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南中医杂志1990第六期

发布时间:2023-02-22 17:03

河南中医杂志1990第六期

  [1]信息[J]. 河南中医,2009,(12).
  [2]王勇,张金环,王保山,. “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启动仪式暨郑州站活动隆重举行[J]. 河南中医,2009,(12).
  [3]李根林,张娟,. 口服吸附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
  [4]武辉,王亚平,. 糖耐量受损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
  [5]王艳,. ICU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J]. 河南中医,2009,(12).
  [6]侯中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
  [7]许敬生,. 大医高洁[J]. 河南中医,2009,(12).
  [8]任雷生,谢扬,. 从肺脾论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J]. 河南中医,2009,(12).
  [9]耿爱爱,张怀镱,邓永琼,吴军,. 水牛角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J]. 河南中医,2009,(12).
  [10]王娟,陈明玲,龚树材,. 应用消托补法治疗扁平疣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
  [11]周锴,林盛毅,周晓珏,. 运用蜈蚣、全蝎治疗糖尿病足[J]. 河南中医,2009,(12).
  [12]王立伟,秦宝华,唐蕾,周维顺,. 周维顺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
  [13]孙迎庆,. 三七总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14]洪斌,纳金玲,. 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8例[J]. 河南中医,2009,(12).
  [15]刘丽萍,. 中药枳壳的炮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
  [16]庄美芳,. 胆胃宁颗粒剂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
  [17]张巧丽,吴桐,. 败毒散临床应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
  [18]李光成,.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19]徐勤,. 肾俞穴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6例[J]. 河南中医,2009,(12).
  [20]钱红梅,许平武,匡萍,. 针麻与颈丛麻醉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21]何忠锅,胡俊义,李丰,邹来勇,. 补肾强筋汤结合温和灸对膝OA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22]黄漫为,郑锦清,王琼梅,. 针灸牵引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23]康丽,杜东琛,宋丽娟,. 耳穴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初探[J]. 河南中医,2009,(12).
  [24]龚晓强,王梅花,苏永立,黄涛,.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54例[J]. 河南中医,2009,(12).
  [25]王小兰,. 齐刺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关性分析[J]. 河南中医,2009,(12).
  [26]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复律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27]李海音,柴士花,刘天骥,.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J]. 河南中医,2009,(12).
  [28]黎甲文,王振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29]魏素芳,. 藻甲消瘤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3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0]徐晓燕,.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1]彭亚楠,陈朝霞,. 侧穹窿封闭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2]孔慧娟,. 宁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2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3]原春山,.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96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4]魏静梅,马钦惠,曹小丽,. 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效果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35]庄义昭,. 针刺臀痛穴为主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6]朱益敏,.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37]池雷,. 宁心敛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8]李惠娟,. 辨证、辨体调治痛经33例[J]. 河南中医,2009,(12).
  [39]李达璟,张武锋,徐星慧,. 结膜自固定显微手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 河南中医,2009,(12).
  [40]黄河,刘庆贺,. 疏肝和胃汤治疗十二指肠胃反流病1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1]孙广州,屈慧萍,李会霞,. 消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2]许玢,. 抑清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19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3]马志明,.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缝39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4]余梅芳,韩继忠,. 清利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 河南中医,2009,(12).
  [45]祁营洲,赵红义,郑健刚,焦蕾,. “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ADL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46]呼敏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7]李二虎,. 五虫散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8]胡建萍,.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
  [49]石瑞舫,罗静,石瑞香,. 逍遥安寐汤治疗不寐1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
  [50]杨维超,万燕丽,王付,. 高血压绿色疗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
  [51]陈彩霞,梁勇超,. 原发性痛经在岭南地区的防治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
  [52]黄春莲,谭畅,何洁茹,邓金凤,韦志辉,. 生脉定志汤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
  [53]刘瑞,周艳丽,. “治癌灵”穴贴及针刺对H_(22)肝癌小鼠抑癌作用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54]齐红朝,檀金川,. 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定量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55]田中岭,张丽萍,.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56]赵争敏,薛鸾,曹瑶,. 蜂毒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TNF-α、IL-1β、PGE_2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
  [57]崔青荣,周庆伟,. 周庆伟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
  [58]崔炎,李玉凤,安俊彩,. 崔公让教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
  [59]时增科,刘吉善,. 刘吉善主任医师运用三仁汤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
  [60]李静洁,. 《内经》时间诊断学探析[J]. 河南中医,2009,(12).
  [61]王红妹,. 经方治疗手足心黄验案3则[J]. 河南中医,2009,(12).
  [62]麦熙,邓暖繁,. 五苓散加减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63]孙汉屏,杨宁,. 小建中汤加味治愈外感腹痛1例[J]. 河南中医,2009,(12).
  [64]石静娟,.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J]. 河南中医,2009,(12).
  [65]郑贵良,. 养阴法的形成与发展概论[J]. 河南中医,2009,(12).
  [66]颜芸,顾勤,. 体质学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
  [67]杨兆林,. 仲景治痞特色[J]. 河南中医,2009,(12).
  [68]何云义,张玉英,. 张仲景咳喘病组方特点浅析[J]. 河南中医,2009,(12).
  [69]罗勇,. 小议《伤寒论》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瞑眩的机理及其意义[J]. 河南中医,2009,(12).
  [70]马晓妍,张明雪,. 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J]. 河南中医,2009,(12).

李士懋的主要论文

[1]李士懋. 凭脉辨证[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2011:18.[2]李士懋. 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国际(中日韩)经方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之家:,2011:8.[3]李士懋. 关于温病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 .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4.[4]田淑霄,李士懋. 升降散及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01:40-44.[5]田淑霄,李士懋. 读《伤寒温疫条辨》[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04:2-4.[6]李士懋,田淑霄. 再析薛生白《湿热论》传变规律[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04:1-3.[7]田淑霄,李士懋. 温煦升发少阳治疗慢性肝炎[J]. 北京中医,1985,04:17-18.[8]李士懋,田淑霄. 谈谈中医临床诊治的方法[J]. 陕西中医,1985,08:368-369.[9]李士懋. 薛生白《湿热病篇》传变规律初探[J]. 内蒙古中医药,1985,02:1-2.[10]李士懋,田淑霄. 论“火郁发之”[J]. 天津中医,1985,03:25-27.[11]田淑霄,李士懋. 总结教训 精研医理 提高医术[J]. 中医杂志,1985,02:23-24.[12]李士懋. 温病本质的探讨[J]. 中医药研究杂志,1985,01:14-15.[13]田淑霄,李士懋. 谈《温病条辨·解儿难》之论痉[J]. 中医杂志,1986,01:49-50.[14]李士懋. 谈“在卫汗之可也”与“测汗”[J]. 内蒙古中医药,1987,01:18-20.[15]李士懋,田淑霄. 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学习赵绍琴老师阐发温病理论的心得[J]. 河南中医,1988,02:2-5.[16]李士懋,田淑霄,杨永玲,李同琴,董进洲,徐金英. 山茱萸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8,03:31-32.[17]田淑霄,李士懋. 白虎汤用于杂证的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1988,04:21-22.[18]李士懋,田淑霄. 论测汗[J]. 中医药研究,1988,01:43-44.[19]李士懋,田淑霄. 张锡纯温病学术思想探析[J]. 河南中医,1989,04:9-12.[20]田淑霄,李士懋. 旋覆花汤治半产漏下刍议[J]. 陕西中医,1989,01:46.[21]田淑霄,李士懋,张再康,王鑫国,王四平,冯瑞雪,吕淑静. 脑栓通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实验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03:2-3.[22]李士懋,田淑霄,王四平,王鑫国,张再康,冯瑞雪,吕淑静. 连苏止呕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2:66-68.[23]李士懋,田淑霄,王四平,张再康,王鑫国,吕淑静,冯瑞雪. 连苏止呕胶囊止呕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02:88.[24]田淑霄,李士懋. 张锡纯妇科学术思想探讨[J]. 河南中医,1990,05:17-19.[25]田淑霄,李士懋. 蜈蚣熄风之偶得[J]. 山西中医,1990,06:19-20.[26]田淑霄,李士懋. 升降散治郁热体会[J]. 中医杂志,1991,09:18.[27]李士懋,田淑霄. 温病忌汗 又最喜汗解刍议[J]. 辽宁中医杂志,1992,09:16-17.[28]田淑霄,李士懋. 肝硬化腹水合并胸水一例报告[J]. 河北中医,1981,03:33.[29]李士懋,田淑霄. 论肺痿[J]. 河北中医,1984,01:8-9.[30]李士懋,冯瑞雪,王四平,张再康. 连苏饮应用与析义[J]. 中医杂志,1996,05:313.[31]李士懋,田淑霄,朱长福,王鑫国,同利琪,王四平,郝宪恩,张凯,张明泉,李伟,曹刚.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方法学探索(3)[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02:14-15.[3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士懋. 中医发展前景堪忧[N]. 光明日报,2004-04-09.[33]李士懋. 脉学心悟:涩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4-22.[34]李士懋. 脉学心悟:微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6-24.[35]李士懋. 脉学心悟:紧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01.[36]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细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16.[37]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结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30.[38]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动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0-14.[39]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促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0-21.[40]李士懋. 我对中医事业的思考[N]. 中国中医药报,2005-06-03.[41]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溯本求源 重视经典的指导价值[N]. 健康报,2014-07-30005.[42]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李士懋:从经典临床价值谈中医传承发展[N]. 中国中医药报,2014-08-08003.[43]国医大师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李士懋 本报记者 胡彬 实习记者 赵维婷 整理. 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N]. 中国中医药报,2014-10-27004.[44]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的本质是郁热[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24004.[45]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忌汗但喜汗解[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30004.[46]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下不嫌早[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8-07004.[47]李士懋. 脉诊的“分量”[N]. 中国中医药报,2003/12/04.[48]李士懋 田淑霄. 脉无假 关键在识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3/12/11.[49]李士懋 田淑霄. 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气血[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08.[50]李士懋 田淑霄. 掌握脉理 动态辨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15.[51]李士懋 田淑霄. 理通脉自明 删繁就简共商榷[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1/29.[52]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脉象要素分解[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12.[53]李士懋. 脉学心悟:浮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19.[54]李士懋. 脉学心悟:沉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2/26.[55]李士懋. 脉学心悟:滑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4/15.[56]李士懋. 脉学心悟:缓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08.[57]李士懋. 脉学心悟: 芤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15.[58]李士懋. 脉学心悟: 革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7/29.[59]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牢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12.[60]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濡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19.[61]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弱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8/26.[62]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散 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09.[63]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伏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09/23.[64]李士懋 田淑霄. 脉学心悟 代脉[N]. 中国中医药报,2004/11/04.[65]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度传变分气与血两个阶段[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7-31004.[66]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治则清透滋[N]. 中国中医药报,2009-08-10004.[67]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选案精 按语明[N]. 中国中医药报,2010-06-24004.[68]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李士懋. 建议授予中医药学术继承人员相应学位[N]. 中国中医药报,2007-10-26004.[69]李士懋 河北中医学院. 抓住中医传承发扬的核心[N]. 中国中医药报,2015-03-13003.

河南中医杂志坑吗

不坑。河南中医杂志不坑。《河南中医》创刊于1976年,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主办。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河南中医杂志》是被RCCSE收录中,属于武汉大学核心数据库收录中,杂志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主办,RCCSE核心数据库对于很多单位来说都不不承认,主流核心数据库还是北大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CSCD三大数据库。

喝霍香泡水有什么好处

 藿香
  开放分类: 生物、植物、中药、中医、花卉

  目录
  • 基本信息
  • 原植物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临床运用
  • 方剂选用
  • 医家论药

  基本信息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应用】
  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 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若胃寒呕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 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 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原植物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us (Fisch. Et Mey.).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

  藿香又名土藿脊, 原产于我国。 喜温旺湿润扣阳光充足环境, 地上部分不耐寒,怕干燥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品 种
  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可3—4月春描,10~15天发芽.发芽较整齐.分株可在春季宿根萌芽后挖起重新栽植.
  ●繁 殖
  播种苗3—4厘米高时,进行间苗.苗高6—8厘米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第二次间苗或补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每半月施肥1次.越冬宿根5—6月出苗后,露地栽植或盆栽,6—7月继续开花.
  ●栽 培
  主要有褐斑病、枯萎痛和红蜘蛛、蚜虫危害.病害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用80%敌敌畏乳曲1500倍液喷杀.
  ●应 用
  藿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当密集的淡紫红色花盛开时.优美雅致.适用于花境,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十分幽雅,也可盆载观赏。

  化学成分

  广藿香含挥发油约1.5%,油中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酮(Pogostone)和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其他成分有苯甲醛(Benzaldehyde)、丁香油酚(Eugenol)、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等。 从广藿香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芹黄素(Apigenin)、鼠李黄素(Rhamnetin)、商陆黄素(Ombuine)。 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占80%以上。并含茴香醚(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d-柠檬烯(d-Limonene)、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 namaldehyd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0ctanone)、3-辛醇(3-0ctanol)、对-聚伞花烯(p-Cymene)等。 从藿香中分离出刺槐黄素(Acacetin)、椴素(Tilianine)、蒙花甙(Linarin)、藿香甙(Agasta- choside)、异藿香甙(Isoagastachoside)、藿香素(Agastachin)。此外,尚含少量鞣质、苦味质等成分。

  药理作用

  1. 抗真菌作用 实验证明,藿香煎剂(8%~15%)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亦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试验表明,藿香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及煎剂对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的抑菌浓度分别是3%、5%、10%、15%,提示浸出液的抗菌能力比煎剂为强。
  2. 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藿香水煎剂在浓度为 15mg/ml 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增至 31mg/ml 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3. 抗病毒作用 有报告指出,藿香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从藿香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体——鼻病毒的生长繁殖,藿香中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是黄酮(黄碱素成分)。以该成分为主,合成的抗病毒性更强、内服易吸收的药物用于鼻病毒感染者,效果良好。
  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藿香煎剂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临床运用

  1. 治疗暑泻 藿香、苍术、槟榔各1000g,厚朴600g ,黄连300g,木香500g,地锦草3000g。加清水80~100L,浸泡1小时,煎至25ml,冷却后,分装瓶内。成人每次100ml,开水冲服,轻者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恶心呕吐重者,可少量多次,每次30~50ml,频频咽下,每日6~10次,或加入生姜汁数滴冲服。儿童酌减。治疗128例,显效74例,有效46例,无效8例。一般服药后1日即可见效。〔中医杂志 1983;(8):40〕
  2. 治疗中焦湿热症 藿香、陈皮、茯苓各15g,砂仁、厚朴、半夏、槟榔、黄芩各10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2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9剂。〔中原医刊 1990;17(3):31〕
  3. 治疗夏令皮炎 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g,水煎服。治疗60例,用药1个疗程(7天为1疗程)后,痊愈30例,显效9例,无效 12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5;(6):374〕
  4. 治疗婴幼儿腹泻 a. 藿香、苍术各6g,野麻草15g,车前子9g,厚朴、陈皮各4g,粉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7枚。水煎服。治疗112例,全部治愈。〔福建中医药 1984;(1):13〕 b. 藿香、紫苏各4g,苍术、厚朴各6g,砂仁3g,云苓9g,车前子6g。水煎服。治疗36例,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3例。疗效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 1990;(4):37〕
  5. 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藿香15~30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各服1次。如发病3~4天,发炎较厉害者,可加入白茅根30g,用上药煎服。治疗病毒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34例,痊愈31例,无效3例。〔福建医药杂志 1976;(1):28〕

  方剂选用

  1. 治疗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份,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百一选方》回生散)
  2. 治疗疟疾:高良姜、藿香各半两。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鸡峰普济方》藿香散)
  3. 治疗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藿香配伍白术 藿香和胃化湿止呕;白术健脾益气。二者伍用,有健脾益气、化湿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而致的身倦乏力、呕吐、泄泻等症。

  藿香配伍半夏 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而止呕吐,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 藿香配伍佩兰 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藿香配伍砂仁 藿香化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二药合用,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或气滞脘闷、胃纳不佳者。

  宜忌:“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临床上曾有服用含藿香的中药制剂引起过敏性药疹的报告。

  医家论药

  “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药品化义》)

  “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别录》治风水毒肿者,祛除湿浊,自能清理水道也。去恶气者,湿漫中宫之浊气也。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然性极和平,力量亦缓,止可以治霍乱轻症,而猝然大痛,吐泻并作,肢冷脉绝者,非大剂四逆不为功,断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独当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藿香气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无流弊。”(《本草正义》)

  “藿香,专治脾肺二经,入乌药顺气散中,成功在肺。加黄芪四君子汤,取效在脾。故能开脾胃,进饮食,止霍乱,定呕逆,乃伤寒方之要领,为正气散之要药也。”(《药鉴》)

  “藿香,辛香微温,香甜不峻。但馨香气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诸恶。故凡外来恶气内侵,而见霍乱呕吐不止者,须用此投服。俾其胸开气宽,饮食克进,故同乌药顺气散则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汤则可以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热作呕,勿服。”(《本草求真》)

  附注:藿香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产地不同而有不同名称。产于江苏苏州者称苏藿香;产于浙江者称杜藿香;产于四川者称川藿香。然其大多数野生于山坡、路旁,故亦统称为野藿香。该类藿香较广藿香味淡,品质较次。 广藿香,亦称南藿香。该品种与上述藿香同科不同属,原产于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我国南方广东、台湾等地也有栽培。广藿香有浓郁的特异清香,味微苦而辛,品质最佳,化湿和中、解暑辟秽之力尤胜。

河南中医杂志属于几级期刊

河南中医是统计源核心(中国科技核心)

至于属于几级,要看你们单位的具体规定,是否认可统计源核心,如果认可的话,这个刊物首先就可以保证对你们来说是属于核心期刊

刊物的一级、二级、三级,是属于各单位自己规定的
所谓的ABC类(有些地方称为一二三类)期刊,并不是统一的
这种分法,是各单位自己,结合省里的文件,根据自己单位研究的重点学科方向(比如文科和理工科的学校,重点学科肯定是不一样的),从国际核心期刊、国内核心和部分非核心的刊物、报纸里面筛选,制定的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刊物目录
这里面既有大家公认的核心刊物,比如EI、cscd、cssci等等里面的全部或者部分刊物,也有没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比如很多地方都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划归为自己的核心目录里面
所以要弄清楚很那中医对你们来说书属于几级期刊,只有到你们单位人事处,要一份相关的核心刊物目录,就可以了。其他地方的规定,对你们来说没有参考意义

上一篇:实用中医药杂志是电子期刊吗

下一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写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