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1.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2.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3.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2.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233.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周蓉的期刊论文
1. Zhou Rong, Lu Zhi-Xue. 2007. Two stage procurement auction with bidders of asymmetric capacity.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Vol.27(12) 36-41,55.2. Xiujin Gong,Rong Zhou. 2005. Research on the number of suppliers in split-award auction. Competitive bidding and auctions, Global publisher Vol. (2) 180-189.3. 周蓉. 1992. A Linear Programming Interpretation of Lemke's Scheme 1.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不祥 256-265.4. 周蓉,王徐. 多物品二次报价拍卖机制研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vol.48(6): 713-719.5. 周蓉,杨佩芝. 传媒产业收入管理特征和发展前景研究. 上海管理科学, 2009, Vol.31(1): 18-22.6. 周蓉,肖文莉. 基于收益管理的高灵活性产品两阶段销售模型研究. 管理学报, 2009, Vol.6(1): 57-61,83.7. 李燕梅,周蓉. 数字传媒供应链的特征与研究前景. 物流技术, 2008, vol.27(6): 87-89.8. 周蓉,卢治学. 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两阶段投标策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12): 36-41,55.9. 肖文莉,周蓉,王昊. 租车行业收益管理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物流科技, 2007, Vol. 30(1): 80-85.10. 周蓉,张韩,王昊. 不同质量权重评分规则下的多维招标机制设计. 中国管理科学, 2006, Vol. 14(2): 77-81.11. 龚秀瑾,周蓉. 拆分招标的供应商数量研究. 上海管理科学, 2006, Vol. 28(1): 52-55.12. 周蓉,吴淳. 线性合同招标中投标人数的博弈模型研究. 上海管理科学, 2004, Vol. (5): 64-65.13. 周蓉. 我国政府采购招标的博弈论模型研究. 上海管理科学, 2003, Vol. (10): 17-18,21.14. 周蓉. 具有学习效应的寡头厂商重复博弈均衡分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Vol. 42(5): 692-698.15. 周蓉. 电子采购招标拍卖与供应商管理. 物流技术, 2002, Vol. (2): 14-16.16. 周蓉. 政府采购招标与拍卖的博弈论模型研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Vol. (2): 92-95.17. 周蓉. 纳什均衡问解的特征.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Vol. (8): 67-71.18. 李社环,余光,周蓉. 论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 世界经济文汇, 1999, Vol. (6): 29-31.19. 王哲民,周蓉. Lemke方法的线性规划解释:原始对偶法的一种推广. 华东运筹, 1992, Vol.3(1): 39-42.
王金秋的论文专著
WANG Tian-yu, WANG Jin-qiu & Wu Jian-ping, 2004. The comparison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in Poyang Lake.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3(6): 1073-1078.王金秋,潘连德,梁天红,甘华臣,2004。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43(2):250-254。王金秋,吴建平,於燕斌,王天宇,成功,2003。春秋两季鄱阳湖浮游动物的编目、数量分布与变动。湖泊科学,15(4):345-352。王金秋,李德尚,曹吉祥,2003。5种藻和2种酵母对萼花臂尾轮虫饵料效果的比较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7(5):466-486。王金秋,石椿,成功,2002。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天然种群的同工酶分析。复旦学报,41(6):688-693。王金秋等,2002。长江口弃土悬沙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3(7):871-874。王金秋,2002。蓝藻毒素的毒性及其生物富集、暴露途径和危险度评估。上海环境科学,21(3):361-364。王金秋,潘连德,郭新,2002。酵母及藻类对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效果的比较研究。水产科技情报,29(3):99-102。王金秋,成功,唐作鹏,2001。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复旦学报,40(5):471-476。王金秋,石椿,2001。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研究。复旦学报,40(5):467-470。王金秋,张佳忆,黄博,2000。生态因子的波动对多刺裸腹溞雄体发生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1(1):135-137。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复旦大学的总占地约243.92万平方米。
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邯郸校区、枫林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设有本科专业79个;有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留学生294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
师资队伍
据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4月,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1.课程结构
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
2.望道计划
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3.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4.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6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2门。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哲学原著选读、大学英语、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概率论、数学分析、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近代物理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遗传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医学导论、内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健康评估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国家级):服务管理学、高级服务管理学数据库新技术、商务智能、高级Web技术、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
科研平台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野外台站(国家林业局)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教育部)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4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1个、校级实体化运行科研机构36个。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截至2020年4月底,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纸本书刊、报纸合订本资源约546.4万册,其中中文424.7万册,外文121.7万册。图书年平均增长10万册左右,报刊合订本年增长量5000本左右,外国教材中心馆藏的哈佛原版教材 18,500余种,麻省理工学院原版教材1,200余种,4622种、16446册民国期刊。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
《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
《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
《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
《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
《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
《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直属院(系)35个;开设本科专业79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此外学校建有复旦学院(本科生院),该院下设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建有11个直属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2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截至2020年4月,有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在此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其中,A+学科5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 A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A-学科10个(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艺术
“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历史地理学、中国近现代史、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生物物理学、民商法学、生物医学工程、国外马克思主义、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呼吸系病)、新闻学、妇产科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外科学(胸心外)、无机化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病理科、新生儿内科、传染病科、头颈肿瘤科、检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介入影像科
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数学、哲学、中国史;II类-化学、物理学、中西医结合;IV类-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合作办学项目
复旦大学与杜伦大学合作开办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
复旦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
复旦大学与挪威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合作中心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复旦-北卡联络办公室、北欧中心、奥地利中心、复旦-耶鲁教育合作中心、复旦-BI联络办公室、中瑞复旦学院等机构。
达良俊的专利
1.“植物水上生长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2 1 45373.X;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01G31/02;权利人:华东师范大学;发明人:达良俊;申请日期:2002.11.25,授权公告日期:2005.12.14)2.“植物水上生长支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2 2 79841.2;权利人:华东师范大学;发明人:达良俊;申请日期:2002.11.25,授权公告日期:2003.10.29)3.“支架(浮岛1)”(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 02 3 49056.X;权利人:华东师范大学;发明人:达良俊;申请日期:2002.09.28,授权公告日期:2003.05.14)4.“支架(浮岛2)”(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ZL 02 3 49055.1;权利人:华东师范大学;发明人:达良俊;申请日期:2002.09.28,授权公告日期:2003.05.14)2、著作新文化地产相关研究(跨境)-关于环境科学。2005(12),江西人民出版社(ISBN 7-210-03295-9,CIP数据核字第144254号),P:232-323.(约8万字)3、主要论文(1)植被生态学方面杨永川,达良俊。丘陵地区地形梯度上植被格局的分异研究概述。植物生态学报(已接受)方和俊,达良俊,王晨曦。上海佘山植物群落多样性。中国城市林业(已接受)杨永川,达良俊,由文辉。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微地形与植被结构的关系。生态学报,2005(11),25(11)2830-2840杨同辉,达良俊,宋永昌,杨永川,王良衍。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研究(Ⅰ)群落结构及主要组成树种生物量特征.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0),22(4):363-369.李俊祥 达良俊 王玉洁, 宋永昌.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中国东部地区植被遥感分类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29(3): 436-443.达良俊, 杨永川, 宋永昌.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3):376-384.达良俊,杨永川,陈燕萍. 上海大金山岛的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 中国城市林业, 2004,2(3):22-25陈波, 宋永昌, 达良俊. 天童常绿阔叶树种栲树生殖个体大小及其生殖构件特征. 植物研究,2004,24(1):80-86夏爱梅,达良俊,朱虹霞,赵明水. 天目山柳杉群落的结构及更新机制.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 2(1):44-50.陈波, 宋永昌, 达良俊. 植物大年结实研究概述.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117-120陈波, 达良俊, 宋永昌. 常绿阔叶树种栲树开花物候动态及花的空间配置. 植物生态学报. 2003,27(2):249-255.宋永昌, 徐国士,陈伟烈,王希华,达良俊,陈添财. 台湾常绿阔叶林主要类型及其与大陆常绿阔叶林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2003,27(6):719-732.陈波, 达良俊. 栲树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枝系特征分析.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21(3):226-231.杨永川,达良俊,季昉. 上海江湾机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上海环境科学, 2003, 22(9):615-618杨永川, 达良俊,陈克霞. 上海之肾-江湾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 中国城市林业, 2003,1(2):17-20S. Suzuki, Y. Nakamura,K. Kawano, Wang Xihua, Da Liangjun. A Phytosociological Study on the Deciduous OakForests in Eastern China. ECO-HABITAT:JISE Research,2003, Vol.10(1):85-103.杨永川, 达良俊. 上海大金山岛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6):433-437陈波, 宋永昌, 达良俊. 木本植物的构型及其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进展. 生态学杂志 2002.21(3) 52-56陈波,达良俊,宋永昌. 常绿阔叶林内和林窗中栲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10(3):207-214蔡永立、达良俊. 亚热带东部壳斗科6种常绿植物叶片解剖特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8(5)460-466Da,Liangjun; Ohsawa Masahiko. Abandoned Pine-plantation Succes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Pine Mass-dieback in the Urban Landscape of Chiba, Central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 Ecology, 42(1):81-93,1992(Japanese with English synopsis)(2)城市生态学方面Shuqing Zhao, Liangjun Da, Zhiyao Tang, Hejun Fang, Kun Song, Jingyun Fang. Rapidurban expansion and its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in Shanghai, China. Frontiers in Ecologyand the Environment(impress)王雪莹,辛雅芬,宋坤,达良俊。城市高架桥荫光照特性与绿化的合理布局。生态学杂志(已接受)刘娜娜,李琳,达良俊。城市住区水景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及评价。生态学报(已接受)达良俊,王雪莹,汪军英. “省地宜居型”住宅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选模式。城市问题,2006(3)杨永川,达良俊。上海乡土树种及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8),22(3)286-290.胡艳玲, 戚仁海, 由文辉, 达良俊.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29(3):111-114刘娜娜,达良俊. 城市住区水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代城市研究,2005(4):36-40达良俊,杨同辉,宋永昌.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 林业科学,2004(7),40(4):84-88达良俊,陈克霞,辛雅芬. 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的规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7),32(4):16-18达良俊,李丽娜,李万莲,陈鸣. 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2):97-103达良俊.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新地产,2004(10):50-59达良俊,刘娜娜,李琳. 上海水景住宅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新地产,2004(9):45-47达良俊,李琳,刘娜娜. 日本生态住宅与城市“多自然型”水景观建设的现状. 新地产,2004(9):72-75达良俊. “近自然型”水景是上海水景住宅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新地产,2004(9):76-79达良俊. 建筑的“新空间绿化”——日本城市居住区建筑物绿化发展现状. 新地产,2004(10):70-71李丽娜、达良俊. 南方城市小康住宅区应注重的生态原则。环境科学动态, 2003,(4):48-523、植被工程学方面:李琳,刘娜娜,达良俊。鸢尾和菖蒲不同器官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元素的积累效应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已接受)达良俊,颜京松. 城市近自然型水系恢复与人工水景建设探讨. 现代城市研究,2005(1):9-15达良俊,李琳 等. 上海市安亭新镇人工水体近自然型水景建设途径与技术. 现代城市研究,2005(4):16-20刘冬燕,达良俊,由文辉,宋永昌. 绥宁河生态修复对粒径分级叶绿素a 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 Liangjun. Construction of Near-nature Forests 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Urban Ecosystem in Shanghai. Chinese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3):60-64达良俊,杨永川,陈鸣. 生态型绿化法在上海城市“近自然”群落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园林, 2004, 20(99):38-40陈克霞,吕晨,达良俊. 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剖析及建议. 中国城市林业, 2004,2(4):48-51陈伟凤,达良俊,陈克霞,方和俊. “宫胁生态造林法”在上海外环环城绿带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城市林业, 2004,2(5):48-51董巍,孙铭,刘昕,王祥荣,达良俊. 上海浦东生态林营造过程初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6)1020-1023达良俊,陈鸣. 凤眼莲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根系的吸附作用. 上海环境科学, 2003,22(11):765-767陈鸣、达良俊. 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上海环境科学(网络版),2003,22(9)达良俊,许东新.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的尝试. 中国城市林业, 2003,1(2):13-16达良俊. 城市绿化的新方向——近自然森林. 文汇报,2003年12月21日(第5版面),科技文摘第497期.达良俊,杨永川. 上海城市近自然森林的恢复。城市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何兴元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36-139,379pp.
上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报电子信息
下一篇:英国留学硕士论文没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