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对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城市精细化管理论文篇二
对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摘 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关键字:城市 城市管理 细化管理
Abstract: City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lso accompanied by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ogether. Strengthen city management, play city is overall function, stimulative economy, society is harmonious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and two civilized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is als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city.
Key words: city; City Management; 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一、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仍处于人治与法制并存,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突出,致使管理效能不高。
(二)部分市民素质较低,文明意识薄弱。一些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肆意践踏 绿地、毁绿,破坏绿化设施现象普遍存在。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主次干道排水不畅,绿化带内侧无排水设施,部分街道人行道地面砖铺设有漏土现象,造成“晴天粉尘路,雨天水泥路”的现象。个别街道交接处路面硬化不到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致使街道每10平方米尘土数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另外,市政设施落后,施工机械老化,数量有限,管理不完善,不能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
(四)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城市管理的强制扣押容易激化矛盾,有时阻挠、抵制,严重者甚至围攻、谩骂、殴打城管执法人员。
二、加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1.城市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 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环境日益增高的期望,加速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新城市管理的理念。城市管理是多部门、多项管理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电台、电视、报纸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知识、文明知识、环境卫生知识等,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大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
3.以建促管,加快城市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场(点)的规划布点与建设。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加强城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缓解城区管理压力。
4.强化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水平。一是进行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增加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城区环境噪声污染、城市道路及交通秩序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改变目前城管部门管理职能缺位的现状。对一些图谋个人利益、偷盗路灯设施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强制措施,规范提高市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二是要合理安置便民服务摊点,可以将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划为禁止区,严禁任何摊点占路经营或店外经营;将道路边角、小街巷设为控制区,合理设置一些便民性服务摊点,统一定点设置,统一管理标准,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三是聘请协管员,在沿街商店门前划定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区域,与沿街业户共同规范门前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秩序。在城区主要道路划定机动车停车泊位,疏导乱停放的车辆。四是设立信息发布栏,清除“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方便居民发布信息。统一设计户外广告设置方案,并按要求把好审批关和设置关,充分考虑广告的设置档次、亮化效果,实现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管理。亮化效果,实现户外广告设置规范管理。
5.标本兼治,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体制。城管执法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工作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真正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程序严密、执行顺畅的工作机制。一是要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城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城区出入口等卫生死角全部纳入城市环卫工作的统一管理,消 除城区主要干道同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环卫作业“两层皮”现象。二是环卫工作要引入竞争机制,严格环卫保洁标准,改变城区环卫保洁初级管理模式,切实建立城区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模式。三是要以“属地管理”为抓手,完善“门前五包”责任制。从“门前五包”工作的组织、督查、考核、评比入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与奖罚机制。四是要突出和谐管理、服务管理,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人性化措施,把城管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寓服务于管理,发挥辖区单位和市民的作用,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五是要突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逐步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全方位、高效率运行的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城市精细化管理演讲稿
2. 如何做好地铁精细化管理论文
3. 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4. 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范文3篇
5. 浅谈城市管理毕业论文
城管思考与建议
第一呢,先说城管人员来源的问题.国情决定了这个职能部门建立和存在的必要。我这总自负千年古国礼仪之邦的人很是脸红,因为这也许是中国又一大“特色”。切入正题,城管人员选拔录用和管理监督呢,全国各地的发展可能良莠不齐,有些地方,是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以极低的比例被录取.难度系数甚至赶超国家公务员考试。也还有些地方的人员录取途径,是禁不起推敲的.这导致了城管大队伍中鱼龙混杂。不过我要声明,我所见的所知道的,和网上大家笑骂的很不一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禁得起考验的.文明公正,吃苦耐劳,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而不幸看到令人发指的城管的同志们,请一定要相信,随着政府的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工作的需要,那些“李鬼”,日子总不会太长久的。
第二呢,说到社会印象分的问题.坚持唯物主义的我们提倡看事情要客观公正,对吧?那么我们分析一下 你所说的“城管的丑陋比其他部门露骨和直接”,你没发现这个比较本身就有问题吗?也就是说,是不公平的比较。 先说工作环境吧。城管执法的地方往往是人流聚集,群众较多,而工商,法院等等部门, 他们的执法工作,往往是在小范围小区域,工厂啊商店啊民居啊,等等,其过程,我们不会人人得见,也不会每天都看见(反正我是一次都没亲眼见过)。这不公平的两者一比较,结果很明显,舆论绝对是不利于城管的。接着说执法对象,城管面对的执法对象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最辛苦的劳动人民.他们有着更多的生存压力,也就更能博得我们的同情。而其他执法单位,他们的执法对象大多是违法犯罪的人,是损害其他人正当权益的人 ,也就得不到人们的同情。这么比较吧,结果还是很明显,自然是城管容易得罪群众。人们总说城管是土匪流氓?我们必须正视城管队伍的不足,也承认其中存在败类蛀虫, 蛮横粗暴的,易怒手痒的,为虎作伥的,猥琐贪小的,滥竽充数的,欺软怕硬的,……。他们不顾人民利益的恶劣行径是为我们不齿的,是该受到批判和惩罚的。但我们也该把眼光放大些,哪个队伍没败类?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不能因为这少数的败类而抹黑否决整个队伍吧?!警察也有喝醉了开枪打死无辜市民的,难道我们不给警察发枪了 ?老师也有猥亵摧残自己学生的,难道我们不让孩子上学了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显失公平!在我看来人们对城管深恶痛绝,是有更深更复杂的原因的。执法过程中本来很正常的行为,被传播成了城管打人,本来只是城管队员无意地或者是冲动时的小动作,被改编成了血腥限制级。城管和商贩的矛盾被有意无意地放大了N倍。大家只盯着城管打人事件,咬牙切齿,满腹同情。有谁关心被商贩围攻却丝毫不还手,导致满身是伤甚至肋骨折断的城管队员?他们也有爹妈疼爱,妻儿依赖。就算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有起码的人身权益的。 我无意也没必要为那些城管败类作辩护,他们被指责是罪有应得的。我想问:有多少人能拍着良心,很负责地说自己是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地去评价城管,绝没戴有色眼镜?心狠手辣的城管“前辈”留下的恶劣影响,难道就一辈子像烙印像刺青像胎记一般撕扯不掉了?得出结论是,城管的社会印象分的高低,不仅是受城管队伍本身素质的影响,也和作为评价人的我们的素质有关的。
第三,说管理方法的问题。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你,说小商贩违章建筑小广告等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确实要管,但不能这么管。那么我请问,换作你们在这个立场上,你们怎么管?群众不喜欢硬的,那咱就来软的,该怎么个温柔法呢 ?喝茶聊天,促膝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心爱护,任打任骂?还有吗?这些可行吗?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错确实是错了,但错的不是执法的基层人员,是决策者和规划者。打个比方,吹拉弹唱的一群都尽了力了,是指挥的那个有问题,合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悦耳。基层的同志们----也就是马路上那些人形的“吸尘器”,他们没选择的权利和余地, “上面”的嘴皮和法律的条文这么说,他们只能那么做。他们何尝不希望一团和气?举例吧,好多人(包括我),很想尝试摆地摊,想体验生活顺带赚点小钱,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感受。也有人喜欢去逛地摊,好玩啊热闹啊丰富啊新奇啊方便啊便宜啊,总比打麻将健康吧,总比K歌划算吧。群众都有这个需要,可大家就是没法实现那乌托邦式的不用担心城管的地摊群啊。相似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都把责任不由分说地归到城管头上,城管不冤吗?百姓的困难和需要,城管看得见,可他们说了不算;那些说了算的人呢,又听不见想不到百姓的呼声。城管很无奈很彷徨很犹豫很煎熬:那些烂七八糟的事,管还是不管呢?软的还是硬的 呢 ?这真是个问题。
第四,而说到管理效果,确实不好,可以说更像个笑话闹剧,“城管来了”,鸟兽散,前脚刚走,后脚就重新支摊。连猫猫都不用躲,确实滑稽,可是就像上面证明的,这也不是城管队员能改变的,甚至让市长省长出马,我也敢断定,他喝再多脑白金也解决不了。这是国情决定的,如果人人有安定的工作,谁还愿意摆摊?如果人人都有店面,谁还愿意在外受冻?如果店里的东西都又好又便宜,谁还愿意冒险买摊上的东西?……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套用周星驰电影《武状元与苏乞儿》中的结尾,皇帝要苏灿解散丐帮,苏灿回答丐帮人数多少不是由帮助决定的,如果有其他办法,鬼才愿意当乞丐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纵使我们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如恒河沙数,没人搭理你,照样白搭。虾兵蟹将的城管们,就这么被上面逼,被下面骂。照我看,他们手拿着让普通工人羡慕的收入,身却是在夹缝里生存。
我们看到城管队伍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也该肯定他们已经作出的努力。要平和地看待一个新兴事物在探索完善阶段的不稳定性,给他们信心,就一定能度过这个艰难的过程,不要动不动就指责辱骂取笑排斥,这于事无补,不是积极的行为。城管这个部门不会因为大家的几个没营养的帖子,而被赶出政府机构的名单。纵观历史上很多的发明和创新,不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才最终成就了伟大吗?包括我们热爱的社会主义,也是无例可循,我们不照样在勇敢地摸着石头过河吗?也有过犹豫挫败混乱倒退,可我们还在坚持,不是吗?所以我们与其在这里说那些没建设性的话,还不如大家一起努力,达到我们都向往的和谐彼岸。哪天,我们每个人都自律了,不用他律时,我想城管队员会很愿意自动全体下岗的 。
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这一主题,自己选择论述角度撰写一篇论文
建议参考以下论文,对城市运行的认识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科学向深入发展的新趋势,也与科学发展观有密切的关系。城市运行是一个目前还算城市管理领域很前沿的一个话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城市运行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站在新的起点,从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加强城市运行管理不仅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走在城市化进程十字路口的中国城市的必然选择。
一、重新发现城市运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一度被异化为上工程建设项目、修大楼大桥、建大广场大马路这些最具“显示度”的、以钢筋水泥消耗量为重要指标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即使是对城市管理的科学研究,也多集中在城市规划及建设领域,而较少对城市运行问题的研究。城市管理中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城市管理中本末倒置、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管理粗放后置、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等等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
城市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建更多的高楼大厦、广场桥梁,堆砌更多的钢筋水泥。城市发展最终还是为了通过更高效的城市运行更好的服务市民。随着城市运行工作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城市管理中长期所诟病的“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正在开始得到改善。
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一步将“城市运行”这个被长期冷落的词汇带到了前台。北京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全国第一个《3C城市运行纲要》,并根据纲要、依托信息通讯技术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运行系统信息平台。这也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对奥运会主办城市明确提出了建立城市运行中心的要求。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还依托城市运行系统,于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编制发布了《奥运会对应期城市运行主要指标分析报告》,引起城市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二、重新审视城市管理
要更好理解城市运行,有必要对我们所熟知的城市管理做进一步的审视。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一文从知识、时间、逻辑三个维度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管理是以服务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为目标,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从专业和行业维度上,城市管理包含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园林、环保等多个行业的管理,同时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地理科学等多个专业学科的知识应用。从时间维度上,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规划管理、中期建设管理与后期运行管理三个部分,即城市管理者所熟知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管理三段论。而且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者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三个阶段之间不仅存在互动反馈机制,而且处在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正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城市发展。
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
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运行与发展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城市建设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运行就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对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城市运行则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
城市中就每个具体建设项目而言,从规划到建设完工移交运行管理部门,其时间周期是有限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对明确和具体。而运行管理从时间上相对较长(古建筑保护甚至上千年);管理对象和范围也更加复杂,如水电气热及通讯的保障、城市交通的通达、环境卫生的保障、园林绿化与夜景照明、防灾防火防盗等无不是一个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生活于城市建筑、设施之中的市民和社会组织,使得城市运行更加的复杂。
城市管理的内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也将经历着以城市规划建设为主到以城市运行为主的转变。当城市化进入起步阶段的时候,城市管理的主要矛盾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问题,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就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化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的弊病也会日渐明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城市运行管理问题逐步被提出而且得到重视,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的全过程管理是处在城市化转型期城市的重要命题。经过长期的城市成长期的积累、发展和演化,如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城市运行就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主体内容。
四、城市运行的复杂性
现代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劳动力、资本、各类经济、生活基础设施高度聚集,人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高度交汇。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复杂性。从参与角色上,城市运行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从运行层次上,城市运行包括市级、区级、街道、社区、网格等多个层次;从专业维度上,城市运行管理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众多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许多子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多维度、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间关联关系高度繁杂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运行的复杂巨系统特性使得传统的分解、叠加方法在城市运行与管理中失效。
城市的日益繁复与发展推动了城市运行管理的专业化分工,由专业的城市运行管理部门来对城市运行各个专业子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而随着城市系统的日趋复杂,现代城市运行及其管理日益表现出相互交错渗透、非匀质、非线形、非定常性复杂巨系统特性。以强调分解和简化的还原论,将城市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以专业运行部门为基本单位强化专业的运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城市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交错性使其难以切割,而切开来的小系统已不是原来的系统了,对这个系统的点滴研究也很难进行综合。就城市水务系统的运行管理而言,它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河湖生态系统、公用事业系统、甚至是随供排水一起铺设的各类电力、通讯、热力等地下管线及其之上的道路交通都是交融在一起。仅通过分解、简化来解决城市运行管理这个复杂性问题越来越显得徒劳。
如何加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综合协调,如何处理好城市运行管理中分权与集权、专业运行部门与系统整体运行的关系成为城市管理者案头难题。从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到对建立高层次城市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的探讨都充分反映了城市运行管理研究和实践中对专业化与整体性之间辨证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如何发挥城市运行的整体优势、聚集效应,使整个城市系统高效和有序的协调运行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无疑为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运行管理提供新的机遇。
五、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加强城市运行管理,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对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城市运行的科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城市运行指标体系的输理、数据模型的建立、城市运行系统的建设,及时、准确掌握城市运行总体情况、并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加强对城市运行各类问题的监测和预警。这不仅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对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进行动态、科学、系统管理,为生活其中的人提供更好服务,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科学发展已经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趋势,我们在加强对城市运行各子系统的专业化研究和管理的同时,还应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加强研究和管理。现代城市管理者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点为指导,充分利用复杂性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综合集成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众多领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数学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类知识,充分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等关系,充分培育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对城市运行的科学管理。
宋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城市运行管理[J]. 城乡建设,2008,(1):64-66
SONG, Gang. Strengthen City Operations Manag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J].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2008, (1): 64-66
上一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等级划分
下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