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是什么期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是什么期刊
西部学刊不是垃圾期刊。
《西部学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主管主办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西部学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突出学术性、原创性、前瞻性。
梅洪元的学术任职
寒地建筑国际协作研究协会(ICCHA)执行主席 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寒地建筑科学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黑龙江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城市建筑》主编《世界建筑》编委《future 未来》编委《 Next GenerationBuilding下一代建筑 》编委《中外建筑》编委《建筑与文化》编委《华中建筑》编委《建筑技艺》编委《南方建筑》编委《住区》编委《城市·环境·设计》编委《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委
用耳朵“看”的景观——声景
什么是声景?
声景 (soundscape)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作曲家R 莫雷·沙弗尔(RMurray Schafer)提出。
声景的定义是:(Soundscape)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噪声控制不同。声景重视感知,而非仅物理量;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而非仅噪声;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而非仅“废物” 。
简单来说,把声音也纳入到建设的范畴里面,把优秀的声音带给人们。
声景的四种手法
声景在园林主要有四种手法:借、补、掩、反衬
借
利用声音引发游人产生视觉联想,从而在视觉景观上增添内容。
补
一种人工化的声景填补。如人工的背景音乐和模拟自然的声环境。
掩
掩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某种悦耳或更协调的声音去掩盖噪声,而另一种就是直接屏蔽或消除掉使人不快和与整个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古典园林中,声景的反衬大都是利用某种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安静、幽深等。
古典园林里常见的声景
声景目前在国内还属于既熟悉又陌生的专业。虽然声景的概念是由加拿大人提出,但中国古代的造园师早已把声音作为园林的一个部分来考虑,如:《园冶》以“夜雨芭蕉似蛟人之泣泪”记载雨声景。而园林常见的声景要素主要有:风和水。其中细分为:风声、风吹过植物的声音、水景的声音、雨水滴落的声音等等。
可别以为只是说说,很多中国古典园林都有这样的应用。
扬州个园 的风音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墙上开十多个的洞,当风吹过时,就能像笛子等吹奏乐器一样发出声响。让文人雅士浮想联翩。此处使用了借声的手法,给人寒风凛冽的视觉联想。
而像 苏州的听枫馆 虽同样是以风声为主要声景来源,可设计师把院子围合后,在植上若干的枫树,令风不仅只有风吹过的声音,还有吹过枫叶清脆的声音,再搭配上围合院子的声音反射,声景的层次就十分丰富,让人一年四季,百听不厌啊。
听枫馆使用了补声和掩盖两种手法:围合院子令风更容易传播,数颗枫树的声音便能产生枫树林的效果,这便是补声;用叶声和围合墙壁掩盖住外面车水马龙,降低噪声,即掩盖。
在传统日式园林中,声景的开发则更为精细。而且更多地和水有关。日式园林讲究小而精、幽静,他们还把声景用具与禅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让园林与声景相辅相成。
日本园林常用的声景器具是惊鹿与水琴窟。
惊鹿是通过杠杆原理,利用流水在竹筒两端的不断转移(和跷跷板一个道理),最后竹筒的一端敲击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且竹子中空,声音还会产生回音。而水琴窟是指一种日本式花园装饰和乐器,其结构包括一个倒转的密封壶,流水通过壶上部的一个洞口流入壶内的小水池,从而在壶内产生悦耳的击水声音,其音像铃声或日本琴(koto,即13根弦的板形齐特琴)。
它们两是兼具了借、反衬手法的器具。用清脆又带回音的声音令人联想到禅意,为借;时不时的一声打破园中寂静,此乃反衬。
△惊鹿
△水琴窟
由此可见,声景是东方古代园林当中也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而且应用成熟。
现代园林案例——谢菲尔德火车站
谢菲尔德火车站的站前广场是一个坐落于英国的现代景观中声景营造案例。广场的各种水景在频谱和声级动态范围方面都很丰富,各种心理声学指标如响度、粗糙度、尖锐度和波动强度等都被运用其中并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场“音乐会”。
谢菲尔德是欧洲钢都及不锈钢发明地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而声景其主要元素便是不锈钢,并把它打造成连篇“刀刃”,“刀刃”在阻隔交通噪声的同时,面向广场一侧有清水顺流而下,用潺潺水声进一步掩盖掉噪声。除了水幕墙,广场内还喷泉以及叠水,令水声多种多样。
实地问卷调查显示,水声虽然并非所有声音中最响的,但它却最能引起游人注意。
此案例表明,现代的声景元素提供的不仅仅是减少噪音或者通过声音提高使用人愉悦的作用,更有着创造高文化价值、提升空间附加价值的现代景观功能。这些都是普通未经调教的声音所不能带来的好处。
结语
在人们对景观的质量追求日益提升的今天,景观的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美了。声景必定会再次成为景观当中充当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1]] SCHAFER R M. The new soundscape:A handbook for the modern musicteacher[M]. BMI Canada, 1969, 57.
[2]Kang J, Yang W. Soundscape in urban open public spaces[J]. World Architecture, 2002.
[3]谢辉,杨森琪,葛煜喆.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J/OL].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05):1-6[2018-12-01].
[4]李奇岩.声景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8):68-69.
免责声明:
THE END
吴庆洲的代表性论文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1.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32.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3.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874.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1205.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33.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557.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728.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179.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731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711.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6113.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1997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5715.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411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13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418.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3319.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27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7321.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642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200523.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5324.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1725.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9026.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7727.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203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12.10.香港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9.27~29.克罗地亚30.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1.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572.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693.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604.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1075.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11. 北京6.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617.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438.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609.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4710.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40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341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199713.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411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1116.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6917.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9118.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6920.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4,2011.22.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7323.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5224.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1.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1402.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3.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184.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525.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6.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347.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56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379.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NO.311.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g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4,英国, 谢菲尔德13.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29614.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15.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20016.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2717.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1818.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4319.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2922.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1323.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6924.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26.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11427.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4028.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4129.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745. 重庆出版社,201030.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72.31.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1332.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11533.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5234.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1.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64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1333.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535.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3.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环境期刊中是国家级期刊的有哪些?
这是环境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及其排名(2008年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排名 期刊刊名
1 环境科学
2 中国环境科学
3 环境科学学报
4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学报)
5 环境科学研究
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7 环境化学
8 自然灾害学报
9 环境工程
10 环境保护
11 环境污染与防治
12 工业水处理
13 环境科学与技术
14 自然资源学报
15 农村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16 水处理技术
17 化工环保
1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 中国环境监测
上一篇: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论文
下一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是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