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美学3000字论文
中国建筑美学3000字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
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
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特征;色彩;韵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
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古代建筑又象
征着阶级社会的法权。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
程技术,与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
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
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
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
术。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
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
视角对建筑加以审美判断。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
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等方面。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
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
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
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
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2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
2.1 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
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构架为主要
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结构不但
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并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现出独特的结
构美和装饰美,表现出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它本
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的智慧。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和施
工时间方面,比石建筑优越。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
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
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
最完善的,所以中国建筑是最节省的建筑。
2.2 建筑平面丰富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
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
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
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因此布局中程序的
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
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
了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
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
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
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
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
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
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
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
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显示出均衡、对称、
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
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我国古代
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
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采取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趣味盎然、返璞归真,并呈现出接近自然的模拟
状态。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曲径通幽,疏密得宜,
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
中常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布置、组织空间,创造
和扩大空间。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
借等。这些手法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美的感受,并创造出艺术
意境。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
字也”。
2.3 飞动的屋顶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建筑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
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但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并非三
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
新的建筑形式。单独的台基为坛,没有屋身的建筑成为亭或
榭。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
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
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程式化的建筑屋顶体现了木构架体系条件下的使用功
能、技术做法和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
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
增大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
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它可以构成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
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
的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件的作用,取得较大
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
曲线,使得它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白宗华认为,
中国建筑有的飞檐起到了动态的作用,具有飞动之美。《诗·
小雅·斯干》中写到:“如 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羽军斯
飞”,这些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屋檐的飞动之
美。建筑物原本是静止的,而这种飞动之美,化静态为动态,
显得轻盈俏丽,翩翩欲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感。
2.4 色彩在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色方面极为大胆,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黄、红、青、绿、蓝、黑、白。在木料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
了防腐的实用目的,因其色彩分配得当,所以又起到美观的艺
术效果。中国建筑色彩的分配是非常慎重的,并且在鲜明色
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檐下阴影掩映部分,
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柱和墙壁则以红色为主,
与檐下幽冷的冷色正相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在山青水
秀、四季长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
响,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颜色的梁柱,形成了与环境相
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
除审美外,中国古建筑在色彩上的使用还受到封建社会
中等级制度的限制。自西周“明贵贱,辨等级”以来,色彩严格
分成等级:金、黄、赤、绿、青、蓝、黑、白、灰。宫殿建筑用金、
黄、赤色;官邸用绿、青、蓝色;而民舍只能用黑、白、灰色。我
们目前一般所见到的是清代的宫殿、庙宇建筑,用黄色的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的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
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鲜明的色彩而又得到如此完美的效果,
在世界建筑上是少有的。
2.5 整体布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如果抽象为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那就是有关
时间的一种效应,这种艺术效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把建筑作为
一种象征时间的艺术对象。它具有与音乐一样的艺术效果,
“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德国大诗
人歌德的名言,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希腊帕特神庙殿堂全部用优良的大理石和黄金、象牙造成,不
用水泥和钉子,它的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天衣无缝,可谓尽善尽
美,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们每天瞻仰这
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
成健全的人格。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美,
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组群建筑在平
面布置上是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结
构,房间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连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基
地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形式上严格对称但也仍有变化,
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小至宅院,大至宫苑都有其
核心部位,越是重要的建筑,就必须有重重的院落为前奏,在
人的行进中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相互呼应。如音乐一样,从
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
律和谐。叔本华在《艺术特征论》中曾这样说:“如果从平面
看,它是阁楼、廊楼、阁廊的排列,这就是音乐中的3/4拍子;
从垂直方向看,它又是台、栏、柱、望板的叠起,这很类似于音
乐节奏中的4/4拍子。”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称之为音乐美。
中国建筑空间的组合和音乐一样,是一个乐章接着一个乐章,
有乐律地出现,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
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
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
出强烈的节奏感。
3 结语
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
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
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
线。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作为国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土壤
上,建筑师们应吸收、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学军.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一幅“画”,以围墙作画框,主要的欣赏对象则是围墙内的空间。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可望”,而是在动态的“可游”画面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玩味各种“画”的神韵。中国传统院落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或自由布局,势态流通。这三种基本型又可以不同方法和规模相结合,或严整的全局中渗透着自由局部或自由的格局中存在着严整的片断,组成丰富多样的群体。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软和谐”,表现出内向、收敛的性格。所以尽管在围墙内部各建筑势态万千,院外却趋于平静,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尽现图画中泼墨挥毫的境界。中国园林的气质是绘画性的,既强调抒发情趣,中得心源,同时也注意状物写景。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用石头堆成的峰、峦、涧、谷,无不自由随心。然而它并非纯粹摹仿,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此,一句话:“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中国传统建筑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群”,具有体积感的单体,不是独立自在之物,只是作为群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就使得它的个性很弱,共性的因素则是基本原则,例如平面围绕院落的布局等,均表明了共同的生活方式、理想、宇宙观和审美习惯等。“群”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灵魂。以笔者故乡浙江东阳的卢宅为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江南古民居建筑群。卢宅中任何一个建筑单体一旦离开了这个“群”,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根据。也就是说,没有单体组成的“群”,也就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卢宅。同理,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中才能存在;留园只有在苏州园林中才别有情趣。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不发达,它所产生的美主要存在于室内外空间的变化之中。就建筑单体而言,它是外部空间,但就围墙所封闭的整个建筑群而言,它又是内部空间,因而呈现出一种亦内亦外的模糊感。而且即使在水平方向,它也随时可通过空廊、据廊、亭子和门窗渗透到其它内外空间去。因此,它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绘画性的,没有绝对明确的体形和绝对肯定的体积。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间架结构,或露或藏,与绘画中的“笔触”极为相似。墙壁中的柱子,或屋顶下的大梁小椽,并不羞藏起来,反而坦诚地表露自己、赞美自己,从而成为建筑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卢宅及我们江南民居中,表现得很突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整个框架是意显露出来的,这些标志着建筑基本格局的结构线条,这些代表事物的主体与主旨的轮廓线,反映出绘画艺术的结构美。中国传统建筑是由线构成的。柱、梁、额、桁、枋、椽、拱等,在宏观上都可视作线,这些线的交织网罗就构成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普遍具有可贵的本色美,建筑的这些线型构件在满足结构和功能本身要求的同时,也兼具装饰的作用。为支托屋檐出桃而产生的斗拱,为承受转角屋顶巨大重量的角梁,为结构需要发展的屋角起翘,为满足透光要求的窗棂等等。这些线的形式是来自于对构造接缝的强调,或是对飘带、云纹或蔓草之类形象的抽象。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中线条构图为何占据如此重要地位呢?究其原因,它不仅与传统中国长于木构建筑有关,也与传统中国人对事物本质的执着追求有关。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同样注重色彩。中国建筑的色彩也有两大类:一是北方的皇家建筑,红墙、红柱、黄瓦彩画,辉煌富丽,有若工笔重彩,满眼北宋金碧;二是南方园林寺观,白墙黑柱青瓦,平和淡泊,好似水墨写意,全是南宋文人情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背景部分往往是由一个色相的色彩在不同明度主纯度上变化构成的,其上点缀一、二种其它色调,与传统绘画中用各种墨色加上一点花青或褚石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法如出一辙。即使是工笔重彩,也是先用线条勾边、再平填颜色。而不象西方绘画那样,直接用色块表现物体的形体感。
求 中外 建筑史 论文~~~
声明下这个不是我写的
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摘 要: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带有强制化、规范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礼制 等级制度 等级差别 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论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礼记。曲礼》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左传》说“夫礼,天之精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荀子》“礼者,智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这些表明,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易传》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左传》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
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这个被提得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在建筑方面,它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都纳入礼的规制。
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从周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以下将分为几个方面阐述。
一、城制等级
《考工记》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共高九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三个等级的城邑的道路宽度也有规定,王城的经涂(南北向道路)款九轨(九辆车的宽度),诸侯城的经涂按王城环涂(环城的道路)之制,宽九轨,都城道路宽五轨。到汉武帝时,《考工记》补作《周礼。冬官》成为儒家经典,这种营建制度的等级观念自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组群规划等级
《礼记。王制》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这是建筑组成和建筑布局上的等级要求。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等,都属于这类等级的限定。
三、礼制性建筑
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
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为礼制性建筑的五个类别。
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排在国家大事之首列,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早期是天子召见诸侯的礼仪场所,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不难看出“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的充分体现。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显示皇权的统一天下、显示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阙,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标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另一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两汉是称桓表,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竿子,以后演变为立于亭隅、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牌坊可算是最突出的礼制性建筑小品,它由具有防范功能的实用性牌门脱胎演变成了标志性、表彰性的存精神功能的牌坊,既用于离宫、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起显示尊贵身份,组织门面空间,丰富组群层次,强化隆重气氛等作用,也用于街市的起点、十字路口、桥梁端头,起标志位置、丰富街景、突出界域的作用。
四、单体建筑
在单体建筑中,等级制突出地表现在间架、屋顶、台基和构架做法上。
《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问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这是对于单体建筑平面和体量的限定。
《礼记》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启齿,大夫五尺,士三尺。”这里的“堂”,指的是“台基”。这说明台基的高度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台基中衍生出一种高等级的须弥座台基,用于宫殿、坛庙、陵墓和寺庙的高等级建筑。须弥座台基本身又有一重、二重、三重的区别,用以在高等级建筑之间作进一步的区分。
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
结构形式和构造做法也被纳入等级的限定,在宋《营造法式》中主要表现在殿堂结构与厅堂结构的区分,即殿堂、厅堂、余屋、亭榭四类,殿堂等级最高,厅堂、余屋依次减低;它们在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和结构形式上都有区别。在清《工程作法》中,主要表现在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的区别,把这两种做法作为建筑等级差别的宏观标志,然后在大式做法中再细分等次;这两种做法不仅在间架、屋顶上有明确限定,而且在出廊形制、斗拱有无、才分规格和具体构造上有一系列的区别。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
五、装修。装饰色彩等级
等级制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甚至对门上的零件—— 门环,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按等级采用。
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两点:一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突出的不是它的功能特色,而是它的等级形制。凡是同一等级的建筑,就用同一形制。如太和殿、乾清宫、太庙正殿和明长陵祾恩殿,建筑性质各异,基于等级的最高体制,用的都是重檐庑殿顶。二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严密的等级制度,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以致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形制。这种固定形制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使得建筑单体以至庭院整体越来越趋向固定的程式,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程式化、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统一性、协调性,保证了建筑普遍达到不低于规范的标准水平。但是也成为建筑发展的枷锁,严重束缚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技术的革新,加剧了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延缓性。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李允苏。《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台北:铭文书局。1990.2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300分求论文资料——建筑与艺术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一。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二。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发展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理论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国家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流波泛及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广大东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与中国一起,共同构成为以中国建筑为核心的东亚建筑。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特别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园林艺术,又开始为欧洲所知,并产生了实际影响。同时,中国建筑早在汉晋时代又接受了主要来自南亚和中亚的外来影响,这些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被中国融化为自身的有机部分。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里,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上一篇:国内核心期刊一般需要多少字
下一篇:时尚芭莎杂志里面有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