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论文
李宁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论文
百度一下
谁可以说说“浅析李宁公司对中国羽毛球行业的营销策略”论文目录怎么写
总体来说李宁公司的羽毛球策略就是品牌策略。
李宁的羽毛球产品时KASON的,包装后冠以李宁的品牌,有中国国家队作广告一步迈入顶尖产品行列,采用高定价策略,走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端路线。其实李宁的研发、销售等没有yonex的好。
李宁羽毛球的基本策略就是以上说的。
建议你从论文库中找一篇类似题目的论文,比如,“××对××行业的营销策略”,然后将以上策略带入论文,修改目录及内容即可。
举出国内失败的企业一个,请你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李宁品牌重塑战略的失败在国内企业界是一个经典案例。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可以说业界对于李宁公司启用新的品牌标识、宣传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和90后李宁概念毁誉参半。李宁这个具有先天优势的品牌虽然在2008年奥运会出尽风头,并在2009年以83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位居中国体育用品业第三名。
然而到了2010年5月前后,李宁品牌在经历20年以后确实危机四伏。长期以来李宁品牌个性模糊不够突显,目标消费群的老化,再加KAPPA、PUMA、锐步等一批国外势力的挑战和安踏、361等国内小兄弟的雄心……这些因素一直不断动摇着李宁“老三”的位置。
李宁品牌重塑战略正是在此境况下应运而生。只可惜,一年来的事实说明一点,就是除去LOGO与广告语的简单更换,李宁品牌更有被“90后”幻象迷失的趋势。记住:一个品牌重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LOGO的好坏,更不在于广告语的好坏,而在于对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认知与建设。
一.李宁品牌问题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品牌个性的酷炫不足
2008年李宁公司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李宁品牌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一个“可靠的、温和的、可值得信赖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先来看看一段流传甚广的三巨头间的对话:耐克说:“我就是老大,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Just do it(想做就做)”,阿迪达斯说:“别以为你是老大,我做老大也是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最后,李宁弱弱的说了句:“是的,尤其在中国,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这反应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与“激情、勇敢、锐气”等运动品牌应具备的特质相比,李宁实在没脾气与个性。
原因二:品牌目标的群体偏移
成立于1990年的李宁公司在早期主要是凭借李宁本身的社会感召力迅速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即使到今天,在中年人群体中仍有一大批消费者簇拥在李宁周围。但对于体育用品企业来说,14-25岁的年轻人群是最为理想的消费者群体,不过今天的90后有几人知道李宁个人的辉煌历史?因此,2008年调查中发现李宁整体用户群年龄偏大就不足为奇了,35岁到40岁的人群居然超过50%。
原因三:品牌国际化的形象缺乏
自从200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之后,李宁公司就逐渐明确了企业国际化愿景,2005-2008年专注国内市场,2009-2013年为国际化做准备,2014-2018年全面国际化。到那时国际市场份额希冀占到公司总销售的20%以上,李宁公司要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但最近几年李宁的核心市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上有阿迪、耐克的打压,下有安踏、361和特步的追击,这就是李宁面对的市场现实。今天耐克、阿迪在中国本土化就是国际化,李宁公司认为品牌国际化就是要在国外市场的本土化,从锁定本土年轻消费群开始,就是要先“国际化”后“国内化”。于是,品牌重塑的整套计划急吼吼的出炉了,其品牌形象是什么,不清楚,结果是可能想象的。
二.李宁品牌重塑的关键是怎样(全面)认识“90后”特征及其与之关系建设
今天李宁品牌重塑是针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最好回答,但品牌重塑不是为标识、口号寻找一个简单载体,更不能把载体的极端瞬时特征作为品牌重塑的方向。一年来,“90后李宁”大有被“90后”幻象迷失方向的趋势,更可惜的是,讨好的不买账,买账的没讨好。李宁品牌问题究竟错在哪里?
“90后”毫无疑问是李宁重塑的核心依据,各类诉求中毫不吝啬对“90后”的溢美之辞。暂不论做法是否可取,在对“90后”的赞美中,李宁品牌存在三大误区:
一是90后仅是极端个性的体现。作为“80后”的派生词,“90后”内涵的演变与前者如出一辙,不外乎以各种极端事例作为其某种特征的例证,不外乎以个别神人作为这一群体的代言人。李宁品牌也将此发挥到极致,只有T台上才出现的90后形象确实很跩,在他们与林丹、伊辛巴耶娃、巴郎戴维斯神出鬼没的对话后,观者终于知道了,“自己确实不了解90后……”。这是品牌重塑者臆想出的90后,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90后。现今流行的90后描述不外乎以下:“好奇心强,有一技之长;自信又脆弱,敏感且自私;偶尔来点古怪爱好,还特别会装;张扬个性不用说,还要否定别人等等,但这一切在品牌重塑上则显得格外空虚。然而如何生活化的、正向的体现90后特征,让现实中的90后感到有模仿的可能性,这方面在李宁品牌塑造中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是品牌核心诉求的缺失。新推出的系列广告中,李宁最强调的莫过于“Make the Change”、 “你不了解的90后” 、“90后李宁”等,但这又能改变什么呢?90后究竟是什么样?90后李宁又是什么?都没有回答,如同平地一声雷,前后无牵连,里外没内涵。比较对手,耐克在70年代面对反叛的一代,毫不犹豫的开始编织健身文化并构筑体育精神,把品牌忠诚演变成一种新的信仰,打造“世俗宗教”。面对咄咄逼人的耐克,90年代的Adidas在重振品牌之路上,表现的自然、平和、收敛而真实,淡淡的给出了句“A make your own B”(Adidas 只是你身体Body的部分)。今天的李宁也处在品牌发展的转折点,不应只是粗暴的告诉消费者“做出改变”,而应当明确你的新的品牌精神,告诉对象怎么改变,改变什么。
三是在对比“伤害”中凸显“90后”。有人反驳“‘90后李宁’讨好了‘孩子’丢了‘老子’”,认为“哪个‘老子’都是打年轻过来,90后青春的阵痛,‘老子’也经历过,都会有共鸣”。这其中有两处谬误:一是特立独行90后的年少经历(2000-2010)和父辈的青春浪漫(1980-1989)相比较,谁敢说有相同之处,有共鸣的可能;二是在大多数家庭中,估计没有多少人会为一个体育品牌而大动干戈?今天是“老子”的最爱,明天就一定是“儿子”的首选,冲突之下,更可能的是一笑置之,选择更换品牌。
基于上述分析,首先我们主张将“90后”还原为一种精神诉求。如诞生于70年代的耐克,面对即使是极度反叛的一代,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打出“70后”,而是在80年代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84年与乔丹订下终身,让后者成为“Just do it”的头号传播者。几十年来,耐克创造出品牌神话,只因成功的打造了世俗宗教,造出了神。回看李宁,一个志向高远的大品牌不应该局限于市场细分(90后)的小视野,李宁缺少一个神,缺少一个让青少年崇拜的神。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个神嘴里说的那句话,能让消费者在崇拜中得到指引。
其次要正视尴尬,追求最广泛的共鸣。在足球、篮球、网球等能引发消费时尚的体育项目中,李宁没有绝对优势;在国内一线城市增长乏力,二、三线市场遭遇国内外品牌下沉;抛弃成熟稳固的中年群体,另起炉灶收效甚微;上调价格,喊出十年打造出世界品牌前5和中国体育品牌第一的口号,却无法抛弃对品牌发展贡献巨大的国内中低端市场。
这是李宁式的尴尬,所以我们强调提供崇拜的重要,就是要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在崇拜偶像中与品牌沟通,并产生共鸣,才能化解尴尬产生的精神基础,才能校准所有营销策略的方向。
再次品牌重塑要从品牌理念宣传入手。李宁的重塑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认为对”90后”的认识是重塑品牌的核心。针对现状,李宁急需在两方面做出调整:一是在广告创意与表现的改变,从“Everything is possible”(敢为)到“Make the change”(敢变),李宁设想的是品牌内涵的传承,但诉求对象却是从70后为主,80为辅到全以90为核心的断裂。因此,“敢变”在留给消费者满是疑惑的时候,未必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不管是造神运动,还是纯粹理念诉求,关键要能成为目标群体的精神引领者,也许“敢装”留给“90后”无限自主的同时,更能引起共鸣。
二是对其他措施失误的警醒,一度称霸国内的李宁在品牌重塑的初期,即去年年底就迎来了寒冬,甚至在两天内市值蒸发了近50亿。其中渠道之殇尤为显眼,李宁以店中店的形式增加第六代店铺的新开和整改,直接与耐克、阿迪展开肉搏。整合业绩不好的门店,重构分销体系,通过提高单店销售收入促进业绩增长初衷。但事实证明目前看来,此法未能有收效。
另外李宁还有溢价之痛,在新的品牌内涵尚未完全成熟,贸然提价,结果只能陷消费者于尴尬境地,让品牌顶上不义之名。阵痛之后,也许李宁眼下更应继续强化二三线市场领先地位,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抽出部分资源推进海外市场扩张。品牌重塑中的阵痛并不可怕,这甚至是必然要经历的。
“90后”不是李宁的起点,更不是终点,因此,拥有大志向的李宁不应再拘泥于表面上的“90后”,而应深入挖掘时代精神成为一种宗教崇拜,即只有品牌精神或品牌形象符合消费者所追求的精神偶像,那么拥有这样产品就会成为他们精神依赖。如今天苹果产品就是这样。李宁品牌只有这样,其国际梦想才能早日实现。
风险管理方面的论文案例分析范文(2)
风险管理论文篇三
《企业风险管理创新与中国海油自保公司案例研究》
自保公司作为企业进行风险 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及自保公司行业对于自保公司的 发展所做的大量研究相比,中国企业对设立和运用自保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非常缺乏。由于缺乏自保公司的行业数据、实际 经验和其他相关信息,国内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基本理论的阐述上,缺乏与 实践的结合,因此无法深入。本文将结合目前中国境内企业设立的唯一一家自保公司——中海石油 保险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来分析企业如何运用自保公司进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与自保公司
企业的生产经营因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存在风险,即存在着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些风险广泛分布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和各流程。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包括风险的辨识、评估、防范和控制,是防范这些风险的理念、措施、行为的集合。按照亚洲风险管理协会(AARCM)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的总体利益的实现。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有五种方式:回避、转移、减少、保留和利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当外部的风险转移方式无法满足或者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时,企业会寻求自保,即不通过传统保险而由企业自身对风险进行控制和转移。自保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风险全部自留、建立风险基金、提取风险准备、安排“股东保单”、进行风险融资以及设立自保公司等。其中,自保公司是以成立商业保险公司的方式来为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在实践中受到企业的欢迎。
自保公司是指一个由非保险公司拥有的真正的保险或者再保险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对其母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的风险进行承保或者再保险①。自保公司是在企业风险管理创新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称为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自保公司的出现改变了企业传统的风险转移模式(见图1)。
母公司的风险转移策略可以通过自保公司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直接接触而得到更好的贯彻。自保公司也通过参与这一风险转移流程而获得收益,包括获得承保收益和保费现金收益。
当然,自保公司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一般而言,设立和运作自保公司要考虑风险单位是否符合大数法则,保费规模是否足够应付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否成熟等诸多因素。
二、全球自保公司的发展情况
全球第一家自保公司——凤凰保险公司②成立于18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的跨国企业开始成立自保公司,到2004年,全球自保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800余家,保费规模达到560亿美元。自保公司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领域,其主要分布情况见表1。
全球500强企业的80%都拥有自保公司。设立自保公司的著名企业也分布于全球各地。表2列举了全球主要的设立自保公司的母公司情况。另外也有很多的组织、协会以及连锁企业等设立自保公司。
三、自保公司的作用
自保公司在企业实际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直接与保险市场联系的专业渠道
自保公司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一方面是执行集团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商业保险公司,它在母公司集团(往往是非保险类企业)和商业保险市场之间具有共性,产生交集(见图2)。
由于自保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因此非常容易被商业保险市场所熟悉和接受,尤其是专业的再保险公司。自保公司与商业保险市场取得直接联系后,可以最快获得保险市场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对于企业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自保公司的管理顾问公司会在每年末做一份针对市场情况和企业经营的风险管理策略建议,并向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进行 报告 。
2. 全球化风险管理的工具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跨国集团而言,自保公司在其全球化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
第一种方式是,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项目进行统筹保险安排并参与风险管理。第二种方式是,实现企业制定的全球风险管理策略。作为一个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有项目的跨国公司,当企业对这些项目安排保险的时候,会受到各国保险监管和法律规定的限制。自保公司作为再保险公司则可以很正当地参与到其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去,了解其风险转移的策略以及项目运作的信息。
3. 为母公司减少保费成本
自保公司的参与一方面可减少支付给商业保险公司的佣金支出,另一方面,可通过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谈判,获得优惠的再保险条件,从而降低再保险保费支出,减少母公司集团的总体保费成本。
自保公司如果可以直接出具保单,则可以减少支付给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开支。一般而言,自保公司的管理费用支出不会超过总保费的20%,换言之,保费收入的80%可以用于真实的索赔支出。
自保公司如果不可以直接出具保单,则可以利用长期稳固的再保险安排渠道增加与传统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降低手续费,从而降低摩擦性成本。
4. 建立风险储备基金
母公司可以通过自保公司建立长期的风险储备基金来应对长期的风险。虽然商业保险公司也会建立风险储备基金,但由于它并非承保一家的风险,因此风险基金并不一定可以保证用在本公司的风险上。自保公司承保母公司的风险,可以保证风险储备基金使用渠道的专门性,并且方便快捷。这种风险储备基金可以表现为风险储备或者累计利润。相对于建立内部安全基金而言,这是从母公司系统内转出而以商业化的方式合理存在的真金白银,随时可用来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5. 获得更多的承保能力
自保公司为母公司的保险提供新承保能力,使母公司增加风险转移的宽度和深度。
自保公司的承保能力受到投入资本的限制,但自保公司的承保政策要比商业保险公司宽松,并且许多自保公司的管理公司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再保险安排项目来充分利用其承保能力。例如香港自保公司监管机构只要求单一最大风险单位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中国海油自保公司在遵从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安排母公司的多个保险项目。
6. 减少商业保险循环周期对企业保费成本的波动影响
费率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保险标的风险的大小。保险费率水平会随着损失记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经常性和规律性的波动,形成循环周期。因此,企业单纯运用传统方式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保险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随之波动,这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是不利因素。自保公司的参与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波动。自保公司承保一定的风险,通过稳定该部分的承保价格来增加成本的刚性,从而使得企业的保费成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7. 增加母公司集团盈利能力
自保公司通过参与保险安排获得佣金收入、保费收入和现金收益。自保公司因为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风险而从再保险公司获取佣金收入;通过自留母公司的风险而获得相应的保费收入;通过各种投资手段获得承保收入的现金收益。总之,自保公司的佣金、保费收入和现金收益最终将形成利润在报表中反映出来,也会反映在母公司整体的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中。
8. 获得更宽泛的风险转移条件
不同资产、不同项目、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保险条款都会不一样,甚至保单文字都不一样。尽管如此,母公司仍可以通过其自保公司在全球的保险合约对转移自留部分的风险提供更为宽泛、更具有灵活性的保障条款。例如,公司甲通过其自保公司的保险合约购买了限额为1亿美元的一揽子第三者责任保险,则这一保障适用于其母公司所有通过自保公司安排的项目。对于任何一个新增加的投保项目,都可以自动获得这一保障。
9. 为母公司无法在商业保险市场转移的风险提供保障
一个企业会根据其风险管理的策略将不愿意承担的风险转移到商业保险市场上去。但有些风险却是不可保的。有可能是因为市场上不提供这种保险产品,或者市场上可以提供这种保险产品,但所要求的保费成本又超过了公司愿意或者能够承担的限度,或者市场上可以提供这种保险产品,但并没有100%的承保能力支持,或者市场上能为这种保险产品提供的承保能力是不可靠或者不稳定的。中国海油自保公司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安排井喷控制保险和井下工具保险。自保公司在对此类风险进行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承保了“不可保”的风险。
四、中国海油自保公司案例研究
中国企业设立自保公司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境内尚未对自保公司有明确的监管规定,而香港是最近的自保公司注册地。2000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在香港设立自保公司,公司全称“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NOOC Insurance Limited,以下简称CIL)。CIL最初资本金为200万港元,这是香港对设立自保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
中国海油是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油化工化肥、天然气及发电、综合服务、金融服务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③。中国海油所从事的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通常需要在国际能源保险市场安排保险,以转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巨大风险。企业每年需支付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保费,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费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CIL在成立初期,由于自身承保能力低,商业保险市场提供的保险条件好,因此只是对母公司——中国海油的部分保险业务安排转分保,收取佣金,自留比例很小。
2001年“9·11”事件之后,国际能源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萎缩(见表3),中国海油同其他公司一样,面临保费成本大幅增加,保险保障范围却不断减少的境遇。免赔额水平从25万美元增加到100万美元,同时费率还上涨了25%。尤其是海上钻井所需购买的井喷控制保险,费率由4美元/英尺甚至增加到90美元/英尺。保费成本占总钻井成本的比例高达10%,远高于“9·11”之前1%的水平。
1. 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与经营策略
在保险市场承保能力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中国海油审时度势,重新测算自留风险的大小,根据保险市场变化,做出了如下的风险管理策略调整。
1)对于油田财产保险项目,在当前的免赔额水平和费率水平下,赔付率将大大降低,CIL可以根据自身承保能力适当自留。
2)对于钻井保险项目,由于市场费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公司所能承受的成本范围,此风险属于不可保风险。因此,在对该种风险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CIL可以根据自身的承保能力,大比例自留风险,并收取合理水平的保费,通过长期的承保策略来降低巨灾风险的影响。
3)对于建造项目,鉴于风险较大,自保公司应谨慎自留风险。
4)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大,CIL应尽快参与到合资合作项目的保险安排中去,为母公司的全球化风险管理策略服务。
针对母公司调整后的风险管理策略,CIL对自身的经营策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1)CIL以转分保或者风险自留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母公司的项目中去,成为母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专业平台。
2)对于油田财产保险项目,CIL考虑小比例风险自留,对转移到国际再保险市场的风险收取一定的佣金。
3)对于建造项目,CIL考虑小比例自留或者全部转分保到国际再保险市场,同时收取一定的佣金。
4)对于钻井保险项目,CIL自留大部分的风险,以较低的费率水平来收取保费。同时规定赔付限额,将巨灾风险的影响最小化。
5)CIL参与到中国海油大型合作项目的保险安排中,不以获取保费或者转分保佣金为目的,而主要是通过CIL将这些项目的保险安排纳入中国海油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为今后中国海油做好全球风险管理策略和保险筹划做好准备。
6)自保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与出单公司进行谈判,将一般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收取的10%~20%的管理费控制在5%左右,降低了公司的保费成本。
经过4年时间,CIL的保费收入规模由最初的1000万港元增加到5亿港元,资本金也增加到2亿港元。资本金的增加使得CIL的承保能力不断增加,从而更加有效地执行了母公司的策略。
2. 借鉴国外经验,重视战略与管理,使CIL获得快速发展
总结 CIL快速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海油非常重视风险管理,为CIL的成立提供了战略准备和管理基础
中国海油从事的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属于高风险行业。中国海油从成立之初就很注重风险管理,为财产和项目购买保险以转移风险。企业内部不断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为自保公司的成立做好了战略准备。
此外,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设立专门的岗位,贯彻风险管理策略并授权处理保险业务。公司制定了专门管理法规对公司风险管理策略和保险政策进行明确规定。职能的统一和明确也为自保公司的成立和运作提供了组织和管理基础。
(2)长期与外国油公司合作的历史,为中国海油自保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中国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就与壳牌、BP、雪佛龙、丹文、哈斯基(Husky)、阿莫科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在合作中,外国石油公司按照惯例,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项目都提出要购买保险并写入石油合同。例如,对油田财产一定要进行投保,并要求购买免赔额为5000万美元的包括油污责任在内的第三者责任险。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此外,外国油公司经常利用自保公司来进行风险管理,它们也愿意合作方的自保公司参与。这些为中国海油成立并运作自己的自保公司提供了借鉴。
(3)中国海油较早进行风险集中管理,成立内部风险管理公司,为自保公司的顺利运作提供了条件
在中国海油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的初期,外国石油公司是作业者,按照石油合同规定,所有的保险由作业者安排。随着中国海油逐渐成为作业者以及自营油田的出现,中国海油开始接手保险安排,并于1993年后逐步实现集中管理。风险的集中管理为中国海油建立整体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前提条件。
1994年,中国海油成立内部风险管理公司,对投保的保费进行内部统一核算,进行模拟化商业运作。这些有益的尝试为自保公司的产生和运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中国海油接触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为设立自保公司提供了信息和经验
中国海油从1993年开始正式接触国际再保险市场,包括知名的国际再保险公司和国际再保险顾问,这些再保险公司和保险顾问给中国海油带来了最新的国际保险市场的信息。尤其是国际保险顾问,如怡安、达信等,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自保公司管理机构,它们对自保公司的运作流程非常熟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中国海油自保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很多咨询服务。怡安保险顾问公司更是一手促成了CIL在香港的设立。
(5)国际保险市场持续坚挺,为自保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契机
根据国际保险市场的统计结果,1970年以来,国际上的巨灾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不断增加,在2001-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些损失导致国际市场的保费水平居高不下(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自保公司的收益水平也自然水涨船高。
虽然中国海油自保公司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但其今天的成就,是与中国海油20多年的努力分不开的。在中国海油不断向中下游和海外拓展业务的大背景下,自保公司也将配合母公司发展的需要,不断解决经营中面临的许多新问题,继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PARKINSON J R. Captives & captive management for practitioners and owners. UK: Key Haven Publications PLC,2002.
[2] KENDALL R. Risk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s. UK: Pitman Publishing, 1998.
[3] WONG C. Bullish in China[J].Monthly Journal of Global REinsurance , 2003 (10), 56-60.
[4] BI survey(N).Business Insurance, 2003(10).
[5] BI survey(N).Business Insurance, 2005(9).
[6] 张洪涛. 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R].2004中国保 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 张洪涛,郑功成,主编.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施绪金.中国企业自保发展趋势及建议[R].200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闫东玲.我国发展专业自保公司的几点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10] 徐涟漪.自保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N].中国保险报, 2006-03-10.
[11] 王清寰.企业可保风险管理模式及中海油实例研究[M].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1. 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
3. 风险管理论文案例
4. 风险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5. 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上一篇:湖南师大学报社科版历任主编
下一篇:哈工大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