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对谭字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23:50

对谭字的研究论文

谭姓 - 来源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1]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谭姓 - 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
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谭姓 -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谭姓 -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为巡抚。谭嗣同不仅饱读经书,而且遍历南北各省,足迹踏至新疆、台湾诸地。游历中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留连忘返倍加热爱,对列强蹂躏奴役下的民众灾难倍感痛心疾首。面对满目疮痍日趋衰落的中华民族,他冥思苦索着挽救良策,终于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中找到了变法图强的道路,形成了变法维新思想。这一思想自中法战争萌芽,至中日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 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来到世上仅仅33个春秋,他用鲜血与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时间虽短,但留给后人的东西却十分丰富。一部《仁学》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进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变法虽败,但其不屈不挠以生命唤醒国民的精神永存。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谭姓溯源之一: “谭”字的由来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探究谭姓(谭氏)来源的人越来越多,但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执的那叫热闹。究竟哪个才是真相?难!本人最后可能也得不出结论,但想努力做个尝试,若最终对其他考究者、关注者能有所借鉴或启发,也就可以了。

因实在是太过复杂,避难就易,本篇试先从“谭”字的由来进行分析。那么,我们的姓——“谭”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谭”由“谭”简化而来

“谭”是“谭”的简化字。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其中“言”旁变为“讠”是属于用行书与草书的写法取代楷书的写法的一种汉字简化方法。

其实简化字早就以俗体字的形式在民间长期存在,只是1956年始国家进行了规范化,某些正体(繁体字)从此就被俗体(简化字)正式取代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字的发展演变史就是汉字不断简化的过程。

(二)“谭”由“覃邑”隶变而来

“谭”是“覃邑”(一个篆书字,国名)隶书化后的字,谭诞生时为隶书,后有今之楷书。

世人皆知,“齐恒灭谭,谭子奔莒”,后人以国为姓,谭姓由此而来,但是此谭非彼谭,当时的谭国并不是写作“谭”,而是写作“覃邑”(一个篆体字)或“覃”。为什么?理由:

1、《说文》:“覃邑(一个篆体字):国也,齐桓公之所灭。从邑覃声。”可见“齐恒灭谭”之谭国的篆书是写作“覃邑”。篆书早于隶书出现,换句话“覃邑”早于“谭”字出现。

2、《说文》没有“谭”字的词条。《说文》是为小篆及以前的古文作解说的著名字书,字头是篆体字,释文是用隶书写的。《说文》里没有“谭”为字头的词条,但在其他字头的释文有多次出现“谭”字(注:原文为“谭长说”),可见当时有隶书谭字而没有古篆谭字,而且不会是许慎遗漏了,因为他知道有这个字的存在。

3、从汉字发展史看,汉字演变大致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这样一个先后出现的过程,谭字是属于隶书时代出现的字。(参本人另一篇《中国汉字演变时间表》)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古隶是战国中期的,如:青川木牍、云南睡虎地秦简、大量楚简等,也就是说最早的谭字在战国时期出现是有可能的,古陶文的发现证实了这点。《古陶文汇编》有载一战国陶文拓片有“谭”字,这可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谭字了。至汉时谭字已非常普遍,存世真迹有西汉的上林铜鉴、居延汉简、东汉的樊敏碑等。

4、汉孝成鼎的铭文里有小篆谭字,但这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造字规律从隶书谭反推造出来的篆体字,为把这种篆书跟以前的篆书区分,称之为“今篆”,而把通行于春秋战国及秦代的篆书称为“古篆”,包括大篆、小篆。古篆里无“谭”字。

所以说,在谭国存续期间还没有“谭”字,那时谭国是写为“覃邑”或“覃”的(关于覃后文详述)。那么,“覃邑”为什么就变成了“谭”呢?

1、隶变。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小篆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故在民间出现了一种俗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隶变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因为隶书来源于篆书的草率写法,所以两种书体以正体与俗体的形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存期,从战国到西汉中后期,隶书才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2、现今有很多姓氏都源于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灭亡后以国为姓,这些姓氏的写法是有规律的。

(1)以国名的隶变字为姓。根据隶变规律,表国名、地名的邑部篆体字的隶书写法是把“邑”部变为右耳旁“阝”,字典把这样变化后的两个字释为古今字。如“登邑”变为郑、“奠邑”变为邓、“赤邑”变为郝、“番邑”变为鄱、“刍邑”变为“邹”等。

(2)以国名加“邑”前的本字为姓。如丘、朱、成、余等。有两种情况,邱、邾、郕今天仍存在与丘、朱、成并存,而“余阝”则已消失。

所以,“以国为姓”一种情况是用“覃邑”的隶变字“覃阝”,但是今天这个字已没有在使用了,也就是说先祖未采用该字为姓。另一种情况是用“覃邑”的本字“覃”,现实情况又证明了不是,因为古覃只有一个读音tán,今“覃”字作姓有两种读音:一是少数民族用该字为汉姓读qín,二是有一支覃氏自称是谭氏避难“去言为覃tán”。可见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事实上是选用了“谭”这个字形。自古至今,也只有谭氏认“覃邑”国为源,历代史料与字书也把“覃邑”(覃阝)国写作谭(谭)国。《说文·邑部》‘覃阝,国也,齐桓公之所灭’段玉裁注。”成书于南朝梁的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玉篇残卷)则如是说:“谭,犹著也;汉书大;仓颉篇亦人姓亦人名,谭公维私是声专谭诧也;字书谭诞。”《康熙字典》:“覃阝,又通作谭。”《故训汇纂》:“覃阝、谭古今字也。”

(三)“覃邑”是因“覃”国而造之字

古人造字最初是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后来随着认知的需要,得造出更多的字,合体字就出场了,比如“独体字加偏旁部首组成合体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造字方式。史料表明,在西周或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大批汉字被加上“邑”部来专指国名、地名,如邦、刑、邶、邾、郮、郯、郳、邓、郑、郸、鄫等。覃国的“覃”也被加上“邑”部变为“覃邑”(覃阝)。

因此,覃、覃邑、覃阝、谭、谭在用于指“齐桓灭谭”之谭国时是通用的,历代史料与字书已证实了这点。这里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事件叫“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的起因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几乎尽毁,仅有一些埋藏起来的后来得以现世。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比如《诗经》里的“谭公维私”的“谭”字,今文经就有多个版本。在这次以“讨论五经异同”为主题的白虎观会议上,由汉章帝亲自裁定了:以毛诗谭公维私为正本(隶书),覃公维私为古本(小篆)。“覃公维私”里的覃公即为覃国国君。

(四)“覃”与“盐(盐)”同源分化而来

目前最早的覃字可追溯至商朝,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编号370)有“覃”字,商青铜器亚覃父丁爵、覃父己爵、亚共覃父乙?、亚覃尊、亚覃父乙卣以及西周青铜器晋姜鼎等有金文“覃”字。《说文》有记古文覃、篆文覃。《九经字样》有云隶作覃。《汉语大字典》、《字源》有附图解说了覃字的演变,如下:

小篆覃字从卤,今隶书从西。《说文》释为:“长味也。从×、咸省声。诗曰实覃实訏。徒含切。”《字源》分析说“会意兼形声字。商代文字像坛中盛盐之形,西周文字从卤,其中的点像盐粒形。”当代学者通过考究金文、楚简提出了“覃”字新解:“覃”与“盐(盐)”同源分化而来,古“覃”的早期字形下部为容器形,晚起字形下部为皿,作名词用即同“盐”,作形容词用即为“长味也”(感兴趣者请参读原文:季旭升《谈覃盐》)。据以上资料绘出覃盐分化图如下:

总体来说,谭字的由来是“覃-覃邑-谭-谭”这么个过程,最早可追溯至商朝的甲骨文、金文,然后发展到篆书再到隶书,最后到现在的楷书。

“谭”字是什么意思?

一、谭字的基本字义

谭tán

1、同“谈”。

2、姓。

二、谭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讠,总笔画是14画。

三、谭字的组词有讥谭 谭艺 尊谭 美谭 谭吐 鸟谭 静谭 参谭 谭宴 谭说 善谭 高谭逸谭 夸谭等。

四、谭字的笔顺图是

相关组词解析

1、谭艺

[tán yì]

谈论文章。

2、谭吐

[tán tǔ]

指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3、鸟谭

[niǎo tán]

形容说话如鸟鸣,难懂。

4、玄谭

[xuán tán]

玄谈。指以道家或道教为内容的谈论。

5、谭柄

[tán bǐng]

古人清谈时所执的拂尘。

〞谭〞字的来历甲骨文

“谭”没有甲骨文写法,来历: 出自姒姓。即我国谭氏家族的祖先,正是出自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

上一篇:友情议论文范文

下一篇:纪律论文题目