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复旦大学卢宝荣论文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3-02-20 05:43

复旦大学卢宝荣论文写作指导

主任:钱崇澍成员:陈焕镛、钟心煊、刘慎谔、陈邦杰、秦仁昌、饶钦止、吴征镒、张肇骞、林镕、戴芳澜、郝景盛、侯学煜、王云章 主任编辑:钱崇澍常务编辑:由在京委员担任成员:方文培、刘慎谔、匡可任、汪发缵、陈邦杰、陈焕镛、吴征镒、林熔、胡先驌、耿以礼、秦仁昌、郑万钧、张肇骞、裴鉴、蒋英、钱崇澍、戴芳澜、钟心煊、钟补求、饶钦止 主编:秦仁昌副主编:王文采、郑万均、徐仁、路安民、俞德浚常务编委:王云章、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杨兆起编委:于兆英、方文培、王正平、朱格麟、安峥夕、吴征镒、陈德昭、饶钦止、杨衔晋、单人骅、胡嘉琪、郭本兆、高谦、梁畴芬、曾呈奎、曾沧江、傅书遐、魏江春 主编:王文采副主编:汤彦承顾问:秦仁昌、郑万均常务编委:肖培根、吴鹏程、应俊生、陈祖铿、张金谈、贺士元、洪德元、路安民编委:于兆英、方文培、王云章、王正平、朱维明、朱政德、朱格麟、吴征镒、杨衔晋、陈守良、陈德昭、李锡文、李秉滔、黎尚豪、郭本兆、徐炳声、俞德浚、高谦、梁畴芬、曾呈奎、曾沧江、傅书遐、魏江春 1989年-1991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路安民常务编委:石铸、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吴鹏程、张金谈、陈祖铿、李振宇、贺土元、傅立国编委: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陈守良、李锡文、李秉滔、俞敏娟、徐炳声、高谦、黄普华、魏江春1991年-1994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路安民常务编委:石铸、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吴鹏程、张金谈、陈祖铿、李振宇、贺土元、傅立国编委: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陈守良、李锡文、李秉滔、俞敏娟、徐炳声、高谦、黄普华、魏江春责任编辑 :汪桂芳、董惠民、杨近辉 1994年:主编 :洪德元副主编 :路安民、汪桂芳编委:马金双*、王文采*、汤彦承*、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吴鹏程*、肖培根*、应俊生*、李锡文、李秉滔、李懋学*、李承森*、李振宇*、陈家宽、陈祖铿*、陈之端*、杨亲二*、俞敏娟、徐炳声、顾红雅*、唐亚、曹同、曾呈奎、傅立国*、潘泽惠编辑:汪桂芳、徐黎实习编辑:白羽红1995年-1999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 :路安民、陈谭清、汪桂芳编委:马金双*、王文采*、汤彦承*、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吴鹏程*、肖培根*、应俊生*、李锡文、李沛琼*、李秉滔、李懋学*、李承森*、李振宇*、陈家宽、陈祖铿*、陈之端*、杨亲二*、俞敏娟、徐炳声、顾红雅*、唐亚、曹同、曾呈奎、傅立国*、潘泽惠编辑:白羽红、汪桂芳、徐黎、郭延平(带*为常务编委) 1999年-2001年:主编:杨亲二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主编: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主编: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潭清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郭延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委 ( 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文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印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申家恒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许介眉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光华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朱维明 云南大学生态地植物研究所汤彦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孙 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 毅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培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吴征镒 云南昆明黑龙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德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吴鹏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应俊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沛琼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李 勇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懋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大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汪小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心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之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家宽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钟 扬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赵铁桥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郝小江 云南昆明黑龙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顾红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家宽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覃海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立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德志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 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路安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David E. Boufford (Harvard University, U.S.A.)Hideaki Ohba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Kai Lar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Phillip Cribb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Kew, U.K.编辑:白羽红、汪桂芳、徐黎、郭延平2002年-2004年: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主编: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主编: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潭清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专职副主编:梁 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责任编辑:汪桂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谢 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务:赵 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第八届(2004-)主编:陈之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仇寅龙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副主编:陈家宽 (复旦大学)James A. Doy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George F. Estabrook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葛 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红雅 (北京大学)郭友好 (武汉大学)李 勇 (深圳仙湖植物园)李承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建全 (兰州大学)卢宝荣 (复旦大学)桑 涛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王晓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文 军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A)向秋云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SA)张宪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辑委员会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ter H. Raven (中国科学院院士,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王文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吴征镒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委:Ihsan A. Al-Shehbaz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Christiane Anders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rbarium, USA)David E. Boufford (Harvard University, USA)陈世龙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陈心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hillip Cribb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Charles C. Davis (Harvard University, USA)Mary Endress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傅承新 (浙江大学)傅德志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立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信芬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Michael G. Gilbert (British Museum, UK)郝小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何兴金 (四川大学)Khidir W. Hilu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SA)黄双全 (武汉大学)孔宏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 博 (复旦大学)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建华 (Arnold Arboretum, Harvard University, USA)李建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李 捷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良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懋学 (北京大学)李 楠 (深圳仙湖植物园)李仁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刘启新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orter P. Lowry II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France)鲁迎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路安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罗毅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万里 (内蒙古师范大学)Ray M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gne, USA)Dan H. Nicols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A)Hideaki Ohba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彭镜毅 (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钱 宏 (Illinois State Museum, USA)钱 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饶广远 (北京大学)任 毅 (陕西师范大学)施苏华 (中山大学)孙 革 (吉林大学)孙 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克勤 (中国地质大学)孙坤 (西北师范大学)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汤彦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唐 亚 (四川大学)汪小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 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青锋 (武汉大学)王印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宇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韦发南 (广西/植物研究所)吴德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吴鹏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肖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谢树莲 (山西大学)杨 继 (复旦大学)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应俊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奠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张建之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张 力 (深圳仙湖植物园)张丽兵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张寿洲 (深圳仙湖植物园)张树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玉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钟 扬 (复旦大学)周世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周浙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朱 华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朱俊义 (通化师范学院)朱瑞良 (华东师范大学)朱维明 (云南大学)朱相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转基因食品标识

问题一:我国转基因食品中要求强制标识的三类产品 一些非转基因食品在超市被贴上了醒目的标签,以方便市民选择。在此之前,按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要求,凡中国生产销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必须标明原料大豆、花生是否是转基因产品。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如果没有标注的,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因“转基因”不是公司在产品宣传中需突出的内容,它在包装设计中自然不会被突显。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采用自愿标识政策。美国和加拿大制定了转基因产品自愿标识的有关标准以保证标识的延续性和可信度。 2001年2月,中国香港特区 *** 提出一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议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施基于实质等同性原则的自愿标识管理政策,任何转基因食品,如果其组成成分、营养价值、用途、过敏性等与传统对应食品不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建议在标签上标注这种差异。
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人们,并非都是由于科学上的疑虑(且不说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的是出于其信仰,认为人类不应该种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类今天种植的作物,没有一种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过的。这个改造过程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尝试种植粮食的时候。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有的植株有人们想要的性状(比如产量比较高、味道比较好),于是其种子被保留下来,继续种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选择“品质”最好的往下种,这样一代代地选择下去,就能得到“优良”品种。达尔文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人工选择”。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在新石器时代,“驯化”一种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时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发明了一种创造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把作物的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选育具有优良品性的品种。到了20世纪初,遗传学的创立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学家用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出了许多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是自然界原先没有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这是媒体上常见的说法。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国际权威机构都一致认定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2年,非洲南部一些国家的 *** 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向联合国咨询,联合国在8月27日发表声明说:“根据来自各国的信息来源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的观点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做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因此这些食物可以吃。这些组织确认,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科学文献表明食用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在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答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了风险评估,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会有风险。而且,在它们被批准的国家的普通人群中,还没有发现食用这些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当前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指责和担忧,其实是在某些极端组织的有意误导之下,由于普通公众对生物学知识的缺乏,而出现的社会恐慌。围绕它的争论,并无多少的科学含量,很难再称得上是一场科学争论。
事实上,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道,农药残余过高一直是现在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抗病害转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当前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化学农......>>

问题二:中国食品是否标注转基因标识 是否标注
不能看法律要求
要从实际角度来确定
如果你买过没有转基因标识的食品
比如米线,凉面,石锅饭之类的
再比如馒头,包子,花卷什么的
你就已经成了小白鼠

问题三:中国知名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只要名单) 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3月20日起都要贴上明确标识。但直到今天,国内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加标识,许多人并不知道餐桌上哪些是转基因食品。 保持生物生命特征的物质是细胞核中的基因(DNA)。所谓转基因生物,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通常的做法是提取某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病虫害、增加营养成分)的基因片断,通过基因技术加入到目标生物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耕种面积为170万公顷,到了2000年增至442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耕种面积,约占总耕种面积的80%。 美国是种植和销售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统计,目前美国市场上出售的食品中,有50%以上的产品是经过生物工程处理过的。 维护环境的绿色和平组织是反对转基因食品最坚决的团体之一。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广泛销售转基因食品的国家中,还没有出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报告。 爱心提示:转基因作物在世界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量居世界第四。 2002年3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确定第一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鲜番茄和番茄酱。

问题四:转基因食品会有什么标志? 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 *** 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问题五:国内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我在农业部网站上查了一下,进口的就是大豆、油菜籽和玉米之类的,国内自己生产的有棉籽油、和番木瓜,根据“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规定,你现在在市场上能看到的转基因食品都有转基因标识,大豆油、油菜籽油、调和油都有转基因标识,你可以观察一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之前都没注意,不过吃了这么久身体也没觉得怎么样,没外界说的那么玄乎,毕竟国家标识过的食品安全上也有保障吧,现在新的食品安全法管理的那么严格。也希望我的回复可以帮到你~

问题六:中国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有哪些 转基因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目前以欧洲为主的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这场争论在中国消费者中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投放市场,人们将会更加关注。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 *** ,gmo) 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来闯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因此卖给消费者的第一种转基因食物是西红柿。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在 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个,其中有3个涉及食品,即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 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那么,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呈现在 们面前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敢吃吗?消费者能接受吗?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成粮食和农副产品,让 们一日三餐皆不离,是不是连同那些抗虫基因也消化了呢?愈来愈耐贮藏的西红柿会引起人体的变异吗?由此,在英国曾发生由抗虫土豆引起的环保组织狂摔超市中的基因食品、各种媒体纷纷声讨转基因食品的事件。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但仍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情况下,转基因技术(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和办法,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两方面。 国正在起草的命名为《中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的法规,规定了本着对全人类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广泛性、潜在性、长期性、严重性上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曾参与英国多利羊的克隆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成的品种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虽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产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但从理论上讲,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对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副作用的问题,罗教授认为是不会的,一是因为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是经过大量试验和许多部门严格检验的;二是转基因食品在体内不积累。总之,转基因食品的前景是乐观的。   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主席陈黄穗介绍,为保护消费者,国际消联向联合国食品委员会建议:转基因食品应有标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选择这类食品。

问题七: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中国转基因食品黑名单曝光是谣言吗 在反转谣言中,美国宣布转基因有毒已经发生过十好几次了。
但在现实世界中,美国从未有过如此声明。
反倒是在上个月刚刚宣布整体规范食品标识,其中也包括转基因食品(这证明了美国仍然把转基因作为合法出售的食品)。
而那份所谓的中国转基因食品黑名单,大部分都是错误的。比如小番茄(圣女果)是现代番茄和原生品种进行杂交得来;紫薯是原分布于南方的一个红薯的亚种;全世界都没有转基因的红枣等等。这些只是反转推手把历年谣言汇总了一下而已。
事实上,中国允许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两种,允许进口的也只有大豆、玉米、油菜、甜菜而已。

问题八:美国已通过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中国还要等多久 不要听风就是雨,你看得懂中国字么?
新闻说的明明白白是国会通过了,美国总统批注了么,奥巴马在任的时候没批准,现在特朗普也没批准。
而且中国本身就是强制标识的,你是脑残啊还是傻BOY啊。

问题九:中国 *** 为什么允许转基因食品横行 有关专家:食用油中基本不含转基因成分“食用油脂中是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近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参加行业学术讨论会时,讲述了食用油与转基因之间的微妙关系:“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市场上销售的包装油要注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字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复旦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主席卢宝荣教授给出了答案,“在我国,如果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我国很多食用油产品都在油壶上标注使用转基因大豆,执法部门也经常到超市卖场进行检查。转基因产品标志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而是让人们明白消费,就像标注某样食品中含有维生素D一样。国家既然允许有标志,就证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相当完善“目前,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吴孔明认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最严格的程度,也是科学的。所以颁发的安全证书是相当可靠的。”吴孔明说。“经过安全的管理、科学的评价,由我国 *** 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其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转基因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16年以来,从未发现任何有实证的安全事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表示。欧美是转基因食品消费大户“现在外界有一些误解,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外国人不吃而中国人去吃。事实上,美国是使用转基因食品最广泛的国家,如大豆、玉米、油菜等,只不过他们不要求在食品上标识为‘转基因’的缘故,才引起误解。(傻子?)”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谁)。

农业部公示新一届转基因安委会名单,看看都有谁

只有最了解转基因的人才能胜任,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评价。如果连转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整天高呼着禁止转基因来当安委会成员,你觉得这是负责还是扯淡?你还觉得这届安委会成员有不适合的吗?
【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公示名单(76名)】
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士
谢道昕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常智杰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郭 岩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黄昆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
蒋思文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张大兵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刘 标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
徐海根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
徐海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杨晓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卓 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陶爱林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魏雪涛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贾旭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王 雪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所研究员
霍 艳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药品安全评价所研究员
彭于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
李新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李 聪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
傅 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郭安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吴 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研究员
姚 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研究员
金芜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
王志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
林 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
童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所研究员
崔金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研究员
路兴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姜 平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朱水芳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植物检疫所研究员
潘良文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
胡 炜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研究员
金宁一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研究员/院士
谢华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士
张改平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院士
沈建忠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院士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院士
张新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士
朱作言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院士
曹晓风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员/院士
康 乐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院士
周 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院士
邓子新 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院士
贺 林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教授/院士
欧阳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院士
陈 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秀兰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吴益东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
叶恭银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王宏斌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王长永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
杨杏芬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
刘兆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王佑春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路 勇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教授级高工
郭新东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崔生辉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罗云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李 奎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
张利生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谢 震 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部研究员
孙加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
王 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郑成超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陈坤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启云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章桂明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
王 瑛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
高彩霞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员
钱 军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研究员
夏 晴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研究员

8个转基因玉米品种

转基因玉米1.转基因抗虫玉米Bt-176转基因玉米Bt-176具有抗鳞翅目,尤其是玉米螟和草铵膦除草剂的特性。自从1995年美国首次允许无限制种植以来,Bt-176玉米已在日本(1996年)、加拿大(1996年)、阿根廷和欧盟成员国(1997年)广泛种植,并广泛用作食物和饲料。2.转基因玉米NK603转基因玉米NK603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一种转基因玉米。通过转基因技术,这种玉米对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具有抗性。然而,凯恩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喂食NK603和被“农达”污染的饲料的实验鼠,患肿瘤和其他内脏损伤的比例非常高。转基因玉米品种3.转基因玉米MON810转基因玉米MON810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品种,但法国当局已宣布禁止种植、使用和销售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MON810。主要原因是MON810转基因玉米会对环境造成危害。4.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根据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的审核信息,中国农科院申报批准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目前主要在山东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5.其他转基因玉米品种。并由相关部门停售一批疑似转基因玉米种子,它们分别是世宾338、津青707、津青709、津青129、津青168、洪辰788、鹏程8号、鹏程5号、福尔216、福尔玉沃116、乔静607、塔玉1号、迪卡1号、迪卡3号、源发815、嘉禾558、晋玉29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有哪些?转基因玉米是国家规定不能种植和销售的,所以种植户在购买玉米种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购买上面介绍的这些转基因玉米品种。十年来首次有三种国产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获得生物安全证书。1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和应用)批准名单,包括2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这是继2009年两种水稻和一种玉米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又一主要农作物品种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此次通过审定的两个玉米品种为北京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转cry1Ab和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DBN9936”和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的“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瑞丰125”(原名“双抗12-5”),适用于生态区。大豆品种为上海交大转g10evo-epsps基因抗除草剂大豆SHZD3201,适宜生态区为南方大豆区。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在重要性状上取得突破。论文记者注意到,双抗12-5玉米和DBN9936玉米是我国首批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其抗虫性和抗除草剂性可有效应用于农业害虫控制和杂草控制。2009年,原农业部向国内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颁发了安全证书。但该性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磷和钙、镁、锰、铁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减少高磷粪便的排放。浙江大学转基因玉米研发团队负责人沈志成告诉论文()记者,双抗12-5玉米使用自主发现的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达到96%,比对照增产6%-10%。“这种增产是通过减少害虫的损失来实现的,玉米螟的损失基本可以降到零。”他补充道。达能1月21日晚间公告显示,DBN9936玉米对玉米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可耐受4倍于标签推荐的草甘膦中等剂量。其草甘膦抗性符合中国大田玉米生产的实际要求,可为玉米种植者提供高效、安全、灵活、低成本的杂草解决方案。大北农表示,农业转基因生物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安全证书的颁发,将是中国玉米产业的一次重大技术升级,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将使玉米种植每亩综合收益至少增加100元。因此,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将对农民的种植效益和玉米种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对优质玉米原料的需求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大田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关于转基因大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曹跃平教授在2018年《大豆科学》杂志的文章《草甘膦抗性及草甘膦除草剂控制效果研究》中介绍了转基因大豆SHZD32-01的抗除草剂效果,即在1~4倍草甘膦田间浓度处理下,株高和盖度无显著差异,对生长无明显影响。市场热情高涨。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官网发布《关于Ci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拟批准发放192个植物品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棉花品种189个,玉米品种2个,大豆品种1个。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北农”,002385)的控股子公司,瑞丰生物是袁隆平农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平高科”,00998)的参股企业。受该消息影响,大北农自名单公示以来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隆平高科也收获多个涨停板。截至1月21日收盘,大北农股价上涨57.3%,隆平高科股价上涨48.1%。业内普遍认为,国内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获批将给种业带来变革。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转基因的顺利推进有望加速种业的升级和集中。首先,转基因会显著提高种子的附加值,有望推高种子的价格和利润率;其次,转基因育种技术壁垒高、R&D投入大,将进一步凸显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加速推动行业集中度。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抗虫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的拟批准,是我国首次在转基因玉米种子重要性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未来玉米种子的替代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望为玉米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一旦转基因玉米被允许商业化,它将提高玉米种子的价格,并带来行业的扩张。同时,转基因技术较高的R&D投资成本和较长的R&D周期将大大提高行业壁垒,龙头企业将首先受益。那么,如果国内转基因作物能够顺利落地,利润空间几何?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转基因种子的推广将带来种子价值的提升。假设2016年我国每亩种子成本与美国相比将达到108元,按照我国6亿亩玉米种植面积计算,终端市场总规模为648亿,出厂市场规模50%,未来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为324亿。孟山都的玉米种子毛利率约为65%,净利润率超过30%。假设未来我国转基因种子净利润率为30%,行业利润率为97亿元。如果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达到30%,将实现收入97亿元,净利润29亿元。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很高的收入和利润。离工业化还有多远?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严格的程序,包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卢宝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述转基因品种均通过了分子特性测试、食品安全测试和环境安全测试,相关技术成熟安全。但国内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距离商业化大规模种植还很远,品种审定还存在难度。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需要通过品种审定,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在正常程序下,市场准入审核周期约为1至2年。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只有棉花和木瓜,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品种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但进口的转基因品种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允许在国内种植。2009年,农业部向国内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发放了安全证书,但都止步于品种审定阶段,没有投入商业化生产。大北农在公告中还提到,此次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和应用)可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具有DBN9936性状的优良玉米品种的产业化做准备,为上市、销售和生产推广创造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审批、生产、经营和加工需要取得相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行政许可,具体办法还在制定中。虽然相关政策尚未明确,但业界普遍认为国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前景光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主要产品产业化”。农业部的规划是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再到食用,即首先发展非食用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是食用作物。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加工食用油、动物饲料等成品。,就在路线的第二步。

读图丨中国是怎么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

第三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
姓名 职称或职务 工作单位
吴孔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吴孔明:围绕着Bt水稻究竟能不能吃,农业部委托检测机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后证明,它像常规食品一样安全。

简光洲:蒋高明准备在《南方周末》上搞个民间绿色提案,就是让转基因研究者自己先来试吃,征集志愿者来试吃转基因产品,这种方法可行吗?
吴孔明:我觉得不可行,也没有必要。我觉得任何国家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制度。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发放,国家是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们现在不能研究一个新药,一定要让研发者自己试吃,吃完之后再去用。你觉得这个可行吗?因为什么东西不是说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管理的基础上的。

段武德 高级农艺师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石燕泉 副司长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杨汉春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黄大昉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杨晓光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方向东 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朱水芳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
章桂明 研究员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谢道昕 教授 清华大学
张大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于嘉林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万建民 教授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沈志成 教授 浙江大学
李新海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赖锦盛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
李付广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
卢长明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董英山 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李聪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
郭安平 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刘勇 研究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路兴波 研究员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贾士荣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面对源源不断的反转基因作物的浪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贾士荣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凡是经过科学评价和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获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数亿人食用后至今尚未出现一例转基因食品中毒或医疗事故。
贾士荣指出,所有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都是经过8到10年的安全性评定才会推向市场。

贾士荣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究员,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正在参与商业化种植申请。他反驳说:“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

彭于发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卢宝荣 教授 复旦大学
喻大昭 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王志兴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徐海根 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研究所
薛勇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林敏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打破不同物种间的天然杂交的屏障,由于它的基因操作具有更明确的功能,后代的表现可以准确预期。我这里特别强调,只有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密切地结合,才有可能培育出多抗、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才能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为什么要做转基因水稻,因为它具有保证我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竞争态势上来讲,我们有丰富的资源,水稻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基础都处于国际先进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使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既不怕国外公司进来争夺国内市场,我们还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像转基因抗虫棉一样进入国际市场。美国虽然发展势头很强劲,但在水稻这个问题上,不是最强势的,而欧洲在争论中还停滞不前。所以,我们现在选择转基因水稻,抢占发展的先机和接受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促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袁隆平院士曾经提到,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展分子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从这些都可以看到,中国发展转基因水稻可以推进产业化,不仅从国家需求上是必要的,从战略上考虑也是迫切的。
依据:林敏: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造福人类

涂长春 研究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所
童光志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所
林祥梅 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
刘娣 教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李宁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常智杰 教授 清华大学
蒋思文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曹斌云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标 副研究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
姜平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孙效文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李宁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海滨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魏雪涛 副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陶爱林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黄昆仑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王静 研究员 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姚斌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
薛长勇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
沈连忠 研究员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王雪 副研究员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覃文 教授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杨士友 研究员 安徽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
彭少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
王熳 高级工程师 河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
王硕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陈功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上一篇:最容易发表中药的sci期刊

下一篇:农村实用技术是什么级别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