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病理学杂志作者贡献声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作者贡献声明
填工作室。中华病理学杂志(月刊)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贴近大众,中华病理学投稿作者填工作室,自1955年创刊以来广受好评,注重视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
求:大一英语演讲稿 关于实验动物的 可以演讲5分钟的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国内外公认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但是,医学研究论文中对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描述的状况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动物应用的情况,也反映了科研论文的规范化程度〔1〕,并进而影响论文的质量和交流。作者通过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1~1996年各期刊载的呼吸系统疾病论文为例进行调查,并随机抽检了《Respiration Physiolog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及《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应用实验动物的文章。填写问卷,依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10种杂志文献中呼吸疾病所占数量有明显差异,平均占总量的12.93%。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呼吸疾病占80.31%,《中华内科杂志》中占11.57%,《中华肿瘤杂志》中占10.1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占9.55%,比例较高。《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占7.96%,《中华医学杂志》中占4.81%。《中国应用生理杂志》中占5.54%。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占3.73%,《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占2.31%,《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中占2.53%,比例较小。
2.约有1/4的研究论文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工作的,几乎涉及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主要以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癌为主。几种杂志不平衡,《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所占比例高达75.25%,《中国应用生理杂志》所占70.27%,比例较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为62.0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48.00%,《中华医学杂志》为32.76%,《解放军医学杂志》为18.5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13.15%。而《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肿瘤杂志》较少,分别为7.74%和8.60%。这与各杂志刊文的侧重点有关。
3.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为此,应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力求一致性。影响复制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因素。因此,研究论文中对这些因素均应描述。调查中发现文章标题作为研究核心,有39.08%的文章没有注明实验动物的种名,有些文章应用了不规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等。24.43%的文章没有交代实验动物的品系、品种。57.47%的文章既不记叙实验动物的来源,也不交代其遗传背景。性别、年龄和体重因素,分别有31.32%、99.13%和13.79%的文章无记叙。一些文章实验动物的数目偏少,不足以达到统计学的要求。有11.78%的文章甚至未提实验动物的数目。当然,近交系动物可以突破统计学上的要求,但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数目。
4.动物实验的条件:98.56%的文章根本不提及饲养方式,99.14%的文章对实验环境未记叙,仅有1篇文章(占0.29%)提到了实验动物的合格证。有5篇文章是应用裸鼠进行的实验,其中仅1篇提及动物实验条件。
5.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为不影响实验结果和操作者安全,以及减少动物模型处理因素的干扰作用,对实验动物进行恰当处理是必要的。调查中发现,57.76%的文章未记述麻醉剂,72.41%的文章未记述处死方式。有较多的文章写着“处死后……”,但未谈如何处死。有86.78%的文章叙述了施加实验因素时所采用的方式,有61.49%的文章记述了所用动物模型的制法或依据,考虑到了采用不同的模型处理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如何实施实验因素的方式是应当记叙的,但该调查中发现竟有13.22%的文章未谈及。
6.动物实验设计的问题:动物实验设计也应当参照并遵守临床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2〕:随机化、重复、对照。根据实验动物的情况,有时还应当在最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调查发现,45.40%的实验未随机分组,19.54%的实验未设对照,全部文章均未使用双盲法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尚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因为实验动物的应用情况,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随机抽检的文章〔3~5〕中可以看出,国外几种与呼吸疾病相关的杂志对实验动物的描述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体重明确;(4)等级明确;(5)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明确;(6)性别明确;(7)有对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8)所用动物数量准确;(9)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的描述详细;(10)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1)全部有对照,部分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当然,国外杂志有些文章也有不足,比如对动物年龄描述不够明确,也未见使用双盲法。发达国家目前动物检测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动物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动物实验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但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论文中往往将试剂生产地、产品批号等描述十分详细,而对实验动物的条件却记述很少,甚至一些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论文,对实验动物方面的记述也很简单。这种状况应当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
李小龙死亡真相???
1973年7月21日的香港报纸,头条新闻皆是李小龙的猝亡,口径几乎一样:“当红
功夫巨星,年仅32岁的李小龙,昨日深夜ll时30分,在伊莉莎白医院暴毙。李小龙昨晚
在家中(注意‘在家中’三字)突然晕倒,李妻莲达急送伊莉莎白医院急救,不幸不治而
亡。医院方面未能确定死因,其尸已暂安放碱房,待医官开剖验尸结果……”
一早醒来,港民皆被“李小龙暴毙”、“一代巨星陨落”、“猛龙归天”的报道震
惊了!
李小龙的死讯很快传遍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整个世界,影迷们无不为之扼腕、
悲伤。但有许多影迷们认为是为李小龙拍摄《死亡游戏》制造的宣传噱头。李小龙怎么
会死呢?他坚如铁,壮如牛,跃如虎,行如龙……李小龙在银幕上的形象太英雄化了,
他的暴毙,人们难以置信!
然而,越来越多的信息证实,李小龙确已死了。
“李小龙是怎样死的?”这一疑问,最后闹得满城风雨,新闻界深挖李小龙的死因,
报纸连篇累牍报道。那时候,数百万港民都在谈论李小龙之死,或悲,或奇,或怨,或
恨,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一个人的死,造成如此大的轰动,这在香港开埠以来,空前
绝后。
这一方面说明李小龙名气之大,另一方面却说明他死因之奇。
最初一天,震惊悲伤之中的人们只有静待验尸官的死因报告。
但第二天,也就是7月22日,《新星日报》赫然出现这样的大字标题:“本报独有
可靠消息,李小龙死前昏迷地点,是在姓丁明星香闺内!”
文称:“前晚7时左右,李小龙在丁某明星家中‘闲谈’,末几,李小龙以头痛不
舒服,而在该明星睡房里休息。及至9时20分,丁某入到睡房,有意叫醒李小龙,赴邹
文怀之约……丁某推李小龙,只见全无反应,赫然发现李小龙竟昏迷在床上,丁某大惊,
手足无措,终于拨电话找得一位私家医生替李小龙急救,但末见效,遂将李小龙送往伊
莉莎白医院……李小龙入院后,其妻莲达与邹文怀才接得消息,于是匆匆赶至,可惜他
们来迟一步,李小龙告返魂无术……”
毋庸置疑,丁某即是丁佩,李小龙的情人。俩人皆港埠名人,之间绯闻,已是家喻
户晓,并演绎出颇多“肉弹”与“武士”的艳情故事,为港民茶余饭后谈资。
《新星日报》此举,在李小龙死因的帐幕上捅了个大洞,石破天惊,全港哗然。李
小龙之死疑窦百出,最大的两点:一、最初宣布李小龙噩耗的邹文怀为何隐瞒事实?二、
李小龙死前,他正在跟丁佩干什么?
7月24日,香港的《中国邮报》向最初发言人发难,头条大标题是:“李小龙死亡
事件中,是谁在撒谎?”
文中写明李小龙确确实实死于丁佩家。而邹文怀在李小龙暴毙次晨,在李小龙家门
口接受记者群访时,却说李小龙是在自己家出事的。
《英文星报》从救护车的来龙去脉打破一个缺口,文道:“根据我们的调查:九龙
十字军总部于当日10时30分接到电话,要求派出救护车,地址是毕架山道67号三楼A二
座,也就是丁佩的家中。总部立即通知马头涌消防局派出的是43号十字军(救护车)……
政府发言人证实:一名32岁的男子李振藩(李小龙原名),于该日晚间11时被送入伊莉莎
白医院。急症室里驻守的5106号女警,也证实了李小龙的入院时间是11时24分……”
这样,李小龙在自己家中,即金巴仑道寓所中昏倒之说,不攻自破!那么,最初发
言人邹文怀为什么要掩盖事实?他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毕架山道67号,成了新闻界追踪的热点,记者纷纷而至,在报上炒得热闹非凡。
据称,一看更员,在7月20日下午3时亲眼所见:李小龙与邹文怀步入丁佩所居大厦
内。邹文怀4时离开,李小龙却末下来,不见踪影。
据称,一白衫黑裤女工,在20日傍晚,听见李小龙在丁佩寓所里大叫大闹,状若疯
狂,而其间还有大力击门之声。
其时,公众舆论还流传着李小龙遭仇敌暗算陷害之新闻,但证据不确凿,不足为信。
众多疑点,最后集中在邹文怀与丁佩二人身上。
他们成为众矢之的!
邹文怀确确实实在撒谎。
邹文怀是最早向外界透露李小龙的消息的。在李小龙被送进伊莉莎白医院时,莲达
急切地用英语向急症室的登记员叙述:李小龙在家昏倒,症状如何。登记员不懂英语,
由邹文怀充当翻译。
凌晨,邹文怀向新闻媒介发布李小龙死讯前,邹文怀问莲达有什么声明要发表。莲
达正处悲痛之中,由邹文怀作主,说李小龙死于家中就行。于是邹文怀向报界发表声明
中称:李小龙死于家中,其妻莲达在他身旁。
其后,邹文怀接受记者采访(在李宅门前),又将李小龙死亡经过复述一遍。
另外,李小龙哥哥忠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是说李小龙在自己私寓出事的。
“假的就是假的”,“纸包不住火”。莲达、邹文怀、李忠琛三人虽都口径一致说
李小龙在自己家里出事,但具体地点、时间却不同。也难怪,当时一切都在悲痛慌乱之
中,来不及将“谎言”编造得天衣无缝。有“小诸葛”之称的邹文怀,好几次李小龙
“肇事”都给他封锁或掩饰得严严实实,这次却末然。
他们之间的漏洞是:一说李小龙饭后在院中散步,突感不支;另一说是李小龙未吃
晚饭就躺在卧室床上昏迷不醒。其中最大的疑点是,为什么李小龙晚饭前后出的事,到
深夜才将已是尸体的李小龙送医院急救呢?
正因为有这么多疑点,才促使记者盘根究底深入采访,最后挖出救护车的“出车记
录”,证实:“急症”中的李小龙,不是从自家中运往医院,而是从其情人丁佩家!从
而掀起轩然大波。
邹文怀代表嘉禾公司,代表协和公司的合伙人,亦代表李小龙家属,向报界发布李
小龙的死讯。舆论的矛头皆戟指邹文怀。
平心而论,不论邹文怀,还是莲达与李忠琛,撒谎是出于善意的目的。试想:一个
有妇之夫,却死在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香闺,任凭长了一万张嘴,也是说不清的。再者,
李小龙与丁佩早已绯闻迭出,被好事者所利用,现在终于“乐极生悲,亢奋而卒”,李
小龙已经落有污点的形象算是彻底毁了!
邹文怀当时被弄得十分尴尬。
当时被弄得最狼狈、最惨的要算是丁佩。
丁佩爱李小龙刻骨铭心,现在她亲眼所见她心爱的人弃她而去,已是悲痛欲绝。据
知情人道,丁佩爱李小龙之深之痴之狂,胜于莲达。不管邹文怀、莲达是否曾为丁佩着
想过,他们掩盖李小龙是在丁佩家出事的做法,对丁佩是有利的。
那么,丁佩尽可去一心哀悼她心爱的人,而不必去应付种种责难。
李小龙在丁佩家出事的新闻爆出,丁佩立即被卷入舆论的旋涡中。当时颇为流行的
说法:李小龙死于“马上风”。不管此事虚无还是确有,李小龙死已死矣,活着的人无
论如何评议他丑化他,他皆不知。中国人素有宽容死者而苛求生者的旧习。于是,一切
污水统统泼于丁佩身上,似乎丁佩应该对李小龙之死负一切责任!
丁佩大呼“冤枉”。丁佩也确实有些冤枉。李小龙并非每天都去丁佩构筑的“爱
巢”。李小龙早死一天,晚死一天,都不会牵扯上丁佩,而正是去丁佩家的这一天死最
麻烦。当时演艺圈还风传著名笑星李昆的一句谐语:“李小龙死在任何地方都不要紧,
但偏偏死在那个最不适当的地方,这可真是老天爷的安排了!”
丁佩痛失心上人,又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她原先视“人言可畏”于无物,这次才
算真正领略其滋味了。丁佩一时方寸大乱,神经近乎失常,举止言论颇为失态。当记者
向她证实,李小龙是否从她家中送往医院的,她竟答非所问,声嘶力竭疾呼:“我与李
小龙是清白的:相信不久就会水落石出!”
丁佩向《星报》记者否认一切,她说:“关于李小龙在我家昏迷的报道是完全不正
确的!星期五晚上,当他去世的时候,我不在家中,我同我的母亲一起出去了。我最后
一次看见李小龙,是几个月前,是在马路上无意中遇到的。”
但是,就在丁佩说此话之前,政府新闻处已证实了李小龙的出事地点,而邹文怀此
时也修正了他最初的“谎言”,说他这天与李小龙在丁佩家“讨论剧本”。丁佩矢口否
认这一切,反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人们愈是疑心丁佩心怀鬼胎,有不可告人的
秘密!
还有一次,丁佩不待记者提问,就泣泪叫喊“冤枉”。
丁佩不是那种老于心计的女人。就后来公布的事实,她不该为李小龙之死负有责任。
但她却是因李小龙之死,受损害最大的一位。就这点来说,丁佩是值得同情的。
鉴于李小龙名气之大,而他的死疑点颇多,当局特组成死因研讯法庭。出庭作供的
证人一共十位,他们依次是:李忠琛、邹文怀、丁佩,第一个替李小龙诊治的医生朱博
怀、高级救护员彭德生、伊莉莎白医院急症室医生曾广照、伊莉莎白医院紧急救治单位
医生郑宝志、警察法医官叶志鹏、探员刘树、军装警员柏文利。
证人供词摘要如下,并略加分析:
李小龙哥哥李忠琛说,他不知道他弟弟有吸大麻的习惯,他上月见到李小龙时,他
的神态正常。
邹文怀说,他在李小龙暴毙前,几乎每天都和李小龙会面,并末发觉他的神态有什
么不正常的地方,并且,未听说他有过家庭纠纷。
邹文怀的供词,排斥了李小龙自杀的可能性。
丁佩在作供时,着重回答莲达律师罗德丞关于“7月20日,李小龙在丁佩家所发生
一切”的提问,另据邹文怀的证词,以及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的材料,可将李小龙在这
一天的活动及死后的情形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7月20日下午l时许,莲达因要外出购物而与李小龙吻别,李小龙说:他与邹文怀有
一个约会,他们要一起讨论《死亡游戏》,也许不能回家吃晚饭了。
李小龙所说基本是事实,只是未向妻子提到丁佩。
约2时,邹文怀来到李小龙家,二人谈了一会《死亡游戏》的剧本大纲。然后一道
离开,约4点钟,来到丁佩家。他们是与丁佩预约好的,丁佩在《死亡游戏》中担任一
个角色,同时还约定晚上去一酒家,同一名澳洲演员佐治拉辛比见面,商议他在片中担
任哪个角色。
三人就《死亡游戏》谈了约两个多钟头,7时左右,李小龙说他“不舒服”,“有
点头痛”。丁佩就让李小龙服了一片丁佩常服的止痛药,并让李小龙去她卧房休息。李
小龙跟邹文怀说他会去凯悦酒楼见邹文怀,就进丁佩卧房的床上睡下。
约8时,邹文怀去接佐治拉辛比。
半小时后,丁佩进卧房看李小龙,李小龙已睡沉,她不忍叫醒他,就打电话给邹文
怀,说:“李小龙睡得很熟。”9时,李小龙仍末醒,她又打了一次电话给邹文怀。
9时45分,邹文怀来到丁佩家。李小龙还未醒。邹文怀就试着叫醒李小龙,李小龙
没反应。邹文怀就去推他,还掴他的脸,但还是“不得其法”。
邹文怀无法弄醒李小龙,丁佩就打电话把她的私人医生朱博怀叫来。约10点过一点
点,朱博怀赶到丁佩家。
朱博怀在法庭上说:他10点左右赶到丁佩家检验李小龙时,李小龙已经昏迷。无法
叫醒他。这时,李小龙已没有了心跳、脉搏和呼吸,瞳孔虽末完全开启,却已没有了
“有生命征象”。
实际上,李小龙这时已经死亡。
朱博怀说:李小龙神态安祥,看来没有被骚扰过……我至少用了10分钟尝试使他恢
复知觉,但无效,我建议立即转送伊莉莎白医院。
朱博怀还谈到他开给丁佩常服的止痛药(EQUAGESIC),这种药比阿司匹灵还强烈,
普通人服一片并无害处(李小龙也是服一片),但对有敏感反应的人来说却是有害的。
高级救护员彭德生作供时说,他同救护车是当晚10时37分到达丁佩寓所的,检验时,
发觉李小龙已没有了呼吸和脉搏。他曾为李小龙做了人工呼吸和给氧急救,均无效。在
送医院途中,仍做急救工作,仍无效。
伊莉莎白医院急症室的曾广照医生说,当晚11时,他检验了李小龙,发觉他无心跳,
无呼吸,瞳孔扩大,对光不产生反应,理论上说,那是已经死亡了的征象。
紧急救治单位的郑宝志医生说:当晚11时他检验李小龙时,李小龙已经没有了脉搏
和呼吸,因此认为李小龙已死亡,但仍用肾上腺素替他做了一次“心脏内注射急救”,
注射后无反应。
当晚11时半,一位米高·麦医生才正式签署了李小龙的死亡证明书。
警察法医官叶志鹏作证,说在检验李小龙尸体时,他发觉李的左脚趾处有一处切开
过输血痕迹,左胸处有一个针孔(是做心脏内注射急救时留下的针孔),身躯外表并无新
的伤痕,嘴唇和指甲呈青色。
叶志鹏又说,他在检查丁佩寓所时,并未发现打斗和发生纠缠所遗留下的痕迹,也
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的物品。李小龙的尸体上并未有任何受到过暴力的迹象。因此他认定
李小龙是“没有遭受谋杀而致死的证据”。
叶志鹏医生事后同另几位医生交谈过,另几位医生的意见都认为“李小龙可能是死
于自然的病因”。因为李小龙生前,曾有过突然昏迷的病史。叶志鹏医生因此认为李小
龙的“大脑血管可能不正常”,而死因便是由此而造成的。
而法庭对李小龙死因的最初裁定是“死因不明”。
李小龙的验尸工作,是在他死后36小时后开始的。其后,法庭进行调查取证。李小
龙的尸体被剖验后,他的胃残存物、血、肝、肾、小肠和结肠的样本马上被送到化验室,
由港府法医部的林医生检验。而另外的样本,送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化验室。第一批
验尸报告出来,李小龙已下葬。
验尸报告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小龙体内发现大麻,但份量极微。林医生在法庭作证
时说,大麻不致于致人于死。
负责剖验尸体的伊莉莎白医院病理学家黎史特医生在法庭供称:李小龙之死不可能
由大麻中毒引致,比较有可能是他对镇痛药中的某些成份极敏感。他说:李小龙头部没
有发现伤痕,但脑部有中度肿胀。但他又说:完全没看脑出血的可能,因为脑血管并无
梗塞之处。
黎史特医生说,李小龙的其他器官均正常。至于他的脑肿,可能在暴卒前半分钟发
生,也可能在半天前发生,就李小龙的情形而言,他的脑肿来得非常之快。
但脑肿并非一定致人于死亡。
此案还邀请了伦敦大学法医学教授迪雅来研究,他的意见是:死因是急性脑水肿,
原因是对镇痛药(EQUACESIC)中的某些成份的过敏反应。
但这只是推测,并非结论。
李小龙死因的检验及论证经历了两个多月,1973年9月24日上午,法庭作终审裁定。
董梓光法官引导陪审员判案,解释判案之7种可能性时指出:
一、谋杀:
即恶意及不合法杀人。对此案来说,可无须考虑此点,因无证据证明李小龙受谋杀。
二、误杀:
意思是不合法杀人而无恶意。此点亦无须考虑。
三、合法杀人:
此案亦无须考虑此一种可能性。
四、自杀:
根据证供,李小龙在死前,精神无受困扰现象,同时,亦无厌世情绪,故无须考虑
死者是出于自杀。
五、自然死亡:
伊莉莎白医院验尸官黎史特医生在剖验死者之尸体时,试图找出自然死亡因素,但
没有找到,英国伦敦大学迪雅教授亦同意黎史特医生的意见,故对此案来说,自然死亡
亦难成立。
六、意外死亡或死于非命:
情形是差不多,只是死于非命比意外死亡更不幸,此种可能性,对本案来说,最为
可能。
七、死因不明:
即所有证供都无法指出死者之死因,而陪审员未能从上述六种可能性中选一种作为
本案的判决,最后的选择就是死因不明。
董榨光法官复述案情及引导陪审员如何判案后,于上午11时退庭。11时10分,陪审
团即把一致的裁定回报法官。
法庭对李小龙死因的最后裁定是:
“死于非命”。
这就是人们翘首以盼李小龙确切死因的最后结果——不痛不痒,模棱两可。香港响
起一片失望扫兴之声。保险公司的代表律师陈子忠当场就表示不满,他说:此一裁定,
过于含糊,仍旧无法确定李小龙的死因。
李小龙的死因最终是不明不白,但从当局如此兴师动众、港民如此关注、耗时如此
之长这几点来说,九泉之下的李小龙似乎该知足了。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德育论文大全
下一篇:本科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