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游戏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能够强化幼儿教育效果。本文分析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开展游戏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活动重要性
一、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1.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都在发育阶段,游戏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身体发育的必要条件,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体发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活动促进幼儿肌肉和骨骼发育成熟,锻炼幼儿运动能力,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不断发育。另外,游戏活动可以活跃学习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可以放松幼儿紧张的情绪,从而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导致各种身体疾病,如呼吸不顺畅、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幼儿的思维、想象、记忆、直觉和感觉都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通过不断认知过程实现认知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游戏本质上属于实践探索活动,游戏给予参与者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参与者可以直接感知身边的事物。比如,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接触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按照游戏规则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摸,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得到充足的锻炼和全面的提高,对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游戏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机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发展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在遵循生活逻辑的前提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模仿生活的基础上变革现实,反映生活现实,游戏中蕴藏了丰富的教育元素,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将真实和虚构巧妙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参加创造性活动,发展幼儿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例如,在搭建建筑区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欲望,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建筑区的物品,比如有的孩子画了几棵苹果树,在苹果树下有许多孩子在玩耍;有的孩子搭建了高楼大厦、超市商店,有卖衣服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吃的;有的学生画了彩虹,搭建了一座大桥,对建筑区进行装饰;在教师的鼓励和赞赏下还有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幼儿园,并为其取名字。在我们眼中孩子们搭建的东西只是积木的叠加和围拢,可对于孩子们而言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是孩子们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孩子们的构思,幼儿的想象力在积木的搭建中逐渐丰富了。幼儿期是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在使用各种物品的过程中发现其功能和特性,可以发展幼儿创造新作品的能力,而且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可以得到极大的成就感,满足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欲望,开启新的思路,从而发展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活动的技巧
1.充分挖掘游戏资源
除了课程资源外,我们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考量,挖掘更多的游戏资源,在已知游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发展幼儿认知能力,让他们可以从更多的实践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思维品质。例如,可以以“打针”为情境设计游戏活动,让儿童自由选择想扮演的人物角色,自己设计具体故事场景,将医生护士给病人打针的过程表演出来。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游戏道具,比如听诊器、玩具针、吊瓶等,增加游戏活动的真实感和新鲜感,让儿童享受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游戏活动让幼儿设置环节,自由把握进度,教师不需要使用过渡性语言引导,只需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比如情绪调节,语言对话,以及游戏道具的分配问题。如果孩子们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教师就要及时调整,保证游戏活动的通畅性和整体质量,让游戏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扮演护士和医生等角色,这时教师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配合孩子扮演看病的儿童,让孩子们给老师打针,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游戏活动中,身心意识浸润到打针情境之中,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融洽的游戏氛围,一举两得。
2.开展问题互动游戏
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经验幼儿已经可以开展简单认知的活动。因此,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开展问题互动游戏,引导幼儿思考,活跃幼儿思维。例如,在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蓝色雨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雨靴的颜色是什么样的?长什么样子?雨靴有什么用处?你们愿意穿着雨靴在雨天中散步吗?”鼓励孩子们认真思考,并站到讲台上给其他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猜想。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游戏氛围,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活跃幼儿思维,促使孩子们认真思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幼儿、表扬幼儿,无论幼儿回答得是否正确都要认真倾听,让孩子们把话说完。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我们要多选择语言类游戏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励儿童踊跃参与游戏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儿童认真思考,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3.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每天都身处狭小教室里,我们要给儿童提供释放精力的途径和机会,组织孩子们开展体育类游戏活动,通过体育游戏进行体育锻炼,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可以开展“捕鱼游戏”的体育活动,锻炼儿童的跑步能力。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儿童扮演捕鱼手,另一部分儿童站在圆圈内扮演鱼儿,扮演捕鱼者的儿童要进入圆圈内捕捉扮演鱼儿的幼儿,扮演鱼儿的孩子们不能走出圆圈,只能通过奔跑躲避被捕,直到最后一条“鱼儿”被捉住游戏活动结束。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奔跑能力和灵敏性可以得到充分提高。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比如把孩子们的腿绑起来,让孩子们并肩前行,锻炼他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意识。最后,我们要培养儿童的跳跃能力。比如,可以开展“编花篮”游戏活动,将幼儿的胳膊和腿绑在一起,然后孩子们手拉手一边喊着“编花篮……”一边单腿跳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胳膊不能和腿分开,要坚持将儿歌唱完。
4.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是游戏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游戏类型,通过肢体语言、神态、对话表现扮演人物的角色特征,表达角色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可以锻炼儿童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可以引导幼儿扮演各种职业者,让孩子们谈谈对各个职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扮演各类职业者让幼儿了解各个职业的特点。首先医生是儿童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类职业者,当我们生病时都会找医生看病,可以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扮演医生,再现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场景,想想医生是如何询问病人病情,如何嘱咐病人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用玩具代替就诊工具将病人和医生的对话过程展现出来。其次是超市商场的导购员。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一定会和父母逛商场和超市,有和导购员对话交流的经历,可以引导幼儿分别扮演顾客和导购员展开对话,再现购物场景。另外,还可以模拟“家庭做客”的生活场景,老师扮演客人,幼儿扮演家庭的主人,让幼儿自由发挥,想想如何招待客人。通过这些角色扮演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日常生活中渗透游戏
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时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习惯,保证教学内容有规定性。游戏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行为方式,我们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综合表现,正确协调游戏和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和动力,享受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发挥幼儿主体性权利。因此,要将日常生活和常态教学相结合,将幼儿主观能动性和游戏内容的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考量,关注幼儿成长发展。例如,学习交通常识相关知识时,如果只是按照教学内容的安排将课程内容机械式地灌输给幼儿,不但会降低儿童接受新知识的效率,还会影响幼儿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甚至会引起儿童的抵触情绪,最终影响教学整体质量。因此,我们可以转变思路,从生活常见事物入手,幼儿对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非常熟悉,我们可以自制交通信号工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的儿童扮演交警,有的儿童扮演行人,有的有的儿童扮演司机,教师可以设计场景让幼儿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幼儿设计场景自导自演。比如放学时间到了,很多小朋友要过马路回家,但是此时路上车来车往,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熟悉的场景瞬间就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发挥想象力,结合生活实际将自己想到的画面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动态,及时指正表演中出现的偏差,对表演优秀的孩子给予表扬和赞赏。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方案、选择游戏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将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作为开展游戏活动的初衷,通过引导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游戏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启发幼儿思维,提高幼儿智力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3篇_幼儿园教师优秀教育论文?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一:幼儿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络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回圈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俱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型别。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询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作者:郑自春 单位:镇坪县华坪小学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二:幼儿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资讯展示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讲学的模式将课本知识趣味化、动态化以及形象化。多媒体技术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学习集中力提高,教师通过动态的知识教学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中多媒体运用现状分析
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不断地加大在幼儿园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化现象。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的幼儿园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专业技术缺陷
部分开展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课堂仍是较为初级的状态,多数采用的都是基础的投影仪等装置,多媒体课件开发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全方面把控,这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效果
1.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减教学时间,同时,它使幼儿教学摆脱了空间上的限制,将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展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大增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协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课程进行多次重复展现,而不必占用过长的时间,这有效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力。
2.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装置具有动画、音乐播放等诸多功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同时,多媒体装置还可以进行程式设定,比如当幼儿取得相应收获或进步时,多媒体装置可以自动出现一个笑脸进行表扬与激励,多媒体装置多样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案例探讨
以幼儿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教师在开始多媒体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案资料,其次是对教案资料进行多媒体处理,使课本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下,以文字结合图片、视讯的方式进行展现。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弟子规》又与幼儿常听的语言故事、儿歌不同,它带有很强的古风。因此,可以采用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与展示国画,一边教授《弟子规》内涵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薰陶。《弟子规》写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的描写,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视讯,向幼儿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幼儿就会了解那句话是指轻轻开门的意思。再比如现代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教学,幼儿一般会觉得散文内容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散文内容用静态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展现,并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比如《秋日的私语》:“雨滴滴答答从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门开了,秋天的树叶慢慢飘落了”。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浓厚的秋天环境中去,幼儿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意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教师选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忽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该与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状态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适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幼儿教育理念相互适应。我们应该在满足幼儿教育适当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钱雯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篇三:幼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研究
一、通过幼儿之间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作用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教师于漪就曾经有过一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主题演讲,可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广泛应用于人生教学的各个阶段。
1.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不同幼儿充分了解才能把握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对于幼儿的兴趣、脾气、爱好、性格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情况的了解也是教师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当然,了解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召开家长会、发放问卷、网上留言等方法从而获得幼儿资讯情况,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沟通相处时对其行为、言语、动作和习惯进行仔细的研究观察。最后进行总结和实施教学。这样的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幼儿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存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复合型和发散型等等。这跟幼儿自小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以及自身因素都密切相关。比如场独立型的孩子更擅长于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场依存型的孩子则惯于依附旁人的想法从而获得自己的概念和认知。
3.因材施教的作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育要因人而异,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实现最佳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结合自身能力和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十分有必要。
二、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的方法
1.不同的教学引导在对于两种完全不同型别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把握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方法教学,让其掌握更多知识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创作。而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其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我思考。当然,引导不仅仅只存在于幼儿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知识技能掌握差异方面,例如一些学校会针对孩子对不同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分班补习等等。
2.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同的幼儿因为自身所接触的各方面条件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差异也存在于年龄、性别、民族等。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更加偏爱动画片,而其中女孩子会更加偏爱洋娃娃,男孩子则偏爱赛车等机械玩具。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掌握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具体形象思维教学,不能用笼统单薄的语言去引导幼儿,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形象,用画面感、或是借助多媒体、书本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女孩子喜欢公主的形象,那么教师在说到公主时,应该借助童话故事如豌豆公主、白雪公主等采用形象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概念。
3.课内外结合型教学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点就在于课内外教学应相互结合,很多人都会错误的将幼儿教学定义在幼儿园、定义在幼儿教师,这是一个误区,父母家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其实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思维是开放而且发散的,当他第一次做出尝试,并且得到了父母以及周围人的认可后,他就会开始自觉更多的从事这项任务,获得满足感。而如果在幼儿尝试第一次活动后,被周围的人否定,他就会产生内疚感,从而可能不会在从事那项活动。例如大家熟知的,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儿时玩耍时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并不停地跳跃,他的母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要一直跳,一直跳到月亮上去。他母亲听到后,并没有嘲笑他的无知,反而鼓励他并给予他诸多支援,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为人类跨出了一大步。
三、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教学的发展助力
1.开放式教学,更好的引导幼儿过渡“因材施教”一词出自《论语•先进篇》,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在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学中发光。
2.因人而异,培养各方面人才因材施教让孩子能发挥其天分而不浪费,并让其能在有兴趣领域更多的学习、使其更能学好,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发挥个人先天条件、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以按所需不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幼儿走向他们理想的目标和道路。
四、结束语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创新人才教育方面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以,因材施教适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和教学方式当中,并成为现代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幼儿教学,处于人生阶段的启蒙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树立作用,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祖国的未来成长得更加茁壮。
作者:刘金红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乔家幼儿园
1.幼儿教师教育论文3篇
2.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3篇
3.幼师教学论文范文
4.幼儿教师教育论文范文3篇
5.幼师教育论文范文
6.幼师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浅析幼儿教育里游戏教学的影响作用论文
摘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启蒙幼儿。游戏教学凭借其在参与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内容的想象性等方面的优点,逐渐成为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从幼儿发展的层面来说,游戏教学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灵活性、有益身心健康、推动智力的发展;从教学的层面来说,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与能力、提升自信、培养儿童个性等作用。
关键词: 游戏教学;幼儿教育;作用分析;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不仅满足了儿童心理发展和生理的需求,也将这一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中,丰富了儿童情感,启蒙了儿童知识,培养了儿童的基本能力。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强制灌输的弊端,还能够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进的基础[1]。因此这种形式的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并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教学形式的优点
(一)参与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游戏教学更多体现了自主性,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比如在规定的环境下,儿童可在一定要求下自行组队,选择同伴,寻找游戏素材等,在游戏过程中,让儿童自己与同班进行协商,合作等等,旨在锻炼儿童的自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儿童接受知识,还能够培养儿童的素质能力,这也体现了游戏教学的无限可能性的优点[2]。
(二)教学过程的体验性
体验性是游戏教学中最重要的优点。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而在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多地增加教师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人的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儿童喜欢探索世界,与他人互动,这也是他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在找朋友的游戏中,随着教师口令的停止,要求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组抱在一起,不仅可以增添课堂气氛,还能让儿童之间多一点互动,增加熟悉度,游戏中也存在不确定性,儿童不知道教师会发布三人一组还是两人一组,这些或紧张,或期待的心情正是儿童在游戏教学中的体验性的体现,而且只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讲清规则,儿童就能在游戏中获得体验。
(三)教学内容的想象性
这是游戏教学中最具特点的一项。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游戏教学带来的想象性效果显著。不同于其他方式依托实际进行教学,游戏教学则是超脱于实际,不拘泥于实际,发展想象力,营造一种虚幻的环境。在狼捉羊游戏中,有扮演羊的,有扮演狼的,他们通过自己对角色的认知进行扮演,参与游戏,完成自己的任务。游戏中就充分发挥了儿童的想象力,既能让他们体验角色的责任,又能提高儿童团结合作的意识。所以游戏教育所具有的想象性旨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掌握基础尝试,形成良好习惯
儿童好动,喜欢玩耍,由此游戏就成为他们获取尝试,接受知识的重要媒介。由于儿童理解能力还较为低下,很多抽象的知识不能够理解,而运用游戏的方式则可以将这些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让儿童接受常识。在这之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和调动儿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游戏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以团队形式进行,无论是两个人还是五六个人,都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而这种形式也最能提高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但游戏是一种集体性质的活动,他们能在活动合作中获得新知。在团队中也是一个锻炼的契机,让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展现一个团队的能力,要通过一个人的发展来带动团队的发展。儿童也能通过团队锻炼社交能力,他们能够学习基础的协作和人际交往,开发潜能,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创新能力
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对幼儿的创新教育与激发创新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游戏环境中,儿童所处环境相对自由,没有外界条件的限制,因此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此时也是激发潜能的最好时机。在游戏中可增加一些创新性的规则,突破传统模式,引导儿童进行推理。比如在小跳蛙跳的游戏中,在儿童中指定几个小跳蛙,由儿童互相猜测谁是被指定的小跳蛙。在整个过程中让儿童自行判断,增加了游戏的娱乐性,也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能够极大地增加学习兴趣,比如可让儿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在制定规则中不断突破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创造性的提升离不开自主性,游戏教学恰恰拥有自主性的特点,只有让儿童亲自参与进去,切实体验到自己是游戏中的一员才能真正提高儿童的兴趣,从而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四)培养灵活性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人类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抵抗力差所以需要多运动来增强身体健康。在平时常规训练中他们难免会感到枯燥无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抵触,最后影响到心理。所以,游戏教学不仅要求促进学习,还要锻炼身体的灵活性,通过更多带有技巧性的指导让儿童的身体更加灵活。比如与儿童进行投篮游戏,在投篮过程中,儿童的好胜心驱使着他一定要投进,在多次失败后他会自己寻找角度和方法,教师此时再加以指导,从而使儿童在投篮运动中强健身体,更能学会技巧的运用,使身体变得更加灵活。通过锻炼肢体的灵活性,来促进大脑的灵活性。
(五)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父母为了让幼儿拥有美好的未来,往往会选择在课余时间为幼儿报名特长班,学习班等课外课堂,他们的时间总是被安排得满满的,因此,游戏教学就要为儿童的身心健康而服务,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使儿童保持开心轻松的心情。
(六)有助于推动智力的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儿童不再拘泥于外界环境和条件约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拓宽儿童的思维,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各种各样的游戏模式打开了儿童的思维,从而推动了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游戏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丰富知识与能力
开展游戏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地丰富课余知识,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不受外界拘束或者条件限制,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开拓思维,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游戏是儿童获取知识探索外界的一种媒介一种方式,教师适当的引导能够打开儿童的思维。游戏教学的目的除了获取知识以外,还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人类的成长期中语言能力较为缺乏,游戏是练习语言交流的一个契机,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活动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儿童可以学会换位思考,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自信
自信的来源是不断的肯定与赞赏,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自信是极为重要的。儿童心思单纯却拥有极强的好胜心,在游戏中更多的让他感受到成就感会大大提高他的自信心。所以,游戏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与锻炼能力,还能够为儿童成长增强自信心。
(三)竞争性的游戏能够培养儿童个性
儿童思维简单,但好胜心极强,他们在游戏中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达到一定的目标。所以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在获得胜利时多一些赞美、鼓励和肯定,会大大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与参与热情。在开展竞争性的游戏中,比如石头剪子布,跑步比赛,跳绳比赛等,通常会在赢得比赛后极其开心,输掉比赛就闷闷不乐,甚至失去了兴趣而放弃比赛。但在游戏教学中教师通过肯定儿童付出的努力,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从而坚定儿童的信念,培养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积极的个性,陶冶情操。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与起点,承担着启蒙知识、培养个性、锻炼基本能力的责任。随着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游戏教学的方式更受教师们的青睐。游戏教学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轻松自由的氛围,还能培养儿童各方面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创新意识,更能让儿童在游戏的潜移默化中锻炼语言运用的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模式,让儿童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放出来,并使其更加自信、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浦雪华。品“家具小制作”之趣,悦“游戏”之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2]赵希。自主学习型教育游戏的特点及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90。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
一、杜威与蒙台梭利的游戏思想比较
杜威与蒙台梭利的共同之处是,都注重游戏与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且两者都“注意于自由自动、儿童自己教育”。杜威认为游戏与主动作业是幼儿
园的主要活动,幼儿的游戏通常指向一定的目的,幼儿的工作通常带着游戏的态度。“儿童从早期开始就没有全部游戏活动时期和全部工作时期的区别,即使很幼小的儿童,他们也期望一定的结果,而且尝试要达到这样的结果,他们对参与成人的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单就这一点而言,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杜威重视游戏的主动性,幼儿通过游戏与工作从做中学,从做中获取经验。在这一点上,蒙氏与杜威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然而蒙台梭利的思想与杜威的理念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对蒙氏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蒙台梭利运动在美国一段时间的沉寂。“蒙氏受官能心理学的影响,按照先从感觉到观念,然后到观念的联络的方式,将活动中的经验划分得极为细致,蒙氏的每种教具,都有着其特定的目的。”然而,作为自然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则认为游戏应给幼儿带来整体性的经验,注重游戏要立足幼儿的社会与生活经验。因此,杜威更强调游戏中生活与模仿的重要性,儿童通过对周遭生活自主模仿的游戏进行学习,“他们的游戏越多,他们的用具与计划亦越精密,他们的生活亦因之丰富。因为他们所做的游戏,其全局是他们父母日常生活惟妙惟肖的一幅画面,模仿能够养成儿童的习惯、集中儿童的注意、深入儿童的思想。”此外,杜威也强调要创造适宜儿童模仿的环境,为儿童提供简单的游戏材料以及儿童游戏中想象力的作用。这对于今天的幼儿园游戏教育实践,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德可乐利与蒙台梭利的游戏思想比较
德可乐利与蒙台梭利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也采用教具为主要材料,让儿童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在其著作《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中,制作了专门的游戏教具,以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其使用的方法。“与蒙台梭利游戏体系不同的是,他的游戏材料完全取自自然,取自儿童周围的日常用品,这使得他的这套游戏体系具备较强的游戏性。这套游戏教学体系共包括三方面内容:(1)发展儿童视觉的;(2)发展儿童运动觉的;(3)发展儿童听觉的。并在此基础上列入了比较的方法,如要求儿童比较近和远、过去和现在等。他认为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此外,德可乐利在其教材的设计中有着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强调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结合幼儿的社会生活,给予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可以说德可乐利的游戏思想是蒙台梭利和杜威两者理念的结合。当然,德可乐利的游戏教学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他提倡游戏给予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其教具能给予幼儿的经验较为有限,但就其游戏及游戏材料的自然性与源于生活而言,在现今开展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提倡。
三、维果斯基与蒙台梭利的游戏思想比较
维果斯基作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肯定游戏的社会文化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游戏就像一个放大镜,能使儿童潜在的新能力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之前,就在游戏中首先展现它们。因此,相对于蒙台梭利对于感知训练的强调,维果斯基更加强调象征性游戏中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认为当发展过程中超出了实际的,儿童不能实现愿望时就发生了游戏,游戏创造着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游戏中不断地遭遇困难和问题,通过创造性地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而获得发展。因此,维果斯基认为幼儿通过象征性游戏进行学习,并促进其思维发展,譬如幼儿在游戏中用木棍代替马这样一个替代物的使用,是幼儿具象性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过渡的重要体现。而蒙台梭利则认为象征类的游戏只会导致幼儿漫无目的的想象,不利于幼儿内在秩序的形成。相对于蒙氏对象征性游戏的否定,维果斯基强调幼儿游戏中象征性游戏的重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相对蒙氏“我们教师只能像仆人侍奉主人那样地帮助儿童进行工作”的观点,他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教师应把握游戏中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具备发展适宜性的“支架”。在他的游戏思想的指引下,支架式游戏模式成为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实践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游戏教学方式,但在具体运用中,如何防止教育者对幼儿游戏的过分干预与指导,依然需要审慎考虑。
四、思考与启示
通过将蒙台梭利的游戏思想与其他几位教育名家的比较,可以看出,他们的游戏思想与蒙台梭利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创造与想象类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理解,而蒙氏到了晚年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承认创造与想象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尽管如此,在蒙氏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对儿童游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忽视,而导致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材料机械单调的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在蒙氏的教具中,往往只有一种特定的教育目的,以粉红塔为例,大小不同的粉红色立方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垒高,如果顺序排错,粉红色的小塔就无法完成,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幼儿关于体积大小的概念。然而,在现实教学情境中,幼儿往往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他们不会只是按照教具的功能要求来游戏,除了简单的垒高,他们还会将粉红塔的立方块当作积木进行平铺、垒高和架空,这样的做法违背了蒙氏教具的目的与原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幼儿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采用不同方法来运用教具,这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这种幼儿的创造性想象的多元性和蒙氏教具的单一性矛盾,依然是教师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因此,今天在实践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时,依然需要注意如何在培养幼儿内在秩序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五、小结
纵观蒙台梭利与几位教育名家的论述,其共通之处在于对幼儿自主性的尊重,重视儿童自主自发的活动,认为幼儿能够通过游戏与“工作”自主学习,而这种以游戏为主、以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早期教育应以儿童为本位,教育的大纲应该尊重、适合儿童,让儿童在游戏中自主自发地学习与成长,这应该是一种共识。然而,这样的一种共识,在目前很多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游戏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缺失和异化,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游戏类型及活动形式单调,游戏内容统一硬性规定、缺乏幼儿自主性,教师指导方式程式化”等问题依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无论是蒙氏的游戏教育思想,还是福禄贝尔、杜威、德可乐利、维果斯基等教育家对于幼儿游戏的论述,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幼儿游戏教育论文(2)
《试论幼儿游戏教育教学》
摘要:游戏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征,切合他们具体形象的认知特点。妙趣横生的游戏和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的本质所决定的。
关键词:幼儿 游戏 教学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把幼儿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合理运用各种游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孩子智力以及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总结的几点看法,在此和广大同仁交流分享。
一.正确认识幼儿游戏教学。
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更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良好情感及发展其社会性。幼儿园教学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特点。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要认知到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任何禁止幼儿从事游戏活动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都是不尊重孩子的体现,都是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师要多从幼儿的角度理解游戏,要尊重、理解和爱戴孩子,要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做到在教学中游戏,游戏中教学。正确认识、把握与协调幼儿园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机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相辅相成,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具有启蒙性的知识为内容,通过有趣的游戏、自身的操作活动、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进行,使之能有效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二.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游戏的机会,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应摆正自身在游戏活动中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放手给予孩子自由选择游戏、发挥潜能的机会,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例如,我在组织幼儿进行诗歌朗诵的教学活动时,提前在教室的图书区准备了许多关于冬天赞美雪花的图书和图片。为了给幼儿奠定升学的基础,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提高阅读能力,我要求幼儿带自己喜爱的图书来到幼儿园,在图书自选区里举行“我来读”的游戏活动,每个幼儿都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通过这样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的方式,孩子们都积极的去挑选了自己最爱的图书和自己最擅长的阅读方式,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有效的阅读了自己所选的内容,在让孩子有效的参加活动的同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孩子的自主意识也得到有效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未来有效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利用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幼儿也是如此,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兴趣将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动力。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幼儿阶段的教学中,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学习,教师应如实的根据课程的需要、孩子的爱好、心理规律等各方面特点,合理设计各种孩子喜欢的游戏,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有效的开展游戏,使孩子主动愉快地去游戏,通过游戏去激发孩子想象的兴趣,激活孩子想象的思维,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语言活动中讲“记得牢”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用游戏的口吻:“小白兔跳跳到我们家做客,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看一看它给我们带了什么礼物?”利用语言增加神秘感,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而整个过程中,又用“变魔术”、“击鼓传花分礼物”等游戏手段,使幼儿在饱满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的目的。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习兴趣极为浓厚,在教学的很多个环节中,孩子的思维都异常的活跃,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教学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利用游戏,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除了能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外,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还会有不少新的好奇、新的发现。就拿幼儿最爱玩的吹肥皂泡来说吧,一些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会纳闷:为什么一吹就会出泡泡呢?为什么吹出的泡泡是圆的呢?为什么会出现五颜六色的色彩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解一些相关的科学道理,开发学生的智力,当孩子在发现相同的现象时,就会渐渐的明白很多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道理去解释。幼儿的信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另外,在幼儿的生活中,往往不会缺乏创造美,如他们在折叠糖纸、粘贴树叶、制作玩具、搭积木等过程中都能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智慧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给予孩子保护,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以及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在幼儿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点滴滴,合理的运用游戏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逐渐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培养能力。
总结:搞好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游戏教学法,努力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艺术设计学科导论论文怎么写
下一篇:环球人物杂志社是体制单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