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疤痕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3:28

研究疤痕的论文

传说是上帝创造的人,可上帝并不是慈祥溺爱孩子的父母。他将我们遗落在陌生的环境中,让我们自己去摸索,去经历喜怒哀乐,去体会人生的真谛,找寻属于自己的天空。也就是这样,我们回到上帝面前时,是伤痕累累。
  我也一样,在我的下巴有一道1.5厘米的疤痕。我是女孩,可那道疤痕不是我痛恨丑陋的痕迹,而是我向往的痕迹。
  童年时期在异地生活,我被其他小孩排挤,只能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那道疤痕是那时到冰上扶一个小伙伴摔的,也因为那道痕迹,让他们看到了我的勇敢,我有了好玩伴。
  到了上学年纪,我随父母回到家乡。虽然我舍不得他们,他们说我有了这道勇敢的疤痕会找到新的朋友,我也这样鼓励自己。从此,我像脱离了母体的蒲公英,盲目地寻找落脚点。
  事实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对我而言,幼儿园到小学是黑暗的地狱,我不但没有朋友,还受到高年级的欺负。我变得忧郁,让人捉摸不透。
  转眼我进入了初中,我用那道疤痕鼓励自己勇敢去寻找新朋友。我尽量让笑容留在脸颊上,让我们感受到我的友善;我会主动插入他们的谈话,却发现话题里是我没有的朋友;我主动帮助他们,可是却因不会让他们讨厌我……
  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会有朋友,我反省过,可是依然没有成果。他们说只有真心的朋友才算朋友,那种只会给人带来麻烦的朋友,不要也罢。可是对我而言,即使是那种人,我也愿意的他做朋友,儿时的玩伴已经有了新朋友吧, 每次想到这儿,我会难过地哭,再摸摸下巴的疤痕,却发现疤痕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我进入了高中,我不再刻意要求自己勇敢地去寻找朋友。每次放学看到别的同学手挽手一起谈笑回家,而我只能自己独自一个沉默低头。课堂上看到别的同学一起激烈地争讨着难题,而自己只能闲散地望望蔚蓝的天空,安慰自己,我也会有朋友,不过在心里。
  我不否认我羡慕他们,我时常幻想着和朋友美好的画面,让他们高只的计划,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让他们体验过,因为所谓的他们是存在的。
  一次妈妈突然说那道疤痕看不到了,很高兴,因为毕竟会影响我的形象,可是我多么希望它可以永远陪着我,让我再一次勇敢去为了朋友而努力。也许是因为看不见了疤痕,所以其他人看不到我的需要。
  遗失的疤痕成为历史,而且是不留痕迹的。遗失的疤痕,我遗失的痛。

以面对伤疤为题的800字议论文

面对伤疤
3月11日,又一场空前浩劫袭击人类。日本东北部发生了9.0级大地震,一幅幅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个令人顿生恐惧的镜头,使我们再一次感到,在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苦难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与无助!
人生在世,苦难无处不在。我们每一个人,谁都想拥有蓝天白云,谁都想拥有祥和宁静,谁都想憧憬完美人生。可是,现实生活中命运往往捉弄人,几乎每一个人都得面对苦难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疤。
面对伤疤,无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要么悲观、消极,要么乐观、坦然。假如生活真的给了我们累累伤疤,那么我们就应该乐观、坦然去接受,并且克服、战胜它。
泰戈尔说:“当我在那日子的终了,站在您的面前时,您将看见我的伤疤,而知道我有我的许多创伤,但也有我的医治的法儿。”
面对伤疤,我们需要乐观、坦然的心态。大上海鼎鼎有名的大亨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曾经在年轻的时候遭遇了一次车祸,骨头断了,多处流血,导致在脸上留下了一个伤疤。然而,杜美如并没有像她丈夫想象的那样脆弱,她自我调侃地说,“脸上受伤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酒窝!”杜美如把一切伤疤都当成酒窝,多么的豁达!
或许,累累的伤疤可以给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注入淡定、坚强、稳重,使其多了几分成熟和稳健,多了几分坚韧与刚强。因为车祸而离开演艺事业的胡歌,整容后全面复出。虽然眼睛上还留有伤痕,但相比以前的阳光帅气多了几分成熟和稳健。假如胡歌纠结于过去的苦难,无法正视伤疤,那么他将一蹶不振,永堕苦海而不得翻身。可见,伤疤有时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营养素,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它。
苦难是一所没有人愿意报考的大学,但是从这所学样毕业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而苦难留给人的伤疤,就是人生中最难得的宝贵教材,但只要读懂它就可以成为生活的智者。
一个人应该去咀嚼身体上的伤疤,从心灵上、精神上、思想上去品尝伤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也可能留下伤疤,更应该去深刻反思,理性对待。
二战的悲怆虽已沉落,历史却未尘封。二战之后对战争的忏悔与反思,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尖锐的道义问题。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时说,回忆纳粹的罪行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当今的德国人之为德国人,就必须世世代代永远铭记二战这段历史。而当今的日本,不仅不正视历史,还美化历史,把血腥的战争说成是“共荣”。可以说,对二战的不同认识,体现着一个民族当代的道德水准,而二战后道德与人性的缺失还在日本潜在地延续着。
德意志是一个善于咀嚼“伤疤”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德国,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也使德国人民蒙受了痛苦和屈辱。二战后的德国人民痛定思痛,曾经一再表示要远离战争,至少不要让德国人民参加战争。一个民族由此重生!凤凰浴火,重放往日光芒!而不敢面对伤疤,不敢正视苦难,绝不是一种理性的抉择!
面对伤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应该进行回忆、深思,去咀嚼那份苦痛,吸取深刻的教训,才不至于再次跌倒,或者被击垮、打倒。如果说近代中国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历史,那么当代中国何尝不是一部布满累累伤痕的历史呢?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南京大屠杀,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块血淋淋的伤疤,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深深地浸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历史不会忘却曾经的耻辱,人民会永远铭刻那一道伤疤!面对伤疤,埋怨和自责,不是我们的营养素。咀嚼苦痛,吸取教训,才是我们治愈伤疤的良药!
只要不被苦难击倒,苦难就能成就自己。因为那些苦难经历已经成了生命中的伤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懈怠,不要停止,不要在宁静而富足的现实生活面前自我满足、停滞不前,也不要被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烦恼所击垮。苦难和艰辛的人生,我们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能够摧毁我们的意志呢?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的民族不断奋发前行呢?
姚明曾经说过一句话:“伤疤是男人的荣誉勋章。”而我也要告诉你,伤疤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每一个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誉勋章。

范志宏的发表论文

共发表论文51篇1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新进展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学基本问题。1989;4:2112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对随意皮瓣长宽比例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2;8(3):208-2103 快速扩张后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4 1;10(1):34-374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3;13(2):3555 人工合成敷料概况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3;13(2):1686 硅凝胶在烧伤创面及防治中的作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3;9(8):3887 Experimental study of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n rapid expanded skin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外文版 1994;8(2):748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5;11(5):3759 硅凝胶药膜-- 一种新的创面合成敷料的研制与评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15 特集 32410 隆乳术后纤维囊挛缩机制研究进展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5;6(2)67-7011 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扩张皮肤回缩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 2;6(1):29-3012 扩张皮肤回缩机理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0 5;16(3):12-1513 扩张皮肤组织自身修复过程动态观察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8 6;4(2):76-7814 生理盐水充注式乳房假体的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6 6;2(2):59-6115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5;11(5):375-37816 48例耳廓再造与修复体会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9 9;15(5):391-39217 荧光定量PCR测定整合素β1在瘢痕中的表达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 10;14(5):275-27718 整合素和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 1;24(1):1-419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 12;1(6):345-34720 隆乳术乳房假体容积的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 年11月 2003,2(6):530-53221 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挛缩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1):38-4022 面颈部除皱术的研究进展. [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5):390-39323 强脉冲技术脱毛的疗效.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5):538-54024 粘着斑激酶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 [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2):116-11925 .强脉冲光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8)952-95326 隆胸术后效果综合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6):445-44827 采用腋皱劈小切口微创组织瓣剥离法治疗腋臭157例报告,[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7,3(3):149-15128 下颌骨斜形截骨11例. [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7,3(3):145-14629 FAK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信号转导因子表达的影响[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8,4(6):320-32230 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FAK和胶原合成的作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8,20(6):31 Study on Function of Focal Adensive Kinase and Integrin in Hy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J]J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u,2008,20(1):7-1232 树突状细胞与FOXP3细胞在瘢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4):250-25333 肉毒素A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SP、CGRP、TGF-β1和α-SMA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 2009,25(1):52-56.第二作者1 Medpore 外科种植体在颅面整形中的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8 3;12(2):7l-73 182 应用网状聚乙烯材料修复颅骨缺损8例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9 6;5(2):103-1043 Medpore修复颅眶形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1999;9(4)287-2884 皮肤扩张后不同时段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临床医学美容杂志 2000 6(2):57-605 扩张后皮肤挛缩动力环境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1 2;7(1):10-126 皮肤扩张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与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2 1;18(1):33-357 整合素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 4 14(2)94-968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β-肌动蛋白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 1;24(1)5-79 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 1;24(1)8-1010 整合素的研究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 1;24(1)11-1311 隆乳术后包膜挛缩防治的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24(2)147-14912 隆乳术后疗效综合评估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6 2:3(4)289-29213 强脉冲光技术脱毛的疗效平萍、范志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26(5): 538-540第三作者1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组织创伤修复综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9 9;13(5):283-2862 多孔高分子聚合物在眶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19):32-333 乳晕下缘切口行盐水充注式假体隆乳术 孙炳伟 邰宁正 范志宏 杨群 钱云良 2000 Vol.9 No.6 P.436-4384 扩张器在颚部皮瓣鼻再造术中应用探讨——临床报道10例5 内窥镜乳房整性的发展 实用美容整性外科杂志 2002 6;13(3):129-1316 内窥镜在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微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15: 283­-2857 整合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在疤痕组织中表达相关性的定量研究。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 15: 318-3208 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挛缩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 Jan; 22(1); 38-40

怎样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议论文100字?

议论文是有固定的模式的,可以按照模式去写议论文,只要自己确定好议论文的观点。然后搜集材料进行论证,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写就可以了。1、标题(题目)有些时候,作文的命题会直接给出标题。但多数时间,标题是由学生自主决定的。文章标题切忌脱离全文而“独树一帜”,议论文更不例外,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是门面,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它可以平凡的贴切,却不可华丽的相悖。而我们的学生却往往追求华丽而忘却了命题本身所表达的深意,舍本逐末可不是好的写作习惯。

2、开头提出论点:简述材料,引出论点(启示、启迪、告诉我们、说明了、让我明白了等)。

3、论证过程:设问句(或其他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引出理由。(如“我们为什么认为… …,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4、论证过程:提出理由(分论点)(分论点间角度应不同,层次不能重复,证据或性质或时代或范围要有区别;证据要典型、精当,可举例、可比喻、可引用、可对比等;分论点间的结构可并列、可层进、可对照、可分总或总分、可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形式)。

其一…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其二…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其三… …(分论点、证据、分析、评议)

5、论证过程:可进行辩证分析(常用词:诚然… …但是… … /虽然… … 但是… … /固然… ….)。

6、结尾:结论(解决问题,提出方法,照应开头等)。

上一篇:专计专业毕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答辩易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