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22:28

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浅谈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论文

浅谈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论文

从当下教育的最终宗旨来看,人的可持续和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达、技艺的训练,还应该围绕人的能力与素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对象进行职业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职业文化的构建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所在,它不仅实现了高校从规模到质量的发展,而且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和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通过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现代职业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高等教育要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建立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塑造其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健康和谐的职业心理,为教学对象更好地走向职场和社会进行心理培育和观念建构。

一、认识误区,构建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增加,人才市场成为高校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要考量起点,职业规划和职业文化教育也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新生事物。但由于当前还存在功利化的教育课程体系,这也鲜明地反映在高校职业文化教育上。

王文兵认为:“新的现代职业规范与意义体系还没有在理念层面和现实层面完全确立起来。”当前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存在一种以现实功用为中心、以外在形式为主导的职业文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最初设计过程中就夹杂着以职场就业为具体方向的功利思维,其职业文化教育设定为引导学生如何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具体而庸俗性的职业策略训练。同时,当下的职业文化教育缺乏对职业文化内涵的全面认识,无法真正沉潜于职业文化的精神内部,仅将此定位于一般职业礼仪、职业用语、职业行为等程式化形式的认识和培养,从而塑造出外在化、浮泛性的认识观念,并不能真正引导学生对职业文化产生心灵认同和自主归依,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狭隘偏执、缺乏理想内涵的职业文化观念,甚至会促成一种质疑、逆反和冷淡的心理情绪。

(一)认识既有的教育误区,建构职业文化的完整结构

职业文化的完整结构首先表现在职业文化层面的完整性。职业行为不仅受个人利益、家庭发展的影响,同样也因职业与社会环境、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受到社会精神和国家文化的督促。因此,一个完整的职业文化结构必须具备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结构。从个体层面而言,职业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具有个体色彩,认可个体在职业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个人物质利益和精神意识的追求与实现,这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职业表现。从社会层面而言,所有的职业个体都具有社会性,社会环境和社会精神成为职业行为的重要精神来源和思想起点,职业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体职业活动必须为社会群体文化所监督和推动,从而承担其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面对的社会义务和规则。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命运和社会命运、个体命运并非处于孤立状态,而是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个体的职业状态与国家进程应存在一种同向合力的发展态势,职业文化教育也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是个体价值实现最为重要的平台,天下观念、家国意识是个体职业文化观念最为关键的宏观情怀。当然,职业文化结构的.三层面具体生成和组合离不开具体职业的介入,个体的职业行为其走向是要受所在企业、事业或个体单位的利益、规则和理念影响,特定的职业场所为职业文化观念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空间。因此,职业文化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事业)文化的综合价值,并且意识到个体职业观念与企业(事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损益、对话和合作的关系。

(二)突破原有单一的职业文化结构,构建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

同时,职业文化教育内容不应只是围绕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单一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应该建立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从完整的职业文化体系来看,职业文化教育应该包括职业观念模块、职业思维模块和职业规范模块三个系列。其中,职业规范模块是现有职业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它更多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场所中所应遵守的言语、交际等礼仪性规范。这是一种知识性的教育内容,它只是职业文化教育的基础性方向。职业观念模块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在衔接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时所呈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义务和职业权力等。它是整个职业文化教育的核心,其教育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建构一个健康、平衡、和谐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而职业思维模块教育是围绕学生的职业思维进行的培养。职业思维作为特定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其特征发展与特定职业具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职业环境、职业规范导致个体职业思维的差异性。通过职业思维模块的教育,学生能更为快捷地寻找到适应于所从事职业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合理地从事相关职业行为。

总之,通过多层面的职业文化结构和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文化教育的内涵和方向才更为完整,赋予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更为精确。

二、依据差异,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塑造。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因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知识基础等相关背景都会影响高等教育在个体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方向。职业文化教育也要依据个体或群体教育对象的差异呈现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上的区分度,从而实现服务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

(一)依据专业差异,建立具有专业导向的教育方案

专业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建制。当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有着密切关联,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市场定向式培养的教育趋势。因此,依据专业差异调整职业文化教育就成为当前高校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必然在其专业教育过程中会凝聚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心态图谱,所以,职业文化教育就须根据这些存在的差异进行教育程序的改变、教育内容的调整,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如工科专业学生,其专业教育必然会塑造其科技工具理性,也必然会推动相关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心灵世界的客观化生存,甚至机器化生存。这种教育效果固然塑造工科专业学生的理性实践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其人文素养的上升空间,从而造成其未来生存的某些瑕疵。因此,在职业文化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文化职业行为的引导,促使其将工具合理性与人文合理性进行融汇,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健康、优化的生存智慧。又如,中文类专业学生,其专业教育多围绕语言、文学、文化等板块进行教学。较之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其感性思维被强化,理性思维自然欠缺,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弱化。同时,其面对社会、制度等外在力量时更容易生成异己化的认识,从而使心灵蒙上虚无之思。因此,职业文化教育需要针对这些潜在的职业行为缺陷进行预先干预,从而使专业学生能建立完善的职业文化观念。

(二)依据性别差异,建立具有性别导向的教育方案

性别差异是人格、社会、跨文化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和解释个体差异的潜在变量。钱铭怡等学者认为,男性和女性不仅在感知觉和运动能力、认知方式、言语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智能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表现、交际方式、道德发展等人格与行为方面也有性别差异。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理论也认为,基于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外部因素影响下,通过内化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可能受现存的社会歧视因素的驱使,在教育、职业等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存在性别教育平等的问题,还存在性别教育差异的问题。从当前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来看,性别差异尚未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缺乏性别差异的考虑。但从职业文化教育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有必要依据学生在智能、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区分度的教育。如管理能力和领导气质的培养,职业文化教育应侧重引导男性学生注重以自我性为中心的职业魄力、以利他性为中心的职业视野培养,而对女性学生更应该侧重其理性判断、关系导向、沟通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

(三)依据个体差异,建立私人定制式的教育方案

随着高校教育小班化观念、服务型教育理念的提倡,职业文化教育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依据个体差异来推动私人定制式的学生培养的条件。高校可以通过设置学业导师、职业规划指导师等专职教师,建立职业咨询室、职业文化实践小组等形式针对学生诸如学业需求、就业方向、人生规划等个体需求,进行更为精确、有效、个性化的引导,从而通过教师专门的定向的服务、指导等方式促成学生职业文化观念的建立和完善。

三、融入实践,实现职业文化教育与社会职业组织的有效嫁接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基本宗旨。传统儒家教育提倡“学、思、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是教育接受者接收相关教育信息和资源的过程;“思”是教育接受者对相关信息知识进行主体化,通过和自身既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结构进行修补结合,从而逐渐将碎片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建立自我的知识体系;“习”则是将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或知识观念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正其是非,将外在知识与自身心灵进行契合,从而完成知识信息的个体化。因此,实践是所有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要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文化教育也应该和实践密切联系,从而推动学生职业文化的深入延伸和优化。

(一)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能力的积极发展

传统的高校教师,其教学行为大多被“传道、授业、解惑”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其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也多停留于知识性教学和情感性教学的理论层面,尚未将实践教学贯彻到教学的诸多领域。这一点在传统学科和人文学科表现非常明显。因此,要推动职业文化融入实践,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现有教育趋势和新型模式进行观念更新,使其充分意识到实践化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观念的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在理论教学层面上进行合理引导和教育规划,从而使学生在专业学习、通识教育等多元教学环境中强化其职业文化实践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能力的积极发展也是推动职业文化的实践化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多数高校教师,其教师能力主要体现于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师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预期。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的技能,从而全方位引导学生认识和建立实践理念。

(二)建立多元层次的职业文化模拟实践体系

在学生真正进入社会职场之前,如何进行预备性的职业文化实践教育是高校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完善的职业文化预备性或模拟化的实践演练,学生才能更为顺畅协调地面对社会职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平稳过渡。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存在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模块,如工科专业的金工实习、师范专业的模拟实习、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艺术专业的社会写生等。但这些专业实践大多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演练作为实践目的,并没有增设职业文化观念这一实践方向。如师范专业的模拟实习,其主要以教师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为实践目标,在其模拟实习过程中较少涉及学生与职业、学生与社会之间交际观念、职业伦理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的专业实践模块中,未来重要的方向就是要融入职业文化模拟实践体系,在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承担学生职业文化观念的引导。另外,从学工系统来看,学生工作者也需要围绕学校社团、校园文化等领域,为学生的职业文化预演建立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职场模拟、人际关系模拟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文化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依托社会具体行业,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融汇点

“大学是推动学生社会化,并直接将他们引向社会,通过职业这个桥梁完成学生生命个体作为人的存在。”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势必要与社会市场、企业单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企业或行业岗位也就成为高校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接和融汇的对象。作为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企业,它往往具有明确的经营哲学、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各种用来强化文化观念的礼仪与习俗。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实践导师的教学职位来邀请企业管理者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职场中的职业文化,也可以通过与具体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有相对独立的时间中进入企业实习,一方面延伸其实践实习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职业文化的建设。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从而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营销思维和企业文化,认识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规章法理和分配准则,并在团队凝聚的文化场中,感受职业行为的自律和他律的舆论氛围,感知企业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建构自身完整而现实的职业文化观念。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教育组织,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和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主力军,其职业文化素质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质量,也关乎社会、国家的发展质量。高等教育有必要从建构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加强职业文化教育和社会职业组织的嫁接等路径,进行更新其职业文化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

终身教育更新了人的观念,注重社会进步和自我发展的统一,把教育看成是发展个性、实现人的新的价值目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终身教育是一种持久而广泛的综合教育,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价值在于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是一种内在的统一。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27-02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素质的多元、多层与多样化发展,包括人的生存技能、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乃至情感态度与个性养成,皆为教育使然。教育和学习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肩负着人类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人的全面发展并非只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而是伴随人的一生,有着无限性和延续性。因此,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价值所在。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

在一切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在人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思考超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前瞻性地预见了人类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未来,其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和深刻性至今无人超越。从人类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过程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历史进程,自由与全面是人的发展的历史趋向。

人从低级向高级、落后向进步、野蛮向文明的运动变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到在持续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积极努力地用新的、价值更高的、生命力更强的事物来替换旧的、价值较低的、生命力较弱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的潜能、体能尤其是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挥与扩充,人的道德、品行以及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修炼和提升,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幸福感觉更加强烈,人的欲望逐渐地远离原始野蛮与感性放纵而不断地趋向于现代文明和理性节制;人从被迫不能充分地满足自身合理的欲望向主动不愿过分地满足自身膨胀的欲望演进,从而使人的这种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合理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同样受到自身理性操控的有节制的更高层次的合理欲望,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着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广泛而充实地满足着人的感性需求与理性向往,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热切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根源

“人的全面发展,依据其指向对象的丰富多样性,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性。因此,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美学、科学共产主义以及哲学的多维视角作出不同的阐述和概括。而从哲学的层面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最丰富多彩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关注主要开始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以法国文学家拉伯雷为典型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理想加以宣扬,大力提倡人的全知全能、多才多艺以及身心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逐渐后来居上地成为当时西方整个文化领域的思想主流。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把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大多数伟大人物所必备的素质。以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圣西门把15世纪的欧洲人看做是自古以来首次出现的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在物理科学、数学、艺术和手工业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他们同时还在人类理性可及的一些最重要和最广泛的部门十分热心地工作”;傅立叶则把实现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看做是协作教育的目的;欧文更是提出要从小培养人德、智、体、行方面的品质,从而把人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人类劳动或人类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结合是自然的价值标准”;黑格尔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和国家的目的,他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思想伟人马克思扬弃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每个人都无可争议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从人类历史上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可以看出,全面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综合素质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人由专才向全才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生活状态由单调枯燥向丰富多彩发展的过程。人类之所以需要全面发展,根源在于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既需要满足自身先天存在的自然欲望和本性需求,又要满足自身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必要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一方面是指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中的人所必需的社会关系网的建立,另一方面则是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所需要具备的包括道德、智慧、体能、审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个体兴趣的开发和满足。人的双重属性尤其是社会属性,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和理想归宿。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内在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既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断得到开发和满足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和理想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其实现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艰辛而又漫长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全面发展史,在人类刚刚脱胎于动物开始以历史主体的身份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社会分工的落后使得历史主、客体处于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状态。这一时期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认识与利用是自然的、本能的成分居多,虽然没有私有制和剥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等,但低下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落后的人类文明程度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人类发展只能是单调的、粗陋的,以适应和顺从自然为准则的十分狭隘与片面的原始的状态。随着教育学习等实践活动的增多,经验的不断积累使人类获得了愈发丰富的认识,人类开始逐渐步入阶级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旧式分工日渐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阶级分化和阶级利益的影响而变得不平等、扭曲甚至对抗。少数人从中获利而取得了趋向全面发展的资本,多数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而受困于私有制和剥削的巨大牢笼,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服于资本所有者,潜在于内的全面发展的力量不断地受到压制与束缚。明确的旧式分工使他们无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只能从事其被分配的劳动,他们向往全面发展却因为没有全面发展的条件而无法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人类步入阶级社会历史时期之后的现实困境。相比之前的原始社会来说,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已经为人类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少量的契机,但毕竟人类在全

面发展这条轨道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私有制、旧式分工这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的阶段性产物要真正地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持久的量的积累再产生质的飞跃的历史过程。少数人实现全面发展并不能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喜悦和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整体的共同的全面发展。在人类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的共同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人类为之奋斗、努力追求的伟大目标,终身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战略。终身教育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其目的是使教育成为使人成功履行其社会责任和生活职责的工具。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体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终身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内容和基本手段,是充分挖掘人内在潜能,最终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之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是终身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角度看,没有终身教育是不行的。终身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终身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也就是为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完善服务。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要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人学习的积极性、自发性等。终身教育将人的认识、动机、情感等人格发展与人的身体发展整合一体,贯穿了人的一生。使得人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终身教育还能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实现这些内在要求时,人的潜能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释放,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站在终身教育的高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把终身教育看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手段,通过终身教育,使人的才能和个性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的一生中,都应当遵循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原则,关注和支持人们终身教育和学习。充分体现终身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价值。

在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充分满足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社会演进和知识更新的需要的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认可。同时,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激起了人们向更高层次学习的欲望,社会成员愈发注重教育公平,更加重视发展权利,这些也都成为终身教育理念产生的催化剂。终身教育是造就和扩展人的知识与才能并不断培养人的判断力和行动力的持续过程。人类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社会发展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会不断地被赋于新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这样一个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变化,不只是一个纵向时间概念,同样也是一个横向空间概念,其程度因社会发展水平和各种发展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等。

终身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统一协调的关系。终身教育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人的更高层次的理想和追求。人只有通过不断接受持续教育,摆脱了外在束缚,实现了内在独立意志的解放与超脱,才能够坚持自我、积极主动地追求自身多样化需求(包括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社会关系的构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兴趣的培养等)的满足,也就是说,终身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人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满足自身多样化需求,才能够具备摆脱外在束缚并实现内在独立意志的解放与超脱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为终身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活动提供了契机。没有终身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也是一句空话。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终身教育的论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 教育

论文摘要: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他人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质是立足于主体性的实现,而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对于走向强调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和内涵

首先,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在对人的发展的范围界定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个人的发展问题,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个人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每个人。他指出:“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考察这种发展,当然不难设想,在这些个人中有类和人在发展,或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同时,马克思提出,我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规定认识到何种程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将人的本质论述为“人类特性恰恰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可见,人作为类存在物,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此外,每个(个人)又是现实的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达。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统一体,这也是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其基本特性的科学描述,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综合作用下其个性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把个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社会历史过程中考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原始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到了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分工导致人的发展陷人异化和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正是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要实现人的发展在更高形态上的全面性,就必须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更高形态上的统一,以此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主要是:

第一,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但人是社会动物,适应和改造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就能极大地反映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像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第二,每个人在需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中的丰富个性的需要呈现为多层次宝塔式的体系,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高消费、超前消费、商业文化更强化了人们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由此出现了寻求感官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从这一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更应实现人的精神的健康发展。

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人的一切发展其最基本的就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如可见,实现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要求。为此需要社会“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能力的机会”。除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的系统教育则更为重要。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论文(2)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构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着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面对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由此而来的是,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讲的明白、讲的多,学生就懂的多;只要学生懂的多,就会接受,信的多;只要信的多,就会做的好。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给简单化了。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是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是非常明显。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师生的思想心态越来越复杂多变。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政策问题往往与评优、评定奖学金、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问题,心理障碍、人际矛盾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趋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载的任务空前复杂多样,那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个性品行、人文素养和健全心智的全面训练。一些高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然这个"人"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仅能以思想教育为本,还要以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为本。而不是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不思改变,认为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本,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剧烈增长,到现在达几百万之众,作为被人们称为的"天之骄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稳定就显的尤为重要。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出生的,大多对于政治冷淡,对社会热点现象关注不够,这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地位不符。这就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民生。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进入社会,如果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没有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作指导,也会发生大学生学到的业务本领用在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局面。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方式,改变过去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模式,将尊重人,理解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形成一种人本理念。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

1、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疏导长期淤积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便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不是高校教育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发现的,需要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思政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关心、尊重、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解放思想,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均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不要老停留在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调整,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老师和学生均是学校的主体。没有老师,学校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学校教育便失去了教育对象,学校也便无从发展。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同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整体而言,在政治素养、个人品德上是合格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还与现实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把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先要加强自身作为建设者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3、注重增加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在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宿舍、社团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4、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高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团体,这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他们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长江大学有一个自律委员会,它通过与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和妇女生活同时代杂志有哪些

下一篇:安庆师范大学学报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