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peerj是sci几区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9 21:10

peerj是sci几区文章

三年前,记得大家都可以轻松发三五篇纯生信SCI,哪怕是用比较简单的分析套路,随便都能找到一大堆对纯生信友好的期刊。随着行情的变化,现在的纯生信(传统的分析套路)变得非常艰难了,曾经对纯生信极度友好的期刊已经变得不友好了,需要补实验才考虑接收。 现在总结三本低分的、对纯生信不友好的期刊。注意:我们所说的纯生信是没有补任何实验和自己的测序数据的。

NO.1

Med Sci Monit ,影响因子: 2.649 ,中科院分区: 4区 , 属于预警期刊 。目前对纯生信非常不友好,只要你不补实验,基本都是会被秒拒。以前这本期刊对纯生信是很友好的,接收了非常多的纯生信文章。 但是现在行情况变了,大家的纯生信文章都想这里投,结果将期刊搞怕了,只能考虑接收补实验的生信文章。

NO.2

Peer J ,影响因子: 2.984 ,中科院分区: 3区 , 不属于预警期刊 , 被称为“毕业的神刊” 。曾经有很多研究生的meta分析和纯生信都发表在这本期刊上,并且顺利毕业。现在依然很多纯生信往这本期刊投稿。 不过,现在行情也变了,不补实验的生信文章基本都是秒拒的。

NO.3

Bioengineered ,影响因子: 3.269 ,中科院分区: 4区 , 不属于预警期刊,这本期刊官网标出的接收率高达72%。 之前这本期刊接收纯生信也是非常多的,也是极度友好的, 一模一样的套路文章已经发了3篇都还敢接收的 。不过,这样的期刊好景不长,现在需要补实验才考虑接收生信文章。

总结:

现在的纯生信行情就是这样的: 知名的、低分的期刊 已经不要纯生信了, 而少人知道的、无论低分还是高分期刊 一样接收纯生信; 少人做的热点纯生信 总是有期刊愿意接收,而 烂大街的纯生信 ,好难找到一本愿意收留的期刊; 补实验才是硬道理,补实验的生信更加容易被期刊接收 。

PeerJ期刊怎么样?

peer j computer science 投稿难度

什么是 Peer Review

  简单来说,Peer review就是让多个待发表论文所处领域的专家对其提供意见,从而协助编辑判断文章是否适合发表的过程。下面个人简单解释一下这个制度、流程和局限性;鉴于本人并非专注于期刊发表领域的专家,所以答案难免具有一定的不足,如果有问题望及时指出。同时,此答案所涉及的情况和流程都针对自然科学界(特别是化学和生物)中上水平的期刊,用一个不太准确的分类来定位的话,基本是SCI分区中三区以上的期刊。

  首先,一般的学术期刊会有一个主编和多个负责不同研究方向的副主编,一篇论文在完成后投稿到一个期刊并发表的流程大致如下:
  作者投稿——主编收到稿件——主编将稿件转发给某个合适的副主编——副主编将稿件送给论文所在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副主编汇总建议,对论文提出意见——论文被接收,或修改后接收,或拒收。
  这个过程中,由副主编进行的,将论文送到大于等于两个审稿人(Referee)手中,让他们对论文是否适合发表提出意见的过程,就是Peer review。

  然后介绍一下Peer review是怎么进行的。
  当论文被提交的时候,作者会给编辑去一封信,用来简单介绍自己论文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个期刊发表,这封信被称为“Cover letter”。在这封信的末尾,作者需要建议一些审稿人并提供他们的联系方式供编辑参考(在数学方面似乎不需要作者提供审稿人,全部由编辑决定)。一般来说,编辑会在这些作者建议的审稿人中选择一个,再根据自己对该领域的了解选择另一个审稿人来进行Peer review过程。如果两个审稿人的意见一致,那么副主编一般会采用他们的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副主编一般会选择第三个审稿人作为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同行评议只是一个参考,文章是否被接收的决定权在且只在于副主编。
  顺便上传一个与此相关的介绍供大家更深入的了解Peer-Review,这是Dr. Rainer Glaser给我们上课时的课件,可以在他的主页上找到更多的知识,分享请注明出处。

  接下来写一下Peer review的具体流程。
  当论文被提交,并被主编转发到副主编办公室后,副主编会对论文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如果他认为值得审核,就会把论文转发给两个或更多的审稿人手中,Peer review过程正式开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送审”。
  需要注意一下,送审的过程中,作者的名字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审稿人可以看到论文作者是谁;但是审稿人是匿名的,作者不会知道自己的论文经过了谁的审核(这个情况仅限于期刊,对于会议论文,特别是计算机领域的会议论文,似乎更多的是双盲审稿)。
  审稿人对论文提出意见之后,意见汇总到副主编办公室,如果副主编没有决定直接接收或拒收这篇论文,那么他就会把审稿人的意见转发给作者并且要求作者针对意见逐条进行回复,同时根据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在回复之后,Peer review过程就已经结束,副主编会根据作者的回复决定是否接收这篇论文。虽然审稿人会看到作者给他的回复,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不能再发表意见。

  最后说一下Peer review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
  因为Peer review的过程是免费的,虽然审核一篇论文是一个相当消耗精力的工作,但是编辑部并不会为此提供报酬,这使得一些教授不愿意在这个过程中花费太多的精力。果壳有一篇翻译的文章,链接贴过来供大家参考 同行评议还要免费多久?评论中@张旭提到Nature投稿需要审稿费,这个我不了解,如果有审过Nature稿件的欢迎现身说法,不过仍然确定的是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特例。
  有很多审稿人在评审的时候不够公正、过于主观,这也是科学界区分派系,互相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一些论文能否在高质量期刊发表的界限相当的模糊,加上作者的名字是公开的,这就使得Peer review制度具有相当的弹性可供操作。一些非常常见的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审稿人对熟人的照顾、审稿人对某些国家作者的歧视等。正因为如此海外大牛课题组的工作学习经历才变得重要,当一个作者熟识了许多同行,在Peer review中就更有可能得到正面的评价。而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了高质量期刊存在相当一部分没什么意义的灌水文章,而一些很出色的论文只能发表到次等的期刊上。
  如前文已经提到的,Peer review只供参考,副主编的的决定才是关键因素。副主编在论文的评审过程中权利过大,而且同行评议又不是一个透明的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也许会比较容易理解。假设某作者有一篇论文投稿,但是副主编自己也在进行这个工作并且即将完成,或者副主编对这个作者本人存在偏见,那么副主编就可以同时将论文发给多个审稿人,然后忽视掉其中赞同的意见,将其中持反对态度的审稿人意见发送给作者并作为拒收论文的依据,这是现实中已经发生过的情况。
  再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一个教授,在投稿时将Cover letter末尾的推荐审稿人联系方式的邮件地址都改成了自己注册的类似的邮件地址,然后自己审核自己的论文……

上一篇:实用检验医师杂志是什么级别

下一篇:健康大视野是什么级别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