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2023-02-22 03:29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官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被批准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高校二级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报。该刊设有美术、文学理论、文学史、文献学、语言学、艺术理论、艺术史研究等栏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的注意事项

经核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在其主办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网站并未发布稿约和相关征稿信息,请直接与期刊联系,以免上当受骗。

因果经出处

权威出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敦煌本《佛说善恶因果经》俗字考一则 。

沈义贞的主要论文

论苏俄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流变 沈义贞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9-15漫谈当前中国电影存在的若干问题 沈义贞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2-15论江苏科技文化的构建 沈义贞 【期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25论“现实主义大片” 兼谈当前国产大片的误区 沈义贞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9-02-15论四方田犬彦的电影史写作 沈义贞 【期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9-25“电影的目的”之我见 沈义贞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7-15《包氏父子》与电影史建构中的缺失 沈义贞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1-15也致“曾健在的台湾电影”——以《无言的山丘》为例 沈义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15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刘伟冬; 居其宏; 沈义贞; 方仪 【期刊】艺术百家 2007-09-15战争片与现实主义——关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美学随想 沈义贞 【期刊】艺术百家 2007-09-15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刘伟冬; 居其宏; 沈义贞; 方仪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7-08-15塑造国家形象:影视艺术的新使命 沈义贞 【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03-30“跨国想象”: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新趋势 沈义贞 【期刊】电影艺术 2006-11-05李文朝军事题材纪录片、专题片漫议 沈义贞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07-30“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 沈义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15艺术还是商品?——关于影视批评标准特殊性的考察 沈义贞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25电影特性再认识 沈义贞 【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12-31梦幻中的抽象中国 关于《卧虎藏龙》的美学思考 沈义贞 【期刊】电影艺术 2003-07-25论当代游记散文的流变与转换 沈义贞 【期刊】文学评论 2002-11-15再现情感的深度——电视访谈节目《情感超市》评析 沈义贞 【期刊】中国电视 2002-08-15现代进程之外的乡村呓语——评刘亮程的散文 沈义贞 【期刊】文艺争鸣 2002-05-23教授为什么自掀“底牌”?——解析郑明娳的散文 沈义贞 【期刊】当代文坛 2002-03-25论现代散文的类型 沈义贞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0-30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沈义贞 【期刊】江海学刊 2001-06-302000年度散文研究综述 沈义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30《论世纪末散文的美学演进》(博士学位论文) 沈义贞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2001-01-25挑战时髦──评余开伟的《文学的蜕变》 沈义贞 【期刊】文艺争鸣 1998-07-15“散文热”与“大散文” 沈义贞 【期刊】当代文坛 1998-02-15寻找“新支点”──评刘醒龙的《寂寞歌唱》 沈义贞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7-09-25现代文学的四个层面及其现代性 沈义贞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08-15现代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表述——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系列 沈义贞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30论绅士视角与绅士散文 沈义贞 【期刊】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7-04-20《人间消息》与先锋派的盈虚消息 沈义贞 【期刊】文学自由谈 1990-03-021982—1985年小说发展轮廓描述 沈义贞 【期刊】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12-31通过中国艺术塑造“艺术中国” 刘伟冬?居其宏 方仪 沈义贞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7-05-18从无序到有序 沈义贞 【报纸】光明日报 2007-05-19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刘伟冬、居其宏、方仪、沈义贞 【报纸】人民日报 2007-11-01

留下梅妻鹤子佳话的诗人是谁?

林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轶事典故

梅妻鹤子

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于林逋孤山种梅,有学者考证,认为林逋生前其孤山居处只植梅一株,而且一直如此,并非如人们常说的三五百株。请参考程杰《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名胜考》,《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林逋孤山植梅事迹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上一篇:关于网络安全带有文献的学术论文

下一篇:英语角杂志小学生一定要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