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刊是核心吗

发布时间:2023-02-21 07:26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刊是核心吗

《教育测量与评价》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8年7月1日创刊,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该刊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3-1482/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1536,邮发代号42-353,大16开,64页。分为理论版和高考版。

理论版定于每月1号出版,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该刊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积极推动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理论品位、实践指向、通俗表达”是本刊的风格追求。

高考版定于每月20日出版,主要读者对象为高三学生及任课教师。该刊秉承“权威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办刊理念,宣传高考招生政策,发布高校在湘招生计划,推介招生院校及专业,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帮助考生复习迎考,为广大高三学生及家长释疑解惑。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核心要素包括什么

教育测量与评价分两大核心板块,即教育测量、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 及其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示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 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

相关介绍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即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

进行教育评价的基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决定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因素:评价观、评价方法。

二、与教育评价相关联的概念(相近的概念,很多场合下可通用)

1.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

教育测量: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客观的数据信息,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是一种工具。

2.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联系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测量是对教育进行量的测定,所或得的结果是教育评价所需信息的主要的、可靠的来源,是对教育的状态和价值进行客观判断的前提; 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这个环节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否则便成了一堆抽象而枯燥的数字。

3.区别:

两者着眼点不同:教育测量是为了取得数据;教育评价是要分析解释,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

两者特点不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具有客观性特点;教育评价具有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特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测量评价

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史蒂文斯)教育测量考试与测验考试与测验存在一些差异测验的范围较广,如心理测验,各种常识测验,时事小测验等。而考试一般指用于比较正式场合下的测验,比如说高考、自学考试等。有时二者可以互相等同,如既可说学年测验又可说学年考试,有些场合二者又不可替代,如高考不可说高测,心理测验不能称为心理考试等。测验的目标一经确定,测验的内容—般变化在一定的范围,且测验可以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使用,逐步达到标准化过程,而考试则是目的性较强,会受时间、目的、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且考试的标准化较难达到。教育测量的基本问题(续) 揭示教育评价概念的原则第一,教育评价对评价而言,是一个属概念,因此揭示教育评价概念的内涵,必须把它放在高一个层次的种概念的性质之中。第二,教育评价是评价中的一类,除此之外,还有社会评价、经济评价、技术评价等等.因此,揭示教育评价概念的内涵,必须揭示它与其他类评价在对象、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或特殊性。‘第三,教育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不仅运用判断这一思维形式,也运用概念、推理等思维形式.而且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结构的理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揭示教育评价概念的内涵,要涵盖教育评价结构的主要内容。第四,教育评价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因此揭示教育评价概念的内涵,要反映评价对象的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价值意义以及评价的功能意义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及其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示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教育评价概念的特点第一,肯定了教育评价是以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主客体及其价值关系的认识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以认识教育活动或行为中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的事实为前提的。第二,指出了教育评价活动虽然不同于对事实的认识活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一种思想建构活动第三,揭示了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结构,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对象)、评价标准(需要和目标)第四,涵盖了教育活动或行为的全过程,既包括了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或行为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又包括了对教育活动或行为结果的评价,即总结性评价。第五,囊括了教育评价活动的主要内容。教育评价活动既包括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事实的认识,也包括教育活动或行为中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及其实现过程、结果的认识,还包括对评价功能意义的认识 联系: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状态和价值的判断,这一判断是以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为前提的,没有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就不会有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要在教育测量所获得的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教育测量的结果要通过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区别第一,测量是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纯属于对事物客观存在真理性的认识。而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是对教育现象的价值关系的认识 。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而教育评价则具有两种属性,即客观性和主观性 。第三,测量的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 ,而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它反映的是活动的过程和终点,又是新的实践活动的起点。1904年以前(教育测量的萌芽期)中国的科举制(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科举制的特征:逐级考核、制度完备、考场严格、命题规范科举制的考核方法:口试、贴经、墨义、策间、诗赋产生在中国、发展在西方美国贺拉斯曼1845年将“笔试”引入美国英国费舍在1864年《作业量表集》美国赖斯在1897年的《拼字实验》美国桑代克的巨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问世。标志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桑代克在这本巨著中提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总存在于数量之中麦克尔提出: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凡存在的东西必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两句话,看成是构成一切测验和量化评价的公理。1909年,桑代克根据“等距原理”发明了编制量表的单位,编制了标准化的测验量表。1915---1930年教育测量的兴盛期在桑代克的影响下,教育测量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测验品种有算术测验、书法测验、学科测验、智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等,在数量上已有3000多种标准化测验的问世批判的原因是什么?对教育测量批判的原因教育测量虽然能使教育成就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但毕竟不能测量出人的学力和人格的全部内容。第一次大战以后,人们的教育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在将教育看成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而人的全面的重要因素如:社会道德、人的情绪态度、动机 兴趣、鉴赏力等是不能光靠测量的。对教育测量批判的原因教育测量存在的弊端为测量而测量,盲目追求量化,忽视教育服务对象的整体目标与价值。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只有心理学、统计学和测量学,而没有教育学原理。教育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1929—1933年席卷美国、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社会与教育危机四起生产过剩、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学校因经济不景气,部分学校关闭,有些学校的班级减少。整个社会和教育皆处于反省之中教育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1930年美国有25%的失业,青年近乎100%找不到工作,1910年14—17岁的青年17%上大学,而到1930年上升到51%。有相当一部分人上高中并不想上大学,而当时的美国高中设课就是为了上大学服务的,为此中学设课与失业青年的需求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教育评价的起源美国进步主义联盟负责人艾钦于1933—1940年领导了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其中课程评价委员会由俄亥俄州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主持,这就是美国教育历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也是教育评价问世的开始。八年研究的内容泰勒教授选了30所参加实验的高中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4年中学、4年大学学习的追踪研究,历时“八年”,这也是“八年”研究的由来。八年研究的内容当时选进步学校和和传统学校学生各1475人,按性别、年龄、种族、学业能力倾向、家庭、社会环境、职业兴趣和嗜好等基本原则进行一一配对,进行比较。八年研究的内容评价是八年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泰勒认为课程计划和编制必须回答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应帮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2、为达到目标应帮助学生学习那些预期的知识?3、怎样组织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效最大?4、怎样评价教学方案?八年研究的内容结果发现来自实验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每年获学术性荣誉略多;具有更强的理智、好奇心和学习动机;思维更精密、更系统、更客观;对教育的意义有更清晰的看法;对新情况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具有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的参加有组织的学习团体;获得非学术的荣誉更多些;对职业的选择有更好的定向;更积极的关注全国和全世界的事物。新旧课程比较结论教育评价的问世八年研究后泰勒等人的研究结论是:旧课程及其教育测验是教科书主义,测验内容只是要求学生记诵教材中的知识,是片面的,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泰勒提出: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两条相互依存的原理,即课程编制原理和评价活动原理,也就是泰勒原理教育评价的创始人—泰勒在八年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教育评价这个报告被称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宣布了教育评价的诞生给出了教育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奠定了泰勒---教育评价之父的地位同时也迎来了美国教育史上“泰勒时期的到来”评价的发展1940—1957年教育评价的平稳期特点:教育评价的理论在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布鲁姆完成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评价活动没有普及评价的发展这与当时美国的历史背景有关,二战后,美国处于“筹划与享受生活的时代”。社会对教育的发展很少提出新的要求。评价的发展1957—1972批判泰勒模式时期特点:1957年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引发美国对教育的不满开始批判泰勒教育模式评价的发展1972----现在 专业化时期特点:高等学校出现了许多教育评价的硕士、博士、博士后专业点各类教育评价研究中心纷纷建立如:美国有西密执安大学评价中心、洛杉矶加里福尼亚大学研究中心等教育评价专著、杂志大量出版如:《评价研究》《评价评论》《评价信息》等五、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教育测量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教育测量的政治性得到强化教育测量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教育测量的理论得到飞跃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验的效率测验的统计模型为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更加重视测量结果的解释教育测量内容的发展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评价方法由注重相对评价转向重视绝对评价重视教育目标研究教育评价研究中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越来越重视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和被评价者的参与越来越重视元评价越来越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全面解释和慎重处理思考题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2、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3、八年研究的内容及对教育评价的意义4、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的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专任教师157人,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54%。其中,特级教师4人,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教师各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各1人,湖南师大附中派出的管理骨干、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奥赛金牌教练、学术委员会成员、学科带头人、督学共18人。他们是一支近5年内先后培养出267名北大、清华学子的优秀团队。 常力源,中学生物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现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同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首席专家、湖南省教育学会普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社会兼职。先后获“全国学校管理创新典范校长”、“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湖南省教育厅先进工作者”、“美中教育合作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先后被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周望城,湖南师大附中原党委书记,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首任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曾担任湖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教育厅中小学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特级教师评委和专家组组长、湖南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组组长、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专家,系湖南省民办教育专家库成员。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多篇,主编和编著出版40多种书籍;所参加和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获全国中语会优秀课题、长沙市和湖南省优秀成果奖。 赵雄辉,男,汉族,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湖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2008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21”工程专家,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材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专家。 常思亮,男,汉族,1962年5月生,湖南湘潭市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学科负责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师,中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语文学科:欧阳昱北,湖南省特级教师。先后获湖南省直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等荣誉。多年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兼备课组长,所在年级高考语文平均分一直稳居全省第一。有多个省市课题获奖,教学论文、文学散文等计80余万字。 数学学科:徐凡训,男,教育管理硕士,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现为湖南师大附中数学教师、班主任。曾先后被评为浏阳市教坛新秀、浏阳市首届骨干教师、浏阳市第三届名教师,长沙市骨干教师。任教高中数学教学二十余年,担任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副校长十年,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或省级刊物,个人论文或随笔十万余字,主持或参与多个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赵优良,男,1967年8月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26年,热心教育科研工作,主持的省级课题《低学习成就学生的问题索因及对策》、《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省级二等奖。爱好数学,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不等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任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名师网名师工作室中心成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报刊杂志特约编辑,长沙市教师高级职称评定评审专家。英语学科:杨美英,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先后参与四项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四篇,获奖论文十篇。 刘淑英,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优秀园丁”,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并立省二等功,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化学学科:肖鹏飞,湖南省特级教师,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南师大附中化学首席名师,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学生理化报》主编。湖南省普通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通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科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化学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生物学科:汪训贤,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科院生物教学研究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考试院高考阅卷质检组成员、湖南省考试院高考考生评价组成员、湖南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大附中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所辅导的学生荣获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枚、银牌1枚;多次获得省生物竞赛园丁奖、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神箭”、“九芝”英才导师奖。主编和参编生物教学辅导、生物竞赛指导丛书共14部,发表论文29篇。主持的课题荣获中央教科所课题组一等奖。 地理学科:梁良梁,长沙市地理首席名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中学地理教研会理事长。参加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上册》《地理八年级下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3》和《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主持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探究》课题并获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参加了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子课题《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及“3S”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的研究。担任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研修班指导老师,先后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重庆、湖北等省区省级培训中上示范课和专题讲座。2009年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 杨帆,男,湖南省特级教师,曾任湖南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考试大纲编写组组长、湖南省新课程高考文综考试大纲审订组组长、长沙市特级教师评委。担任初、高中地理教学共30年,现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中地理专任教师。在《中国教育报》、《课程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的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走向地理新课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地理高考改革与有效教学研究》。主持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曾获省、市课题成果奖励。 艺术学科:杨萍,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园丁工程“全国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现湖南师大附中音乐教师,艺术教研组组长。曾荣获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的“芙蓉百岗明星”称号;长沙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学校“三育人”特优奖、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学科教学竞赛优胜奖、启东国家级教材编写奖等。本人参加湖南省中小学音乐录像课比赛获一等奖;曾指导学生合唱团连续三届参加湖南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获省一等奖、湖南省中小学歌咏录音录像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二等奖,湖南省特等奖、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一等奖。被湖南出版集团聘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版初中实验教材编委,国家高、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培训专家。多篇论文在全国、省获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1本、市级以上课题3个。组建了师大附中学生艺术团,曾多次策划学校及长沙市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和比赛,多次带领学生艺术团参与国际交流等活动。社会兼职有: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理事。 语文 张迪平(附中派出)2014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状元陈博川同学的高三班主任。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年级组长,执教高三毕业班22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师大附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湖南师大附中担任年级组长、党支部书记共4届,所带年级多次被评为“优秀年级组”、“师大先进党支部”。所教学生12人考入清华、北大,所带年级学生近100名考入清华、北大。先后获得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湖南师大附中优秀教师、湖南师大附中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荣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省级课题研究奖,教研论文收录《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集》。语文 屈雪辉(附中派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备课组长。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2年,所教4届毕业年级高考人平分均为全省第一名,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省级赛课一等奖,4次在全省高中语文教师培训会上作高考专题讲座或教授示范课,主编、参编教学辅导丛书10部,发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论文3篇。语文 马晴晴(来自省重点中学)2014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宋振宁同学的高三语文老师。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教语文11年,担任班主任10年,备课组长1年。作为语文骨干教师,多次上示范课,历届所教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均位于年级前列。2008届高考所教学生施倩倩取得125分的全校语文最高分。2011届高考所带333班,全班58人,重点上线46人,660分6人次、600分以上达33人次,有1人考取清华大学。2014年所教学生宋振宇以723的高分成为湖南省理科状元,语文126分。担任备课组长,积极推行课堂改革,所提“阅读课方案”、“课前三分钟方案”获师生一致好评。  2008年“安乡县第四届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2009年常德市语文课堂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2013年安乡县高三教学比武中获第一名。参加了省级课题“高中语文‘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是常德市教育学会会员、湖南省教育学会会员。  由于表现突出,获得多项县、市荣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三次,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教师”、“常德市百岗明星”,先进事迹曾两次被电视台专题报道。 数学 张宇(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备课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湖南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沙市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师大附中学科带头人,师大附中民盟副主委,曾任师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执教高三毕业班20多届。主持省、市级课题五个,两个课题获得省课题一等奖,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教学论文七篇;曾获省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指导教师奖、省奥林匹克竞赛指导教师奖、省“芙蓉百岗明星”奖、市优秀名师奖、师大附中蔡田碹珠“三育人”特优奖、“赛博仕达”教学优秀奖、优秀班主任奖等。数学 吴菲(附中派出)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4届初三数学备课组长、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赛课一等奖,湖南省数学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在师大附中任教初高中数学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7年,担任数学备课组长3年。多次荣获学校教学优秀奖,长沙市优秀班主任,所带学生在长沙市数学竞赛中数十人获长沙市一等奖。数学 汤礼达(附中派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奥赛教练,市级骨干教师。从事高中教学11年,执教过4届毕业生,先后指导学生31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一、二等奖,3人考入清华大学。曾获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壹级教练、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园丁指导、市级中小学教师教学能手、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秀教师等称号,2次荣立三等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全国论文大赛获一等奖。 英语 张志(附中派出)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硕士,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在湖南师大附中任教15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15年,执教高中毕业班3届,担任理科实验班班主任2届。所教学生5人考入清华、北大。参加全国首届教学法论坛,湖南省新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教学比武第一名,长沙市首届名师工作室成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长沙市五四红旗手,参与年级管理13年,多次带出长沙市优秀班级。英语 胡田超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硕士,长沙市骨干教师。从教16年,执教高三毕业班5届,所教学生1人考入北大(言金同学)。自2009年以来一直任教学校重点班英语。先后担任班主任10年,所带班级曾3次获得“长沙市优秀班级”,本人荣获“长沙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担任高中年级组长4年,备课组长4年。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与省级课题研究1个。 物理 周启勇(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奥赛金牌教练,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自主招生名师。曾获湖南省“首届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大赛”第一名,“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在从事物理竞赛工作来,已辅导10多人进入湖南省省队,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4人进入国家队、21人考入清华北大、1人获国际中学物理奥林匹克金牌、3人获亚洲中学物理奥林匹克金牌。主编、参编教学辅导丛书6部,公开发表国家级、省级教学论文7篇。多次被评为“教学优秀奖”、“优秀竞赛教练”、“优秀教师”、“蔡田碹珠教育特优奖”。 化学 谭富桃(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教研会理事,湖南师大附中督学,执教高三毕业班20多届,担任班主任10多年,曾多年担任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和超常班化学教学任务,所教学生10多人考入北大、清华。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在多家出版社出版书籍40多本。 生物 胡平新 (来自省重点中学)中共党员,本科,生物专业,中学生物高级(特级)教师,曾担任高中教学 30年,教高三 16 届,所教学生的主要成绩为: 5人上清华北大。先后担任学校科研处(教科室)主任13年,教研组长 6年。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30 篇,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 7 个,先后荣获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骨干教师,多次获省教育厅、省科协颁发的“园丁奖”等。 政治 黄治清(附中派出 兼课)湖南师大附中政治高级教师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中新教材核心培训专家、湖南师大公管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长沙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长沙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沙市方俊政治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湖南省教育厅网络名师工作室名师团队成员,公开发表了十几篇政治论文和两百多本政治教学和教辅资料。 历史 成丽(来自省重点中学)成丽,中共党员、历史教学法硕士研究生、中学历史一级教师、长沙市青年骨干教师,长沙市德育先进个人,长沙市阳光体育先进个人。担任高中历史教学15年,担任过班主任工作5年,所带班级曾荣获长沙市先进班级2次。从教以来先后多年担任教研组长、文科综合组长,担任多届高三教学和管理工作,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荣获湖南省教育学会一等奖3次,参与省、国家级获奖研究课题5个。参与编写教学辅导书。 地理 杨帆(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任课教师,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地理学科带头人,省教育厅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专家组成员,省考试院高考评卷文综领导小组核心成员,长沙特级教师评委,省高考地理复习指导首席主讲教师,省地理学会理事,曾任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曾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科技老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30余年。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科技,多次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省、市级课题5项,曾获长沙市友谊科研奖,省电教馆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音乐 杨萍(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声乐教师,硕士,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艺术学科带头人、曾任附中艺术教研组长。《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版初中实验教材编委,国家高、初中音乐实验教材培训专家。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协柯达伊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市中学音乐教育协会理事长。曾荣获长沙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省“芙蓉百岗明星”等称号;获学校“三育人”特优奖、教学优秀奖、学科教学竞赛优胜奖、启东国家级教材编写奖;省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所指导的节目连续三届获省重点中学文艺调演一等奖;省中小学歌咏录音录象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二等奖,湖南省特等奖;连续五届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1本、市级以上课题3个。音乐 李鹏程(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艺术教研组长,中学音乐一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在湖南师大附中任教18年。现为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竹笛、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师大附中民族管弦乐团指挥;全国竹笛、葫芦丝、巴乌考级湖南考区考官;葫芦丝、巴乌全国考级曲目编订老师。多年来辅导竹笛、葫芦丝学生考入音乐学院30余人次,获得省“三独”比赛一等奖18人,市“三独”比赛一等奖90余人次。本人连续十年被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教育局评为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优秀指导教师。本人自1998年组建了学校民乐团,一直担任校民乐团的指导教师,先后获湖南省第三届重点中学文艺调演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本校女子民乐“凤奏九韵”组合获湖南赛区传统组合类一等奖第一名,指挥民乐合奏节目《瑶族舞曲》、《乡里妹子进城来》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二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活动中获金奖。舞蹈 熊康(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专职音乐教师,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省级舞蹈骨干教师,师大附中艺术团舞蹈队教练。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两次获北京舞蹈学院优秀学员。编排舞蹈《书之韵》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执教的高中舞蹈课《华尔兹》获全国首届舞蹈教学录像课比赛二等奖,原创舞蹈《风车那时转》获湖南省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历年省市级“三独”比赛,40余人次获省一等奖,3人获湖南省三独比赛高、初中组冠军,90余人获长沙市一等奖,所辅导学生近20人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香港演艺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附中“教学优秀奖”,“学科指导竞赛优胜奖”,校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省美育学会优秀展示课一等奖,长沙市音乐教学比赛一等奖,长沙市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指导教师”,长沙市艺术先进工作者,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作品近10篇(件)。体育 谭伟(附中派出)湖南师大附中体育组教师,中学体育高级教师,现任师大附中学术委员会委员、督学、湖南师大硕士生导师,健美操、田径、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长沙市体育学科理事会副理事长,曾任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校健美操队主教练。曾获全国赛课一等奖。自编自创的室内课间操获全国一等奖,参加了《体育教师教参书》的编写,1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9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主持过多个省市级课题并获奖。所带健美操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健美操比赛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11枚,8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先后被评为市优秀体育教师,市优秀教研工作者,省“芙蓉百岗明星”,全国健美操优秀教练员等称号。体育 曾仲明(附中派出)199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历;1992至今一直在湖南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多年的体育备课组长,专业素质全面,能力较为突出,具有极佳的教学、科研、训练能力,个人综合素质较强。曾有《中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研究》等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者获国家、省、市级的一等奖,主持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病理研究》课题获国家级重点课题、《湖南省示范性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课题获湖南省改革发展成果奖一等奖,并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的课题研究。

韩立福的科研成果

●《加快东西部教育合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3年第7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3期。●《建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4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7期发表。●《论中西文化对学生评价的影响》发表于《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议》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收录在《管理科学论文集》,并且在管理科学分论坛上宣读。●《法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本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2005年参与所级科研课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报告》,是2005年主持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项目时撰写的总评估报告,约20万字。得到教育部师范司和美国英特尔总部的高度评价。●《新课程课后拓展行动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要科学合理地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编入《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观、评、训”三位一体校本培训之探索》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关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实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8期(合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谈构建新课程师生观的十点策略》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论学习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发表于《教学与管理》(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发表于《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发表于《科学与决策》2007年第20期(核心期刊)。●《论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基础》发表于《民办教育新观察》2007年第9期。●《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11期(核心期刊)。●《论高考改革新思维》发表于《山东教育》2007年第11期。●《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核心期刊)。●《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新农村学校通讯》2007年第3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22日第3版。●《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年第1期。●《论高质量问题的生成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核心期刊)。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论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模式》发表于《内蒙古教育》2008年8月。●《高考制度创新:高中生毕业后隔年报考》发表于《科学决策》2008年12期。●《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1期。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有效策略》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差生”转化策略研究》发表于《山东教育》2009年3月刊。●《中小学督导评估的意义与方式创新》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该文已经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推进素质教育新思路》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四期。●《有效教学的新特征》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5月27日第五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新视角》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7月29日第七期。●《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9期。●《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1日(第二作者)。●《课改成功与经济发达不成正比》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5月增刊。●《走出瓶颈: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以创建有效教学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核心期刊)2010年12月8日(第B1版)。●《论课型创新的新探索》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对话韩立福博士》(专访)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从课堂改革起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刊。●《以三个假设思考“先知学生”》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日第7版。●《“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商榷》发表于《特区教育》2012年第4期●《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新视角》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5日第8版。●《课改先锋、引领全国》发表于《深圳商报》2012年4月16日版。●《课堂教学范型的六种境界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6期●《教师观念应从“形转”到“心转”》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一:教师观念转型之专家观点)。●《从教师搭台走向师生搭台》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5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二:备课改革之专家观点)。●《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6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三:问题导学之专家观点)。●《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7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四:学生先学之专家观点)。●《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8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五:小组合作之专家观点)。●《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六:展示对话之专家观点)。●《从单一课型走向多元课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0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七:课型创新之专家观点)。●《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1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八:课堂模式之专家观点)。●《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九:行动路径之专家观点)。●《从传递走向建构:论教学思维转型》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如何看待“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思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5期。●《论“学案”教学利弊及改进建议》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8期。●《南山:全国课改的;领头雁》发表于《特区教育》2013年增刊(南山教育特刊)。●《“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1期《江苏教育》。●《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现代教育报》。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著作完成情况合著:《新课程教学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08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版(2007、2008年被河南省三门峡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8年被河北省唐山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高考志愿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主编:《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008年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大学生教育实习成长记录袋》(电子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执行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新课程教育实习指导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丛书》包括12本:1、韩立福执行主编,薛猛著:《中学语文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2、韩立福执行主编,王晓辉等著:《中学数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3、韩立福执行主编,徐笑梅等著:《中学英语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4、韩立福执行主编,项华著:《中学物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5、韩立福执行主编,刘克文著:《中学化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6、韩立福执行主编,郭友编著:《中学生物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7、韩立福执行主编,赵克礼等著:《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8、韩立福执行主编,袁孝亭等著:《中学地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9、韩立福执行主编,车广吉等著:《中学政治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0、韩立福执行主编,尹爱青等著:《中学音乐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1、韩立福执行主编,贾齐等著:《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2、韩立福执行主编,高明等著:《中学美术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专著:《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评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评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小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中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专著:《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出版,是“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之一)。主编:《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主编:《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副主编:《追求卓越、对话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专著:《教师导学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

上一篇:皖医学报和蚌医学报哪个好投

下一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