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杂志写过陕西状元冯宇宁
求学杂志写过陕西状元冯宇宁
一、出身贫寒的
高考,是我们这个社会永远关心的话题,毕竟这是无数学子改变终身命运的机会,一到夏天这个时候,高考考了什么?最高分多少?状元是谁?这些关于考试的问题热度一定会盖过大部分社会新闻。状元
十五年前,冯宇宁便因为高考成绩成了新闻里的主人公,那一年,冯宇宁以729分的超高成绩夺得陕西理科状元,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冯宇宁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他既不算天赋异禀的孩子,也没有能给他提供优越教育的家庭,他这个状元的桂冠,是凭着自己一路咬牙坚持才得到的。
冯宇宁生于1986年,家里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父母没什么文化,而且冯宇宁上头还有几个姐姐,这么多孩子全靠几亩地的收入过日子,这个家庭的压力可想而知。冯宇宁的几个姐姐都是因为家境不好,没上过几年学就去外头打工了。
冯宇宁从小也是“散养”的状态,每天在外头疯玩,长到五岁了,家里人觉得还是要送他去上学,可是冯宇宁撒泼打滚,他在外头玩得好好的,才不想去学校被人管着,最后还是姐姐告诉她学校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连哄带骗才把冯宇宁送了进去。
虽然一开始不愿意,但进了学校的冯宇宁却是懂事了许多,他看着姐姐每天接送自己,心怀愧疚。他知道,姐姐们也不想这么早就不读书出去打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境不好供不起,现在姐姐们在外工作养家,才让自己有了安心读书的条件,自己读书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承担着全家人的期望。
冯宇宁暗暗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带着全家人改变命运。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
再长大一点之后,冯宇宁觉得课上的时间根本不够,虽然冯宇宁的成绩在班里已经很好了,但他也知道,想要考上好大学,对手是全省的优秀学生,自己必须排到全省前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不落后于人,冯宇宁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书本学习,没有好的辅导老师,也没有良好的读书条件,但冯宇宁相信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劲,在冯宇宁的坚持下,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是全校排名第一,如果保持住,冲击清华北大也是很有希望的。
冯宇宁也一直将清华北大视为目标,高中三年,他一直向着目标努力,可没想到,老天还是和他开了个玩笑。
那一年高三报志愿时,因为是先填志愿再考试,对自己成绩十分自信的冯宇宁直接报了清华,而且也决定只上清华,不报其它志愿。可万万没想到那一年清华的分数线很高,冯宇宁的成绩虽然优秀,却还是差了十四分。
冯宇宁大受打击,但是努力了这么多年,冯宇宁也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收拾心情,进入了复读班。他想,六百多分考清华不保险,那自己就要更加努力,考出更高的成绩,只要成绩足够高,就算清华的分数线再高,自己也照样能考进去!
苦心人,天不负。在又一年辛苦学习之后,冯宇宁考出了729分的成绩,成为了当年的理科状元。这下,可以说再也不用担心落榜,而是清华的专业随便挑了。
高考能考过700分的几乎屈指可数,冯宇宁成了当地名人,但他并没有骄傲,开学之后,冯宇宁就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之路,清华这里人才济济,冯宇宁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自己在陕西是状元,但在遍地状元的清华,反而一点也不稀罕了。但是冯宇宁反而更高兴,对于他来说,这样充满竞争的环境只会让他更加努力前行,就算大家同样优秀,他也会做更优秀的那个。
三、努力终有回报
在清华,冯宇宁表现优异,成绩良好,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冯宇宁并没有选择留在北京,在冯宇宁心里,最让他思念,最让他有归属感的还是家乡,所以冯宇宁拿到学位之后,便返回了陕西做科研工作。
十五年过去了,现在的冯宇宁已经三十多岁,乍一看,你会觉得这是个普通人,其实冯宇宁在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去年,冯宇宁开办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且与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合作,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并且为了帮助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冯宇宁给几十个陕西贫困县的孩子们捐赠了免费的网课,希望这些孩子也能凭借知识改变命运。
冯宇宁一直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现在工作期间,他表示,自己从一个寒门子弟变成高考状元,直到有了现在的功成名就,这一切看似幸运的背后,是自己青少年时期起早贪黑读书换回来的机会。如果自己当初稍微放松了一点点,自己一家人也许现在还是在吃苦受罪。
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冯宇宁特别赞同,他说,他知道很多孩子,看见别人出去打工赚了这么多钱,就会觉得读书好像也没什么用。
但是有这种看法的孩子年纪多半很小,不知道打工的日子多么辛苦,很多孩子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给人打工,但是他们不知道,学历越高,选择的机会就越多,读了书,至少有机会明白自己选择什么,去更大的范围里选择,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后半生。
未来会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冯宇宁只说,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是的,冯宇宁一直都在努力,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方式,也是他的立身之本。对于一个普通人,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是天差地别的,冯宇宁就是例子。
虽然世界上很多人非常幸运,非常轻松的就拥有了命运的眷顾,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通过努力换来的幸运,才是真正可以抓得住的幸运。
未来时间很长,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提高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16年前,陕西男孩差14分落榜北大,复读后摘状元上清华,现状如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农村里,上大学依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
16年前,陕西男孩冯宇宁高考675分,差14分落榜北大,为了走出农村,复读一年,以729分摘理科状元终圆梦上清华。
只是,考上清华的人,看似前途似锦,却也并非“星途坦荡”。16年过去了,清华才子冯宇宁现状如何?
一、寒门弟子,为走出农村,复读圆梦清华
1986年,冯宇宁出生于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的一个小村庄,家庭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三个姐姐因为家里没钱供,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尤其是他的三姐,十分可惜,辍学那年刚好读到了高三最后一个学期。
懂事的三个姐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都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大学。
改变家庭命运的担子就落在了冯宇宁身上,他曾一度为三姐感到惋惜,都是因为没有钱。
为此,他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家人。在初三,他获得了省级物理竞赛(初赛)第一名,同年,又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第三名。
但是,到了高二,冯宇宁似乎有了一些骄傲,结果导致在2004年高考中发生了意外,因为对自己过于自信,高考前填写志愿,他只写北京大学,没有想到自己只考了675分,与所选的专业还差14分,因此与北大擦肩而过,落榜了。
这对冯宇宁来说,打击非常大,自己梦想着走出农村,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他心想,此时父母年纪已大,多年的操劳,他们所图的,只不过是儿女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自己在龙门前的第一次跳跃就无功而返,给他们的打击,应该也很大的。虽然家人没有责怪他,但是他不甘心,决定选择复读一年。
终于在2005年的高考中,他如愿以偿,考出了729分的高,并摘得陕西省理科状元,不负众望,成功考上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二、在清华园中,苦读十年
冯宇宁以陕西省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原以为自己很厉害的,仔细看看,原来在清华园里遍地牛人,他的同学,不是数学、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就是免试保送入学,他不由得压力巨大。
不过,他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本科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清华硕博连读的机会,选择了继续深造,并于2015年,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
三、现状如何?
冯宇宁在清华园中,苦读十年,总算熬出头了,也实现了当初走出农村的梦想。
只是博士毕业之后的他,依然并没能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返回老家西安,成为了本地一家公司的微波工程师。
按理说,冯宇宁清华博士毕业,想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却对外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成家主业成本太大;而且他们实验室五个人都分开了,有两个选择做博士后,一个留在北京,一个去了南京,他就只好选择回了西安。
其实,冯宇宁选择回西安,并不是因为北京房价高,而是他想离家近一些,可以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工作。
四、结语
冯宇宁从一个农村孩子,不怕艰难,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家人的梦想。虽然现状与理想有一些差距,但是他觉得离家近最好,毕竟父母已经老了。
其实,无论在哪里,是金子总会发光。冯宇宁的人生才刚开始,以前他不惧怕困难,以后只要他努力,相信未来可期!
对于冯宇宁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16年前,陕西男孩675分落榜清华不甘心,复读一年考了多少分?
据当时报道知,16年前的那个陕西男生复读了一年,终于如愿考取了清华,而且入读自己喜欢的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所以用上一副对联来形容当年的那个男孩,真的恰当不过的了。
而那个男生之所以能美梦成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那个男生叫冯宇宁,1986年男生出生于陕西武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姐弟3人,他是老小。小时候他的家很穷困,但冯宇宁的成绩却一直都很好。
初三时,冯宇宁参加全国物理初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随之,他又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因为这个成绩,很多知名高中都向冯宇宁抛来橄榄枝,希望他去就读。可见这位同学初中的成绩(尤其是理科)该有多好!
现在国家出台新规,高考生再无缘复读了(其实复读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以往也有不少孩子复读后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都替冯宇宁高兴,庆幸他当年终于通过复读梦想成真了。
如果说实力是实现梦想的基石,那么心态则是实现梦想的定海神针。
如上所述,冯宇宁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好,所以2004年高考,因为对自己太有信心了,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就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那个时候是估分填报志愿)。不料成绩下来,清华录取线是689分,他只考了675分,以14分之差遗憾落榜。
落榜后,冯宇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自己重新审视了一番,认为自己没能考取清华,是实力不够,所以只要把各科的成绩再提升一些,应该希望非常大。
当冯宇宁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知家人时,家人选择了支持,于是他决定复读一年。
结果2005年高考,冯宇宁沉着冷静地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这样的心态下,他考出了语文141、数学150、英语141、综合297,总分726的好成绩,并成为了2005年陕西省理科状元,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他最喜爱的数学学科。后来又因为成绩出色,品行又好,被清华大学直接推荐硕博连读。就这样,2015年他在清华博士毕业。
现在国家出台新规,高考生再无缘复读了(其实复读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以往也有不少孩子复读后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都替冯宇宁高兴,庆幸他当年终于通过复读梦想成真了。
以上观点大家支持么,欢迎关注留言哦。
时隔15年,高考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如今怎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珍惜当下,在该努力的年华里,不要虚度光阴。
米酱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位陕西男孩冯宇宁的故事。
15年前,他复读一年,在高考中以729分勇夺陕西省理科状元,如愿考上了清华北大。
05年陕西省文理状元
人们都说一入豪门深似海,考上清华的人,前途似锦,却也并非“星途坦荡”。北大毕业的人有卖猪肉、靠低保过日子的;清华毕业的人也有做保安。那么,15年过去了,清华学子冯宇宁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
一、寒门贵子
1986年3月,冯宇宁出生于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的一个小农村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收入低。他的三个姐姐就是因为家里没钱供他们读书,相继辍学,外出打工。
他的三姐,当时已经读到了高三,却在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家里没钱了而不得不辍学。以后,就回到了家里。懂事的三个姐姐,为了减轻父母肩上的担子,都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冯宇宁上小学和初中非常艰苦,学校离家三公里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天晴还好,遇上下雨天,那路就更难走了,自行车轮经常会被泥塞住走不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面对苦难的生活,冯宇宁更加坚强,懂得抓住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在初三那一年,他参加省级物理竞赛(初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他在全国数学竞赛之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因为拿了这两个大奖,冯宇宁收到了多家中学抛出的橄榄枝,但面对高昂的学费,他选择了西安博迪中学。因为学校对像他这样的贫困学生,免除了绝大部分费用。
也许是一直以来的优秀,让冯宇宁有了一些骄傲,高二成绩不怎么理想。后来他的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说:"你知道李自成的故事吗?"冯宇宁才恍然大悟,从此又恢复的从前努力学习的劲头。
不过,在2004年高考还是发生了意外。因为那年是需要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冯宇宁对自己很有信心,就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结果他只考了675分,与他所选择的清华专业还少14分,因此他落榜了。
落榜的消息传来,冯宇宁的心里很难受,想到三年的刻苦学习,竟与大学无缘了,怎么也不甘心,于是他选择了复读一年。
苦心人天不负,在2005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729分的好成绩,摘得陕西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
二、如今怎样?
虽然冯宇宁当年是以陕西省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但是当他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在清华园中牛人遍地。他身边的同学,要么是数学、物理国际奥赛金牌得主,要么是免试保送入学,相比之下,他是从几百万考生中挤进来的,当中辛苦不言而喻。
但是,他没有自卑,更懂得珍惜这个进清华的机会,刻苦学习,不敢放松自己片刻。
努力就会有所收获,四年后,冯宇宁顺利本科毕业,后来还在清华大学硕博连读,于2015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不过,冯宇宁毕业之后,并没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返回老家西安,当上了一名微波工程师。
时隔15年,当年他那状元的光环依然没有褪去,如今还有许多人关注他。有媒体问他为什么不在北京发展?他毫不避讳地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了,安家立业成本太大,我们实验室五个人,两个继续攻读博士后,一个留在北京,一个去了南京,我回了西安。”
三、结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冯宇宁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他才能读完大学,才能有如今的成就。虽然与理想之中有些差距,但这足以让他善养双亲。
其实,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或状态,都无需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一时的出彩和黯淡都不重要,因为冯宇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聪明的人会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在别人的曲折人生中领悟真谛!
对于冯宇宁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曾高考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现在如何?
导语
书山寻宝;学海泛舟。学习永远没有尽头,一次次的学习,就是一次次阶梯的攀登,我们永远不能爬到学习的顶峰。
只有珍惜每天的学习时光,我们才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在学习中激流勇进,才不会在最后的旅程中,遇到险滩。
一位陕西男孩冯宇宁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第一次因为高考志愿没有填好,不得不复读一年,经过改变自己的缺点,最后考上了清华。
那么,他的缺点是什么呢?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一、出身寒门
1986年,冯宇宁出生于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的一个小小的农户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只能靠着微薄的种地来获取收入。
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三个姐姐都没有读过书,只能选择外出打工的生活,帮助家里减轻父母的负担。
作为最小的孩子,冯宇宁就成了三个姐姐的掌中宝,三姐妹都希望让自己的弟弟能够考上大学,这个心愿,冯宇宁自然心中熟知。
因此,他学习十分努力,为了完成父母和姐姐们的心愿,他把心思都投入到了学习上面,从来不曾懈怠半分。
二、艰苦学习
冯宇宁的学习之路满是荆棘。因为出生之地离校偏远,他只能骑车三公里的路来上下学,道路上经常满是泥泞。
虽然生活苦难,冯宇宁却愈发坚强,为了学习,他不管什么苦都可以吃,从来没有向父母抱怨过一句话。
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除此之外,他的竞赛成绩也让人十分羡慕,在全国数学竞赛中,他取得了第三名。
许多学校都看中了冯宇宁的才华,希望能招揽之至。但是,冯宇宁选择了一个学费相对较低的西安博迪中学。
三、一时骄傲
冯宇宁不知是什么原因,变得有些骄傲,在高一入学到高二后,成绩有了下滑的趋势,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于是,冯宇宁的老师找到他,希望他回想一下李自成的故事,听到此话,冯宇宁顿时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于是,他一改前非,更加努力学习,最终,他的高考成绩为675分,但是因为只填报了清华大学,却因相差14分而没有被录取。
意料之中,这个十分看重学习的孩子,对自己没有被录取的消息感到难过,他十分不甘心,于是选择复读。
四、现状
这次复读的一年,冯宇宁变成了比以往都勇猛的战士,他在2005年,参加了期待已久的高考。
终于,这个寒门之子,不负姐姐们的期望,考出了729分的好成绩,获得了陕西省理科状元。
清华大学的门槛,终于有了他的一个脚掌的位置,他顺利地被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所录取。
如今,15年过去了,冯宇宁已经成为了一名微波工程师,他的未来十分远大澄明。
人生就是自转的地球,经过一天一天的洗礼,越来越会充满活力,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停止转动。
对于冯宇宁的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是什么期刊
下一篇:民间艺术剪纸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