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期刊管理

发布时间:2023-02-23 21:20

论文期刊管理

还有一些,写不下了!!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前所
未有的变革, 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系资料室怎样才能跟
上时代节奏、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师
的教学科研服务, 这是摆在广大信息文献工作者面前的
重要课题。为此, 从事信息文献工作的广大同仁作了许
多努力, 并开发了一些文献资料管理软件, 但对高校系
资料室来说, 并不十分好用。我们根据高校系资料室的
特点, 开发了高校系资料室图书期刊管理系统, 在这个
系统中初步实现了读者登记; 期刊登记与管理; 图书登
记与管理; 网络查询; 打印及维护记录等方面的现代化
管理。现就日常管理中常用的读者管理、期刊登记与管
理、图书登记与管理几大功能的具体使用方法向读者朋
友作一介绍。
1. 读者管理系统
读者管理系统的界面中分两个窗口, 右边窗口是读
者录入窗口, 左边窗口是读者浏览窗口。高校系资料室
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系里的师生, 它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
群。为了方便书刊借还, 管理工作者要把这些固定的读
者在录入窗口中按照读者编号、姓名、教研室、职称等
资料进行录入, 则并联在左边的浏览窗口就按读者的姓
名编号顺序自动生成读者浏览的滚动菜单, 并根据人员
的变化随时可以进行读者的添加、删减工作。
2. 期刊登记系统
期刊登记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室藏的所有种类的
中、外文期刊进行登录, 为实现期刊的借还做好先期准
备工作。期刊登记的界面, 分为期刊录入窗口和期刊浏
览窗口。右边的录入窗口要求把系资料室所有种类的室
藏中、外文期刊按照邮发代码(或ISSN 号) 、期刊名称
及中译名、出版单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年份、备
注等情况逐一进行准确登录, 并联的左边则自动生成以
邮发代码(或ISSN 号) 为顺序的期刊浏览窗口, 显示中、外文期刊的滚动菜单, 可供读者滚动浏览。
3. 期刊管理系统
期刊管理是实现读者进行期刊借还任务的重要部分。
要实现这一部分管理功能, 管理工作者就必须把每一期
中、外文期刊的年份及期次准确登录。期刊管理的界面
中包括三个窗口: 最左边是期刊浏览窗口, 显示的信息
有邮发代码(或ISSN 号) 、期刊名称及中译名; 中间窗
口则是与期刊浏览窗口相并联的显示某一具体期刊年份
及期次的滚动菜单; 右边为期刊借阅情况窗口, 显示信
息为读者姓名、借出日期。若有读者借还、查询期刊时,
首先可以使用选择按钮以期刊名称或邮发代码两种方式
查询出某一种期刊, 然后用鼠标点击中间窗口滚动菜单
中某一年份的某期期刊, 再用鼠标点击借出按钮或还入
按钮, 随后出现显示借阅者姓名、借出日期、期刊名称、
期刊年期的对话框, 最后选中确定, 则此次借还期刊的
工作完成。如果某年某期的期刊被借出, 最右边的借阅
情况窗口则会显示借阅者的姓名和借出日期。以上操作,
将会迅速、准确地检索到室藏的任何一册中、外文期刊
的收藏及管理情况。
4. 图书登记系统
图书登记的界面中分两个窗口。右边显示为图书录
入窗口, 左边显示为图书信息滚动菜单的滚动浏览窗口。
在录入窗口中, 要求管理人员将室藏的所有中、外文图
书按照登记号、图书分类号、书名及中译名、作者、翻
译、出版社、出版日期、图书开本、图书价格、图书册
数、借出册数、剩余册数、备注这些图书信息认真登录
清楚, 则在关联的左边自动生成按照图书登记号顺序排
列的图书浏览窗口。为了实现这一部分管理功能, 管理
工作者要做大理的文字信息录入工作, 这对信息文献工
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管理人员除熟练掌握信息
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比较高的文字录入水平。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一劳永逸地做好图书信息的录入工作, 这是必要的。
5. 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模块是本软件的核心部分。读者、书、刊
的借阅情况在这一管理模块中都有显示。图书管理的界
面中包括五个窗口。其中左上角为借阅者窗口, 显示的
是读者登记库中所有的借阅者的滚动菜单。我们可以通
过选择按钮以读者姓名或是读者编号两种方式选中具体
读者, 然后在右上方图书窗口以查询方式中的下拉菜单
通过书名及中译名、图书登记号、图书分类号、作者
(译者) 、出版社等几种检索方式选中任一方式后确定具
体图书, 然后按读者的要求选中借出或还入, 按钮键确
认后, 某读者借还图书的工作完成。在借阅者窗口选中
某一读者的同时, 左中部和左下方将会分别显示这位读
者所借的全部图书和期刊情况; 如果在图书窗口选中某
册具体图书, 右下方窗口则会显示该书的借阅情况。如
果此书未被借出, 则显示为空记录。以上操作, 可以准
确、快捷地检索出室藏任何一册图书的借阅情况, 极大
地方便了读者。
使用高校系资料室图书期刊管理系统, 对以为教师
提供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为宗旨的高校系资料室来讲, 可
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检索出任何一册图书或期刊的收
藏及借阅情况, 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任何一位读者的
借阅情况, 革除了传统的卡片手工检索方法, 极大地提
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与规范
化, 更进一步地实现资源共享。高校系资料室图书期刊
管理系统, 与传统的纯手工管理相比, 其优越性是显而
易见的。

急求图书馆期刊管理论文摘要一分,谢谢;

  应当避免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误读作者:武继山《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第3期
  摘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在完成对本校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的工作,对这样的“开放”应该有正确的解读,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问题,应避免用不切实际的理论或理由来要求、评价这种开放。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开放文献利用率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图书馆界屡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讨论意见,近来这种意见变成一种社会呼声。网上有关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对社会开放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些意见纷杂甚至对立的局面…。
  笔者不反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事实上笔者服务的图书馆就有对外开放的服务,只不过限于本馆的条件,不可能把事情“做大”、“做强”就是了。但我对一些鼓吹开放的理论(至少是理由)不以为然,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些主张或赞成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一般会提出这样一些理论或事实根据;
  其一日:公共资源应该提供公众享用,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公众,因此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公众服务。
  其二日: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资源利用率低,需要对外开放。
  其三日:因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非常丰富,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入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的行列。
  以上推论貌似合乎情理,其实掺杂了一些模糊概念,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略去了必要的限制条件,得出的结论很容易形成误导。因此有必要一一澄清。

  1、关于“公共资源”共享的问题 前述所谓“公共资源”说,总的逻辑是公共资源应该公众利用,似乎高校图书馆不向公众开放,就得面对一种道德审判:高校图书馆花了纳税人的钱,却不肯反过来为纳税人服务。
  我们说,公共资源为公众服务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今天的公共资源不是原始社会的公共资源,因为资源的简陋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共享;今天的公共资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如果对任何公共资源都不加区别、不加限制地开放,让公众利用,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只能造成使用的混乱,最终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毁损。
  一个社会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它是在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的刺激下产生、成长、分化、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分工日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不同人群对图书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门化;而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便应运而生了,而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对象是不同的。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伴生物,图书馆文献资源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服务对象十分明确,数量也是大体确定的,这些因素自然也带来高校图书馆一系列工作和管理原则,比如,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而展开,而不去考虑面对所谓“社会需求”来展开(应对社会需求是高校的整体使命,应该主要通过高校的教学、科研产出来实现,而不是“具体化”到高校图书馆,这个题目应该另做文章,这里从略)。学校对图书馆的人员编制配置也是首先根据图书馆服务的群体的总量定编,而不可能根据无法确定的“社会读者”来确定。如果高校自身的师生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不高,图书馆打出“对社会开放”的旗帜,除了“作秀”以外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规模已经大大拓展。请看下表(数据来自《中国教育年鉴》和中国教育科研网):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人满为患,图书馆人力、空间都空前紧张,让高校图书馆人员头痛的阅览室、自习室占座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图书馆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再强求其对社会“全面开放”是不切实际的。

  2、有关“封闭”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所谓高校图书馆“封闭”和“资源利用率低”的说法,也非实事求是的论断。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标产生于其自身的职能,首先是要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在本校资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图书馆将依托本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寻求帮助,在这样的体系中,寻求帮助和提供帮助是双向的,在我国,这样的机制目前已经蔚成大观,这就是国内规模最大、运作规范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英文缩写CALIS),在这个体系中,重要文献资源的协调采购,馆藏资源的联合编目,文献资源的馆际复制传递,以及学科信息导航数据库的合作开发都已形成了规模。
  还有一个与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并列的高校文献共享服务机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英文缩写CASHL),2004年3月启动,至今已拥有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7500多种,近百万种外文图书,26万种电子图书,900种电子期刊。在全国高校拥有300所成员馆。截至2007年,该中心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次库”检索总量已接近3,000万次,电子资源全文下载119万篇,原文传递突破20万篇,所收藏的资源得到了100%的利用,其中检索次数最多的刊达到60多万次,原文传递请求最多的期刊达到了2,365次。全国高校图书馆这样的共享机制,是一种最有效的“开放”,所谓“封闭”的帽子不应该扣到高校图书馆头上。
  此外,日常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必然是高校管理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不随便对外开放,这是容易理解的,跟“封闭”不搭界。这里举一个美国的例子,2001年8月19-24日,第68届国际图联大会在美国波士顿召开,大会主题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知识时代的重要作用”。大会组织者应各国代表的要求,拟组织全体代表参观哈佛大学图书馆,遭到校方的婉言谢绝。校方认为我们的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师、学生学习和研究服务的,会议代表参观,必然干扰、影响师生在图书馆的正常学习与研究。仅仅半天的参观都被拒绝,如果在我们的“封闭”论者眼里,这是多么严重的“封闭”啊!在讨论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的文章中,屡屡提到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并以此作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开放的理由,但查找一些真正了解、介绍国外高校馆开放的文章,就可以看到所谓开放都是有条件、有限制的。
  关于“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其本身的模糊性,很容易成为一个伪命题。首先,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构成,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对学校教学、科研所需文献资源的保障,文献资源的保障率越高,师生的满意度越高,这也是前述全国高校图书馆建立文献共享体系称为“保障系统”的初衷。而保障率和利用率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满足保障率的资源,未必能同时保证利用率,比如高校图书馆花巨资购置的大部头文献,是相关教学、科研必备的,但相对全校读者而言,其使用率远不及一般的学术性图书;一些高价购进的专业外文数据库,其使用率与普通的中文数据库相比,也是比较低的。即使一些教学参考书,在某个专业是必读的,对另一个专业来说,则可能会是完全陌生的东西,这些图书的利用率如果同某些流行读物相比,也会相差很远。资源利用率拿来衡量、评价以满足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为主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标准;但如果仅以利用率衡量、评价以承担教学、科研为主要任务的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则可能形成误导。
  其次,对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来说,其文献资源的积累体现出学术性、系统性,这是它实现文献资源的高保障率的基础,这样的基础相对一些常用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分母,在这样的基础上,从文献的总体数量和文献的利用量对比来确定利用率。一个建校历史长的学校肯定不如一个建校历史短的学校的资源利用率高,如果以此评价这样两种图书馆,能得出公平的结论吗?因为“资源利用率低”而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全面开放”,实在是乱开药方。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全面开放”了,原本利用率低的资源照样会低。
  实际上,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资源共享活动,在提高资源保障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某些稀缺资源、高价资源的利用率。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文献资源共享的“果”,而不是“因”。当然,从另一方面讲,高校从资金投入的效益考虑,必然会关注馆藏资源的利用情况,这是要依靠资源购置之前进行的读者调查和使用率预测来确定的,高校图书馆只能通过前期工作保证资源购置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不是靠后期扩大“开放”来提高利用率。如果存在高校文献资源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首先应该考虑对图书馆的资源(包括经费、人力.空间等)、服务进行重新调整,而不是不着边际的所谓“对社会开放”。

  3、关于“全国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与高校图书馆开放
  全国图书馆基础薄弱的根子在国家的经济实力薄弱,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要求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仍然是文不对题。且不说过去相当一个时期内高校图书馆经费短缺,欠账严重,即使今天,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是有限的。更明白不过的问题是,国内公共图书馆因为投入严重不足,而不能购置的文献资源,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中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否则图书馆分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从资源内容来判断,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根本不能用来填补公众文献信息资源的短缺的。
  此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实际上都是提供文献资源的保障。只不过图书馆的类型不同,提供保障的方式也就不同。对于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来说,主要是在解决所在系统的文献资源的保障问题,进而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性资源的整体保障问题;而对于大众图书馆来说,则是建立尽量多的服务网点。由于保障范围和保障方式的不同,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布点之间少有重合性。在发达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布点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国内,一些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先生提议,应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满足城市百姓1.5公里内可以找到图书馆的要求。这里应该明确的是,即使在布点方面适于对公众开放,也没有理由要求高校图书馆像公共图书馆那样对公众开放;更不能因为存在高校图书馆,就可以减少公共图书馆在网络布点方面的投入。
  总之,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只能是对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形成规模、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是“锦上添花”的事(这才是外国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所起的作用),不能指望高校图书馆对公众文献信息需求的巨大空缺来“雪中送炭”。

  4、高校图书馆怎样对社会开放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其政策根据在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该《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一政策的提出,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的现实,但是这一政策的前提,仍然是建立在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基础上的,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还是对本校读者的服务,所以这个文件增加了“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和“尽可能”这样的限制性语言。这个文件的精神是积极的,但也是谨慎的,我们讨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应坚持这种态度。
  就目前的国内高校图书馆来说,向社会开放的工作并非没有开展,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有办理临时借阅证的制度,接待在科学研究或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利用文献的社会人士;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一些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的活动。但是不管怎么说,高校图书馆在完成对本校读者服务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这种开放只能是部分的、有限制的,而不是全面的、无条件的。例如,我们可以并且应该接待研究《红楼梦》的社会读者,却不可能满足社会读者借阅《红楼梦》的需求。后者毫无疑问是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责任。
  高校图书馆要面向社会开放,本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教育部的文件也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各高理论、新成果,并争取参与各种国际项目、与国外同行多多合作。当然,要跟上国际化步伐,提高英文阅读和写作水平是必须的。在个人闭门造车搞科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的今天,作为图书馆学研究者,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与同事合作,还要与国内外图书馆学学者甚至情报、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学者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出现。
  3.5提高国内期刊档次
  我国现有学术期刊中,SCI收录的科技期刊仅有几十种,就图书馆学而言,这个数字是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走向世界,我们必须办好我国自己的学术期刊,以便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目前,国内图书馆学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还缺乏必要的交流;论文发表时滞平均为8个月,远高于国外期刊水准,这大大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全英文图书馆学期刊数量少也妨碍了图书馆学界的国际交流。这些都是图书馆学期刊实现国际化、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努力方向。
  3.6图书馆学显学化和图书情报一体化
  图书馆学综合性强、现实性强、实用性强,并能够向行各业提供信息、知识管理方法,可以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书馆学要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意识观、辩证否定观等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准则。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法、逻辑思维、系统方法等科学方法,结合各学科的知识,吸收各种新技术,将图书馆学发展成完备的、社会认同的科学。
  IFLA把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作为一个整体词组使用,这说明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不可分离,新时期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学界早就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概念,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整合研究,对两个学科的发展都有很大助力。情报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学的渗透,大量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的出现,都为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这一切有助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从一个更高的起点紧跟国际图书馆学界的发展步伐,提高中国图书馆学的学术地位。如果在图情一体化基础上,从整个信息管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将会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赢得更美好的前景。

  4、结论
  图书情报科研人员理应将有价值、有创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的学术刊物上。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图书馆界的科研工作,我们有着很好的契机,无论是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都有利于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在国际图书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财务管理专业期刊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期刊论文

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财务管理专业期刊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 要 我国对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各专家学者观点不一,而且没有统一的逻辑体系,但是各种观点之间也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绝大程度上,他们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关键词 财务管理假设 逻辑体系 假设

一、我国财务管理假设逻辑体系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财务理论假设一开始提出来,并没有按照一定的体系列出来作为一个单独地研究对象,它只是作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的一项内容进行研究,在大家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时候才会提到。因此,这个时期对财务管理假设的内容也就比较简单,没有行成一定的逻辑体系。

本世纪初,对财务管理假设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财务管理假设的逻辑体系,西南财经大学的宋华①按照逻辑体系分类的多少把这些观点分为了二分类观,三分类观和四分类观。二分类观中的代表性人物有郭收库,它主张把财务管理的假设分为的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财务管理假设包括财务管理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基本假定(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管理假定(指在财务估计、财务管理方法上使用的假设条件)三个层次。狭义的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基本假设②。”此外,主张二分类观的还有宋志伟,他认为把财务管理假设分为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西南财经大学的也李双提出,把财务管理的假设按照环境的内部和外部来进行分类。三分类观的代表人物是西南财经大学的高玉玲,她主张在宋志伟的二分类上再加入一个技术假设③,这些分类虽然差别大,但是他们基于的财务假设基本内容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同一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行成不同的分类。如上述二分类观中,郭收库的分类是按照理论体系的特点来分的,宋志伟则是根据各个假设之间的关系作的分类。而李双的分类则是基于这些假设适用的环境是主体内部还是主体外部来进行划分的。

二、我国财务管理假设基本内容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的初期,财务管理内容不够完整,在吉全贵设计的现代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中,“财务管理假设包括了五个内容:财务个体假设,持续经营和分期管理假设;理财主体自主理财假设,特定环境假设,信息可靠假设④。”其中,财务个体假设主要是从空间上对财务管理的'范围进行限制,持续经营和分期管理假设主要是从时间上的对财务管理的范围进行限制,特定环境假设是对当时的市场情况,即财务管理的环境进行的限制,信息可靠假设是假设参与市场的各个主体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可靠的,各个企业财务行为都是基于这些可靠的信息来进行的。笔者认为,最后一条信息可靠性假设其实也应该是属于特定环境假设当中的内容,它不仅可以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可靠,整个市场的信息也应该是可靠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务个体才能够基于现有信息进行判断决策。所以,信息可靠的假设也应该是属于特定环境假设的一部分内容。此外,在这一时期,由于理论体系构造的不完善,整个理论体系当中除了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外,还引入了一些理论,它们作为财务管理理论基础而存在于体系当中,如“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等,这些理论独立地存在于这个体系当中,因为在当时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有许多内容在当时都还是研究的空白,所以只能这些理论,作为基础理论一条一条的列入到这个体系当中,而并不能把他们系统地归纳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要素之下。

从2004年开始,财务管理基本假设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界学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财务管理假设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各个观点也在不断地细化,包括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全面。这时的财务管理假设从刚开始的5个增加到了十个,甚至更多。出现了“货币时间价值假设”、“利益分享假设”、“环境文化决定假设”、“财权占优假设”、“委托――代理假设”等等。笔记认为这些假设可以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首先是关于财务主体的假设。这些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财务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了“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财务可控性假设”、“财权占优假设”等,它们不仅是针对企业的,在运用到个人理财主体和国家理财主体的时候也是适用的。其次,是关于理财期间的假设,它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对主体的财务活动进行限定的假设。主要包括了“持续经营假设”和“财务分期假设”。第三是关于财务行为的假设,是对市场上的财务活动的一些规则的假定,它包括了“风险收益原则”、“投资分散化原则”、“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在经济学上,“理性经济人假设”实际是指市场活动主体决策的一致性,具体是指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活动主体每次的决策具有一致性,他们都会选择那个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假设实际上是对财务活动主体的行为方面的假定,而不是对财务主体的假设。第四是关于财务活动环境的假设,主要是对有效资本市场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的假设,主要包括“经济条件不确定性假设”、“法律公正假设”、“道德公正假设”、“信号传递原则”等。最后是关于价值创造的假设。企业的理财目标就是要通过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最后利益的分配,来实现所有者财富的最大的化,因此怎么样才可以提高企业价值也是财务管理者决策的重点,它包括了“资金增值假设”、 “环境文化决定假设”、“生产要素创造假设”等。这五个方面的假设构成了财务管理基本假设的主要部分,也是财务主体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的基础。

总的来说,随着资本市场以及企业理财活动的多样化,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的各个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细化,越来越多的因素被考虑进来。虽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行成,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各个专家学者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也越来越具有一致性了,大家在研究中慢慢达成共识,构造出一套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华.财务管理假设理论研究综述.财会月刊.2006(12).

[2]郭收库.财务管理假设及财务管理原则扮演.财会月刊.2006(2).

[3]高玉玲,杨宗书,张帆.论财务管理假设的逻辑体系.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4]吉全贵.论现代财务管理基本体系.现代财经.1996(5).

[5]陈兴述.试论财务管理假设.广西会计.2002(5).

工商管理类的论文发表到什么期刊比较好?权威期刊有哪些?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工商行政管理》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这些都是不错的,杂志之家还有很多其他的核心的!

上一篇:师德论文的标题目

下一篇:论文检测哪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