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妇女生活杂志1986第九期

发布时间:2023-02-17 22:49

妇女生活杂志1986第九期

80年代创作 作品题目  发表年份所发期刊第八个铜像1983年《青春》第七期空地上的阳光1984年《青年作家》第四期白洋淀 红月亮1986年《钟山》第一期祖母的季节1986年《十月》第四期桑园留念1987年《北京文学》第二期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1987年《上海文学》第二期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987年《收获》第五期算一算屋顶下有几个人1987年《钟山》第五期蓝白染坊1987年《花城》第五期故事:外乡人父子1987年《北京文学》第八期丧失的挂花生之歌1987年《作家》第八期周梅森的现在进行时1988年《中国作家》第二期乘滑轮车远去1988年《上海文学》第三期水神诞生1988年《中外文学》第三期死无葬身之地1988年《中外文学》第三期你好,养蜂人1988年《北京文学》第四期井中男孩1988年《花城》第五期怪客1988年《作家》第五期祭奠红马1988年《中外文学》第五期罂粟之家1988年《收获》第六期平静如水1989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杂货店的女人1989年《时代文学》第二期仪式的完成1989年《人民文学》第三期舒农或者南方生活1989年《钟山》第三期逃1989年《青年文学》第三期南方的堕落1989年《时代文学》第五期妻妾成群1989年《收获》第六期(参考资料:苏童文学年谱 )90年代创作 作品题目  发表年份所发期刊已婚男人杨泊1990年《作家》第四期棉花地、稻草人1990年《青春》第四期妇女生活1990年《花城》第五期女孩为什么哭泣1990年《时代文学》第五期狂奔1991年《钟山》第一期我的棉花、我的家园1991年《作家》第一期吹手向西1991年《上海文学》第二期另一种妇女生活1991年《小说界》第四期离婚指南1991年《收获》第五期像天使一样美丽1991年《小说林》第六期木壳收音机1991年《人民文学》第七、八期西窗1992年《漓江》春号第一期十九间房1992年《钟山》第三期回力牌球鞋1992年《作家》第四期沿铁路行走一公里1992年《时代文学》第五期来自草原1992年《芳草》第五期园艺1992年《收获》第六期刺青时代1993年《作家》第一期烧伤1993年《花城》第一期一个朋友在路上1993年《上海文学》第一期狐狸1993年《小说家》第二期仄呢绒鸭舌帽1993年《小说家》第二期第五条路1993年《新生界》第四期纸1993年《收获》第六期与哑巴结婚1994年《花城》第二期什么是爱情1994年《江南》第三期美人失踪1994年《作家》第三期小莫1994年《大家》第三期民丰里1994年《啄木鸟》第四期肉联工厂的春天1994年《收获》第五期桥边茶馆1994年《青年文学》第七期一个叫板墟的地方1994年《青年文学》第七期一朵云1994年《山花》第十期饲养公鸡的人1995年《钟山》第一期那种人(二篇)1995年《花城》第三期种了盆仙人掌1995年《特区文学》第三期十八相送1995年《芙蓉》第四期把你的脚捆起来1995年《上海文学》第五期蝴蝶与棋1995年《大家》第五期三盏灯1995年《收获》第五期亲戚们谈论的事情1995年《大家》第六期玉米爆炸记1995年《长江文艺》第七、八期花生牛轧糖1995年《湖南文学》第七、八期流行歌曲1995年《广州文艺》第八期棚车1995年《东海》第九期小猫1995年《东海》第九期犯罪现场1996年《花城》第一期霍乱1996年《天涯》第一期公园1996年《作家》第一期表姐来到马桥镇1996年《萌芽》第一期声音研究1996年《收获》第二期红桃Q1996年《收获》第三期新天仙配1996年《收获》第三期灼热的天空1996年《大家》第五期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1996年《山花》第六期两个厨子1996年《收获》第六期天使的粮食1996年《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十一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1997年《收获》第一期海滩上的一群羊1997年《上海文学》第三期神女峰1997年《小说家》第四期八月日记1997年《雨花》第九期他母亲的儿子1997年《雨花》第九期小偷1998年《收获》第二期过渡1998年《人民文学》第三期人造风景1998年《十月》第五期开往瓷厂的班车1998年《花城》第六期群众来信1998年《收获》第五期向日葵1999年《大家》第一期拱猪1999年《上海文学》第一期古巴刀1999年《作家》第一期水鬼1999年《收获》第一期巨婴1999年《大家》第二期你丈夫是干什么的1999年《大家》第三期新时代的白雪公主1999年《大家》第四期肉身凡胎的世界1999年《东海》第五期独立纵队1999年《大家》第五期奸细1999年《大家》第六期天赐的亲人1999年《青年文学》第八期大气压力1999年《人民文学》第十期驯子记1999年《钟山》第四期(参考资料:苏童文学年谱 )2000年以后创作 作品题目发表年份所发期刊一棵歪歪斜斜的树2000年《短篇小说》第一期露天电影2000年《科技致富向导》第一期遇见司马先生2000年《钟山》第五期白杨和白杨2000年《作家》第七期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2000年《天涯》第七期桂花连锁集团2000年《收获》第二期伞2001年《收获》第一期女同学们二三事2001年《花城》第四期小舅理生2002年《山花》第七期点心2002年《书城》第十期白雪猪头2002年《钟山》第一期人民的鱼2002年《北京文学》第九期茨菰2007年《钟山》第四期香草营2010年《小说月报》第八期(参考资料:苏童文学年谱 ) 大概由于苏童少年时期的多病孤独,造成了他心理的压抑,苏童对童年的这种压抑寻找的突破口,就是在作品中表达对死亡、暴力、病态的描写。在苏童以“香椿树”街为背景创作的《少年血》小说集、《城北地带》以及《刺青时代》里无不弥漫着这种病态。正因为孩子是旁观者,所谓意识形态是干净的,对时代的细节记忆比参与者更加清晰。特别原始的生命,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负担,对事物的本质会有直觉,那种东西值得保存,值得追寻,是难以训练的。“童年视角是我小说里一直运用的,是我最原始的小说创作的契机,是碎片式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感知生活的途径或角度。不是通过社会学的意识,不是通过成年人的世界观,更不是刻意模仿孩子的眼睛,我是比较相信童年记忆保留到现在还在脑子里一亮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更接近我所理解的小说生产方式的真谛。我觉得直觉很重要。” 正是童年的所见所闻,让苏童“少年老成”。当他开始写作时,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的财富。也因此,苏童认为“童年生活其实一直在我们身上延续甚至成长”,并把童年生活视为他写作的最大秘密。他说:“我认为热爱也好,憎恨也好,一个写作者一生的行囊中,最重那一只也许装的就是他童年的记忆。无论这记忆是灰暗还是明亮,我们必须背负它,并珍惜它,除此,我们没有第二种处理办法。” 苏童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笔下的女性那种绝望、凄苦、孤寂,沉重得令读者深感压抑与窒息。小说《妻妾成群》中描述了颂莲由一个女学生变成大户陈家四姨太,渐渐溶入陈家大院的争风吃醋中,目睹陈家女人的一个一个的悲惨命运,最终连自己也变成了疯子。《红粉》中的秋仪和小萼由“茫茫世界难以改变”的姐妹关系,因为一个男人而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妇女生活》中的娴,错误的把解放自己的使命寄托在一个主导她的男人身上,以至于在男人短暂的温情中走完了自己心酸而坎坷的一生。《茨菰》中被家人要求“换婚”的女孩,在经历过城里生活之后,还是无奈地回到农村,嫁给了当初要嫁的那个患有羊癫疯的丈夫……这些角色有类似的心性,同样的命运。一直以来,苏童被誉为“最了解女人、最擅写女性的男作家”。 其实,苏童对女性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对童年观察与感受的回忆与思考。书中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各种各样女人的身影隐现其间。她们有评弹家、教师,也有裁缝、小贩等底层人物。这些人物成为苏童写作的重要财富。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对历史的“书写”,是由档案或文本组成的东西。因为这样的“书写”,历史就打上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其客观性必然受到质疑,甚至历史就是表达不同集团利益的话语。因此,历史不但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反而与文学一样总体上也是虚构。缘于这样的理解,新历史主义小说所描写的历史都是小说家们虚拟或假想的历史,或者说他们把笔下的生活披上了一件“历史”的外衣,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作品中往往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点缀。 苏童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里所写的燮国宫廷,就是他“随意搭建的宫廷”,所写的故事也是他“按自己喜欢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在这里,历史仅仅是一件外衣,一个衬托人物表演的布景,他的目的是以历史为道具,描写、探索人性中复杂的方面 。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认为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新历史小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他这样评论该小说的艺术特色:“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意念。由于整个小说基本上是以颂莲的单一视点来叙事,苏童因而得以施展了他那种非常细腻精微的文字魅力,他极善于捕捉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视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 小说的主题意象苏童的大多数小说虽然选择的是古老的中国化的素材,但摆脱话本小说惩恶扬善的叙述目的,放弃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叙事伦理,是苏童赋予老故事的新内涵。 苏童小说先锋性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为,小说的主题意象。苏童小说的主题意象,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他以个性化的主题话语,替代了传统小说的主题话语。其小说的主题意象主要可概括为一下几个形式:1、精神的还乡和现实的逃亡。从《香椿树街的故事》到《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再到现实生活中的世俗男女,到处都可以看到逃亡者的形象。不管是城市或是乡村,现实或是历史,这些只是苏童小说的背景不同而已。他一直用两幅不同的笔墨书写着人生,城市的狰狞和乡村的温柔重叠更替,他总是不断地徘徊在城乡之间,并在努力地寻找生命中的某种东西。2、人性的暴力和温情。在苏童很多小说里,人性不再神圣而光辉,而是一种罪恶和麻木;人的生命过程不再和谐完美,而是一种滞重和残缺。《我的帝王生涯》中的黄埔夫人和瑞白,《武则天》中的武后,《城北地带》和“香椿树街”中许多的市民人物,都可以看到人性的恶与卑贱。3、死亡关怀和生命意识。苏童在小说中通过写生命的萎缩、扭曲、躁动来激起重塑民族灵魂的愿望。 意象的极致发挥意象的运用,是“先锋派“小说的特点之一。苏童在小说中,它把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生活独特的领悟和审美观念。他的意象创造极具表现力和创造性,这使他的小说总是带着很多神秘、奇幻的色彩和供读者思考的意蕴。在”香椿树街“系列中,河与街这两个意象,几乎在所有小说中都出现过。意象的创造,使苏童的小说表现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产生了如梦幻、传说、神话一样深邃的玄秘的本性意味。小说中这些意蕴总是牵动着人物的命运,暗示着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求当今女性地位/权力有关数据(中外皆需)

  一、社会性别(Gender)研究
  传统人类学中的妇女研究包含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性别角色的研究,女性人类学
  者米德、本尼迪克特,大多被视为实践者而非理论构建者。70年代以女性主义和文化决
  定观结合为前提的女性人类学,论析文化多变性与社会因素对性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
  开始了社会性别(两性差异)的探讨,改变了传统人类学的女性研究,使社会性别成为
  妇女人类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
  社会性别与人类起源、进化及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性别与亲属制度,社会性别与劳动
  力分工,社会性别与语言行为,社会性别与国家和殖民主义的研究,其基础的研究主要
  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妇女生活地位成为社会性别研究的始点,涉及到女性概念、角色、身份和认同,包
  括对“妇女不洁”观念的批判,对母亲角色的反思,对“家庭:社会=妇人:男人”逻
  辑的批判和妇女性低下地位的认同等。认为,文化将女性定义为生儿育女的母亲角色,
  正是女性附属地位形成的社会基础,两性差异普遍存在,其社会历史根源复杂而深远,
  并且不仅仅是家庭范畴,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对社会性别史的回顾还追溯了19世纪巴巴
  拉·韦尔特(Barbera Welter)的成果:社会性别分工割裂了男女,社会价值观以男性
  为准则。开始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研究其与男性地位的差异,美国妇女学者提出
  需要修订通常的历史分期,以使妇女生活得以纳入正史(琼·凯利 1977),英国的妇
  女人类学,讨论妇女作为沉默的群体的地位,伦敦妇女人类学小组受到马克思学说的影
  响,探讨不同经济社会妇女生育生产问题,法国则中心研讨性别歧视与压迫。性别歧视
  成为男性批判的热点,它是男女不平等事实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集中表现即暴力强奸
  。
  妇女人类学对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1、 关于“人”的观念的质疑,
  指出有史以来人(man)与人类(human)均可以男人(man)一词来代替、函括、等同使
  用,不仅是文字, 而且绝大部分图示图像、刊物杂志、教科书、博物馆陈列,都以男性
  形象来表征人类,“人类起源”实际陈述为男人的起源。2、由于用男性代表人类进化过
  程,因而女性的这一作用、权力被淹没,导致以往有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概念、过
  程只是男性能力所达的成果,男性自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者、生产活动与提供者,女
  性只是被动参与接受者。3、 向社会生物学挑战,强调雌性动物的积极地位,认为自然
  选择对雌性动物同样增加适应力,表明雌性类人猿在社会互动(社会合作,家庭组合)
  中起着不少于雄性的作用。4、 人类学史前研究将女性作为生产过程和精神文化创造者
  ,并开始研究史前人类性别的文化关系如何产生,以及各种历史形态性别角色关系如何
  被定义、协调和操纵。
  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仍然是妇女人类学研究的课题,旨在了解女性在由婚姻和生育
  而产生的亲属关系中的位置。80年代中期后人类学逐渐对“亲属制度”提出质疑,认为
  亲属称谓作为接受或排除一部分人的条件或标准,并非在任何文化或社会都是一样,否
  定虚构亲属制度概念,并产生结果,许多人类学研究课程不再将之作为重点。
  关于劳动力分工,早期妇女人类学受马克思有关生产与再生产方式影响,认为男女
  分别主要从事与生产和家庭有关的劳动;80年代末女性主义人类学开始修正和补充恩格
  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观点,认为男女分工自然发生的看法过于绝对化
  (注:罗萨林德·考沃德(Rosalind Coward):《父权的先例》,伦敦,1984年,第
  146 -149页。),妇女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不仅是生育, 且并非所有女性都承担这一
  角色;人的再生产不是妇女自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口的素质(注:AnnAna
  gnost:《毛泽东之后的人口和国家的理性》,《再生产政治中的地方与全球交叉点》。
  加利福利亚大学,1994年。),突破了传统女性与两性关系的研究局限。
  妇女人类学关于语言行为与社会性别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言如何反映社会性别、
  特别是女性意识,语言行为、社会性别与社会交往和政治的关系。把社会性别概念引入
  语言行为与权力运用关系,是女性人类学的一大贡献。
  妇女人类学一以贯之的领域还在妇女与国家的调查。70年代李柯克、雷特和沙克丝
  的报告认为,国家的出现限制了妇女的活动空间。80年代希维布莱特分析了国家形成的
  不同,并非以同等方式带来妇女的历史地位(1988)。凯利还考察了殖民主义对性别关
  系的影响,即资本主义传入非等级社会,瓦解了原亲属关系制度,带来了妇女的隶属地
  位(1987)。
  学科的产生伴随着新的解释方法,70年代广为应用的两性不平等分析模式为《女性
  、社会与文化》中提出的:自然\文化,家内\公共(领域)二元说。欧特娜(Sherry
  Ortner )以自然\文化解释两性关系,认为男性从事的生产、技术与理念发明,高于
  女性的自然文化创造,因而其价值和地位被认为优越于女性。罗萨多提出,母性意识和
  “女性的家庭定位”把女性局限于家庭空间,这使男性更多地活动于公众领域营求政经
  资源,构成了两性的家内\公共格局。另外,以男性生产和女性生育角色框建的生产/
  复制二元说,也解释于两性支配/附属关系。这一模式显然接纳了60年代末广为传播的
  列维·斯特劳斯以思维类比解释社会的方法,并使女性附属性得以强调和普遍认同。
  80年代初上述解说受到跨文化论点的颇多质疑。斯琴利格、布里格丝及沙克丝都提
  到,两性在享有同等生产资源和方式的初民社会,其地位平等。李柯克等论陈,一些社
  会原居民的两性不平等,是欧洲殖民改变当地经济形式形成的。麦克玛(Carol Maccor
  nack )和史翠珊(Marilyn Strathern)《自然、文化与性别》指出, 两性角色的自然
  \文化观是西方式的,在许多非西方社会二者没有截然或优劣之分或一致联系, 如新几
  内亚Kaulong人以自然?br> 饕鸦檎撸�幕�馕椿檎摺<夷冢芄�材信��郑�脖恢赋鑫鞣绞?BR>家庭为次等的偏解,家庭制度下二者非上下分立,家庭的亦是公共的,且男性是家庭领
  域重要角色。显然上述解析模式因标准单一未虑及文化差异与变迁而限制了研究,也说
  明了人类学结构主义二元论的局限。同时不论是自然\文化或复制\生产,都呈现出传
  统文化观的沿袭,将女性活动归于单向生殖,限制其劳动范围和价值,以其对家庭的责
  任来确定其角色地位;而跨文化的评释似乎意味着存在即合理,这只利于文化传统的认
  定而不是改变,这些则反映出功能主义静态范式本身的局限。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文化的
  实际作用和适应现状,认为一种社会秩序起作用,是因为文化规范及绝大多数成员履行
  其社会地位职责,因而保持社会结构,展现事物的面貌是功能学者的主旨,主张文化认
  为妇女怎样,她就怎样和应该怎样,而无须有其它选择。然而男女分工和不平等的传统
  恰是人类文化的长期产品。功能主义忽略矛盾、差异和变迁,它解释两性差异如何存在
  ,但未揭示两性不平等形成的文化条件,未能解释其为何持续存在,没有研究在远离两
  性角色起源的现代多样化社会,决定两性关系的复杂社会因素。于是一些学者转向历史
  分析,考察不同时期妇女的地位,以解释妇女历史变化的中心环节(E·P·托马斯)和
  其地位改变的可能。同时,否认功能主义文化整体观的心理动力学民族志,指出社会对
  思维模式形成的作用;新结构主义关于社会与文化形式间的权力形态说(道格拉斯),
  结构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关系与意识形态的支撑,及文化逻辑与社会现实、权力结构联
  系的主张均产生了影响。妇女人类学在延伸文化视野的同时,开始联合历史学、社会学
  等研究,关注到两性地位与生产方式、社会权力、阶级、种族意识等关系,形成了两性
  关系的社会历史建构,代表作为《自然、文化与社会》(注:Carol MacComaor,Marily
  n Strathem:《自然、文化与社会》,剑桥,1980年。);继之受到政治经济学派论说
  影响,外来因素对传统社会文化的渗透、改变引起注意,突出研究了全球资本主义对原
  住民和土著社会两性文化生活的冲击;另外一些学者受冲突论影响,开始关注以经济不
  平等引起的两性不平等(注:伊恩·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94年
  ,第417-418页。);女性研究开始置于更深广的社会文化权力关系的内涵中。
  二、关于妇女社会地位
  妇女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阶层,不只具有性别归位,应有多重社会位置,而不平等使
  其难以获得多种社会地位。
  女性整体上处于政治之外。20 世纪初美国妇女才取得投票权, 在100名参议员中只
  占两位,在总统顾问团中只占一位, 全国只有一个女州长,至美国第96届国会,女性只
  占参议员的0.6%,占众议员的0.9%,律师和法官中只占9%。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女
  议员只占4.7%(注:罗琼:《妇女解放问题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妇女的劳动力市场参与,20世纪前主要是低收入家庭,60年代美国高校毕业从业
  女性为56%(比斯康蒂1974),70年代妇女占整个劳动力39%(H·阿斯廷1976)。在欧
  共体中1970-82年男子失业人数增加1倍,而妇女增加 7 倍(注:陶春芳:《女性的过
  去与现在》, 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83页。)。女性职业分布与男性差异显著,妇女
  多就业于工时长、报酬低的纺织、印刷、服装和食品加工行业,或从事医护,妇女占登
  记护士的94.6%,占护理员的89.8%(注:《妇女与发展》,天津师大,1987年,第14
  8页。)。其次,从事初等教育的女性占84%, 图书管理员占82%,服务业占55%,勤
  务工作占74%,家务劳动占96.5%,而充任经理的只占17%。(奥本海默1972)。男女
  同工不同酬,美国近20多年妇女平均工资为男职工的3/5,1970年女售货员工资为男性
  同行的43%(注:J·A谢尔曼,F·L登马克:《妇女心理学》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
  ,第97页。),日本女工工资为男工的58%(注:富士谷笃子:《妇女学入门》,中国
  妇女出版社,1986年,第164页。)。英国、爱尔兰、希腊、卢森堡,妇女工资为同行男
  子的2/3,法国女工工资是男工的3/4。妇女与贫困化相连,美国贫困户及儿童半数以
  上都在无丈夫或父亲家庭。
  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多层面性,意味着女性地位多层面性,其构成因素是多重的,包
  括社会阶级、文化教育、职业婚姻、角色年龄、族群国家等;而这些因素起作用时或有
  关联,或各自产生影响,因而地位关系又非绝对。卡罗尔·史密斯·罗森伯(Carroll
  Smith Rosenberg )关于女性领域特点的研究,曾形成“女性群体”概念,而跨文化研
  究则打破了女性文化的一体性。怀特曾做93个前工业社会的泛文化比较,找出52种可能
  影响女性地位的因素,而每组因素不超过5个, 认为没有一套通用标准或最重要因素可
  以衡定女性地位,女性间也有差异,并无统一地位。朱迪思·贝特纳则指出不同种族、
  民族、阶级的女性有不同文化、利益观念(注:朱迪思·贝特纳:《女性主义和历史》
  ,《社会性别和历史》,1989年秋季刊。)。一般构成女性地位的负向指标有:父权制
  下的从夫居、早婚、包办婚、男子继承权、女性歧视与隔离、多妻、男子初夜权、守寡
  、家务、禁止社会活动、失业率、非正式职业、男女不同酬;正向指标为:妇女财产继
  承和支配权、婚姻自由、夫妇平等、妇女资助、就业与教育机会、政治参与;中性指标
  有:财产使用权、管理权,父母、丈夫的地位、职业及收入等。
  一般,学者讨论女性地位主要在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前者如李柯克与珊代,以经
  济获得自主为女性高地位标准。李氏认为资本主义和采猎社会男女权益差异,正是基于
  二者参与社会劳动的程度不同。珊代也以女性是否参与社会经济生产和是否有产品控制
  权为其地位重要指标,同时还提到社会赋予女性劳动产品的价值和女性团体是否致力于
  谋求女性社经利益。还有许多学者从观念层面,认为声望可以赋予高地位,亚非拉美社
  会母亲角色(尤其是老年)的高地位,是精神的而非经济上的(布朗、肯恩)。按马克
  斯·韦伯的阶级分层方法(1946),政治地位(权力)与经济地位(财富)和社会地位
  (声望)相并列,而且事实上它是地位的重要成因,经济地位在政治场合有时没有意义
  。许多收入不低的妇女并没有摆脱家庭束缚和不平等关系。
  家庭与阶层背景对女性的成就机会、价值观有重要影响。个人的阶层位置往往取决
  于其父母社经地位、尤其是父亲的经济来源,父亲属于工人阶层,本人受过良好教育者
  ,其正向发展机会和父亲属于中产阶级而本人未受教育者相同(罗伯逊 1994)。父母
  有社会固定职业的女性可以体会到婚姻与事业的结合,并有助于创造性的启发,而尚未
  自立就成为母亲或做母亲就离开社会的女性则无益于子女学业的成长。社会下层往往传
  统两性观念深厚,不同教化方式影响着其阶层和家庭的女性个性。
  文化对女性职业、教育的限制,仍是影响女性地位的现实因素。职业是女性参与社
  会的重要标尺,而大文化认为女性不宜竞争,职业是男性的领域,女性的成败则在于婚
  姻。大多数女性不愿做出职业妇女的自我归属(奥本海默 1972),而且当某种职业被
  说成适于男子,女性会自动放弃信心和选择。青年女性大都先考虑传统职业而非发挥创
  造性,女生学业领先让位于男生的现象随年龄而增长,成年女性(包括学有所成者)大
  都自动降低青春期职业志向(贝尔德 1973)。得到男子(和多数女性)的肯定是婚姻
  的关键,避免不被认可的行为成为通则。妇女择业的真实缘由即,职业选择以婚姻的选
  择为前提,妇女的创造力只在“女性气质”下发挥作用。这与专业化职业要求的基础和
  经验积累相分离。兼顾婚姻和就业是已婚妇女的现代选择,生育造成的不连续性已非妇
  女的从业障碍,丈夫的态度和家务则构成其婚姻与职业的冲突。妻子一般比丈夫干家务
  多3倍时间(佩奇 1974);在择业抽样中, 男性从未有婚姻的顾虑,而41%的妇女认
  为婚姻是就业的主要矛盾(戴维丝1964)。马尔维(1963)妇女职业生活研究展示出,
  妇女择业即对二者的选择:或婚姻第一、工作第二,或工作第一、婚姻第二;就业类型
  主要为:婚后不就业,中断的就业,婚后再谋业,稳定职业型(独身)。但恩鲍姆(19
  71)妇女研究结果有三类:传统型(婚后不从业),已婚职业类(先婚再谋业),单身
  职业类(从业不结婚)。津伯格(1973)阶段研究模型为:女性气质的培育→结婚→谋
  业,集中说明了女性择业对传统婚姻的妥协,即使就业从职的妇女亦未能坦然无视传统
  角色,结婚并非能解除其对妇女的压力。
  职业、教育的性别框定,障碍着女性从业、成就的信念与机会。不断提高的职业技
  能要求就业者相应的受训、受教育程度,然而,职业分布是教学结构的反映;社会控制
  机制使妇女很难得到创造性活动的鼓励、训练或从事之;高校毕业女性同样受限,美国
  女教授的工资是男教授的2/3(罗琼 1986),苏联女医生工资不及技术工人的2/3(
  罗伯逊1994);有创造成就的男性大都居于社会较高层部门,而1/3的创造型妇女没有
  固定的职业位置(J·A·谢尔曼 1986)。不平等待遇致使知识女性相对低的自我估价
  ,并导致社会进一步轻视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本身。一些行业的生产或效益性有体
  能要求,然而性别角色社会化扩大并加重了这种差异,造成劳动力使用的偏见性政策来
  源。求职妇女的总失业率比男性高1/3(同上),在工作效绩与晋升中也施予女性不平
  等的机会。
  人的认知方式形成于外在世界所获经验,如果逊顺无争成为女性之谓女性的条件,
  如果女性对社会排斥的顾虑、畏惧源于真实,那么不改变非合理的两性价值观,便不能
  期望改变女性成功的内在认识障碍。妇女在许多社会场域都受到冲突标准压抑:职业、
  家庭负荷要求妇女自强、有能力,包括精神、心理健康都以男子型为理想,而“正常”
  、“成熟”的女性又不能脱离传统模式。在她们遇到压力时也不能象男子般采取行动。
  一般,非传统女性比传统女性有较高的成功可能,受教育程度与此直接相关。在职业妇
  女中,大学毕业已婚女性为27-57%,而更高教育程度者为66%(伯恩鲍姆 1971)。
  并且高教育程度有助于婚姻与职业的协调。欧内斯特·W·伯吉斯和伯纳德·S·科特雷
  尔大量研究指明,女性的婚姻和谐随着他们受教育与职业训练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女性
  比顺应女性气质的女子更具责任感、自立心,她们从业并非主要出于经济需要,而为获
  致一种社会地位和自主。
  女性整体自我意识的更新,对妇女地位至关重要。妇女长期的自律心态强化着男性
  社会的秩序,未曾试图要求其改变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提供女性比传统社会多样的角色
  、机会,妇女往往仍自限于传统身份、形象,即使高校知识女性中仍存在着消极自然观
  ,自我抑制观和个人实用观,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整体改观。罗珀(1980)美国民意测验
  中,有1/3以上妇女反对为改变其地位而付出努力,好几个州关于男女平权的建议因妇
  女的反对而败终。妇女在摆脱主妇定位时,会遇到其他主妇们的指责或鄙视,对男性在
  家照顾子女有69%的妇女给予否定(哈里斯1971)。反映出性别歧视与偏见已成为女性
  自身意识的一部分,构成女性自身变化内在障碍,而这种障碍需要认识和克服的强度,
  不亚于来自男性的压力,甚至比男性的态度更具限制作用。妇女的真正对立面不是男性
  而是深入内心的传统原则。女性内心的期待被社会化为“异常行为”,而异常的最积极
  意义则在于变迁。但只有大量妇女从社会边缘走入主流社会才会重新安排妇女。
  三、关于妇女权力与自主
  就业本身并不代表妇女地位的改变,它可能成为一种附加角色,意味着妇女承担双
  份劳动压力。只有当妇女拥有择业的自主权,它才是一种结构变量。在衡量两性关系是
  否平等时,“权力”常与地位概念交替使用,可知它亦有多种来源和层面,且两性权力
  关系并非固定。权力不只存在于公共领域,也存在于家内领域,不只有正式的法定权力
  ,也有非正式的个人权力。关于权力的定义,史密斯(Michael Smith )认定为“有效
  地对人事采取行动的能力”;罗吉斯(Susan Rogers)认为它包括影响力和对资源的控
  制与资讯的掌握,这些资源包含政治、经济、宗教或人际任何可供利用的内容。因此,
  女性除了母亲的权力外,还常用舆论为争取自身保障,对男性主持的公众事务抗议、批
  评、论说。这些虽然表现为弱者的权措,但显现着一个事实,女性并非只被动地接受文
  化安排,也会主动营求权力,是行动的主体,个人对文化可有反作用。80年代始地位不
  平等批判似使妇女成为消极的主体而不再是热点,两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成为妇女研究
  的重心,并认识到其与民族、种族、阶级等相联,在不同情境下会发生变化,在此女性
  自主性凸显其价值。同时对功能主义整体观的否定,也否定了公共象征的决定性,注重
  表现人格、场域的多样化,突出了主观、自我和人观;80年代中期人类学实践论与权力
  论,阐明实践并非都复制文化体系而可促生不同社会模式,社会性别理范对实践的约束
  力有差异,为妇女自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80年代中期后女性的自主性成为妇女研
  究的瞩目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以自主概念补充女性的“权力”。认为即使在父权极端
  发展的社会,女性也有出自其意愿的行动能力,对其活动有某种程度的掌握。朱迪思·
  贝特纳指出社会体制不同妇女社会境遇不同,有被压迫和歧视,也有能动和反抗。随之
  出现以女性为主的民族志,如弗瑞德(Erika Friedl)著述即使在伊斯兰社会的伊朗迪
  卡妇女,也擅于创造出他们的文化哲学,反映出两性文化的动态性。女性的自主也在妇
  女团体的组织与运动上显现出来,80年代初欧洲即由玛丽亚·迈斯提出,妇女研究应对
  妇女行动与运动有所贡献,并开掘这一新的领域。许多研究注意到妇女将联合争取政经
  资源改变其地位,其正式组织透过社会和政治参与,影响男性中心社会的权力重新分配
  ;非正式组织在社区网络提供抵制男性的经验。
  在此,女性权力与国家、少数种族及民族妇女地位与权力、女性身份差异研究具有
  代表性。女性权力与国家的研究注意到在两性不平等社会,政治权力、资源分配、社会
  价值均反映出国家的男权本质,政府官员及国家制度、政策、宣传与妇女直接相联,并
  且男性特权可独立于国家体制,二者对女性劳动的控制同时维持对国家和家庭的权力。
  提出关注的几个问题:有关妇女的社会福利与保健;国家机构如何使国家思想体系对妇
  女产生影响;国家政体中妇女与男性的同等参与机会;国家对妇女组织的态度。人类学
  的研究还把妇女和国家的关系定位到具体的历史、文化条件中,认为妇女不是一个统一
  的概念,存在着族群、种族、宗教、阶级以及认同等差异。(注:Irene Silverblatt
  :《解释国家中的女性:新女性主义民族史》,米卡拉·特李欧纳多,1991年,第140-
  171页。)
  随着第三世界女性人类学者在本国研究的展开,以及一批美籍非洲裔女性人类学者
  如邦迪、邓汉、戴格斯、格林、德洛尔等人的崛起,80年代有色妇女学者开始批评白人
  女学者忽视种族、阶级文化限制下的性别定位,将其研究同其父辈家园和族属连结起来
  ,妇女人类学开始关注少数种族妇女地位与权力,并以非西方文化反思西方中心主义视
  角,构成了妇女人类学的多种声音。受此影响,欧洲90年代初女性权力研究注意与人权
  的结合,及对少数民族妇女的探讨。英国一些黑人女性学者考察移民妇女生活,并提出
  挑战性问题,但尚未公诸学术界,法德荷比等国出现个别对移民、难民妇女的分析,但
  少数民族妇女研究,还未成为妇女人类学多种声音的一种(注:闵冬潮:《妇女研究在
  美国、西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同③,第198页。)。 亚洲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曾
  隶属于史学和民族学,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妇女研究本身正在形成中;女性主义影视
  、艺术作品及其艺术节正不断问世。
  80年代后期,受到后现代主义质疑传统经典、注重大众社会、重视不同思想和结构
  因素等影响,人类学重新思考异文化的解释性,反思田野研究与写作是否、如何和多大
  程度地制造着非西方社会?以再造和再表现异文化维持西方文化权益?否定以超地域模
  式涵盖地域模式,否定文化的异族化及对被研究者个性的隐抑,提倡研究者的主观性与
  对权利霸权的批评。予以女性自我和权利意识积极的影响。女性身份的多重与差异性得
  到研究。女性人类学家提出:“反思性民族志只有与女性主义结合,才有可能更敏锐地
  意识到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和再表现其他文化中所存在的内在的不平等(衡)性”(注
  : Judith Stacey: Can There Be a Feminist Ethrography?《能否有一种女性主
  义民族志》Women's Words:The Feminist practice of Oral History,New York,19
  91年,第115-171、第115-117页。)。女性学者的双重身份与写作方式的讨论,成为
  实验的新“女性主义民族志”的主要手法,注意吸收边缘社会和社区的女性主义作品,
  补充分析研究者自我文化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主张认识到女性身份的部分一致性。“认
  识到在相同中存在差异,自我身份(self)可能包含多种认同,他者身分(other )可
  能是自我的一部分,以突破自我与他者、主观与客观的禁锢”。(注:丽拉·艾布:《
  能否有一种女性主义民族志》,《女人与表现》,1990年,第5卷第1期,第25页。)为
  新女性主义民族志应以参与而非主导方式,来表达各种妇女的声音,研究各种个体及其
  关联而非一般化,以具体再现不同的文化政治,对此最具表性的研究是卡麻拉·维斯卫
  斯瓦朗的《虚构的女性主义民族志》(1994)。
  人类学本土与人观的研究,指出了传统理论范式的非普适性,然而容易忽略可能存
  在于不同文化和族群间的人类共同性,因而社会文化与人的关系的探讨,无一需要一种
  多元、多向度的取向与互动,妇女研究尤其如此。
  80年代末,妇女人类学对于女性地位与权力的关注的一项重大现实成功是:妇女人类学走进传统系科的课程表。1985年美国人类学会通过了“妇女人类学教学计划”和新
  的人类学基础课教学指南与文献目录,随后出版了《社会性别与人类学》(1989)基本教程,包含妇女人类学基本观点方法和所有重要课题,以及全世界性别研究信息。继之
  成立了美国人类学会妇女人类学协会,并出版系列刊物和资料,致力于女性问题方案研究

张秀亚简介

访谈、对谈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葡萄园季刊,第51期,1975年1月,页19—25
吴慧君--访张秀亚女士谈新诗,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妇女世界,第28期,1975年5月,页10—12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
页123—133
亚衡--访学者、诗人兼作家的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27—833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爱书人,第45期
,1977年7月21日,页2
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人生小景,台中,晨星出版社,1979年2月17日,页175—180
10700207,林小恋--以文艺缀饰人生,使思想成为一支歌——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70—876
董云霞--访徐钟佩、张秀亚、叶蝉贞谈当前国事——政治文学两者俱能观察入微,民声日报,1978年3月20日,3版
周安仪--访张秀亚谈写作,青年战士报,1978年4月7日,11版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
1978年9月,页63—70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白鸽‧紫丁花,1981年8月,页205—215
祈志凯,高永霖--访问天资高旷的女作家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11—920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张秀亚,石竹花的沉思,道声出版社,1981年10月,页175—184
封德屏--以文字作水墨画的艺术家——访作家张秀亚,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61—771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文学时代丛刊,第4期,1981年11月,页46
—54
陈玲珍--文坛一株碧树——张秀亚女士访问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
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51—863
尚德敏--迎向蓝天与阳光的苦奈树——访张秀亚女士,中华文艺,第22卷第4期,1981年12
月,页49—58
钟丽慧--高举文艺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女士,尔雅人,第1期,1982年11月1日
钟丽慧--高举文坛圣火——访永不退休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45—850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枝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中华日报,1983年10月10日,9版
陈幸蕙--北窗下的一支彩笔——张秀亚女士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
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88—793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大华晚报,1985年8月19日,10版
庄秀美--返景入深林——访女作家张秀亚女士,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23—935
林芝--我来到澄明的蓝湖之畔——张秀亚访问记,幼狮少年,第10期,1985年10月,页98—101
喻丽清--北窗下的牧羊女——我写作的启蒙师张秀亚女士,中央日报,1989年12月7日,16版
庄宜文--聆听岁暮的声音——资深前辈作家现况报导,联合报,1997年12月16日,41版
朴月--张秀亚访问记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93—903
罗茵芬--文协文艺奖章:张秀亚、钟肇政、蔡文甫等人获奖,中央日报,2001年5月4日,18版
许潆芳--张秀亚生平列美国会纪录,中央日报,2001年8月5日,14版
??--作家张秀亚的生平,列入美国国会记录,民生报,2001年8月5日,A7版
林宝庆--哀悼华人作家张秀亚、吴振伟列入美国国会纪录,联合报,2001年11月6日,14版
王兰芬--纪念追思张秀亚——明追赠华夏奖章,民生报,2001年11月8日,A13版
高琇芬--国民党追赠张秀亚奖章,中央日报,2001年11月10日,14版
陈青--张秀亚获中国文协荣誉奖章,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956—958
张语凡--致张秀亚,中央日报, 1958年3月26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中央日报,1962年8月19日,6版
琦君--金缕曲——寄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2—573
凌叔华--作家书信,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1970年1月,页192
天涯客--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中华日报,1979年7月17日,11版
蔼如--犹见「湖水」犹读「秋灯」——寄张秀亚,九歌,第2期,1979年10月7日,页4

--------------------------------------------------------------------------------

作品评论

综论

何欣--张秀亚的诗(代序),秋池畔,台中,光启社,1966年12月,页7—14
何欣--张秀亚的诗,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
事业公司,2003年9月,520—527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妇女杂志,第27期,1970年12月1日,页44—45
夏祖丽--张秀亚在享受人生,她们的世界,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153—158
夏祖丽--享受人生的张秀亚,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815—822
王少雄--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公孙嬿--论张秀亚的散文,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钟丽慧--「五项全能」张秀亚,文艺月刊,第180期,1974年6月,页8—18
谷瑞华--张秀亚的散文(一—三) ?文坛,第183—185期,1975年8月1日、10月1日、11
月1日,页32—44、62—86、32—52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新文艺,第259期,1977年10月1日,页70—74
舒兰--中国新诗史话——张秀亚,中国新诗史话(1)中国诗——历史与批评,台北,渤海堂,1998年10月,页346—347
程榕宁 ???当代八位女作家:林海音、孟瑶、徐钟佩、张秀亚、琦君、谢冰莹、罗兰、苏雪林,文艺,第105期,1978年3月,页8—29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幼狮文艺,第48卷第3期(总第297期),1978年9月,页92—96
吴慧君--张秀亚和她的散文世界,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0—736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中央日报,1983年3月24日,10版
涂静怡--爱与美的向导——读张秀亚教授的作品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02—608
李丰茂等编著--中国现代散文选析——张秀亚,中国现代散文选析,第2卷,1985年3月15日,页632—646
张国立-- 张秀亚的五十年文学梦,中华日报,1986年5月14日,11版
宋田水--要死不活的台湾文学——透视台湾作家的社会良心,台湾新文化,第14期,1987
年11月,页31—51
白少帆等编---张秀亚的散文,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747—755
钟玲--台湾女诗人作品中的中西文化传统,七十六年文学批评选,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3月,页73—102
杜元明--诗情葱茏,笔致秀逸——略评张秀亚的散文,台港文学选刊,1988年第2期,1988年
杜萱--现代散文的特质与赏析,国文天地,第4卷第8期,1989年1月,页92—95
钟玲--五十年代清越的女高音,联经评论(10)现代中国缪司——《台湾女诗人作品析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6月,页182—197
古继堂--台湾女性作家群形成的背景和意义,台湾小说发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页172—175
公仲,汪义生--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台湾文学(下)(1956—1966),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页164—165
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女作家散文,台湾新文学概观(下册),福州,鹭江出版社,1991年6月,页184—186
张敬铭--张秀亚少年时代的诗,文讯杂志,第57期,1990年7月1日,页73—75
??--张秀亚,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页347
郑明娳--台湾现代散文女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现代散文现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8月,页117—133
王志健--中国新诗渊薮,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7月,页997—1006
亚彬,范希文主编--张秀亚,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1993年7月,页1151—1156
杜元明--母亲的新婚:台湾散文名作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页175—122
刘登翰等编--梁实秋、张秀亚与50年代的散文创作,台湾文学史(下)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1993年,页439—445
庄若江等著--诗意流转,文采斐然:张秀亚散文简论,江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8期,1993年
侯江,张秀亚沦陷时期作品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1994年2月,页142—152
刘红林--文质相扶——张秀亚散文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4年第1期,1994年4月,页29—33
李敏勇--在语言和想像力的废墟上——台湾战后诗的脆弱和贫困,战后台湾文学反思,1994年6月,页38—39
王晋民--张秀亚的散文--台湾当代文学史,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725—735
郭国昌--心灵的倾诉——张秀亚小说解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1997年2月,页96—99
封德屏--东西交会,古今融合——张秀亚散文论--当代台湾散文文学研讨会,1997年3月30日
?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1—92
方美芬--张秀亚研究资料,文讯杂志,第194期,2001年12月,页93—98
陈芳明--在母性与女性之间5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散文的流变,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 ?2003年5月,页295—310
于德兰编--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上、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1114页
小民--崇高的平凡美——张秀亚及他的作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42—649
张雪茵--张秀亚的诗与散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50—555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 2003年9月,页749—751
舒兰--张秀亚,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页129

--------------------------------------------------------------------------------

分论

单行本作品

诗集

《水上琴声》
绿茵--我读《水上琴声》,幼狮文艺,第6卷第1期(总第31期),1957年5月 页10
《秋池畔》
柳文哲--诗坛散步——《秋池畔》 笠,第20期,1967年10月,页51
梓园[钟鼎文]--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联合报,1985年9月25日 ?8版
梓园--诗人未必以诗名——旅途中读张秀亚的《秋池畔》,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2—634

散文

《三色堇》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三色堇,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2年,页151—153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中央日报,1952年7月2日,6版
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
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33—535
张漱菡--我读《三色蓳》,畅流,第5卷第12卷,1952年8月,页27
田榖--评介《三色堇》,中国语文月刊,第2卷第3期,1953年4月,页21
庄明萱--一束秀逸多采的三色堇,福建文学,1983年第6期,1983年6月,页60
10700302,吕大明--开在心灵潭畔的花朵——读《三色堇》有感,台湾新生报,1985年6月14日,7版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尔雅人,第55期,1989年11月,页3
丘秀芷--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3—596
韩涛--评《三色堇》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67—571
刘静娟--阳光的美酒——重读《三色堇》,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7—601
季薇--爱的光辉——《三色堇》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5—579

《凡妮的手册》
归人--评《凡妮的手册》(上、下),中央日报,1955年4月13日、20日,6版
??--《凡妮的手册》,文坛,第3卷第8期,1955年5月,页24
张康--我读《凡妮的手册》,名作家与名著称,第62期,1984年9月,页3—26

《湖上》
归人--《湖上》,妇友,第34期,1957年7月10日,页33—34

《爱琳的日记》
金剑--论《爱琳的日记》,妇友,第61期,1959年10月10日,页31—32

《少女的书》
钱剑秋--《少女的书》序,妇友,第82期,1961年7月10日,页7
《北窗下》
归人--评介《北窗下》,妇友,第99期,1962年12月10日,页18—19
筱恩--读张秀亚《北窗下》,中央日报,1963年9月5日,页6
朱伟明--读《北窗下》,中央日报,1964年9月5日,6版
查芳龄--张秀亚《北窗下》与我,中华日报,1976年7月23日,9版
王斐宜--林林总总与北窗——《北窗下》读后感,明道文艺,第48期,1980年3月,页136
—138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中华日报,1983年1月2日,10版
李玮--散文回味——三十年来散文畅销书介绍《北窗下》,散文季刊,第1期,1984年1月,页108—109
秦贵修--《北窗下》,翰海观潮,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7年5月,页112—114
秦岳--沙粒晶莹世界新——评介张秀亚的《北窗下》,书香处处闻,台中,台中市文化局,1999年6月,页37—39
逸尘--《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6—727
徐石上--词新句妙《北窗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35
郭明福--温柔之必要——重读《北窗下》有感,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5—628
陈晓蔷--摊破浣溪纱——读秀亚姐新著《北窗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74
袁噫甄--当晚霞满天(《北窗下》),今日生活月刊,实践家专,页63

《牧羊女》
罗传辉--我读《牧羊女》,文坛,第165期,1974年3月,页90—92
陈宗敏--张秀亚《牧羊女》欣赏,中华日报,1974年6月10日,5版
陈宗敏--《牧羊女》欣赏,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622—624

《曼陀罗》
金剑--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夏沙琳--夜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公孙嬿--读张秀亚的《曼陀罗》,青年战士报,1976年5月19日,11版

《心寄何处》
王少雄--评张秀亚的《心寄何处》,新知识,第107期,1976年7月,页26
王少雄--评张秀亚《心寄何处》,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42—748

《人生小景》
金蕾--张秀亚的《人生小景》,民生报,1978年10月16日

《我的水墨小品》
夏沙琳--张秀亚《我的水墨小品》推介,中华日报,1978年7月3日,9版
筱恩--推介《我的水墨小品》,中华日报,1979年7月3日,9版

《湖水‧秋灯》
公孙嬿--谈张秀亚《湖水‧秋灯》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蔼如--抒情小品的创作技巧——谈《湖水‧秋灯》,台湾新生报,1979年9月8日,12版
金剑--张秀亚《湖水、秋灯》读后感,中央日报,1979年10月10日,11版
金剑--《湖水,秋灯》读后感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22—725
晨帆--美好的乐章《湖水‧秋灯》,中华日报,1981年2月11日,10版
晨帆--美好的乐章——丝丝细语‧朵朵凝思——欣闻「湖水」‧喜见「秋灯」,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7—760
书宇--燃亮记忆的灯盏——读《湖水‧秋灯》创造生活的情趣,九歌,第93期,1988年11月,页3

《白鸽‧紫丁花》
金剑--评《白鸽‧紫丁花》散文集,中央日报,1982年7月1日 10版
10700347,涂静宜--《白鸽‧紫丁花》,九歌,第120期,1991年2月,页2

《书房一角》
重提--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妇友,第373期,1985年10月5日,页41—42
重提--张秀亚《书房一角》,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6—709
毛再青--张秀亚的《书房一角》学术论文纲要,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52—756

《海棠树下小窗前》
徐雁--来日倚窗前,海棠著花未——读张秀亚女士《海棠树下小窗前》,博览群书,1986年第11期,1986年,页30—31
郑明娳,林燿德--人生五题,台北,正中书局,1990年5月,页2—5

《杏黄月》
李树平主编--永不退色的日子——读张秀亚的《杏黄月》,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页17—18

--------------------------------------------------------------------------------

小说

《寻梦草》
陈范生[陈之藩]--《寻梦草》读后,中央日报,1952年11月7日,6版
陈范生--《寻梦草》读后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28—530
公孙嬿--寻梦与画梦——论张秀亚女士的《寻梦草》,自由中国,第9卷第12期,1953年12月,页29,22
司徒卫--张秀亚的《寻梦草》,五十年代文学评论,台北,成文出版社公司,1979年7月,页
73—74
《感情的花朵》
归人--《感情的花朵》,妇友,第20期,1956年5月10日,页32—33
郑夫喜--《感情的花朵》,读后感,文坛,第172期,1974年10月,页34—38

文集

《张秀亚自选集》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青年战士报,1972年10月7日,9版
金剑--评《张秀亚自选集》,中华日报,1973年3月6日,5版
金剑--《张秀亚自选集》评,中华日报,1973年3月26日,5版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皇冠,第38卷第6期,1973年2月,页158—159
桂文亚--《张秀亚自选集》读后,橄榄的滋味,1977年4月,页14—16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作品与作家,台北,水芙蓉出版社? 1974年6月,页108—111
崔焰焜--评《张秀亚自选集》,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37—741
唐润钿--源远流长《张秀亚自选集》,国语日报,1983年11月1日

《张秀亚作品选》
严文井--《张秀亚作品选》小引,华人世界,1986年4月,1986年
刑良俊--缕缕相思苦织成——读著名台湾女作家《张秀亚作品选》,博览群书,1988年1月,
1988年,页21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北窗下》,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月,页588—589

单篇作品

李稼丽--从「小白鸽」说起,中国语文,第11卷第2期,1962年8月1日,页39
易象--一首诗的检讨 自由青年 ?第33卷第5期 1965年3月1日 页17—18
王明书--读张秀亚著〈千里姻缘〉有感 中华日报? 1977年7月4日 11版
张秀亚--〈在大龙河畔〉的寻梦者 爱书人 第3期? 1977年9月 页51—52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 妇友,第274期,1977年,页16
文奇--张秀亚的〈慈湖谒陵〉,湖水‧秋灯?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79年7月 页167—170
野渡--纯散文的艺术——欣赏〈灵泉〉,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王明书--张秀亚等著〈灵泉〉——纯散文的艺术,中华日报,1979年2月15日,11版
朱星鹤--散文选读——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中华文艺,第112期,1980年6月,页63—65
朱星鹤--浅析张秀亚的〈星的故事〉,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3—585
施国英--张秀亚〈星的故事〉 ?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90—592
赵天仪--儿童诗欣赏26——张秀亚的〈蜜蜂〉,1984年3月7日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幼狮少年,第108期,1985年10
月,页105—107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独步,散文国——现代散文评析,台
北,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0月,页27—32
沈谦--第三之耳朵与第三之眼睛——评张秀亚〈重来〉,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
文学与生活(下),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43—549
蒋守谦--独具韵味的情境——读张秀亚的〈雾〉,语文月刊,1992年第9期,1992年9月,页20
王宗法--尺素纳千娇—读〈雾〉,台港文学观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页163—165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中央日报,1997年8月28日,21版
叶海烟--动静两相宜——张秀亚〈谈静〉赏析,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586—589
巫仁和--谈国文科的创造思考教学——张秀亚的〈温情〉一课为例,教育实习辅导,第3卷第4期(总第13期),1998年5月,页37—40
谢敏玲--〈温情〉,国语日报,2001年6月23日 4,13版
景尼--「温情」不温情?——张秀亚〈温情〉中的作者为何袖手旁观 ?国文天地 ?第17卷
第5期(总197期),2001年10月? 页55—57
林清泉--喜读〈新秋〉,中央日报,1984年1月31日,10版
林明德--信仰之歌——张秀亚<心曲>读后,甜蜜的星光——忆念张秀亚女士的文学与生活(下)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9月,页703—705
贾植芳--〈雪〉、〈紫丁香〉,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页1043—1047

与其他作家比较

潘琦君--灯下小记,幼狮文艺,第32卷第1期(总第193期),1970年1月,页39—40
林贞羊--两篇不同的游记〈旅游漫记〉、〈独行天下〉读后,大华晚报,1982年4月18日

其他

苏雪林--读张译《回忆录》,文坛,第33卷第1期,1963年3月1日,页12—16
崔焰焜--关於《论艺术》,作家与作品,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6月20日,页116—122
曾肃雅--何不点亮蜡烛——读张秀亚译《改造世界》有感,教友生活周刊,第3期,1984年12月27日

时尚杂志有哪些?

著名时装杂志有很多,介绍十本著名的时装杂志:
1,《时尚·伊人》是《时尚》杂志社1998年4月与世界名刊《COSMOPOLITAN》(《大都市》)杂志版权合作的结晶。

2,《VOGUE服饰与美容》自2005年创刊,已与世界杰出的摄影师、造型师、名模及设计师保持着紧密合作的关系,共同打造出数千张精美绝伦的国际级水准图片。

3,《世界时装之苑——ELLE》广受中国年轻白领女性的青睐,引导服饰、美容、生活最新潮流趋势的同时,也贴近中国时尚女性生活。

4,瑞丽系列有《瑞丽服饰美容》、《瑞丽伊人风尚》、《瑞丽可爱先锋》、《瑞丽家居》、《漂亮辛迪 》。《瑞丽》作为一个时尚媒体品牌,问世以来很快赢得了全国年轻女性的普遍的青睐。

5,女友,花园:内容定位:”职业女性专属杂志”--这是一本以寻求高品质职场成功,打造高品位职业人生为主打内容,同时在服装、美容及享乐生活方式上,倡导独特时尚风格的女性杂志。

6,《时尚先生》是《时尚》杂志社1999年4月与世界名刊《ESQUIRE》杂志版权合作的结晶。《时尚先生》在生活消费方面给予男士们全方位的指导。

7,《健与美》杂志创刊于1980年。20年来,一直具有鲜明的办刊特色,在千百万读者中树立了权威和公益的形象,培养了一大批人的健康生活观念和良好健身行为。

8,时尚芭莎:《时尚芭莎》是一本服务于中国精英女性阶层的时尚杂志,传播来自时装、美和女性的力量。

9,《COCO·薇》是位居台湾服饰杂志排行冠军的《COCO darb哈衣族》的中文简体版。容量大、信息多、报导服饰文化的前线流行情报,并附有穿衣秘笈、新款发式、超人气流行包。

10,《上海服饰》创刊于1986年。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是一本全新的针对国内大、中、小型城市职业女性的服饰美容杂志。

上一篇:山东党员干部之友杂志社社长

下一篇: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是正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