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期刊编辑部杜编辑,可推荐省级,国家级期刊,详情看我空间咨询
1.教育类期刊:《河南教育》《吉林教育》《陕西教育》《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政史地》《中学生阅读》《中学英语园地》《文理导航》《数理化学习》《数学学习与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研究》《科教文汇》《时代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技创新导报》《中小学电教》《现代阅读》《青年文学家》《读写算》《中学英语之友》等几十种国家级,省级教育类期刊;
2.科工类期刊:《建筑设计管理》《中华建设》《中国住宅设施》《城市建设》《河南化工》《河南科技》《科技风》《科技资讯》《科技创新导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价值工程》《管理观察》《硅谷》《社科纵横》《科技促进发展》《信息系统工程》《大科技》等十余种国家级,省级科技类期刊;
3.经济类期刊:《商场现代化》《现代商业》《中国外资》《财经界》《中国市场》《长三角》《中国商贸》《中国商界》《金融经济》《时代金融》《现代经济信息》《商情》《经济研究导刊》《企业活力》《时代经贸》《消费导刊》等十余种国家级,省级经济管理类期刊;
4.党政类期刊:《法制与社会》《法制与经济》《中共延边市委党校学报》《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党政类期刊
5.医学类期刊:《健康大视野》《中外医疗》《医学信息》《吉林医学》《临床合理用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资讯》《亚太传统医药》等十余种国家级,省级医学类期刊;
6.新闻类期刊:《新闻传播》《新闻窗》《新闻天地》《新闻爱好者》《今传媒》《新闻知识》《新闻战线》
7.大学学报类期刊:《长江大学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扬州大学学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赤峰教育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几十种省级大学学报类期刊;
8.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继续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教育探索》《新闻爱好者》《大家》《作家》《飞天》《山花》《煤炭技术》《湖北社会科学》《人民论坛》《财会通讯》《中国商贸》等十余种核心期刊
叶敏的学术论文
1、《公司董事法定任职资格问题研究》(独著),载《法学》2006年第3期;2、《从一起融资租赁合同案看无名合同性质如何确认》(独著),载《中国审判》2007年第11期,被《广州律师》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3、《〈合伙企业法〉的定位与法律协调》(合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民商法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4、《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合著,第一作者),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期;5、《论商事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独著),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11期;6、《公司实际控制人概念辨析》(合著,第一作者),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7、《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地位、义务与责任》(合著,第一作者),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8、《建筑企业催收工程款面临的潜在障碍及其对策》(独著),载《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9、《非诉讼方式催收工程款的成本和效益分析》(独著),载《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第2期;10、《分税制财政体制法律调整原则的探讨》(合著,第二作者),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11、《论商事合同解除权的特殊性》(合著,第一作者),载《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2、《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经济法思考》(合著,第二作者),载《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3、《反垄断法:切实规制经营者集中行为》(合著,第二作者),载《团结》2007年第3期;14、《〈合伙企业法〉的定位与法律协调》(合著),载《2006中国商法年刊——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15、《论破产程序中的母公司债权》(独著),载《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16、《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法律规制》(合著,第二作者),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7、《论公司信用基础多元化》(独著),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8、《物权行为与公示公信在不动产交易中的运用》(独著),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19、《在建工程物权法律关系辨析》(独著),载《校长阅刊》2005年第1期;20、《论违约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独著),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1、《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对传统信托制度的改造》(独著),载《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关于法院调解制度的参考文献是那些???????
[1]尹少成. 国外诉讼和解与我国法院调解之比较研究——关于废除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考[J]. 怀化学院学报,2011,(1).
[2]王璇. 调审分离: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毛兴平,刘艳芳. 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与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李玥. 法院调解制度有关问题探析[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9.
[5]徐万鹏,刘芳,喻玫.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河北法学,2006,(1).
[6]齐爱军. 和谐社会下的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邢台学院学报,2006,(4).
[7]刘新红.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8]邓辉辉.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陆金伟. 法院调解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模式选择[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10.
[10]马艳.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11]姜霞. 反思与借鉴: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探索[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3.
[12]卢勇.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13]张珉.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以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为背景的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5,(6).
[14]郑小明,罗志坚.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原因及完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5]白洁. 法院调解制度:检讨与重构[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6]张玉. 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6).
[17]王国春. 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8]胡文文. 浅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19]周卫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实例解析[D].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2009.
[20]张岩. 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1]周耀荣.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5.
[22]何亚军,施春军. 我国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兼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协调与整合[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3).
[23]张跃进,江洪娟. 法院调解制度价值分析——兼谈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再重构[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4]汪振江. 法院调解高反悔率现象审视与调解制度的回归[J]. 科学经济社会,2011,(1).
[25]刘显鹏. 和谐社会下法院调解之发展探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6]李浩.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7]刘显鹏. 法院调解适用范围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8]杨立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探讨[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29]季俊强. 构建我国特色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基于我国调解改革实践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0]吴志刚.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1]李道刚. 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32]周向明,王静. ADR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塑[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3]李俊杰,甄世辉.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构想[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
[34]林争晖. 论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5]刘金华. 论基层法院强化诉讼调解之必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6]文晓庆. 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7]张辉,张德峰.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博弈分析——再论调审分离[J]. 时代法学,2005,(3).
[38]石先钰.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9]高金岭,李富堂.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 河北法学,2003,(2).
[40]刘芳.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1]钟玲.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42]李建玲. 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3).
[43]张玉.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改革[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4]孙富安. 论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9.
[45]朱琳. 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2009.
[46]韩立军.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D].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2010.
[47]贺柯. 新时期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10.
[48]赵欣.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8.
[49]周敏华. 试论法院调解制度[D].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2005.
[50]刘刚. 从司法ADR视角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D].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学院,2006.
王楠的主要论著
1、《危急情况之习惯国际法与投资条约中的不排除措施条款-兼论CMS案和LG&E案》,《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1期;2、《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伞形条款解释-兼论ICSID近期相关案例》,《法学家》2008年第6期;3、《我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问题研究》,《法学家》2007年第4期;4、《最惠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事项上的适用问题》,《河北法学》,2010年第1期;5、《以美国为例看DSB报告的执行问题》,《法律适用》,2009年第9期;6、《试析外资公平公正待遇标准》,《时代法学》,2008年第6期;7、《中外双边投资协定对香港的适用问题-兼评中外双边投资协定第一案管辖权意见》,《行政与法》2010年第6期;8、《我国对外投资核准制度的问题及完善》,《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9、《浅谈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第3期;10、《美国次贷危机的法律根源》,《黑河学刊》,2009年第5期;11、《浅析近年来中外双边投资协定的若干特点及问题》,《法制与经济》,2009年第6期;12、参译《国际法:领悟与构建》(王楠翻译6万字),2007年6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吴泽勇的发表论文
1. 阿什特里德·斯达德勒尔、吴泽勇:德国法学院的法律诊所与案例教学,载《法学》,2013年第4期。2. 吴泽勇: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3. 王晨光、吴泽勇:以案说法:办理销售非法烟丝网络案,载《湖南烟草》,2011年第5期。4. 吴泽勇:证明疑难案件的处理之道——从“彭宇案”切入,载《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5. 吴泽勇:建构中国的群体诉讼程序:评论与展望,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6. 吴泽勇:论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要件的证明,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4期。7. 吴泽勇: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4期。8. Dieter Leipold、吴泽勇:德国民事诉讼法50年:一个亲历者的回眸,载《司法》,2009年。9. 吴泽勇:集团诉讼在德国:“异类”抑或“蓝本”?,载《法学家》,2009年第6期。10. 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11. 吴泽勇:论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撇去不法收益之诉,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12. 吴泽勇:瑞典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分析,载《法学》,2010年第7期。13. 吴泽勇:论荷兰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4. 吴泽勇:论德国法上的团体不作为之诉——以《不作为之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载《清华法学》,2010年第4期。15. 吴泽勇: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载《法学家》,2010年第5期。16. 彭浩晟、吴泽勇:法官独立的具体制度,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7. 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兼论法典编纂的时机、策略和技术,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18. 吴泽勇:清末修订《法院编制法》考略——兼论转型期的法典编纂,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19. 吴泽勇:《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20. 吴泽勇:《民事刑事诉讼暂行章程》考略,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1. 吴泽勇、刘新生:《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再审程序的变迁,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22. 吴泽勇:群体性纠纷的构成与法院司法政策的选择,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23. 吴泽勇: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24. 吴泽勇:动荡与发展: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述略,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25. 江伟、吴泽勇: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26. 吴泽勇:论我国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的正当化建构,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7. 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8. 吴泽勇: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学》,2005年第1期。29. 江伟、吴泽勇:现代诉讼理念与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塑,载《诉讼法论丛》,2003年。30. 韩长印、吴泽勇:公司业务执行权之主体归属——兼论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31. 章武生、吴泽勇:律师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32. 吴泽勇: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的民事诉讼制度,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33. 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34.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改革,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5期。35. 熊跃敏、吴泽勇: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探究,载《河北法学》,2002年第4期。36. 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上),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37. 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下),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38. 吴泽勇:论我国职业法官培养机制之完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39. 章武生、吴泽勇: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载《法学》,2002年第1期。40. 章武生、吴泽勇:法律援助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家》,1999年第5期。41.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载《诉讼法论丛》,2000年第2期。42. 江伟、熊跃敏、吴泽勇:2000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1年第1期。43. 吴泽勇:历史、文化、社会中的司法制度——评《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载《诉讼法论丛》,2002年。44. 吴泽勇: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历史与未来——评莫诺·卡佩莱蒂的民事诉讼程序保障比较研究,载《诉讼法论丛》,2002年。45.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律师收费制度改革,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期。46. 章武生、吴泽勇:论诉讼和解,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47. 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核心期刊
下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2022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