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评论员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14日评论员文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
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只有主动适应,
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反之,如果被动应对甚至逆势而动,就可能错失良机,付出代价。
主动适
应新常态,就要认清大势,顺势而为。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不会无限下滑;结构调整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消
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各类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
点。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发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只要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就应保持平常心,不必大惊小怪,做到观念上适
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因势利导。新常态,新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增长速度放慢了,但发展机会
依然很多,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
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新常态是发展水平的飞跃提升,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
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发展阶段的转变意味着经济领域“破”与“立”的转换,
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看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要依靠促改革调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加快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狠抓改革攻坚,
突出创新驱动,在速度下台阶的同时,力争质量上台阶,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明年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挖掘新动力,努力创造新亮点,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如何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面临诸多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党。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制度化建设,要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要增强专业化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对加强党对新阶段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的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面临诸多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党。在多年的治国理政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经验,攻难关、涉险滩,牢牢把握着国家行进的方向,实现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我们党要一如既往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科学决策能力和全球战略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断提高能力水平,促进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接替、防范各类隐性风险。
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制度化建设。适应并且引领好新常态,要求我们党必须在施政、决策、考核、追责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与之相协调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巩固一整套管用、便利的制度体系。做事有章可循、程序有条不紊、考核标准规范,有利于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管理和监督的质量效率。
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要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又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应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针对一些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空白”发力,对部分明显滞后、难以执行的现行法规及时调整,有效应对土地改革、金融改革、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出现的新情况。相关部门也需自觉守法、依法行政,牢牢把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不在法外设定权力,消除寻租设租的空间,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要增强专业化能力。新常态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能不能实现财政政策的有效引导和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能不能激发各领域的创新热情形成新的增长引擎?能不能成功化解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的冲击?都需要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部门以更专业、更科学的手段来应对。这就要加强学习、吃透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更好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不断提升宏观定调、中观调控、微观调整的能力,将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来。要转变心态,摒弃对经济数据的追逐,保持平常心和定力,努力换取未来更有质量有效率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大步迈进。(经济日报评论员)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统领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1、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也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有多少”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性变化,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2、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坚持契合美好生活需要而非单纯物质文化需要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3、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阶段的变化,自然要伴之以发展理念的变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大不相同于引领高速增长的发展理念。
4、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
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肯定有所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自然要伴之以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主线的调整。
扩展资料
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在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丰富内涵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找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着重点。
1、着力点和着重点之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
2、着力点和着重点之二,深刻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新部署,围绕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3、着力点和着重点之三,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围绕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持续发力。
4、着力点和着重点之四,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条居于主导地位、统领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围绕推动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以及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而持续发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上一篇:经济研究杂志电子档在哪里找
下一篇:医学科技核心期刊算核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