在Diabetologia、Diabetes Obes Metab、Int J Cardio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具体情况如下:1.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iRNA在人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3.1-2016.12),80万元[2] 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亚课题: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肝及高脂血症发生的机制(2012.1-2016.12),100万[3]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糖代谢异常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研究(2012.9-2014.10),15万[4] 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葡萄糖钳夹技术平台建设及其应用(2012.1-2014.12),80万元[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hrelin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2011.1-2013.12),33万元[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胃肠道激素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机制研究(2011.1~2013.12),6万元[7]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亚课题:北京市糖尿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建设(2011.1-2014.12),12万元[8] 卫生部基金(国家标准制/修定专项):糖尿病筛查、诊断(2010.12-2011.12),7万元[9]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利那鲁肽对Pax6突变小鼠高血糖和胰岛素原剪切的影响(2010.01-2012.12),10万元[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诱导人胰腺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新策略研究(2008.1-2010.12),31万元[11]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分课题: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研发(2006.01-2010.12),100万元[12] 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2006.01-2010.12),25万元[1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及综合控制研究(2006.01-2010.12),10万元[1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胰腺ghrelin表达与胰岛发育和分化的关系研究(2006.01-2008.12),12万元[1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定向分化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研究(2006.01-2008.12),6万元[16]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和逆转研究(2005.09-2010.09),10万元[17] 211工程循证医学学科群项目:己酮可可碱干预桥本病的临床研究(2003.3~2005.12),13万元[18] 211工程干细胞学科群项目:人胰腺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2003.3~2005.12),5万元[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胰岛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分化诱导的研究(2002.1~2004.12),18万元[20] 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专项人才基金:人胰岛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2002.1~2004.12),1.2万美金[2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白细胞介素18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2000.9~2003.8),3万元[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白细胞介素18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000.1~2000.12),5万元

医疗类属于国家级期刊的有哪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中医临床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磁共振成像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实用防盲技术
口腔科学杂志(Journal of Oral Science)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抗癌之窗(科普期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糖尿病天地
器官移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协和医学杂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产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
中国医疗保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英文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中国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
中国临床新医学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社区医师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英文版)
航空军医
中国处方药
中华医史杂志
医学信息学杂志
中医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药学教育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
中国医学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
中西医结合研究
心理研究
药物分析学报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事
中国药店
中国药品标准
慢性病学杂志
医药工程设计
药学进展
现代药物与临床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福建医药杂志
中国药学(英文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空军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眼科学报
皮肤病与性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肿瘤基础与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英文版)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生殖与避孕(英文版)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罕少疾病杂志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内科学杂志
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护理教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国CT和MRI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
医院管理论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国际遗传学杂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医药通报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间疗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卫生职业教育
光明中医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医院统计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校医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中国卫生法制
中国卫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预防医学论坛
卫生软科学
社区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新医学
新疆医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辽宁医学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国临床护理
新中医
中国现代医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执业药师
东方药膳
亚太传统医药
中医杂志(英文版)
世界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食品安全导刊
养生大世界
中国医药指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外医疗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法医学杂志

什么是转化医学?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生物信息学,同系统医学理论与自动化通讯技术之间的互动密切,加快了科学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变的产业化过程,应用于医药学也将导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

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后,转化医学日益受到各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

由韩启德教授和桑国卫教授领衔两百多位专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一、广义理解

转化医学还有更广泛的意义,这里指从患者出发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患者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中,我们看到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包容。

传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一系列的障碍分隔,这些障碍就像“篱笆墙”。新药的研发隔离于临床在实验室中进行,而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时才不可避免地被“扔过篱笆”。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建立转化医学团队,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二、相关应用

1、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2、加快新药研究的速度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资料,临床前作用良好的新药,只有30%能通过III期临床试验。更多的药物由于药物的毒性、体内分布等种种原因,没有体现出比现有药物更好的疗效而遭淘汰。

为了降低新药开发的巨大风险,就需要转化医学的研究,比较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研究的差异,加快新药的研发速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转化医学

上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报纸或杂志

下一篇:形策低碳环保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