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人物杂志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发布时间:2023-02-22 23:44

人物杂志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文/貌貌狼( 微信公众号: 财经 郎眼daily)

本周,一篇《人物》杂志的专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对外卖骑手的舆论从来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样一边倒的同情。在这场舆论的喧嚣里,矛头直指“算法”。但这个锅,算法不背。

根据《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中透露出来的逻辑,所能直接得出的“骑手困局”逻辑是这样的:

算法根据 历史 数据决定缩短配送时间,骑手为了避免订单超时只好狂飙、逆行、闯红灯;当骑手完成送餐后,产生了更多的短时长数据,算法根据这些短时长数据决定再缩短配送时间。这样恶性循环让骑手的配送时间越缩越短,算法让骑手越来越陷入困局。

但是,算法的逻辑并没有这么简单。

查阅阿里本地生活智慧物流团队发布的论文《Order Fulfillment Cycle Time Estimation for On-Demand Food Delivery》(外卖履约时间预估)可知,算法的目标是如何让算法更加准确地拟合 历史 数据,而不是尽可能地缩短配送时间。而在设计算法时,算法工程师也同样考虑了天气状况、餐厅出餐时间、骑手等电梯的时间等等因素。

注:由于论文描述较为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该论文完整版。

那么是谁困住了外卖骑手呢?

在一个外卖订单里,它的参与方一共有三方:平台、外卖骑手、叫外卖的用户。三方都具有天然的逐利性。

平台希望更多的订单,更多的利润,也就需要更高效的送餐。因此,平台可能人为地缩短骑手的预计配送时间,利用算法的特性把这个无限循环恶化的 游戏 玩起来。

外卖骑手希望更高的收入,就需要在单位时间里送更多的订单。当正常驾驶电单车无法实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时,一部分、甚至绝大多数外卖骑手选择了逆行、闯红灯甚至见缝插针式的穿行在车流中。

叫外卖的用户希望更快的收到外卖,当然,不洒漏就完美了。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时间里,外卖订单平均配送时长缩短了10分钟。也就是说,3公里距离内,20分钟外卖就会送达。

至于算法,它只是在骑手选择了不畏天气困难,甚至闯红灯、逆行也要更快的送单后被采样到了新的数据而已。

当然,算法不背的锅,消费者也绝对不会背。

表面上看起来的善良实际上是在强行绑架消费者。随后,白岩松在新闻1+1里说:“这是平台和监管的问题,不能直接甩锅给消费者,这么做不但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且只会让越温暖越宽容的人越吃亏,这不适合。”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么说没错。但想要彻底的解决外卖骑手困局,单单只有平台整改是不够的。

做个简单的推论,如果平台延长了骑手的送餐时间,骑手是会选择慢慢等红灯、靠右慢慢行驶的送餐,还是会选择“既然时间充裕,我再接两个单?”。

而外卖骑手对交通规则的淡漠几乎令每个行驶在马路上的司机都“咬牙切齿”的“称赞”。

2019年,曾有媒体在广州做过实地拍摄统计。结果显示, 在同一路段, 短短10分钟内,就有9起外卖电动车违章。

一方面,平台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一位外卖骑手骑手采访时所说,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一部分是出在我们身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少接几单来避免安全风险,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通常为了安全,我们都会戴耳机,以尽量减少看手机,但平台会提示你,这个推单如果多少秒内不看,就会自动拒绝,拒单多了,平台就不会给你派单了,那大多数骑手就都会选择看。

除此之外,为什么外卖骑手完全不担心交通违章带来的后果?曾有一位佛山外卖小哥在短短10天之内,交通违章65起,而他多年累积未处理的违章记录足足打满了29页A4纸。

假设一个人驾驶 汽车 时发现,如果不闯红灯,会迟到,失去500元全勤奖,如果闯红灯,会被扣6分,罚款200。常理来说,即使有300元的利差,他也会选择不闯红灯。一方面是为生命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是扣6分的惩罚是一个过大的代价。

换言之,外卖骑手完全不在乎交通违章,宁愿用交通违章换更多的收入,原因就是违章成本过低了。

非机动车闯红灯处罚50元;在机动车道内通行处罚30元;时速超过15公里罚款50元;酒后驾驶:罚款50元。相比起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这样的处罚或许实在是太轻了。

就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电视中所说的,外卖行业创造了就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所带来的交通违规、职业安全、白色垃圾等“负外部性”问题,都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在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来加以干预和纠偏,使市场重新回到优胜劣汰的良性秩序之中。

没有政府监管去守住底线,行业发展就会沦为遵循丛林法则的乱战,就会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企业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改善外卖骑手的工作条件。

而交通安全隐患,也只是外卖行业“隐秘的角落”中的一个罢了。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饿了么将发布用户多等5-10分钟功能

9月9日,饿了么宣布将发布新功能: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如果用户不是很着急,可以点一下,多给骑手一点点时间。饿了么会为用户一些回馈,可能是一个小红包或者吃货豆。同时,饿了么会对 历史 信用好、服务好的优秀蓝骑士,提供鼓励机制,即使个别订单超时,他/她也不用承担责任。

饿了么表示,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将心比心,饿了么在保障订单准时的基础上,希望做得更好一点。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9月8日,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文章指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配送时间被缩短,而若超过了系统设置的配送时间,便意味着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有外卖骑手如此形容自己的职业:“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一系列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背后是“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的讨论。

校对:张亮亮

外卖骑手,为何会被说困在系统里呢?

随着外卖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事外卖配送的人越来越多。外卖系统依靠算法和大数据,计算配送距离、配送时间和配送路线,由此指引外卖骑手完成外卖的配送任务。但是系统经常会出现时间缩短的情况,为了能够准时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上,外卖骑手不得已在马路上加速行驶,与时间赛跑。在这个过程中,骑手就遇见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如今,外卖骑手成为了高危职业,外卖骑手被系统控制,为了生活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这就是外卖骑手被说困在系统里的原因。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深度研究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许多知名学者也出来为外卖骑手发生。平台方作为外卖系统的管理人员,他们公开说明增设等一等的功能。用户在点外卖时可以选择自己可以多等五分钟、八分钟或十分钟的选项,不同外卖平台有不同的时间选项。用户在点击后就可以给外卖骑手更加充裕的配送时间,骑手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先去送比较着急的订单,一定程度上对骑手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进行了保障。

其实这种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的选项并不完全是消费者给骑手带来的压力,而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仿佛是把这个责任推给了消费者。外卖骑手反映的是系统配送时间会无故消失,配送路线还包括逆行路线,这都表明系统的设置上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除了消费者应该给骑手多一些包容外,整体的外卖系统应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管。让更多人的参与到系统算法规则的制定中,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设置的合理性由此才能实现算法在理性的同时充满温情。

骑手拿命送外卖,问题出在哪?探讨爆款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文章在朋友圈引起广泛传播,且议论纷纭。在诸多观点中,较多人认为平台是资本家,对骑手进行不人道的压榨。也有部分从业者认为平台方有难处需要谅解

哪方更有理?问题将被如何解决?

我对这篇爆款文章做了一些总结,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未来可能会如何解决做了思考。全文共三部分:文章的解析、问题的深究、方案的探寻。深度阅读约需 15分钟 ,希望看完对你有帮助

以配送速度、准点率为目标的外卖配送系统忽视了骑手本身所处的环境,且造成了部分社会问题

1) 配送系统在特殊场景中,不顾骑手面临真实情况的困境,统一做出了对平台最有利的方案。

例如在下大雨、等电梯、出餐速度慢的这些骑手本身无法干扰的情况,依然要求骑手以正常情况的速度配送外卖,准点到达。特殊场景中晚到、被投诉的情况也不会因此而得到谅解,减少处罚

2)为了优化配送效率,企业做了对骑手不利的行为。

例如:导航技术让骑手逆行、激励规则让骑手不间断工作、微笑行动忽视场景考虑让骑手形式主义地自拍。

1)平台追求配送效率与社会交通体系的矛盾

2)平台追求配送效率与骑手工作强度、工作安全保障的矛盾

总的来说,文章通过大量的访谈、实例以及数据的引用,同时广泛咨询骑手、站点、平台以及社会学者的意见,在观点、论证以及矛盾的说明上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让人不得不正视问题的存在,从媒体角度来说,这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这篇文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相关方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解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大致的认识

问题本身发生在 平台、骑手群体以及政府部门 三个角色上,因此要深入了解问题,不可缺少的是对相关方有足够的了解。在没有足够的了解之前,单方面的职责平台、同情骑手,或者提出建议,说服力都是不够的。

在三个角色中,平台是复杂度最高、最容易激起公愤,但也是需要理解的角色。只有理解平台及其行为,才能够理解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外卖平台是商业公司。 商业公司需要以获取最高效率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美团和饿了么的竞争是争夺用户市场份额,用户市场份额越高,利润越多。在外卖配送这个问题上,要获得更多用户,核心有三点:

1)用户选择外卖平台的核心考量: 价格、品类、服务

2) 价格、品类更多取决于商家定价,平台能够进行影响的是服务 。具体来说,配送服务

3) 配送服务的关键点在于:配送时间、准点率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平台要获得更大的用户市场份额,必须要缩短外卖配送时间、提高准点率

这是为什么美团外卖打出的品牌slogan是“美团外卖,送啥都快”。核心就是 让用户产生配送快的认知 ,从而选择美团,而非饿了么。配送时间是业务竞争中最关键的点

其次,在互联网的竞争中市场份额、 利润不是多少问题,是生死问题

互联网行业中赢家通吃是普遍准则,市场份额高的一方在竞争中往往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外卖业务也不例外,平台用户越多,那么入驻的商家越多

一方面,商家增加,用户可以选取的品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手持用户牌的平台可以更具优势地位逼迫商家让利给到用户,用户更有价格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饿了么投入比美团更加巨量的补贴,依然没有办法扭转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的趋势

所以, 平台方为了生存不得不全力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而为了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不得不以配送时间作为核心考量指标。

同时,在外部环境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商业公司不可能约束自身盈利能力的扩张。最终商业公司为了生存,为了利润最大化自觉地对骑手进行了“压榨”

文章大篇幅地叙述了骑手面临的艰辛处境,引起了广泛的共情。但关于平台对待骑手群体的描述我认为是有失偏颇的,至少是不够全面的

骑手群体在成为外卖骑手前,工作是什么?工作环境如何?收入如何?

在对平台加以口诛笔伐前,这是个必须了解清楚的问题,文章大量地描述骑手群体因平台规则而导致的问题。 但平台存在的好坏,最有评价资格的正是骑手群体。外卖平台对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正面作用更大,还是负面作用更大

凭借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外卖骑手并不具备稀缺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可以获得的收入有限,很多人本身就是从小镇出来就业,或者在血汗工厂转业成为骑手。“月薪过万,比肩白领”成为可能

因为外卖平台而获得更高收入,拥有更好生活人数的比例统计起来有点难度,但起码外卖平台对相当一部分骑手群体有正面作用是可以肯定的。更不要说,我们在短视频看到,平时也接触到的身体活动不方便群体成为外卖员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成员

所以, 对骑手群体而言,存在不合理的平台规则、“压榨”问题,但平台对骑手群体有一定利处

在三个角色中理解政府部门是最容易的理解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低端工业向海外转移,原本固定在农业、低端工业的劳动人口,进入到城市的工作环境中。美团把这部分劳动人口转化为服务业人口,为政府解决了就业难题

一方面,解决大量就业人口问题;另一方面,让受雇佣的骑手获得,促进当地消费,经济得以发展

弊端是穿行在马路上的骑手,增加了政府交通部门的管理负担。但就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面前,交通问题优先级往往被后置

总的来说,理解了平台、骑手群体、政府部门三方的角色后,对问题基本能够有理性而清晰的认知。那么,最后来讨论一下文章说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方案可能是什么

首先,回顾一下文章最初提到的两个矛盾点:

1)平台追求配送效率与现有交通体系的矛盾

2)平台追求配送效率与骑手工作强度、安全的矛盾

两个矛盾点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平台追求效率,公司追求利润

追求利润是商业公司的本能,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可能要求美团外卖不追求效率,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常理的,这样的公司注定无法在群狼环伺的市场中生存

我们可以参考上个世纪工业时代的做法: 把所有市场玩家拖到同一起跑线上

在不违背商业公司追求利润、效率的前提下,把工人基础福利提高,且由于是对行业玩家普遍的要求。因此不存在我这么做,对手不这么做就死掉的困境

企业本身依然可以追求利润,但利润本身不能够来自于往下压,底线就在那里。你只能在市场中寻找更多机会,寻找更高效盈利的方法

说起来轻巧,但真正落地执行起来,会面临万重艰辛

解法是简单且可预知的,但具体规则是什么,谁来执行,如何执行。这些细节的定量非常难以确定。最终必然需要多方的博弈才能定下来

文章里也有提到交通部门查岗限制骑手逆行,但这种方法终究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的作用都没有达到

更为长远的做法必然是针对平台、公司本身进行的限制来开展的。譬如,骑手逆行公司罚款、限制送餐速度等。当然,这些规则也只是随口一说,实际落地还需要考虑到各方的接受程度,以及执行难度,譬如骑手逆行罚公司,由谁来举报?由谁来裁判?罚款多少?竞争对手冒充怎么办?限制送餐速度更是难以定量

因此,在平台、政府部门、骑手以及关注骑手利益的人群真正开始深入沟通之前,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在博弈中产生,在执行中改正,在改正中再次博弈

文章最后谈到王兴本人对无限游戏的迷恋,系统还在运转,更大的系统就是更大的博弈,更多的决策,更多的考量

无限游戏在你以为的终局里,开始了新的游戏...

上一篇: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几类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