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2023-02-21 05:59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投稿须知

摘要: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进而也就必然对于相关技术手段提出了高要求,各类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确实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其中bim技术的应用就比较有代表性,下面就重点围绕着BIM技术及其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BIM技术;应用
1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表现出了明显的增大趋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同样也越来越大,不仅仅加大了施工难度,管理难度同样比较高,这也就需要从技术手段入手进行不断创新优化。BIM技术作为当前工程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同样也可以表现出较强效益,具备较强研究价值。
2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是一种三维数字技术,其可以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对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可视化呈现,并且对于相关数据信息的应用也比较理想,在很多工程项目中都可以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在当前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可视化、协调性以及优化性等方面,可以更好服务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指导性更强。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来看,引入和应用BIM技术同样也具备较强的作用价值,同样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水利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提升施工质量,有助于规避以往水利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明显缺陷和问题,尤其是可以较好避免设计方案层面的理解误差;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更好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助于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更为高效,提升各类施工物资的应用效益,降低资源浪费比例;当然,水利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更好优化施工管理模式,确保施工管理更为便捷高效,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水利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3.1BIM模型构建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需要首先关注于模型构建,只有确保BIM模型得到较好构建,进而才能够在后续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强的作用效益。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BIM模型进行构建不仅仅需要关注于相关建筑物模型的构建,还需要把握好地形等环境模型的构建,如此才能够更好提升BIM技术应用价值。在水利工程相关建筑物模型的构建中,应该重点围绕着建设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一般需要在前期决策以及设计环节中加大对于各类数据信息的关注度,借助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体模型的不断构建和优化,能够对于建筑工程以及临时项目进行详细呈现,最大程度上保障该模型的合理性。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周围地形条件以及环境因素也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构建较为适宜的地形模型,确保地形模型可以和建筑物模型较为协调匹配,如此才能够在后续施工建设中形成较强的参考。
3.2土方量计算中BIM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土方量计算方面,这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点,因为土方量的计算不准确,不仅仅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还会对于施工质量产生威胁。但是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土方量的计算同样也比较复杂,如此也就容易在计算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偏差问题,而采用BIM技术则可以提升计算准确度,计算便捷性也较为理想。土方量的计算可以直接在BIM模型中进行处理,仅仅需要相关人员选择了目标量,BIM技术可以形成自动计算,应用价值较为突出。此外,BIM技术在土方量计算方面的应用还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动态特点,能够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实时调整,最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土方开挖以及填筑操作更为可靠高效。
3.3施工方案审查中BIM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具体施工方案的审查上,该方面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评价具体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后续施工建设中可能难以落实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正处理。BIM技术可以针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模拟分析,通过相关模块虚拟运行设计方案,结合地形模型分析设计方案的后续施工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复杂管线的碰撞检测分析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如此也就可以直接明确设计方案和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冲突,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较强的指导。
3.4施工质量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质量管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这也是项目管理中比较关键的任务所在,该方面BIM技术的辅助作用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表现在前期设计方案的审查优化上,在后续具体施工建设中同样也可以体现出较强的实时控制效果,尤其是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工程变更需求,BIM技术可以进行及时调整,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进行调整,确保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更为高效有序。隐蔽工程建设中同样也可以借助于BIM技术实现质量管控。
3.5施工进度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往往比较大,如此也就必然容易形成较长的施工周期,为了更好确保施工周期比较适宜,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BIM技术的充分运用。BIM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时性特点,在施工前经过虚拟施工预判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并且细化到每一个子项目中,了解施工进度要求;在后续具体施工建设中,管理人员同样也可以结合BIM技术的实时变化信息,了解项目的建设状况,确保相关施工计划的执行更为合理高效,能够保障有的放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比较大,施工中同样也存在着多方面影响因素,借助于BIM技术进行施工优化也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手段之一,BIM技术的应用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确实存在着多方面优势,应该在未来加大关注力度,提升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1]曹庭,王嘉斌,宦如胤.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运维中的应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7):67~69.[2]龙慧.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策略[J].黑龙江水利,2017(10):64~66.[3]马飞.基于BIM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吉林建筑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吉林建筑大学的邮编为130118,该校地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

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6亿元。学校校园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完备。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充分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全日制来华留学生百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3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30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30余名。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外籍专家、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深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第一批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80余名。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部)。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建筑学、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建有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内的3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52个本科专业,学科链、专业链和建筑领域产业链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服务区域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5个专业先行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建筑学(本硕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等6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学校拥有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在2018年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遴选中,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7个专业被评为“A类”特色高水平专业,城乡规划、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3个专业被评为“B类”特色高水平专业。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面向执业需求的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选的六所“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之一。

学校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文化,被评为“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几十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考研可以考的研究所有哪些?

比如航天两大集团,中电集团,航空,中船等重点研究所,一直是很多名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优化调整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报考分类

1.非定向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2.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考研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37年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中国地理研究所,并聘李四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济问题未果。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创建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重庆北碚正式成立,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测量、海洋四个学科组、分别由李承三、林超、曹谟及马廷英四人主持。所内并设地图、图书资料、事务等室,全所职工约40人。1946年上半年,黄国璋辞职,由李承三代理所长。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会由于无法维持中国地理研究所,将中国地理研究所改隶属国民党教育部。因李承三离所,所长由林超继任。1947年夏中国地理研究所由重庆北碚迁至江苏南京。1948—1949年由罗开富代理所长。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6月南京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中国地理研究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4月,由南京军管会文教部暂时代管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移交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许多地理学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倡导在中国科学院重建地理研究所。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成立,由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筹备期间设地理、地图、大地测量三个研究组,分别由周立三、方俊、曾世英负责,施雅风任所务秘书,有工作人员29人。筹备工作历时3年,1953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有人员40多名,黄秉维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理研究所分为南京、北京两部分,南京是地理研究所,北京是中华地理志编辑部和地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2年秋成立,办公地位于东城区干面胡同。1953年10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根据院部要求于迁入中关村,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的第一批研究机构,也是中关村的第一批居民,人员不到二十。1956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讨论并经国务院同意,大地测量组独立成为测量制图研究室,任命方俊为主任,1957年迁往武汉,195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迁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迁到北京西郊中关村生物楼,当时全所100余人。第一副所长、代理所长黄秉维,党委书记李秉枢。部分人员留南京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64年4~5月间,地理研究所由中关村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917大楼办公。1963年,地理研究所协助西南分院筹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经济地理、地图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员调整到成都,与西南地理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0年代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冻土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冰川冻土研究所”(后分别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97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并入地理研究所,1975年又从地理研究所分出。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读利用研究室和地图研究室制图自动化组为基础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独立,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986年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1997年2月,地理研究所不再实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完全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最早组织的科学考察始于1951年,即西藏工作队对西藏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人文等进行了考察研究。1952年与1953年,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华南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1953年中国科学院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他有关部门在黄河中游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数十个单位的十多个专业,正式组建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科学考察队。同年,还组建了中苏合作云南紫胶工作队。1955年4月为了更好地组织领导中国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国科学院成立“综合调查工作委员会”。1955年6月2日,郭沫若院长正式提出中国科学院将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以适应全院日益繁重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1955年7月,成立“综合调查委员会”,领导综合性的资源调查研究工作。1955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报送国务院陈毅副总理《关于调整和改善科学院院部直属机构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了“拟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协助院长、院务会议统一领导此项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建议。195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竺可桢兼任主任。至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已有7个考察队同时开展工作,即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队、盐湖调查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黑龙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队、红水河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和土壤队。1957年制定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任务范围:(1)明确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接受国家的任务,由国家计委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主要工作是从国家远景计划出发,进行科学的综合科学考察,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等资料,综合成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包括农(林牧)业区划,并提出合理配置生产力的方案。在积累各地区资料的基础上配合有关方面进行全国性的各种区划工作和全面的综合。1966年,“文革”期间,科学考察工作基本停顿。经国务院批准,1972年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撤销,除部分人员分散到院内各研究所及省市单位外,大部分人员对口合并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7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机构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组(简称综考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的统一计划,组织、协调自然资源(农、林、牧、水等)的综合科学考察。并指出筹建新机构,要切实贯彻“精兵简政”、“精减机构”的原则,综考组暂定编制不超过160人。1980年8月,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报请中国科学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委员会”。198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能源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由国家经委、中国科学院共管的能源研究所(后改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198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对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实行双重领导的通知》。1998年1月1日起,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不再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完全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合并发展 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体系。

上一篇:一年级运动会投稿50字大全

下一篇:2021年辽宁青年杂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