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水稻审稿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水稻审稿人
1968年生,辽宁海城人,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区域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水稻等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和黑土农田肥力培育研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长春市院地合作、长春市农业创新等十余项重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土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
陈国惠的研究论文
: 1、4PU-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 生芽萌发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42、水稻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53、玉米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44、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与温度的关系初探.中国农业气象,2004(2)5、赤霉素对杂交水稻后期衰老和再生芽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56、马铃薯种植密度对产量产值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67、药用植物何首乌的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28、何首乌生根培养因子优选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89、浓度配比对何首乌不定芽增殖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06. NO.11
刘庆生的第一作者论文
:[1] 刘庆生,燕守勋,赵善仁,齐波夫金矿资源量预测,地质与勘探,1999,35⑷,33~35[2] 刘庆生,王志刚,荆林海,岩石实验室光谱对应分析研究,遥感学报,1999,3⑵,151~156[3] 刘庆生,蔺启忠,王志刚,TM图像对应分析研究,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9,4A⑵,161~164[4] Liu Qingsheng,Lin Qizhong,Wang Zhigang,Yan Shouxun,Plottting the Sequential Rock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by Optimization Dichotomy Method,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1999,10⑶,271~273[5] 刘庆生,有序岩石遥感信息的最优分割,国土资源遥感,1999,40⑵,50~54[6] 刘庆生,燕守勋,马超飞,蔺启忠,内蒙哈达门沟金矿区山前钾化带遥感信息提取,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14⑶,7~11[7] 刘庆生,刘素红,燕守勋,蔺启忠,利用对应分析方法从MAIS数据提取内蒙哈达门沟含金矿化带,地质科学,2000,35⑴,91~95[8] 刘庆生,骆剑承,刘高焕,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潜力初探,地球信息科学,2000,2⑵,56~57[9] 刘庆生,刘高焕,蔺启忠,王志刚,基于逻辑斯蒂模型的遥感图象分类,国土资源遥感,2001,47⑴,36~41[10] 刘庆生,刘高焕,叶庆华,常军,黄河三角洲大汶流自然保护区遥感调查试验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1,16⑴,14~17[11] 刘庆生,刘高焕,刘素红,黄河口遥感光谱混合分解,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⑶,266~269[12] 刘庆生,刘高焕,叶庆华,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统计分布特征浅析,国土资源遥感。2001,50⑷,50~52[13] 刘庆生,刘高焕,黄河三角洲主要城镇人居生态环境遥感分析,测绘科学,2002,27⑴,47~49[14];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地貌形态反演,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⑵,93~96[15];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孤东油田开发石油类污染的遥感分析,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3,32⑵,112~114[16];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孤东油田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18⑵,73~75[17];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胜坨、孤东油田土壤石油类含量统计分布特征之比较,土壤通报,2003,34⑹,592~593[18];刘庆生、刘高焕、汪小钦,油田开发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遥感研究,181~193页:中国水利学会、黄河研究会 编,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5月,河南郑州。[19];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辽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分析,土壤学报,2004,41⑵,190~195[20];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辽河三角洲土壤盐分与上覆植被野外光谱关系初探,中国农学通报,2004,20⑷,274~278[21];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辽河三角洲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光谱分析初探,能源环境保护,2004年,18⑷,52~55[22]Liu Qingsheng,Liu Gaohuan,Huang Chong,Chu Xiaolei,The primary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canopy field spectra of rice in the Liaohe River delta,P.R. China,The 25th Anniversary IGARSS 2005,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Soil Properties-interactive,25~29 July 2005,COEX,Seoul,Korea.[23];刘庆生、刘高焕、储晓雷,水稻、大豆与芦苇农田冠层光谱特征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⑵,66~69[24]Liu Qingsheng,Liu Gaohuan,Yang Yuzhen,Liu Peng,Huang Jianjie,“Identifying the breeding areas of locust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using Landsat ETM+ imagery,” in Remote Sensing of the Environment: 15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of China,edited by Qingxi Tong,Wei Gao,Huadong Guo,Proceedings of SPIE,Vol. 6200 (SPIE,Bellingham,WA,2006) 6200G-1~6200G-6[25];刘庆生、刘高焕、薛凯、宋红伟,近代及现代黄河三角洲不同尺度地貌单元土壤盐渍化特征浅析,中国农学通报,2006,22⑾,353~359
上一篇:教师评职称论文必须是g4吗
下一篇:电工技术学报和电机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