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党校学报影响因子多少
青岛党校学报影响因子多少
具体要看学校要求了,学报还是高校学生和讲师教授发的多一些,相对来说质量比一些普通期刊要好。
一般学校要求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在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就行~学报也可的。
2008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辨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 心理发展与教育 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
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l. 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 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 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5. 国际问题研究 6. 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 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 西亚非洲 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展望 13.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1.政治学研究 2. 求是 3. 中国行政管理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了望 6.社会主义研究 7. 教学与研究(北京) 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 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是 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 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 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E 军事 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峰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 中国经济管理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调控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 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投资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1.现代传播 2.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1.自然辩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 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 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研究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语研究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8.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辩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法学,政治学核心期刊分别有哪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因为太多不好回答 所以我要整理一下 你可一定要采纳啊 我也不容易为了这点经验。
法学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甘肃国际刊号:1007-788X国内刊号:62-1129/D创刊时间:198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法学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3-1707国内刊号:11-1030/D创刊时间:198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9-12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4.0-4.5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北方法学
主管单位:黑龙江大学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673-8330国内刊号:23-1546/D创刊时间:2007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法学论坛
主管单位:山东省法学会主办单位:山东省法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山东国际刊号:1009-8003国内刊号:37-1343/D创刊时间:198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行政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5-0078国内刊号:11-3110/D创刊时间:1993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行政法及地方法制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当代法学
主管单位:吉林大学主办单位:吉林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吉林国际刊号:1003-4781国内刊号:22-1051/D创刊时间:1987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9-12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法理、法史综合影响因子:0.5-1.0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2-896X国内刊号:11-1162/D创刊时间:195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法学评论
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湖北国际刊号:1004-1303国内刊号:42-1086/D创刊时间:1980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清华法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673-9280国内刊号:11-5594/D创刊时间:199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中外法学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2-4875国内刊号:11-2447/D创刊时间:197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现代法学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重庆国际刊号:1001-2397国内刊号:50-1020/D创刊时间:197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法学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5-0221国内刊号:11-3212/D创刊时间:198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甘肃国际刊号:1007-788X国内刊号:62-1129/D创刊时间:198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法学
主管单位:北京市法学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法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1-618X国内刊号:11-1648/D创刊时间:1980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政治学核心期刊:
理论探讨
主管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000-8594国内刊号:23-1013/D创刊时间:198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科技与法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法学院快捷分类:自然科学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3-9945国内刊号:11-2922/N创刊时间:198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日本问题研究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北大学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河北国际刊号:1004-2458国内刊号:13-1025/C创刊时间:1964发行周期:季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主管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6-6470国内刊号:11-3527/D创刊时间:197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日本学刊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2-7874国内刊号:11-2747/D创刊时间:1985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主管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福建国际刊号:1008-4088国内刊号:35-1198/C创刊时间:1989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理论与现代化
主管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天津国际刊号:1003-1502国内刊号:12-1166/C创刊时间:198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科院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快捷分类:经济/金融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007-1369国内刊号:32-1544/F创刊时间:1981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影响因子:0.5-1.0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台湾研究集刊
主管单位:厦门大学主办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福建国际刊号:1002-1590国内刊号:35-1022/C创刊时间:1983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当代世界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6-4206国内刊号:11-3535/D创刊时间:1981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新视野
主管单位:北京市委党校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快捷分类: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6-0138国内刊号:11-3257/D创刊时间:198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国外理论动态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快捷分类: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674-1277国内刊号:11-4507/D创刊时间:1991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法学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3-1707国内刊号:11-1030/D创刊时间:198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9-12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4.0-4.5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求实
主管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主办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江西国际刊号:1007-8487国内刊号:36-1003/D创刊时间:1959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上海国际刊号:1673-5161国内刊号:31-1973/C创刊时间:197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北方法学
主管单位:黑龙江大学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673-8330国内刊号:23-1546/D创刊时间:2007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0.1-0.2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党校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快捷分类:社会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7-5801国内刊号:11-3847/C创刊时间:1997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法学论坛
主管单位:山东省法学会主办单位:山东省法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山东国际刊号:1009-8003国内刊号:37-1343/D创刊时间:198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3-6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5-6505国内刊号:11-3404/D创刊时间:1980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法学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1002-896X国内刊号:11-1162/D创刊时间:1954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法学评论
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快捷分类:政治/政法出版地区:湖北国际刊号:1004-1303国内刊号:42-1086/D创刊时间:1980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所在栏目:/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政治军事法律综合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这些资源都是从 上找到的 你也可以自己去找找。好累!!
山西省委党校学报不接受学生一作吗
山西省委党校学报不接受学生一作吗?
回答如下: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杂志投稿,不允许一稿多投,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后果由作者自己负责。
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问题一:五星级酒店人员流失现象的原因? 据观察,酒店员工流失大部分集中在中下层,以超过酒店员工人数40%的餐饮部为例,餐饮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业务量相对集中,正式员工已无法满足庞大的业务需求,因此酒店与温州和四川几所学校签订了相关帮工协议由学生补足这个用工缺口。但协议期一满,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继续留在酒店,而是马上就辞职。员工高流失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酒店是服务业,工作任务繁重,加之酒店不像大多数企业实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 而是实行轮班制。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日复一日的工作和领导的独断安排使员工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愉快,导致很多员工离开酒店。 2、对职业发展缺乏信心 受世俗观念的影响,酒店从业人员很少会把酒店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酒店工作当作是临时救急的饭碗而已。在传统观念里,酒店服务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属于低级工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酒店基层服务员的社会地位仍然比较低,使得酒店从业人员缺乏职业自豪感,从而跳离这一行业。如我们酒店大多数实习大学生,实习期一满,就迫不及待的离开酒店,另寻出路。3 不被客人尊重和管理者尊重,导致员工流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顾客进入酒店消费,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自认为顾客就是上帝,要什么就必须马上给他所希望的服务,有时候服务员一下子没有及时的给予服务,客人就不满意,甚至就发脾气,服务员很委屈。还有就是,管理者有时也不尊重服务员,以排班为例,排班时总是上级管理人员自己安排,很少征求员工的意见,更不要说商量。每个月也不能请假,只要请假一天,就扣除当月的全勤奖。 4 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流失
问题二: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研究 1.酒店业员工流失的现状员工流失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流失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流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从业人员的调入、调出之和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的流动率一般应该在5%―10%左右,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的流动率也不应超过15%。但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一项调查显示,近5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达23.95%.随着酒店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酒店所需要或招聘的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流失情况更加严重。他们往往是在参加酒店培训完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和服务意识后,选择了跳槽。例如,杭州市10家酒店2000年招聘了168名大学生,到2003年初已流失111名,流失率为66.1%,其中进酒店不到1年流失的大学生有81名,占流失人数的73%,个别酒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全部在第一年内流失。 2.酒店业员工流失的特点(1)流动率高。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1999年7月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调查(以下所用数据也是此次调查的结果)统计,94、95、96、97、98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五年平均流动率为23.95%。(2)酒店星级越高,流动率越大。四、五星级酒店员工流动率为25.74%,二、三星级为20.15%;合资酒店员工流动率(26.72%)高于国有酒店(21.18%)。(3)人才流失快。外语好、学历高、能力强、年龄不大,且处于管理岗位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流动频繁。3.酒店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1)酒店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酒店人才难求一是因为酒店属服务性行业,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全社会对酒店人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从事酒店行业常被认为是“伺候人”、“吃青春饭”的工作,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做酒店缺乏荣誉感。在城市居民普遍为独身子女的背景下,这种职业偏见的影响日益加大,众多年轻人不看好酒店行业,大学生更是如此,就算是进入酒店行业的,许多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潜心做酒店,当时机成熟,这些酒店人才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二是酒店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强度更高,工作没有常规性,非常辛苦,一线员工都要实行三班制,即使是管理人员也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一切都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许多高素质的酒店人才不堪重负,最终离开酒店行业。三是目前社会上的就业面更为广泛,对于具有众多技能的高素质的酒店人才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留在酒店行业,他们会选择一些工作时间相对有规律、劳动强度相对适中的企业就职,这也促使大量酒店高素质 酒店人才外流。(2)薪酬体系不尽合理,制约高素质酒店人才的成长首先是当前酒店行业的酬薪相对较低。笔者曾经将酒店与银行、医院、学校等行业的薪酬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80年代中期,一位酒店主管人员的月薪约为1500―2000元,而现在,通胀率已是过去的四至五倍,而目前一位酒店主管的工资水平仍停留在1500―2000元,而其他几个行业在80年代中期的工资水平均低于酒店行业,但他们是随着通胀率的增长而增长的,目前收入水平均已超过酒店,但酒店业薪酬水平的基本停滞不前,这势必影响酒店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薪酬水平的相对偏低是高素质酒店人才大量流失到业外的直接原因。其次,数量型的用人体制,制约着高素质酒店人才的产生与培养。目前多数国......>>
问题三:酒店为什么留不住优秀员工,酒店员工流失原因,酒店如何留住员工 我曾在五星级酒店当过实习生 作为现在九零后我可以告诉您酒店留不住员工,一是待遇不够好,虽然酒店包吃包住但是每天都要加班而且不给人算加班,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的想法就是准时下班,去干自己的事情
问题四:酒店对员工流失率如何看待? 酒店员工流失的个体和社会原因分析
1 个体原因。员工会因追求更高的物质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或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而放弃酒店工作,当然,员工流动也会受到职业兴趣、能力水平和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1)追求更高的回报。大部分员工离开酒店都有对薪酬不满的原因。酒店员工普遍认同职场“跳一跳,涨一涨”的潜规则,随时谋求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积累经验来获得薪酬水平较快增加。
(2)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传统酒店采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集权程度高,纵向等级层次多,基层员工的晋升路径长且缓慢。新兴酒店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层级的减少和职位减少,酒店员工难以看到未来的发展机会,晋升之路仍然遥遥。尤其对于酒店的新员工,在“论资排辈”的压力下,因为难以看到未来的发展机会,在试用期就离职的比例相当高。
(3)谋求工作环境的改善。酒店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形式决定了酒店员工的工作特点,一线员工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长期的高负荷使员工身心都承受很大压力。尤其到了旺季,员工加班成为惯例,常常成为压倒员工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外,酒店内部部门众多,人员密集,员工为升入高一层次的有限职位经历着激烈的竞争。过大的竞争常常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长期处于其中,加速了员工心、身的疲劳。因此,员工对工作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满促成了其跳槽行为。
2 社会原因。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3到5年内大量流失到其他行业,这种现象反映出酒店员工的就业行为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服务工作的地位不高,而且酒店工作端的是“青春饭碗”,年轻时做做无妨,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同时,服务行业奉行“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常常牺牲员工满意换取顾客满意,也是酒店员工离职的社会动因。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的快速发展,酒店数量增加过快,客观上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为员工的频繁流动提供了客观条件。
问题五: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1.酒店餐饮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懂经营、善创新、引导消费潮流,同时需要高端的餐饮人才来对饮食文化、理念进行开发,创新。市场对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
2.人才缺乏已成为酒店餐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在酒店中餐饮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酒店满足宾客基本需求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在有些酒店中,餐饮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客房。由于观念的误差,酒店餐饮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贫瘠和人才匮乏已成为目前酒店餐饮面临的共同难题,并已成为制约酒店餐饮发展的栅栏。
3.酒店餐饮的人才优势已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餐饮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人才大量流失,原先酒店餐饮名厨云集,技术高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人力资源优势已趋于淡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餐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酒店餐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酒店餐饮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成强势品牌,因而也就难以应对国内外餐饮企业的竞争。
4.酒店连锁化发展更需要餐饮人才的支撑
我们知道,酒店餐饮的发展更依赖于人的因素;跨地区发展竞争优势的取得也是基于人才的发展和技术的复制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走连锁化发展道路的酒店企业越来越感受到餐饮发展的后劲不足,以及餐饮品牌的缺失,归根到底,酒店的餐饮人力资源发展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餐饮的进一步发展。餐饮技术人才和餐饮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
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
1.岗位人员结构
从我们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来看,目前在酒店餐饮人员结构中,餐厅服务及管理人员占总比例的52.66%名,厨房厨师及管理人员占47.34%。
2.学历结构
目前酒店餐饮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66%;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0.34%。
根据社会相关人事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酒店大专以上学历在占总员工平均比例为11.2%,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比平均水平要低6.2%个百分点。
3.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
为了能更好地分析酒店餐饮人员的稳定性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工作年限分析。如下表:
表1 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情况
岗位类别 总体人数 0~2 2~5 5~
厨师 575 215 206 153
服务员 715 325 190 115
文员 10 7 3 0
领班 103 12 35 51
主管以上 55 0 10 30
整体合计 1458 559 444 349
从统计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0~2年工龄的新员工基本上占了38%,2~5的年以上占30.4%,5年或更久的员工占23.94%。在管理层面的员工这点显得尤其突出,五年以上员工占了绝大多数。
4.性别结构
根据统计,目前酒店餐饮人员中,餐厅男女比例为1∶3.7;而厨房中男女比例为5.3∶1。管理层面性别差异不大,略有变化,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餐厅的管理人员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3;而厨房的比例为5.6∶1,但基本成正比。性别结构比例分析对人员培养和人员招聘上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5.餐饮从业人员的来源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主管以上人员来源主要是社会有相关经验人员 (50%),学校相关人员 (18%),社会非相关人员 (18%)。进一步细化分析,厨房主管以上人员来自社会相应人员58%,学校相关人员26%;餐厅一块来自社会相关经验人员63%,非经验人员31%,来自学校的主管级别人员仅......>>
问题六:酒店一线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建议? 1. 虽然是打杂的 职责也要明确一下。 可以分区域 也可以分任务
2. 一线员工也是人。尽量不要多头管理
问题七:关于酒店人员流失的参考文献 [1] 王文锋. 酒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 网络财富, 2009,(21) .
[2] 杨娇. 酒店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22) .
[3] 贾海芝. 浅谈如何提高酒店管理效力[J]. 经济师, 2009,(12) .
[4] 刘伏英. 我国经济型酒店核心功能的回归[J]. 经济导刊, 2009,(11) .
[5] 彭小舟,尹华光. 张家界酒店业员工高流失率问题研究[J]. 消费导刊, 2009,(08) .
[6]到一线留住人才[J]. 造纸信息, 2008,(02) .
[7] Ken Fouhy. 快速而稳定地发展[J]. 现代制造, 2005,(01) .
[8] 杨晶. 外企中高层管理人员流失问题初探[J]. 知识经济, 2007,(08) .
[9] 李玉梅. 浅谈现代企业员工的忠诚度[J]. *** 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6) .
[10] 李爱敏. 对酒店员工流失的思考[J]. 职业, 2006,(S1) . [1]孔海燕,汤姆・勃姆. 旅游业国际化背景下的饭店员工技能研究[J]. 商业研究, 2008,(02) .
[2]吴本. 从组织创新角度论饭店客房产品竞争力的提升[J]. 旅游科学, 2005,(05) .
[3]罗旭华. 饭店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 旅游学刊, 2004,(S1) .
[4]黄丽娟. 浅析经济型酒店在新时期的发展策略[J].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4) .
[5]徐华巍,徐海霞.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经济型酒店中的应用[J]. 企业导报, 2009,(03) .
[6]孔海燕. 基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星级饭店员工素质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10) .
[7]寇俊剑. 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商业, 2009,(03) .
[8]郝芳,邓新华. 模糊综合评判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
[9]李洁,张德全. 试论饭店员工忠诚的培养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9)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魏锦秀. 饭店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初探[D]. 青岛大学, 2006 .
[2]史丽. 星级酒店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
[3]郝芳. 饭店客房管理中价值工程的应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
[4]马琼瑛. 酒店基层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 2007 .
[5]苏鸿. 星级酒店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 .
[6]范之颖. HX公司人才保持策略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
[7]王蕾. XX酒店培训体系的再设计和应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
[8]费照伟. 北京市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
问题八:饭店流失员工平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工资低 没加班费 环境差 一起干活的比较懒什么事都要帮忙 刚进去带我的老员工都走了我也撤了 有更好的去处 世界真大,想出去走走 我的辞职原因以上
问题九:外国酒店员工流失问题及研究 有人认为能进入全球500强或者一家外企公司就是好的,其实不然,虽然一时可拿到比别人要多一点的工资,但是往往起点高,因此上升度也是一定的。而且,我们往往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进入这样的公司不并不一定就会快乐,而且有些外企经常会请一些新加坡等地的人来管理员工,老板常怀有优越感。往往不能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我们为之创造多少利润,外国员工流失,要从这些方面分析原因,给员工以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上班开心,相信这样会好些的。
问题十:为什么酒店行业人员流失最大 1.酒店餐饮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经营管理者更需要懂经营、善创新、引导消费潮流,同时需要高端的餐饮人才来对饮食文化、理念进行开发,创新。市场对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
2.人才缺乏已成为酒店餐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在酒店中餐饮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酒店满足宾客基本需求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在有些酒店中,餐饮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客房。由于观念的误差,酒店餐饮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贫瘠和人才匮乏已成为目前酒店餐饮面临的共同难题,并已成为制约酒店餐饮发展的栅栏。
3.酒店餐饮的人才优势已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餐饮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人才大量流失,原先酒店餐饮名厨云集,技术高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人力资源优势已趋于淡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餐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酒店餐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酒店餐饮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成强势品牌,因而也就难以应对国内外餐饮企业的竞争。
4.酒店连锁化发展更需要餐饮人才的支撑
我们知道,酒店餐饮的发展更依赖于人的因素;跨地区发展竞争优势的取得也是基于人才的发展和技术的复制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走连锁化发展道路的酒店企业越来越感受到餐饮发展的后劲不足,以及餐饮品牌的缺失,归根到底,酒店的餐饮人力资源发展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餐饮的进一步发展。餐饮技术人才和餐饮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
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
1.岗位人员结构
从我们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来看,目前在酒店餐饮人员结构中,餐厅服务及管理人员占总比例的52.66%名,厨房厨师及管理人员占47.34%。
2.学历结构
目前酒店餐饮的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4%;高中学历的约占总人数的71%;大专学历(包括进修取得的学历)的占总人数的4.66%;本科学历的占总人数的0.34%。
根据社会相关人事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酒店大专以上学历在占总员工平均比例为11.2%,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比平均水平要低6.2%个百分点。
3.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
为了能更好地分析酒店餐饮人员的稳定性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工作年限分析。如下表:
表1 餐饮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情况
岗位类别 总体人数 0~2 2~5 5~
厨师 575 215 206 153
服务员 715 325 190 115
文员 10 7 3 0
领班 103 12 35 51
主管以上 55 0 10 30
整体合计 1458 559 444 349
从统计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0~2年工龄的新员工基本上占了38%,2~5的年以上占30.4%,5年或更久的员工占23.94%。在管理层面的员工这点显得尤其突出,五年以上员工占了绝大多数。
4.性别结构
根据统计,目前酒店餐饮人员中,餐厅男女比例为1∶3.7;而厨房中男女比例为5.3∶1。管理层面性别差异不大,略有变化,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餐厅的管理人员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3;而厨房的比例为5.6∶1,但基本成正比。性别结构比例分析对人员培养和人员招聘上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5.餐饮从业人员的来源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酒店餐饮从业人员中,主管以上人员来源主要是社会有相关经验人员 (50%),学校相关人员 (18%),社会非相关人员 (18%)。进一步细化分析,厨房主管以上人员来自社会相应人员58%,学校相关人员26%;餐厅一块来自社会相关经验人员63%,非经验人员31%,来自学校的主管级别人员仅......>>
上一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口
下一篇: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报名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