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1.1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1.1.1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1.1.2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1.1.3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1.2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1.2.1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2.2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2.1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2.2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3.1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3.2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3.3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求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
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对农村课程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农村课程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论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到了甘甜和辛酸,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坚信课程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一、农村课程改革现状的问题
1.观念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帅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新课程改革只不过是国家又换了一套教材而已,至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不少教师感到茫然,有的教师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2.师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目前,许多小学没有师资能够开设此类课程,即使是勉强开设也存在严重的“赶鸭子上架”的现象。
3.培训问题。培训问题也是师资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小学教师队伍比较庞大,集中培训有一定难度,也没有经费,即使有组织培训,也只能递进式地传达培训,这样节流到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的教师身上也所剩无几,无法做到全员培训、系统地培训。因此,教师能真正地理解新课程、掌握新教材的为数不多。
4.课程问题。我国各地之间差异较大。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要想适应各地的学生需求,难度极大。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由于农村现有的基础条件、教育资源贫乏、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等因素,存在着课程开发能力差、水平低的问题,甚至有些教师不懂什么是校本课程,不懂怎样设置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校本课程要求教师要简单编写教学资料,即课程文本。
5.管理问题。实施新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形成新课程教学。而原有的旧模式管理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读书笔记、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各科均要有教案,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接踵而来。
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么能不疲惫不堪?教学科研只能咀嚼他人吃过的饭,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新课程实施,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谈?
6.评价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实施新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是许多学校还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抓教学质量。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是新的,而评价却一如以前,从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二、解决策略
1.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课改的核心。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出现了教育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在课改中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的界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使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突出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2.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是课改的保证。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评优活动除了听一节课之外,还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课堂以外的评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①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的养成等等;②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等等;③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共事能力、教学研究成果以及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等,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付出的劳动、所取得的成绩才最具说服力。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4.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首先,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传统的教育过程是把作业作为巩固、运用和检查、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讲与练、学与用的脱节。现代的教学观,作业是师生的互动,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重要的发展方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已经就要不要家庭作业、作业的效果、作业的类型展开了实证研究。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过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21世纪的教育应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能力。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与奋斗必将化作明天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论文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做了一点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阵地,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但是,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难以到位。为此,本文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如何优化,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优化课堂教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变,课堂教学优化无从谈起、课改难以实施。所以,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1.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虽然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眼里,“主导”就是“领导”,课堂上仍然居“统治”地位,学生仍是操纵的对象。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核心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起步策略,又是学生自在主体成长为自为主体的终极目标。
2.要确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与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应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课堂教学过程则应当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互教互学的过程。
3.要确立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任务观
课堂教学任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任务观是否科学、全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任务应该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维度的有效整合去关注学生,实施教学。即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理、自悟、自主观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地去构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己学会提出问题,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渠道,也是挖掘、发现、提高学生潜能的出发点。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原有不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造,将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成为一个优化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导入要先声夺人,引人入“戏”
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对每一节课的成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运用多种导入技能,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尤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气势,来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很快入“戏”。
2.讲授要精心安排,广泛参与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讲析、传授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性情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教师须精心安排。既要善讲,又要精讲,还要巧讲;既要抓住关键,又要巧妙点拨,还要重锤敲打,以确保讲授内容的顺利完成。
3.练习要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达标训练,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练习。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练,也可以是书面练、板演;练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练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善变。
4.结课要收束有度,余音绕梁
课堂的结束和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和导入相呼应,一始一终,一开一合,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因而,教师要讲究结课的艺术性,既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给学生精要、深刻的印象,还要起到卒章显志、总结升华等功效;既要保持课堂结构的整体性,收束有度,又要给学生留下思索、回味无穷的空间,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改变以封闭、单向灌注为主的传统教法,才能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1.着眼于导趣,诱导学生“乐学”
导趣,就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主动获知的状态之中。实践证明,兴趣是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它使每个学生能够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变成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着力于导思,启导学生“活学”
导思,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学起于思”,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提高能力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事实证明,出色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奥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创设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总结规律,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着手于导法,指导学生“会学”
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两者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要掌握灵活多变的教法,而且要指导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但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怎样学”的问题,既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4.着重于导成,引导学生“善学”
导成,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风格和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它是学生形成最优学习方法的途径,是学生“善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并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品质和肯于钻研、善于学习的品行,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变“乐学、活学、会学”为“善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上一篇:数字媒体技术3000字论文
下一篇:中药代谢组学有关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