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质量杂志和中国质量协会

发布时间:2023-02-18 21:20

中国质量杂志和中国质量协会

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曾说过“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管理己经成为全世界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提高其竞争力。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外销市场萎缩,内销市场逐步打开并扩大;与此同时,受国内资源、环境与能源的制约,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使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日趋缩小。专家呼吁服装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成本控制模式,在保持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下,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益、品牌化战略迈进。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ISO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的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自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质量管理的概念以来,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ISO9000质量标准化阶段,主要特征如表所示:

与四个发展阶段并存且影响巨大的质量管理理论还有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点质量管理”,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日本提出的“质量经营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等。

自1987年以来,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的确立,我国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迅速推广。1998年,上海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集质量理论研究、培训咨询、审核评价为一体的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始跟踪、学习、研究六西格玛理论,积极探索、实践应用。中国质量协会也在2002年9月16日成立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并在成立之初召开了首届六西格玛管理国际论坛。2002年,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质量管理专业杂志《中国质量》专门开设“六西格玛管理”专栏,组织全国六西格玛研究者进行探讨、研究和交流。国内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和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具体到服装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文献及其有限,崔志英、杨以雄(2004)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对服装专卖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做了一定探讨;李颖慧、王渊(2004)使用管理学的方法针对“服装的质量”问题做了初步解析等。

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美国Feigonbaum于1961年首先提出,它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体成员参与,对全过程管理,全组织参与改进和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零缺陷质量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Philip Crosb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理论,它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强调“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和系统工程等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近乎完美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运作能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六西格玛通常包括六西格玛流程改进方法(即:对现有流程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和六西格玛设计方法(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等等。

服装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将贯穿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动态性、广泛性的管理活动,因为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施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收益。

三、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建议

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根据以上基本原则与服装企业的特性,笔者对服装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供企业参考:

1.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借助领导的力量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在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及时的培训,对潜在问题有效预防,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企业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全过程,提高各环节员工的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以及部门的配合,对促进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4. 以顾客为中心。市场竞争可以说是争夺顾客的竞争,拥有顾客就是占领市场。服装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出能够真正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标准。

5. 吸纳优秀人才,包括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与熟练的一线操作工。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来保证并留住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6. 有效沟通。保证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双向或多向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资源浪费减到最少。

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

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以下是我整理的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质量管理己经成为全世界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提高其竞争力。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装外销市场萎缩,内销市场逐步打开并扩大;与此同时,受国内资源、环境与能源的制约,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日趋缩小。专家呼吁服装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成本控制模式,在保持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下,实现由原来的粗放型、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益、品牌化战略迈进。

一、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ISO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的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自从20世纪20年代提出质量管理的概念以来,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ISO9000质量标准化阶段,主要特征如表所示:

与四个发展阶段并存且影响巨大的质量管理理论还有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点质量管理”,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日本提出的“质量经营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等。

自1987年以来,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的确立,我国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许多大中型企业得到迅速推广。1998年,上海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集质量理论研究、培训咨询、审核评价为一体的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始跟踪、学习、研究六西格玛理论,积极探索、实践应用。中国质量协会也在2002年9月16日成立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并在成立之初召开了首届六西格玛管理国际论坛。2002年,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质量管理专业杂志《中国质量》专门开设“六西格玛管理”专栏,组织全国六西格玛研究者进行探讨、研究和交流。国内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者和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具体到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文献及其有限,崔志英、杨以雄(2004)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对服装专卖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做了一定探讨;李颖慧、王渊(2004)使用管理学的方法针对“服装的质量”问题做了初步解析等。

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美国Feigonbaum于1961年首先提出,它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体成员参与,对全过程管理,全组织参与改进和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零缺陷质量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Philip Crosb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理论,它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强调“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和系统工程等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追求近乎完美无暇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数据分析、测量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运作能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六西格玛通常包括六西格玛流程改进方法(即:对现有流程改进,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以及工作过程)和六西格玛设计方法(指对新流程、新产品的设计方法)等等。

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将贯穿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动态性、广泛性的管理活动,因为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施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收益。

三、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建议

实施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根据以上基本原则与企业的特性,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供企业参考:

1.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借助领导的力量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促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在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及时的培训,对潜在问题有效预防,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3.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贯穿企业设计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全过程,提高各环节员工的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以及部门的配合,对促进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4.以顾客为中心。市场竞争可以说是争夺顾客的竞争,拥有顾客就是占领市场。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出能够真正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标准。

5.吸纳优秀人才,包括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与熟练的一线操作工。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来保证并留住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6.有效沟通。保证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双向或多向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资源浪费减到最少。

拓展阅读: 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摘要】

文章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对影响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了保证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四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一时间,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什么改善。换句话讲,这些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有效性的概念

有效性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审核是确保企业所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标准和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判断,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体系的有效性的判断。通常在认证审核中,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断结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满足的程度;

(2)能够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机制;

(4)质量过程得到了控制,质量损失减少,质量成本逐渐降低。

二、影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因主要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咨询机构和认证结构。

一个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咨询机构,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不断提高运行的有效性。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证机构会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审核,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促进企业不断改进,进而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反之,如果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降低对企业的工作标准,放松对企业的审核要求,只能使认证企业产生放松思想,对认证的目的产生错误认识,自然不利于有效性的保持和提高。

内部因素主要有领导的认识、质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组织机构的合理性、人员的素质以及所配备的资源等。真正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同时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内部因素。

在诸多内部因素中,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又是关键性因素。领导是一个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组织任务分工的策划者,是组织资源的分配者,他的一言一行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对贯标认证工作应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就是以此提高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不是迎合潮流,为拿证而贯标。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认证观,才会积极推动贯标工作,使之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企业的领导者树立了正确的认识后,其他诸如组织机构合理性、文件的适用性等只是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采用正确的方法,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企业认证有效性保证因素

确立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正确思想认识之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个体系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保证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以顾客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贯彻

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已经不用多说,关键是,很多企业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将这句话的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实现顾客满意的要求,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以顾客为中心,首先企业应当想办法识别顾客的需求,并且想办法使企业中的全体人员对顾客的需求达成共识;然后要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生产控制标准,并保证在转化过程没有错误理解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企业应当及时跟踪,并做出反馈,满足顾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些工作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所有的人员对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自己与企业、自己与顾客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并且把这种共识带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质量管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

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实现与否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但是,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本身缺乏科学性,这使得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也失去了意义。一个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不是一个目标,而应当是一个科学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的内容和层次应当与企业的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匹配;目标制定的水平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是企业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本身缺乏科学性,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例如一些建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工程质量100%合格,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是国家有关法律对工程质量的一个最低要求,质量不合格不得验收不得使用,制定这样的目标可以说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三)评价方法的可实施性

如何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ISO9000标准给出了两种方法:一是管理评审,二是质量体系审核。这也是通过认证的企业通常使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评价方法实际上都是属于定性的管理手段,往往给企业员工的印象是,不管实际工作成果怎么样,为了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评价结论都不会差。因此,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对评价方法加以改进,使其具有可实施性,使评价标准数字化,具体化。用财务的方法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方法。对于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体系的企业,用财务的方法评价质量体系是非常有益的。这种方法可以很直观地将企业通过建立、维持、改进质量体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反映出来,这也是企业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企业贯标认证的动力源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质量成本和质量效益,确定质量体系改进的方向。有条件的企业还可用统计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质量体系做出评价。

(四)体系自我完善功能的坚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了三级质量监控,并且具有自我完善的机制。但是不管体系标准本身如何科学,一些企业组织却很少能够坚持贯彻执行,认证前,大张旗鼓,立军令状,开绿灯,称之为“重中之重”;拿证后,偃旗息鼓,卸担子,亮红灯,谓之“以大局为重”。即使在生产中发现了质量问题,出于各种原因,很少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处理,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企业的质量检查记录流于形式,反映不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各项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除了有体系文件本身规定程序繁琐,可实施性差之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心的缺失,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对质量管理体系坚决贯彻的共识,那么不管体系本身设计多么科学,企业实施的有效性也很难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取证之后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稳定而优异的产品质量,必须端正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态度,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以“我”为主,从自身找问题,坚决贯彻以顾客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采用各种具有可实施型的评价方法,不断的寻求自我改进,完善企业质量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这样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关于。。。。。。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简称:中国质检协会)是由全国质量检验机构、质量检验工作者和全国质量监督工作者组成的国家级专业性协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目前拥有包括国家级质检机构,行业(部门)和地方质检机构以及部分企业质检机构在内的团体会员1000余个,这些会员遍及国家各部门和全国各地。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的名誉会长为彭冲同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问为徐志坚同志(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徐鹏航同志(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会长为李保国同志(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为陈万民同志(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副秘书长为宋占侠同志,张军同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主任)。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下设综合部、企业工作部、检验工作部、学术工作部、培训工作部、鉴定工作部、人事部等职能部门。中国质检协会还成立了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电子电器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食品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建材专业委员会等三个分支机构,并设有北京中检经济技术公司和北京金天平质量评估中心等下属机构。

  宗旨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及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挥政府与质量检验机构、企业及用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质量检验机构深化改革,面向市场;努力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工作者的素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促使企业确保和不断提高质量水平,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业务范围
  一、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质检机构和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验水平,维护质量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人事劳动司的委托,实施国家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管理;
  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技术基础工作,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促进企业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接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承担产品质量申诉处理、质量纠纷调解、质量法律咨询、仲裁检验、质量鉴定等工作,同时还承担有关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具体的技术性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
  五、承办企业及有关单位委托的新产品投产和技术成果的鉴定,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为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贯彻“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方针,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三方的检验、鉴定和监理,以检验数据为依据,积极宣传和扶持名优精品、名优企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七、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的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组织对专用质量检验设备和非标准设备的开发、鉴定和推广应用;
  八、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指导、协调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质检机构及相应的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进质检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九、组织出版专业刊物及有关的书籍资料;
  十、兴办经济实体和非法人的经营机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十一、承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司(局)交办和委托的工作。

上一篇:中国妇幼保健杂志投稿没消息

下一篇:中国化学工程学报是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